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到底需不需要自研芯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们其实看过了不少宣布要自研芯片的新闻亦或者是传闻,似乎自研芯片又要成为新的热潮。
但是,车企,真的需要去自研芯片吗?这是这篇文章想要讨论的问题。
先从自研芯片的好处讲起。
打破垄断封锁
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处于绝对是霸主地位,也正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华为发布的 Mate 40 系列手机,成为麒麟芯片的「绝唱」。
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坦言:「互联网时代,中国终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美国差距很大。」在芯片、核心器件领域同样如是。
如果说这件事给中国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那应该就是要打造我们自己的「芯」生态。
放在汽车领域,未来对于算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息息相关的芯片需求不会低。
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共识,现在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在向域集中式架构走(特斯拉更快一步,已经完成了跨域融合),未来,会实现最终一个中央域控制器的架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信息的处理被集中化,对于算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此外,越来越高阶的自动驾驶实现也需要高算力去支撑。
虽然,我们可以选择采用国外芯片厂商的现成产品,但还是有被国外卡脖子的风险。刚刚说的华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研芯片是关系到国家产业安全的重大战略项目。
定制化需求
再者,芯片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暴利的行业。就拿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为例,第三季度 GAAP 毛利率达到 48.1%,这个数字让这些吭哧吭哧搞汽车的人羡慕不已。如果能把这一块把握在自己手上,对于车厂们来说,可以增加对于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产品竞争力,也是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手段。特斯拉在采用自研平台之后,成本上较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降低了 20%,而这些最终都会在毛利上体现。
当然,成本是一方面,更关键的还是出于协同开发的需求。
特斯拉为什么要自研?这里马斯克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参考:「Neither MobilEye nor Nvidia, which are certainly good companies, could meet any of our capability, schedule, cost or power requirements.(因为不管是 Mobileye 还是 Nvidia,都无法满足我们的任何能力、研发进度、成本或者功率方面的要求)」
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其实已经足够丰富,可以解决我们很多疑问。成本上的问题我想不必再多说。接着往下看。
特斯拉自动驾驶走的是视觉主导的路线,对于算力,有更庞大的需求,而英伟达毕竟客户众多,设计的芯片自然是通用芯片,无法单独去满足特斯拉在某些方面的特定需求。
不过,即便如此,特斯拉还是使用了两代英伟达自动驾驶平台(Drive PX2 以及 Drive PX2+),我想,或许特斯拉也想等一等英伟达最牛逼的 Orin 芯片,但是这个时间跨度还是太久(2022 年才能量产)所以决定自己搞,于是有了现在的自研芯片,甚至于下一代自研芯片也将在明年第四季度和我们见面,进度还要快于英伟达的 Orin。
所以,对于车企来说,自研芯片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定义权(比如算力、成本),可以更好的去做协同开发,对于产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在未来与同行的竞争中拉开差距(参考现在的特斯拉)。
传统车厂:多条腿走路
具体到不同厂商的车企,自然也有不同的策略。
传统车厂方面,自然是希望多条腿走路。以吉利为例。
一方面,吉利与 Mobileye 达成合作,旗下品牌领克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CoPilot 就是由 Mobileye SuperVision 系统提供环绕式视觉驾驶辅助技术支持,同时,吉利汽车集团的多个子品牌产品将配备由 Mobileye 提供支持的包括紧急自动刹车(AEB)和车道保持系统(LKA)等在内的 ADAS 功能。另一方面其也在积极布局自研芯片的事情。于是有了亿咖通和 Arm 中国合资成立芯擎科技,进行芯片自研。从长期来看, 吉利想要做的是构筑自己的芯片产业链。
由此来看,传统车厂还是有其底蕴在,所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有更长的时间窗口来筹谋这件事。
新势力没有选择
「如果不是电动化、智能化,作为造车新势力并没什么优势。」
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出自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
对于新势力们来说,智能化是他们标榜的点。所以在未来汽车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继续夯实在这一块的积累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这也是为什么李斌想要深入到芯片领域的原因。
于是,蔚来引入原 Momenta 研发总监任少卿和前小米芯片负责人白剑,前者是视觉感知方面的技术大牛,可以看做蔚来要增加自动驾驶自研比重的一个动作;而后者拥有芯片背景,对于李斌以及蔚来来说,缺乏对于芯片行业的 know-how,而白剑的出现恰逢其时。不管之后是要自研芯片还是找相关的技术公司进行芯片定制,白剑可以帮助蔚来就这两种方案进行评估,而后进行最终决策。
而在前段时间的财报上,董事长李斌这样说道:「我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们能够确保的是,它是行业最领先的一个解决方案,能够保证我们在将来的几年也能保持领先」,「我们会有『in-house』的全栈能力,最近也是扩大了整个相关的算法和数据团队」。
从这个语气来看, 蔚来应该是放弃了放弃了自研芯片,采用了合作伙伴的方案。
视野再往上走一走,蔚来是上市公司,要想让公司价值再往上走,继续获得更大声量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自研芯片,可以让资本和市场看到蔚来更多想象空间,作为资本运作高手,相信李斌更清楚这一点。
即便是像理想、小鹏,可能暂时并没有自研芯片的计划,但是在自动驾驶芯片上还是下了大手笔,小鹏 P7 直接上了英伟达 Xavier 计算平台,算力 30TOPS,目前量产车中,除了特斯拉自研自动自动驾驶平台之外,它排第二,而理想则直接预定英伟达下一代至强芯片 Orin,算力直接怼到 200TOPS,小鹏接下来的产品也会继续搭载英伟达的产品。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芯片的竞争力决定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成长力。
新势力们没有退路,必须在智能化上筑起自己的堡垒。
自研芯片并不容易
虽然我们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自研,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Arm 中国汽车市场高级经理舒杰告诉我,自研芯片并不是一件易事, 车企应该在拥有技术储备后再开始考虑自研芯片的事情。
首先,想要自研芯片,那就需要有设计能力,可以自行设计芯片,为了做到这一点,特斯拉可是拉了芯片皇帝 Jim Killer 入伙。但是从目前来看,拥有芯片设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车企并不多。
这还不算完,这里还有涉及到后端的加工制造,比如特斯拉第一代自动驾驶芯片就是找三星代工,第二代换到台积电。这样的话,自研芯片的链条就会非常长。这里再补充一个小的知识点:麒麟 9000 之所以成为绝唱,就是美国政府禁令封杀导致海思芯片无法再由台积电制造。
再者,对于一款真正可用的车载芯片来说,必须要做到一点:合车规。比如说,从环境工作温度来看,消费电子只需要满足 0-85 ℃就可以了,但是车上要做到-40 ℃-125 ℃。 同时要经过包括使用寿命测试、封装组装整合测试、电气特性确认测试、芯片晶圆可靠度测试等等在内的一系列测试。此外,芯片还需要上车进行不断的测试、迭代……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最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可用、合车规的芯片。
以已经成功自研出芯片的特斯拉为例。去年四月的自动驾驶日上,自研芯片正式面世,但是,这款芯片的设计却是在一年半前到两年前」完成的,而在更早之前的 2016 年,特斯拉就已经在思考关于自研芯片的事了, 细究下来,为了自研芯片这件事,特斯拉花了 3 年时间。
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CTO)王凯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对系统拥有足够深的理解是自研芯片的必要条件。以特斯拉为例,在那个时候(自研芯片),他们对于芯片已经有很深的理解,同时在市面上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芯片,所以决定自己来做。同时也会深度参与其中。「一般芯片设计开发需要三年时间,然后有三年的使用时间,之后就需要对架构进行调整,加起来就是 6 年,对于主机厂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什么都搞不出来。」
所以,自研这个事情,没那么容易。
至少自研芯片具体要花多少钱。舒杰告诉我,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我个人感觉用不了 10 亿美元,这个(资金)看你怎么用,可能你需要第三方的支持,或者要把软件生态做好,可能要投入很多,但是 10 亿美金我觉得有点太多了。」
小结
芯片这个事情,非常值得做。虽然现在很有阻力,但是放在未来智能汽车的大背景下来看,增强芯片方面的能力非常有必要。
看看现在的特斯拉你就知道了。在有了自研芯片能力之后,将 FSD 重写、自研神经网络训练机器 Dojo,这些能力带来的结果就是特斯拉在智能化上的体验升级,为其构筑了更加坚实的智能化护城河。
最初更新的重写版 FSD 功能展示了其无保护左转的能力,在这个视频里,特斯拉在通过比较窄小的车道的时候,会自动把后视镜收起来(第一次看还有点头皮发麻),可以预见的是,重写版 FSD 能力还没有见底,Dojo 的潜力还没有见底。
甚至这种优势直接为特斯拉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Autopilot 的涨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现在美国 FSD 的价格已经涨到 1 万美元,价格相当于最便宜 Model 3(37990 美元)的 1/4。这些,都为主机厂带来了新的利润想象空间。甚至体现在其估值之上,现在特斯拉股价已经是彼时第一名丰田的两倍之多。
车企要不要自研芯片?这里其实还是多方因素综合考量。要看自身的实力以及技术储备,同时评估这件事的益弊。毕竟,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方式,要学会灵活变通,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玩法。
可预见的是,未来汽车的竞争,将是算力和数据的战争,而作为这二者的硬件载体,以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也将在汽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汽车尾灯的新宠—E522.49芯片
下一篇:Vishay推出符合AEC-Q101要求的PowerPAK® SO-8L非对称双芯片封装60 V MOSFET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9 14:03
- esp32 并口墨水屏
- 使用 NXP Semiconductors 的 uA723 的参考设计
- DER-704 - 45 W USB PD 3.0,采用 3.3 V-16 V PPS 电源,使用 InnoSwitch3-Pro 和 VIA Labs VP302 控制器
- DC1410A-A,基于 LTC2498 称重传感器数字化仪应用的演示板
- 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的无触点、精密 AC 电流感应
- DC1198B-A,使用 LTM4605EV、20V、5A 高效降压-升压电源模块稳压器的演示板
- LT6656AIDC-3、3V 升压输出电流电压基准的典型应用
- LTC3615EUF-1 单路低纹波 6A 输出同步降压型 DC/DC 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STM32G030F6P6核心板
- AM6TW-4818SH35Z 18V 6瓦单路输出DC-DC转换器的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