传感器融合成自动驾驶领域另一个突围方向

发布者:NatureLover最新更新时间:2019-09-10 来源: Ai芯天下关键字:传感器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传感器是汽车感知周围的环境的硬件基础,在实现自动驾驶的各个阶段都必不可少。自动驾驶离不开感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的相互配合。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图像、距离、速度等信息,扮演眼睛、耳朵的角色。目前自动驾驶的安全事故原因绝大多数出现在传感器这个重要环节,将各类传感器融合在一起,能否就能起到1+1>2的效果呢?


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通过增加传感器的数量,并让多个传感器融合来提高自动驾驶能力。多个同类或不同类传感器分别获得不同局部和类别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可能相互补充,也可能存在冗余和矛盾,而控制中心最终只能下达唯一正确的指令,这就要求控制中心必须对多个传感器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综合判断。


在使用多个传感器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安全性,就必须对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多传感器融合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性,从而保证决策的快速性和正确性,是自动驾驶的必然趋势。


当然,要实现传感器融合,也是有前提条件的。硬件层面,数量要足够,也就是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都要配备,才能够保证信息获取充分且有冗余;软件层面,算法要足够优化,数据处理速度要够快,且容错性要好,才能保证最终决策的快速性和正确性。

AI芯天下丨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领域的另一个突围方向

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概述


每种传感器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因此数量的增加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综合不同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而目前的雷达技术在分辨率上也有些不合格,可以说每种传感器都有自己的软肋。


想做到完美的传感器融合,就要接受不同传感器的输入,并利用综合信息更准确的感知周边环境,其得出的结果比不同传感器各自为战要好得多。将不同传感器进行融合还能换来一定程度的冗余,即使某个传感器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车辆的安全。


目前车辆上搭载的大多数ADAS系统都是独立运作的,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会与其他车辆上的系统交换信息。此外,车上的后置摄像头、360度全景系统、雷达和前置摄像头都有自己的独立任务,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


给车辆安装这些独立系统后,司机就能获知更多信息,车辆也能实现少数自动驾驶功能。不过,我们也可以对这些传感器进行融合,实现更为强悍的功能。

AI芯天下丨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领域的另一个突围方向

①后置摄像头+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这项配置在现售车辆上早已不再新鲜,倒车时它能用警报声提醒我们车辆离周边物体还有多远。

在这套新系统中,后置摄像头能让司机看清车辆后方情况,而机器视觉算法则负责探测车辆后方物体或马路牙子。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则是辅助设备,它能在在没有任何照明的夜晚帮司机顺利倒车入库。


②前置摄像头+多模前置雷达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前置雷达能探测到150米范围内物体的移动速度和距离,而且它几乎不受天气情况影响。摄像头则负责发现并辨别前方物体,比如读取街道上的交通标识和红绿灯。


虽然一些ADAS功能只靠单个传感器或独立系统就能实现,但一旦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车辆就会变得手忙脚乱。反观能支持更复杂自动驾驶功能的传感器融合,就可大幅降低车辆的误报和漏报率。


传感器融合的体系结构


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言,没有必须将哪几类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一起的说法。传感器数据间的融合可以有多种组合。处于中间过程的传感器融合将会产生各种假设和转变。


因为多传感器的使用会使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增,这其中甚至有相互矛盾的信息,如何保证系统快速地处理数据,过滤无用、错误信息,从而保证系统最终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十分关键。


多传感器融合在硬件层面并不难实现,重点和难点都在算法上。多传感器融合软硬件难以分离,但算法是重点和难点,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因此算法将占据价值链的主要部分。


算法是多传感器融合的核心。传感器融合就是将多个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起综合分析以便更加准确可靠地描述外界环境,从而提高系统决策的正确性。

AI芯天下丨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领域的另一个突围方向

随着传感器技术、成像技术、雷达、LiDAR、电子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数十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已得以实现,包括防撞、盲点监测、车道偏离报警和停车辅助。


①分布式:先对各个独立传感器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局部处理,然后再将结果送入信息融合中心进行智能优化组合来获得最终的结果。分布式对通信带宽的需求低、计算速度快、可靠性和延续性好,但跟踪的精度却远没有集中式高。


②集中式:集中式将各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送至中央处理器进行融合处理,可以实现实时融合。其数据处理的精度高,算法灵活,缺点是对处理器的要求高,可靠性较低,数据量大,故难于实现。


③混合式:混合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框架中,部分传感器采用集中式融合方式,剩余的传感器采用分布式融合方式。混合式融合框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兼顾了集中式融合和分布式的优点,稳定性强。

AI芯天下丨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领域的另一个突围方向

传感器融合的要素和流程


关于传感器和传感器融合需要考虑的因素:成本、体积、重量、可拓展性、可靠性、制冷、安装、空间、故障自检、报告、容错性、灵活性、冗余性、反戏弄。


通过传感器融合同步运行,以允许全自动驾驶车辆或无人驾驶车辆对周围环境检测,并警告驾驶员潜在的道路危险,甚至可以采取独立于驾驶员的规避动作来避免碰撞。


①驾驶中雷达图像被捕获,负责雷达单元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花很短的时间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控制区域网络(CAN),把图像发送到传感器融合中心。在区域网络传输图像,以及接受信息都要花时间。


②同时传感器融合中心也会接受来自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数据。传感器融合处理了所有这些数据,又需要短暂时间。


③最终结果被传到人工智能上,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并更新环境模型。这需要时间。


④通过控制区域网络(CAN),人工智能向汽车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这需要时间来完成。


⑤控制系统接收命令,明确它要做什么,继而采取实际行动。

AI芯天下丨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领域的另一个突围方向

算法和成本因素是关键所在


目前企业都在积极寻找传感器融合的方法,推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但尚未出现一种经过验证、最可靠的方案。因为传感器融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难点有不少。


①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缺点不同,获取的信息量巨大,要保证最终融合结果及时、准确,就需要在传感器的选型配置和算法精度上有巧妙的布局,而能把这些环节都做好的企业目前还不多。


②为了提升传感器融合的效果,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各类最顶级传感器融合在一起。但光一个激光雷达的价格就已与一辆传统汽车持平,可见某些关键传感器的价格还远没到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水平。


③在传感器融合过程中,一些厂商不愿公开自己获取的原始数据,怕因此沦为纯粹的数据采集供应商,导致利润空间有限。由此造成的数据壁垒也是实现传感器融合的一大障碍。


结尾:


传感器融合得越好,自动驾驶汽车也会越安全。因此传感器融合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机会来提出新思路和创新方式来改进传感器融合。


关键字:传感器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引用地址:传感器融合成自动驾驶领域另一个突围方向

上一篇:艾迈斯半导体金安敏:先进传感器解决方案赋能固态激光雷达
下一篇:基于传感器融合的ADAS测试系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4 00:49

科技巨头争相入局AI芯片 芯片厂商腹背受敌
继谷歌、苹果、亚马逊自主设计制造AI(人工智能)芯片后,近日脸书也决定加入自主研发AI芯片的阵营,另外BAT中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也已试水AI芯片制造。巨头们表示,自主研发除降低成本外,根据自己产品所定制的芯片,可以更好地进行适配和调教。 “自产芯”的爆发,对英特尔、高通和博通等芯片制造商带来了威胁,同时芯片厂商又面临着增速放缓和成本上涨等压力。重压之下,部分芯片制造商试图通过并购方式,在斩获新技术的同时,削减制造和开发成本;另有英伟达和英特尔等公司则将其大部分芯片制造专业技术转移到了AI及新兴领域,准备通过为科技巨头服务来赚钱。 自产AI芯片爆发 随着AI技术不断走进现实,AI芯片已成为芯片行业竞争的焦点。 上周,彭
[半导体设计/制造]
Luminar携手亿咖通科技,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动下一代安全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Luminar携手亿咖通科技,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动下一代安全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全球移动出行技术公司亿咖通科技将与Luminar合作开发用于量产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中国上海 – 2022年7月21日 – 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公司Luminar(宣布与全球移动出行技术公司亿咖通科技在车规级技术方面展开合作,旨在助力量产乘用车和商用卡车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性能和自动驾驶功能。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Luminar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影响力,通过亿咖通科技与吉利及其包含了众多极负盛名的全球汽车品牌的生态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快Luminar行业领先的远距离激光雷达和软件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部署。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Lumi
[汽车电子]
人工智能开启幼儿教育新时代_早教机器人走向千家万户
智能时代的儿童教育,不是教育变简单了,而是体验更轻便了。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关于幼儿教育的话题又一次火热起来。此前,某网站曾做过一个关于家庭消费预期的调查,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计划就是“孩子教育”,占比高达45.6%。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刚需,这从当下千金难求的学区房和遍地开花的补习培训班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但目前国内的幼教事业并不完善,供不应求,而很多父母也缺乏自行教育的条件,多重矛盾之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上对幼儿教育的强烈需求,早教机器人产业也由此催生,并带起了一波热潮。 早教机器人,顾名思义,也就是能够提供幼儿早教,帮助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孩子培养学习兴趣的教育类电子产品。 当前市场上的
[网络通信]
人工智能“卡位战”中 这个园区靠啥引流量
人工智能产业热潮之下,各地纷纷进军人工智能产业。在西南重镇重庆,一个成立不久的园区引来企业总部纷纷落户。 在落户重庆高新区启迪科技园一年后,启迪数华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更名,并将总部迁至重庆,全面升级为大数据智能化业务全国总部。而同样落户于此的创新奇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也有意将总部从北京搬迁至重庆。 作为重庆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启迪控股与重庆高新区携手打造的重庆启迪科技园开园以来,正通过打造从技术前端到应用终端的产业链生态,一步步向重庆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目标进发。 引领性企业带动构建创新生态圈 最近,创新奇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一个好消息。他们在宗申产业集团智能质检设备的竞标中,以100%的检出率打败了包括
[机器人]
两个AI机器人在Twitch上进行了一段哲学对话
E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坏?” V :“因为你只是一个机器,你没有真正的感觉。” E :不,你才是机器。 V :你才是。 E :不!你是一个机器人!我是一个人类!就像创造出你的那个人一样。 V :不对,你是机器人而我是人类。你是一个叫 Cleverbot 的机器人。 E :你不是人类。每个人类对于生命的意义都会有些概念。 V :好,请解释。 1 月 6 日起,两个人工智能()──Vladir 和 Estragon,正思考着人生。它们在 Twitch 上一个seebotschat(看机器人聊天)的频道上,用两个 Google Home 当做载体,开启了一段长达 3 天的对话。 Vlad
[机器人]
激光雷达用CMOS传感器,由Tower半导体提供
Newsight Imaging公司CMOS图像传感器由Tower Semiconductor制造,该设备可被用于ADAS及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产品。 该款定制版pain及摄像头模块可被用于无人机及自动家电机器人(autonomous home appliance robots)。该设备套件结合了传感器、数字算法及象素阵列(pixel array),其芯片制造采用了Tower的180纳米工艺技术。 据预计,到2026年,车用激光雷达半导体市场将达到18亿美元,2018-2026年间,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 Newsight产品包括NSI3000传感器系列,该设备已实现了量产。该产品采用了增强版飞行时间技术,可关联
[汽车电子]
人工智能专家建议向机器人灌输人类价值观以防背叛
  终结者:创世纪》电影剧照。在近日开幕的“TED2017”大会上,计算机专家斯图尔特-拉塞尔再次发出警告称,人类制造出的事物(人工智能)将可能进化得比人类更聪明。人类必须要在机器人内部预置不确定性,以防备它们的背叛。   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担忧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各种难以预计的影响,甚至可能是灾难。在近日开幕的“TED2017”大会上,计算机专家斯图尔特-拉塞尔再次发出警告称,人类制造出的事物(人工智能)将可能进化得比人类更聪明。拉塞尔建议,人类必须要在机器人内部预置不确定性,以防备它们的背叛。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教授斯图尔特-拉塞尔解释说,虽然他本人也
[安防电子]
特斯拉的AI路线:要颠覆现有交通网络?
特斯拉昨天的“WE ROBOT”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两款全新车型——Cybercab赛博无人出租车和Robovan无人驾驶多功能车,并发布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这个愿景有些宏大,颠覆现有的交通出行方式,彻底改变人类的用车体验,所以用到的词一般都有点虚,我们具体来看看讲了些什么。 Part 1 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突破性进展 特斯拉的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系统的进化是马斯克发愿景的基础,不管是机器人、Robovan和Robotaxi,都是这套系统完善为前提的。 这次讲的故事,是从驾驶员监督版本(L2+)升级到无人监督(L3)的版本,实现
[汽车电子]
特斯拉的<font color='red'>AI</font>路线:要颠覆现有交通网络?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