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决高下的底气来源——苹果M1芯片

发布者:Huixin8888最新更新时间:2021-03-29 关键字:特斯拉  苹果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去年,苹果公司推出一款内部研发的定制化片上系统(SoC),由此开启了Macbook笔记本电脑系列产品的转型之路。这款芯片被命名为M1,是基于台积电的5纳米半导体芯片所打造,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

尽管,M1芯片以及未来潜在的继任产品旨在提升苹果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但如果从更高层面去看待这款芯片的设计,其或将成为与特斯拉3.0版固件计算机相媲美的产品“大脑”,这也就意味着,M1芯片的潜能不仅仅局限于在电脑产品上。


苹果M1芯片为适用于苹果自动驾驶的尖端计算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首先,了解一下特斯拉的3.0版固件的组成的非常有必要的。3.0版固件发布于2019年,其是基于三星电子的14纳米制造工艺生产,每一片芯片上拥有大约60亿个晶体管。


3.0版固件的功能在于为特斯拉汽车进行软件升级,可以对车辆周遭的环境进行预判并做出反应。3.0版固件每块芯片的运行速度约为7400万TOPS(每秒一万亿次),这一标准通常用于衡量“神经引擎”的计算能力。在数据处理方面,神经引擎计算机和中央处理单元(CPU)计算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主要应用于监测周遭的环境。


特斯拉车辆计算机中每一块芯片都搭载了图形处理器(GPU),而整个系统则拥有2个图形处理器。系统输出达到1.2 TFLOPS(每秒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每块芯片可达到600 GFLOPS。因根据特定用途而量身定制,特斯拉3.0版固件在神经处理方面的能力要超过M1芯片。


在性能上,M1八核GPU的强大功能使它轻而易举地超过了特斯拉3.0版固件。苹果M1的GPU性能几乎是特斯拉硬件的2倍,前者的峰值输出为2.6 TFLOP(每秒千兆浮点运算次数)。


这意味着,当苹果公司有需要时,其可以设计出超越市场上的其他选择的产品,这要得益于其使用台积电(TSMC)5纳米制造工艺。该工艺在性能和功率效率方面比旧的14纳米节点高出数个数量级。


工艺节点的优势还使苹果可以在119平方毫米的芯片中装入数量惊人的160亿个晶体管,3.0版固件的面积为260平方毫米,其晶体管数量是其尺寸的两倍。


关键字:特斯拉  苹果 引用地址:特斯拉一决高下的底气来源——苹果M1芯片

上一篇:Velodyne展示基于激光雷达的PAEB系统
下一篇:采用4D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融合技术 PathPartner推出乘员监控系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9 12:15

苹果宣布停产iPod引热议!网友纷纷晒图留念:你用过吗?
苹果iPod面世之初,一句“1000首歌在你的口袋里”的文案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诞生于2001年10月23日的iPod产品线,历经20年后,迎来了寿命终结。   日前,苹果官方正式宣布iPod产品线停更,现有iPod产品售完即止,后续不再推出该产品线的新品。   随后,话题#苹果宣布iPod产品线停更#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话题下晒出了自己iPod系列产品,直呼“爷青结”。   从网友晒出的照片来看,涵盖了iPod touch、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classic等产品。   据了解,2007年,苹果初代iPod Touch正式发布,这台号称“精简版”iPho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苹果</font>宣布停产iPod引热议!网友纷纷晒图留念:你用过吗?
郭明錤:苹果 iPhone 15 系列将升级 UWB 规格
6 月 19 日消息,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刚刚发文指出,苹果将积极升级硬件产品规格以建构更有竞争力的 Vision Pro 生态。 郭明錤称,Vision Pro 的成功关键之一在于生态,当中包括能否与其他苹果硬件产品整合,而与此相关的主要硬件规格为 Wi-Fi 与 UWB。iPhone 15 采用的 UWB 规格将升级,生产制程由 16nm 升级到更先进的 7nm,有利近距离互动的效能提升或降低耗电。而 iPhone 16 可能将升级至 Wi-Fi 7,更有利苹果整合同一区域网络下的硬件产品并提供更好生态体验。 郭明錤还称,长电科技 2H23 毛利率 / 利润将受益于 iPhone 15 UWB 制程升级,长期则受益于 C
[手机便携]
郭明錤:<font color='red'>苹果</font> iPhone 15 系列将升级 UWB 规格
爆料称苹果公司正在测试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 Pro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知名爆料大神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表示,苹果公司正在内部加紧测试其首款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 Pro,为预计于明年发布做准备。 自去年5月份以来,一直有报道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拥有40个内核的全新Mac Pro,代号为Jade 2C-Die和Jade 4C-Die。 据说,这款Mac电脑将搭载的芯片被称为M2‌ Ultra和‌M2‌ Extreme,这两款芯片的性能至少是尚未发布的M2 Max芯片的两到四倍。古尔曼预计,新款Mac Pro要到2023年才会发布。 据悉,苹果公司上一次发布Mac Pro是在2019年,当时这款产品的售价为5999美元。这次是用App
[家用电子]
印度、墨西哥和越南已经成为苹果等公司的生产中心
印度、墨西哥和越南已经正式成为苹果等美国公司的主要生产中心,目的是为了摆脱产品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 2017年iPhone SE开始在印度生产,这是第一款在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 2021年3月,苹果开始在印度组装iPhone 12等产品,把约10%的终端设备生产转移了过去。而iPhone 13是在印度生产的第四款终端设备。目前苹果还把iPad的生产计划也列入印度。 不过苹果目前的表态意思是,现在在印度生产的iPhone 13只提供给当地人,不会出口到其他国家。 不管他是否打算从印度出口,但印度毕竟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不过目前印度当地最畅销的还是旧机型iPhone 11和iPhone 12,最新款的iP
[手机便携]
因为疫情封锁,苹果iPhone产量将减少600-1000万台
4月15日,路透社援引分析师消息称,“如果中国的 COVID-19 疫情封锁持续下去,一些苹果产品以及戴尔和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发货可能会面临延迟,因为限制措施迫使组装商关闭,而且闭环安排变得更难维持。 COVID-19 疫情封锁已经堵塞了高速公路和港口,工人滞留,无数工厂等待政府批准重新开工 —— 这些中断正在波及全球供应链。” Isaiah Research高级分析师Eddie Han表示,“苹果可能会考虑将订单从和硕转移到富士康,但由于物流问题和设备调整困难,我们预计数量可能会受到限制,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封锁持续两个月且苹果无法重新安排订单,和硕可能会减产600万至1000万部 iPhone。” 疫情之下,目前苹果公司在上海
[手机便携]
一年砸10亿,理想发力端到端,只落后特斯拉半年了?
进阶至端到端竞赛,车企在智驾领域的段位便明显拉开了差距。其中影响因素诸多,数据量和算力是两个重要因素,也是车企在端到端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这背后,裹挟着车企的财力、人力与判断力。也可能过去数年的数据积累,到如今一无用处。但是没人可以置身事外,逃避就意味着被淘汰。角力智驾,端到端只是一个开始。 智驾,已经成了众车企不得不攻下的堡垒。 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赛场,稍不留神,就会被对手甩在身后。从2023年开启的开城之战,到如今的端到端竞赛,场上的玩家不得不绷紧了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谓端到端,即深度学习中的概念,英文为“End-to-End(E2E)”,指的是一个AI模型,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可以输出最终结果。应用到自动驾驶
[汽车电子]
苹果后,三星也推出了自维修服务
继苹果之后,三星也推出了自维修服务 商业密码4月2日(邵峰)消息,继苹果手机推出自维修服务后,维修权运动再次走向了高峰。三星继苹果之后也推出了自维修服务。 三星是最新一家科技公司,在消费者、监管机构放宽对维修产品的限制的压力下,客户能够自行维修移动设备。 该公司周四宣布了一项新计划,该计划将允许其部分旗舰 Galaxy 设备的用户修复他们自己的产品,让他们和第三方 fixit 公司获得正品零件、维修工具和视觉分步维修指南第一次。此前,三星用户不得不依靠公司的内部维修服务来修复设备。 新程序将从今年夏天开始首先提供给 Galaxy S20 和 S21 系列产品以及 Galaxy Tab S7+ 的用户,但不适用于其 S22 系列
[手机便携]
自动驾驶重大进展,特斯拉FSD重大更新!
“FSDBetav12将城市街道驾驶堆栈升级为端到端神经网络,经过数百万个视频训练,取代了30多万行C++代码。”在更新说明中,特斯拉如此说道。 特斯拉FSDv12(FSDv12.1.2)已向用户推送,标志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更新将城市街道驾驶堆栈升级为端到端神经网络,取代了数十万行C++代码,使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模式中掌管车辆行为。 特斯拉测评博主WholeMars的测评视频显示,FSDv12在接管车辆的过程中表现出色,能够顺滑地避开车道中停止的车辆,及时在斑马线前等待行人过完马路等。这是FSDBeta最大的一次进步,所有关键方面都实现了重大改进。 然而,与之前的版本相比,FSDv12.1.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重大进展,<font color='red'>特斯拉</font>FSD重大更新!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