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地平线的黑科技霸榜多项数据

发布者:真实幻想最新更新时间:2020-06-16 来源: 地平线关键字:地平线  Waymo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15 日,Alphabet(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在 CVPR 2020 自动驾驶 Workshop 上揭晓 Waymo 开放数据集挑战赛的结果,边缘 AI 芯片领军企业地平线斩获 5 项挑战中的 4 项全球第一。

 

 

凭借全球领先的 AI 算法能力,地平线独树一帜地设计最先进的边缘 AI 算法芯片和算法开发工具链,从而开放地支持客户高效开发有市场竞争力和差异化的 AI 算法,打造兼具高效能和独特性的边缘 AI 芯片解决方案,支持生态合作伙伴和客户加速智能汽车以及更广泛的 AIoT 领域的应用落地。

 

 

全方位、多层次赋能智能驾驶行业

 

本次挑战赛,Waymo 开放了其自动驾驶车辆在 25 个城市收集的超过 1000 万英里的自动驾驶行驶里程数据。Waymo 首席科学家兼项目负责人 Drago Anguelov 表示,该数据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最多样化的自动驾驶数据集之一。比赛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达摩院、柏林工业大学、Google 大脑团队、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州立大学、商汤科技、图宾根大学、图森未来、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内的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顶级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积极参与,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来自 Waymo 的个人参赛者。Waymo 开放数据集挑战赛包括 5 项挑战,地平线在其中 2D 追踪、3D 检测、3D 追踪和域适应四项挑战中拔得头筹,在 2D 检测中获得第二名,感知算法实力领跑。

 

算法基因驱动芯片架构,研发最极致效能的 AI 芯片地平线是一家有强大算法基因的 AI 芯片公司,创始人兼 CEO 余凯博士早在 2010 年带领团队获得首届 ImageNet 图像识别评测第一名,是首个在国际人工智能算法竞赛中率队摘得桂冠的华人学者。地平线团队还曾获得 KITTI、Pascal VOC、FDDB、LFW、TRECVID 等国际权威评测的世界第一。得益于地平线在算法领域的长期技术沉淀和自动驾驶研发的经验积累,此次挑战赛,面对最大规模的数据集、最复杂最真实的驾驶场景,地平线参赛团队充分利用地平线完善的算法开发基础设施,自主开发新颖有效的感知算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地平线能够对重要应用场景中的算法趋势进行预判,前瞻性地将其计算特点融入到计算芯片架构的设计中,使得 AI 芯片能够随着算法的演进,始终保持相当高的有效利用率,从而真正意义上受益于算法创新。算法驱动 AI 芯片设计,秉承协同优化的创新设计理念,地平线重新定义了 AI 芯片的效能,对最新和最先进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提供更开放和高效的硬件架构。

 

 

算法驱动的高效灵活芯片架构设计

 

配合高效算法,搭载地平线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性能计算架构 BPU2.0 的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 2,可提供超过 4TOPS 的等效算力,每 TOPS AI 能力输出可达同等算力 GPU 的 10 倍以上,典型功耗仅 2W。测试结果表明,征程 2 在典型算法模型上运行所达到的算力利用率超过 90%,实际效能大幅超过同等算力的其它芯片。今年,地平线征程 2 已经实现大规模前装量产,从而与英特尔 Mobileye EyeQ4,英伟达 Xavier 并列成为业界仅有的三款量产级车规智能驾驶芯片。

 

 

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地平线征程 2

 

地平线将于今年推出强大的边缘 AIoT 芯片旭日 3 和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征程 5,其中旭日 3 实际 AI 性能超过英伟达边缘芯片 TX2,而旗舰级自动驾驶芯片征程 5 具备 96TOPS 的 AI 算力,实际性能超过特斯拉 FSD 芯片。软硬结合,

 

打造高性能自动驾驶计算芯片解决方案

 

在自动驾驶三大核心技术——感知、决策、执行中,感知是自动驾驶的起点与基石。自动驾驶向高等级不断发展,对感知准确性的要求也大幅提升。如何持续提升感知准确性、挑战感知极限,是本次挑战赛考察的核心,也是学界和产业界不断研究探索的领域。在本次挑战赛中,地平线团队始终坚持基于实际场景开拓创新的开发路线,针对数据集中的特定细分场景进行算法优化,在五项挑战中斩获四项第一,感知算法准确率均领先。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参赛团队针对 3D 检测任务开发的算法在域适应任务的特定场景中仍然保持高准确率,展现了强大的泛化性。面向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实际需求,地平线将在算法领域的前沿探索转化为赋能产业的落地实践,深度融合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高效感知算法和极致效能的车规级 AI 芯片,打造高效的智能驾驶感知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加速智能驾驶的应用落地。地平线基于征程 2 打造的单目视觉 ADAS 解决方案,可在 2W 功耗、低于 100 毫秒的延迟下实现多达 24 大类的物体检测以及上百种的物体识别,每帧高达 60 个目标及其特征的准确感知与输出。在关键算法指标上如车道线检测、车辆分类检测、测距精度等,地平线的数据表现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头部企业。不仅如此,该解决方案还专门针对中国道路和场景进行了优化,能够应对复杂行车环境,如特殊车道线、红绿灯倒计时检测、车辆突然斜向插入等。

 

 

地平线 Matrix 2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此外,地平线还推出了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 Matrix 2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搭载征程 2 车规级芯片,可满足 L2~L4 级别自动驾驶需求,支持在特殊场景或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输出稳定的感知结果,为自动驾驶客户提供感知层的深度赋能,成为多家头部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首选的感知计算平台。底层赋能,开放生态,

 

高效支持客户开发智能驾驶算法作为全球领先的边缘 AI 芯片企业,地平线定位为汽车产业及其更广泛 AIoT 领域的 Tier2 供应商,通过“天工开物”AI开发平台开放赋能,将行业领先的算法能力和芯片产品开放给客户。基于地平线强大的算法基因,地平线不但可以设计最先进的算法芯片和算法开发工具链,而且最懂得如何助力客户开发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 AI 算法,打造兼具高效能和独特性的解决方案,加速智能驾驶的应用落地。


地平线“天工开物” AI 开发平台三大功能模块今年 6 月,搭载地平线征程 2 的长安旗舰车型 UNI-T 上市发售,地平线车规级 AI 芯片正式实现前装量产,这也使得地平线成为继英特尔和英伟达两大芯片巨头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车规级 AI 芯片前装量产的科技公司。而长安汽车 UNI-T 则基于地平线极致效能的 AI 芯片以及高效的感知算法,实现了视线亮屏、分心提醒、疲劳监测、唇语识别、智能语音拍照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能给用户提供主动化、个性化、沉浸式的车内人机交互。在 ADAS 芯片领域,征程 2 所展现的感知计算性能已经在多个指标超越英特尔 Mobileye 的芯片,特别是针对中国路况特殊性质,已经成功签下来自中国各大汽车集团的十多款定点车型。

 

 

搭载地平线征程 2 的长安旗舰车型 UNI-T目前,地平线已在智能驾驶 ADAS、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更广泛的 AIoT 等领域赋能一大批行业顶级 Tier1s、OEMs、通讯运营商,包括长安、福瑞泰克、奥迪、佛吉亚、SK 电讯、理想等多个顶尖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正与地平线携手加速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

 

 

地平线智能驾驶商业版图

 

面向未来,地平线将持续推动算法和芯片的迭代升级,推进行业领先的算法与极致效能的芯片深度融合、协同优化,赋能客户打造更优秀的边缘AI芯片解决方案,加速智能驾驶以及更广泛的 AIoT 领域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进程。


关键字:地平线  Waymo 引用地址:Waymo 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地平线的黑科技霸榜多项数据

上一篇:疫情期间,汽车行业将迎来大考
下一篇:随着IC制造商复苏,汽车业务走向中性发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5 14:52

走向全面自研:Waymo自动驾驶传感器10年演进史
Waymo 的自动驾驶技术做到全球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硬件自研上的持续投入。 与市面上大多数自动驾驶企业相比,Waymo 不但拥有自己的自动驾驶车辆生产线,而且在关键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方面也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车辆的软硬件系统集成度更高,整体性能得以提升;另一方面, Waymo 可以对车辆硬件成本进行把控,以削减自动驾驶车辆的整体成本。 今年 3 月,Waymo 宣布推出其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在传感器层面进行了一轮大迭代,包括全新自研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 这一轮迭代帮助 Waymo 的系统感知性能实现了飞跃,能精确读取 500 米外的交通标识,同时整
[汽车电子]
走向全面自研:<font color='red'>Waymo</font>自动驾驶传感器10年演进史
特斯拉对比Waymo 为什么说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出色
2016年,特斯拉逆势而上推出了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并且放弃了几乎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在使用的深度传感激光雷达系统。然而,一位汽车专家在本周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这一豪赌可能会让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汽车公司在目前竞争非常激烈的完全免提驾驶市场竞争中获得重要的优势。 马斯克从2016年10月开始在特斯拉的每辆新车上都支持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传感器套件。马斯克表示该套系统包含的内置摄像头足以支持最高的五级自动驾驶系统,同时不需要笨重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摄像系统。而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驾驶研究员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本周在乔·罗根体验播客节目上称,这是“埃隆·马斯克与整
[汽车电子]
特斯拉对比<font color='red'>Waymo</font> 为什么说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出色
三星获得谷歌新订单:为其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将为谷歌子公司Waymo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核心半导体芯片,双方已于近日签下订单。 三星公司最近获得了一份来自 Waymo 的订单,为他们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半导体芯片。Waymo 是谷歌的一家子公司,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芯片,用作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半导体控制车辆的所有功能,同时计算从各种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与谷歌数据中心实时交换信息。 由于自动驾驶也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这家韩国半导体巨头有望获得最先进的相关技术,包括神经处理器单元 ( NPUs )、高端 CPU 和图形处理单元 ( GPU )等。 Waymo 是世界上
[嵌入式]
如何看待通用 Waymo 掀起的自动驾驶军备赛?
Alphabet和通用可能只是出于危机感加大投入以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进程,却在客观上起到了清理战场的作用。 同一天两件大事,大大加剧了自动驾驶领域军备赛的战争烈度: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宣布向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Holdings LLC 投资 22.5 亿美元,推动通用自动驾驶汽车 2019 年商业化;Waymo 宣布将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采购 6.2 万辆的汽车,用于今年晚些时候的商业化运营。 看完这火药味浓重的出牌,我想起了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此前的分享: 这个市场现在看是不缺资金的……但是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是:源源不断的资金都聚拢在头部公司。 只要资本认可的特定细
[汽车电子]
Waymo计算系统猜想
Waymo惊人的 29 个摄像头的 传感器 配置在 自动驾驶 圈内成为热门话题。 近日,Waymo 在 Youtube 上发了一段视频专门介绍“WaymoDriver”——自动驾驶巨头的第五代 无人车 平台。视频主讲人是 Waymo 设计主管 YooJung Ahn(安永君),这位一手打造了“萤火虫”自动驾驶汽车的女设计师给我们分享了新平台的基本设计理念。 安永君是一位出生在首尔的韩国人,实际只是消费类产品工业设计师,并非技术人士,加入谷歌前在摩托罗拉和 LG 做手机工业设计,从未有过汽车外观设计经验,也正因此设计出了萤火虫那样颇为惊艳的小车。她提到了 29 个摄像头,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性能,比如摄像头可以识别 500 米外的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Waymo</font>计算系统猜想
Waymo、Lyft联手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据外媒报道,Alphabet的Waymo现在已经跟Lyft联手开始在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而与此同时,Alphabet的另外一家公司--谷歌即将完成针对汽车开发的Android界面。目前关于Waymo和Lyft的合作细节并未透露太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前者的技术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点。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Waymo、Lyft联手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虽然Waymo已经对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展开了全天候的测试,但测试仅局限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内。 这项合作或许算是Alphabet对Uber冷落的一种表现。据了解,Alpahbet曾向Uber投资了数亿美元资金,但两家公司近期因文件盗窃诉讼案而闹得不可开
[汽车电子]
智能汽车计算单元大算力产品阵容不断拓展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有2家国内企业发布大算力AI芯片及计算平台产品,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升级提供配套基础。 2家国内企业发布大算力芯片及计算平台 7月29日,地平线发布中央计算芯片征程5,算力最高可达128TOPS,相比前两代产品征程2和征程3实现了算力的大幅提升,能够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需求,并且有望在2022 年 2 月实现基于征程 5 的域控制器量产;2022 年第四季度,基于征程 5 芯片的整车智能解决方案将量产SOP。 地平线主要芯片产品及性能 除征程5芯片,地平线还发布了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平台Matrix 5,采用4 颗征程 5,AI 算力 达到512 TOPS,最高算力可达 1024 TOPS,能够满
[嵌入式]
智能汽车计算单元大算力产品阵容不断拓展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