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发布者:asa1670最新更新时间:2021-02-20 来源: EV视界 关键字:QuantumScape  固态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池技术革命前夜,固态锂电池新创企业QuantumScape成了国际投资大鳄索罗斯的第四大重仓股,QuantumScape似乎已经取得了突破。


QuantumScape曾于2020年12月上旬的一场在线会议中,向投资者展示了一款用“梦幻”形容也不为过的“超级电池”,这款可在15分钟内充到80%电量的固态锂金属电池,可提升电动车90%续航力并降低制造成本。但是预计搭载这款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电动车,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能问世。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固态锂金属电池里藏着什么秘密?


QuantumScape是首个发表在商业上可行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解决方案的电池企业。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Stanley Whittingham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突破。但是QuantumScape必须将完成固态电池的制造,且能够大量安装至电动车当中,才能成为革命性的产品。


基本上, QuantumScape研发的固态锂电池只有卡片大小,使用较少的体积容纳与目前市面电池相同的能量。电池结构主要有两层,包括阴极、可挠式陶瓷隔膜(flexible ceramic separator),并未放置人造正极。充电时,锂会离开阴极,通过陶瓷隔膜,沉积在隔膜和一个电子接触面之间,在电池内部形成锂金属阳极,且不易引起火灾。


根据QuantumScape公布数据显示,从体积上,新电池可储存的电量为1 kWh /升,约为当前特斯拉Model 3电池的四倍。从重量来看,提供的功率在380-500 Wh / kg之间,比起特斯拉的260 Wh / kg还高。理论上即使特斯拉可以在三到四年内将功率提升至400 Wh / kg,也不一定比得上QuantumScape固态锂电池。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QuantumScape公布的数据显示,固态锂金属电池充一次电可行驶300英里(约483公里)或是更长的距离,电池正常使用的寿命可达12年,在高温下具备一定安全性,且能承受零下30度的低温,就算经历了800次的充放电循环,亦可维持80%以上的容量,不会有明显衰退。  


使用自研的不可燃陶瓷隔膜,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与多孔隔膜,是QuantumScape的核心技术壁垒。如果没有有效的固态隔膜,锂金属将形成树枝状晶体,枝晶会通过多孔隔膜使电池短路。普通的锂离子电池最怕的就是这类突刺导致电池失效,甚至引发火灾。经过近10年研发,QuantumScape拥有了有效满足要求的陶瓷固态隔膜,并支持大规模制造生产的多项专利。


QuantumScape不再使用石墨等材料作为负极,节约了大量由负极材料占据的空间,减小了电池尺寸与重量,结构更简单,电池能量密度因此大幅提升。相比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增加了80%,能量密度约380-500Wh/kg,即使特斯拉可以在三到四年内,将电池组能量密度提升到400Wh/kg,也不一定比得上。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未来实现量产后,QuantumScape可在材料与生产工艺等方面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实现更低成本,根据该公司测算,固态锂金属电池将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17%。


QuantumScape的技术有多强?


QuantumScape成立于2010年,由首席执行官Jagdeep Singh在2010年与斯坦福大学科学家Fritz Prinz、Tim Holme共同创立,研究团队在美国先进能源计划署(ARPA-E)资助下独立创业,拥有约200项固态电池专利及应用。特斯拉前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与前董事Brad Buss后来也陆续加入了董事会。


QuantumScape的背后投资者大有来头,包含大众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以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兹。大众汽车从2012年起就已经与QuantumScape合作,2018年6月加码投资,取得董事席位,预计将在2025年建立固态电池生产线,总计将投资高达1亿美元。


QuantumScape目前已研制出固态锂金属电池单体叠片,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低温环境等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QuantumScape首席执行官Jagdeep Singh认为,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都不具竞争力,且充电速度缓慢,能量密度也无法达成人们心理预期的续航里程。不但成本昂贵,寿命也不如汽车本身,并且还使用易燃的电解质,因此需要不可氧化的材料,才能达到安全的标准。


近日,QuantumScape还取得了新的突破,能够生产多层固态电池,这是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Jagdeep Singh表示:“尽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随着层数的增加,我们可能会遇到新的挑战,但这是非常重要的结果,很高兴能在今年年初做到这些。”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为了加速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QuantumScape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是与在实验室环境中测试的电池相比,制造出更大更多层的电池。目前的电池单元只有四层,商业化量产可能需要多达十几层。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1年底之前实现8层和10层,达到70x85 mm的商业化尺寸。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QuantumScape可能会在2022年完成最终的商业化产品(包括12层)的交付。


其次,需要为陶瓷隔膜等关键部件开发可靠的生产线,在批量生产中分散数十亿美元的设备和机械成本。“如果能够制造本质上类似于单层电池的多层电池,可将固态锂金属电池在汽车级产品应用所需的时间缩短几个月。” Jagdeep Singh说,该公司将在加州圣何塞建立一个小型试点工厂,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工程样品,以便在2023年之前投入数百辆测试车,QuantumScape计划利用这些样品吸引其最大股东大众汽车公司以外的客户,“现在我们有能力在与大众组建合资企业之前生产电池。” 这款名为QS-0的产品将帮助该公司加速其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开发,并从2023年起提供多达100000个工程电池样品。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QuantumScape联合创始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an Whittingham博士指出,“制造固态电池最困难的部分是需要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长循环寿命和宽温度范围的要求。QuantumScape的技术满足所有这些需求,这是以前从未实现的。如果能将这项技术投入大规模生产,就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


长期以来业界一直未能找到可商业化生产的固态电池配方,新创企业雨后春笋般成立,汽车业也大力投入,希望尽早让固态电池进入商用量产阶段。通用汽车投资了Solid Energy,戴森(Dyson)收购固态电池企业Sakti3,在今年年初的蔚来日上,蔚来汽车发布的150 kWh电池包也将采用先进的固态电池技术。福特和宝马投资的Solid Power目前在生产20安培小时的多层固态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预计到2022年其电池电量将超过400Wh/kg。丰田由于拥有1000多种固态电池专利,近期研发固态电池也告一段落,并预计在2021年推出固态电池电动原型车。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当被问及与同行的技术作何比较时,Jagdeep Singh表示,“到目前为止,所有其它固态电池只能在高温下工作。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竞争对手提供的任何数据,能够表明其固态电池能够在不提高温度的情况下提供较长的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他还对竞争对手的多层电池原型分为两类,“其中使用碳基阳极的竞品,会因此丧失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许多关键优势,包括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成本,另外一些竞品使用了锂金属但只能在不利的测试条件下工作,这些电池在商业化上都是不可行的”。


Jagdeep Singh坚信,QuantumScape是目前唯一展示出能够满足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和不升高温度等关键要求的固态锂金属单体电池的公司。


目前,QuantumScape仅生产商业所需尺寸的单层固态电池。在实现单体电池后,未来将积极研发多层电池,真正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Jagdeep Singhv相信他们已找到正确的材料,具备成功的基础条件,如何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是工程层面问题,而不再有科学层面的障碍。


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是未来5年电动汽车产业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QuantumScape目前已经完成了技术准备,正在开始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整个计划包括四个阶段:


一、产品验证:2021/2022年完成产品的开发与验证,2022/2023完成整车的样品测试;


二、1GWh试制线(QS-1):2023年1GWh的试制线完成,初期(2024年)产能0.25GWh,随后(2025年),产能爬坡至0.75 GWh,最后于2026年达到1G Wh的产能;


三、20GWh产线(QS-1):2025年产线建设完成并SOP,初期(2026年)产能5 GWh,随后(2027年),产能至15 GWh,最后于2028年产能达到20 GWh;


四、70GWh产线(QS-2):2026年产线完成,次年产能30 GWh,2028年产能达70GWh。


QuantumScape去年11月30日通过空白支票公司Kensington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借壳上市。迄今,这家只有250位员工、没有正式量产产品、没有工厂的公司,市值已达430亿美元,超越了电池巨头松下(Panasonic)和三星SDI。


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电池专家Billy Wu说:“我不怎么相信QuantumScape,在过去的日子里,很多固态电池来了又走,真的很难成功。在实验室造出固态电池,大规模生产,二者相隔几百万公里。”


Seeking Alpha网站分析指出,QuantumScape在技术上的确有所突破,比当今的固态电池要好上许多,即使未来其产品能成功进入市场,但迈入量产需要花费比他们声称更长久的时间,成本预计也比当今的锂离子电池高出许多,甚至永远无法更便宜,也恐怕难比目前的电池更安全。


牛津大学教授Peter Bruce认为,企业需要在真实环境下证明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不能只是在实验室证明,“固态电池的确进步很大,但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只有当固态电池比锂电池明显强很多时,汽车企业才会接受它。”


高盛汽车分析师Mark Delaney认为该公司有潜力,但也有担忧,“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产品还要很久才会进入市场,但其他电池制造商和初创公司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现在还有一些制造过程和商业化量产的挑战,QuantumScape必须能生产出汽车级的电池产品,并证明其有效性,之后才能开始推进到车上测试。“


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QuantumScape目前还需要完成量产测试,目标是在2023年或2024年开始量产固态锂金属电池。


关键字:QuantumScape  固态电池 引用地址:索罗斯看中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来头?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新型铅基阳极 可用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
下一篇:瑞典研发新型硅阳极锂电池 可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5 18:23

固态电池可能将是一个“炸雷”
“(全)固态电池(可能)将是一个‘炸雷’,一旦(量产)出来,我们当前很多产能马上就会成为巨大的‘包袱’。”今年1月初,在电池中国网举办的Li+学社活动上,一位行业人士如是说。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已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但日、韩企业一直紧追不舍。最近大家都明显感觉到(全)固态电池可能将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个‘危机’。如果我们能实现突破,就能保持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在全球继续掌握发言权。相反,如果(全)固态电池被其他国家企业‘弯道超车’,我们则可能会失去部分新能源市场。” 实际上,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凝聚态、凝胶态、全固态等电池类型)技术路线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凭借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多重优势,全固态电池被视为动力电池未来
[汽车电子]
全<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可能将是一个“炸雷”
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都难在哪里?
说起新能源车的电池,相信很多消费者都对其中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经常看到的电池,通常都是采用了一层金属壳进行包裹,看着非常的坚硬,其实内部都是液态电解质,充放电的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移动的工作,就好像是一个游泳运动员,从泳池的这边游到另一边。 固态电池就是把液态的电解质换成固态电解质,就像是把游泳池的水给抽干了,铺上了一层薄膜,这样整个游泳池的重量就会下降,但是泳池没了水,锂离子怎么运动呢?这就是固态电池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大企业的主要的办法有三种,就是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三种路线。 氧化物,主要分为薄膜型和非薄膜型。薄膜型容量很小,只能满足微型电子的使用,不适用于汽车,而非薄膜型的综合性能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的三大技术路线,都难在哪里?
固态电池VS锂电池,到底有哪些优势?
固态电池VS锂电池,似乎固态电池取得了胜利,代表了目前电池研究的新方向,宝马、蔚来纷纷入局。那么,它与锂电池相比,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这也就意味着相同能量的电池,固态电池能够进一步压缩体积和重量;另外,固态电池柔性程度更高,材料使用得当,能够承受几百上千次弯曲;并且,固态电池相比锂电池更安全。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VS锂<font color='red'>电池</font>,到底有哪些优势?
华为闷声搞电池,投钠+固态电池,和宁德时代正面刚?
华为不造整车是觉得这个领域能赚的不多,打造整车解决方案是华为拿手的,现在投资 电池 产业,难道要补齐这关键一环? 从 宁德时代 宣布开始研发钠电池之后,算是把钠电池拉入了公众视野。 而实际上钠电池领域已经容下了不少巨头,例如身为科技公司的华为。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公司,在去年已经完成了数十家初创企业的投资,而这家公司所投的领域也代表了华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最近在一家钠电池初创企业A+轮融资中,出现了哈勃的身影,不久前 锂电池 初创企业卫蓝新能源同样也得到了哈勃的投资。 华为开始悄悄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还是下游产业,华为到底布的什么局? 不造车的华为,布局电池为什么? 暂时可以明确的,华为目前只卖整车方案,提供核心零
[汽车电子]
华为闷声搞<font color='red'>电池</font>,投钠+<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和宁德时代正面刚?
固态电池独角兽又一项目开工
据“北京房山”消息,10月17日,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北京卫蓝高性能固态 锂离子电池 量产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重点布局低空动力、 新能源汽车 等领域。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1.23万平方米,包含12栋建筑单体。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2万平方米,重点布局半固态锂离子 电池 。 据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卫蓝新能源将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实现研发和产线贯通,积极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资料显示,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公司发起人包括有着“中国 锂电 第一人”之称的中国工程院
[汽车电子]
固态电池产业化信号已至!一周内10余家上市公司公布新进展
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国内锂电产业链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据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固态电池因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国内锂电产业链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短期(2024—2026年)内,半固态电池放量将对高镍三元、碳纳米管等环节带来较高营收弹性。长期看,传统电池厂将凭研发、客户、制造优势领跑行业,材料厂商积极转型方能在未来穿越周期,第三方材料厂商能够依靠资源禀赋,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据电池网不完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产业化信号已至!一周内10余家上市公司公布新进展
闭合硼酸盐或成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
据外媒报道,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的科学家Brandon Wood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科学家Mirjana Dimitrievska负责牵头一项国际性研发合作,其研究团队发现在锂电池电解液中,若采用硼原子(boron atom)代替碳原子(carbon atom),提升了锂离子的流动性。对于固态电池而言,该特点颇具吸引力。 这就是所谓“阻挫(frustration)”的一个示例:系统动态性决定了锂离子永远不会满足于停留于原
[汽车电子]
科普词条: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这个技术名词最近因为一场直播又成为了行业热点,甚至在A股市场上,相关题材的股票也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动力电池的终极目标——固态电池。 我们先来看一则报道,4月初,智己品牌CEO刘涛公布, 智己L6 ( 参数 | 询价 ) 车型上已经搭载了最新的光年固态电池,可以轻松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快充时间也比当前主流的锂电池快很多,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对于固态电池的讨论。关于这款固态电池的争论我们稍后再说,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固态电池。 智己的L6半固态电池1000km的续航、准900V快充 固态电池是相对于目前正在大范围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而言的,而液态指的是锂离子或者磷酸铁锂电池中
[汽车电子]
科普词条:<font color='red'>固态</font><font color='red'>电池</font>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