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蔚来汽车到长城蜂巢,从宁德时代到辉能科技,固态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面对1000km+纯电续航里程的伟大愿景,目前各大车企及供应商都不惜“重注”投资研发。
宁德时代、LG化学、日本松下等电池供应商就甭说了,少不了固态电池的研发项目。近日最新消息显示,宝马和福特两家汽车巨头正在加速固态电池的研发,由Solid Power提供的商业化固态电池,准备在2022年初开始试生产固态电池,并在商品车上进行实际工况测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同样是通过以锂离子为基础的化学储能方式,固态电池为什么能在提高2-10倍的能量密度基础上,还保障电池安全性。
固态VS液态:相同食材,调料决定口味。
正/负极+电解质+隔膜,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其实都一样。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或者其他正电荷离子)在电池内部迁移,而电子则在外部导线通过用电设备,形成电流,从而,灯亮了,车动了,空调也转起来了。
“固态”还是“液态”本质差异就是电池电解质的特征,这玩意儿是锂离子在正负极迁移的桥梁,要求对锂离子畅通无阻,电子就完全不给过,专业说法是——绝缘(否则就短路了)。固态电解质说白了就是硬的、不流动的电解质,不像液态电解质那样会因为锂离子的频繁穿梭以及温度起伏而“变态”,物理和化学特性都更稳定。
用什么样的固态电解质合适呢?总不能随便撒一把石灰进去吧!目前,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有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种发展方向,都是材料科学经过筛选出来的最佳解决方案,且都有各自优势。(以下内容略硬核,懒得理解可跳过)
硫化物电解质就像灰一样,能跟能跟正负极材料超亲密贴合,相当于离子会更宽敞的道路来回跑动,自然效率高,未来最可能的技术路线(日系居多),短板在于,要做这东西的工艺复杂,产能低,良品率低,实验室整点样品还行,工厂大规模生产得亏死。另外,硫化物的空气稳定性差,跟空气接触后会有重污染的问题。目前这种“高精尖”的玩意儿主要还是一些重点军工航天设备用的比较多,用量小,性能强。
氧化物电解质是更纯粹的固态,机械性好,导电率也很高,虽不如硫化物,但导电率也比液态电解质强多了。同样的,因为材料偏硬的特点,所以不太好跟正极活性材料完美接触,锂离子从正极出来没法快速进入电解质,容易形成局部高温,结合部的机械稳定性也偏差,就好比尺寸不匹配的螺丝和螺母,工艺不到位做不到牢固的亲密接触。目前国内企业卫蓝、清陶、辉能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宁德时代
最后是聚合物电解质,这其实是一种比较“中庸”的固态电池方案,电解质不是纯粹的固态,有些材料呈现会出的相对稳定的凝胶状态,你简单可以理解为果冻,虽然不硬,但也没有流动性。这种高分子材料相对容易加工,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改造实现量产,如SANYO的商用产品,但缺点是离子电导率低,能量密度的潜力上不去,且跟液态电解质一样不容易控制热失控问题,机械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宁德时代目前正在重点攻坚这一技术路线,目前容量为325mAh的聚合物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比现在一流水准的三元锂电池并没有突出的优势。
口感:红烧肉,大厨手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面对纯电汽车续航、充电、全场景等多维度的诉求,任何动力电池都逃不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高低温性能、安全性能这五种外在指标,新材料应用,工艺的优化升级,也都是为了提升相关技术指标服务的。
液态电池“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解质,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时间使用,锂枝晶的生长对电池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就像针扎破气球一样,泄了气的电池就没用了。而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机械和化学特性均更为稳定,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再加上高度密封的电池包,这会极大提升整个电池组的静态及循环寿命,即,拿针扎砖头,没啥用。
普遍认为,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当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要达到这个高度,固态电池还需解决电解质和正负极高度贴合的问题,给离子建起“双向12车道的高速公路”,这样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才能上得去。与此同时,固态电解质也不像液态那样对温度敏感,普遍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
冬季是纯电汽车“天敌”
同样因为固态电解质的稳定导电性,固态电池的内在阻值也更小,且并不会随着温度/容量剧烈变化,发热量小,不需要高功率的水冷系统,充/放电功率低一些的甚至不需要冷却系统。
工艺:没有高压锅,拿什么做佛跳墙?
理论上,固态电解质相比液态有着更高的发展潜力,但对工艺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想要达到全方位领先的数据和指标,要求对电解质进行微米甚至纳米级微观层面的高精度工艺处理,其难度不下于在半导体上刻电路(芯片),成本当然很难下得来。
以目前普遍看好,且潜力大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例,低温压合工艺生产出来的版本导电率只有硫化物的1/10-1/20,但通过高温烧结工艺处理后,其导电性会大幅提高。而如何把握这种工艺的火候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面对电解质和正负极固-固结合带来的“接触不良”问题,也有人提出界面抛光处理、增加特殊涂层等优化方案,这些都是解决导电率的良方,但也会影响工艺以及材料成本,甚至损失能量密度,违背初衷的事儿总让人有些不痛快。
实验室和商业化始终存在鸿沟。造一两个不计成本的高水准固态电池,对于任何一间专门做这玩意儿的实验室都不难,不排除航天/军工领域一些特殊设备就用来这些玩意儿。难的是如何让这项技术进入生产车间,还要让车企扣除各项成本后有的挣,这才是固态电池面临的最大难点。
总结:
产业链上游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高度,而限制像宁德时代、LG化学这些电池大佬的则是材料科学,真正的科学技术最前沿,相比主机厂(也就是汽车品牌)在产品角度下功夫更能改变一个行业前景与格局。新能源汽车应用固态电池的发展思路已经是这条产业链的共识,且实验室的数据证明其各项指标相比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强得多,基本确认商业化道路是可行的。然而,从实验室和市场永远存在巨大鸿沟,业内普遍认为固态电池全面产业化还需5-10年,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总之,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不是做慈善,要的是效益,控制工艺成本、提高产能、让产品变得廉价,是任何高新技术走向民用的“罩门”。
上一篇:先进的多功能软件如何监控电动公交车队充电站
下一篇:比亚迪搞“针刺”,岚图发“琥珀”“云母”,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AP2138超低静态电流CMOS Ldo典型应用
- 为有刷直流电机提供恒流控制(PWM)的桥驱动电路 —— TB67H450FNG
- 使用 Diodes Incorporated 的 ZR78L04 的参考设计
- ATSAMA5D31-EK,评估套件支持在 SAMA5D31 嵌入式微处理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评估和代码开发
- 当下最小的STC89C52开发板
- LTC5592 双通道 1.6GHz 至 2.7GHz 高动态范围下变频混频器的典型应用
- 全志H6开发板-从零入门ARM高速电路设计
- ZHT431可调精密齐纳并联稳压器的典型应用
- LT1110CS8 9V 至 5V 降压转换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 使用 Semtech 的 LC549 的参考设计
- 有奖直播|安森美先进的封装和驱动技术助力碳化硅能源应用
- 希望一月 爱上EEWORLD——论坛推广月(恩智浦全程赞助)
- 7月21日有奖直播|ADI开关/多路复用器系列产品的典型应用
- ADI有奖下载活动之25:ADI汽车传感器和传感器接口解决方案
- 免费下载|PathWave帮您迎接高速数字设计复杂性的挑战
- 答题赢京东卡|PI InnoSwitch产品系列学习中心
- 报名有礼:【TI C2000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新特性】网络直播诚邀您参与!
- 有奖问答:旋智科技—高性能、高集成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 直播|基于英特尔® Agilex™ FPGA的PCIe Gen5和CXL解决方案
- 你是Stellaris控?快来抢iPad、i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