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智航发布新自动驾驶方案:搭英伟达Orin芯片360度无盲区感知

发布者:runaway2000最新更新时间:2021-11-11 来源: 车东西关键字: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1月10日消息,今日下午车东西受邀参与了轻舟智航(QCraft)旗下第三代Driven-by-QCraft自动驾驶硬件方案线上讲解会。


在本次讲解会上,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TO侯聪重点讲解了该方案的技术亮点,包括实现了360度无盲区感知,同时在传感器、计算平台、电源、通信等模块均采用全冗余设计等。


算力方面,新一代的硬件方案搭载了英伟达最新一代的NVIDIA DRIVE Orin芯片,让L4级自动驾驶的计算平台迈向了量产车规级。


轻舟智航(QCraft)是一家无人驾驶通用方案公司,目前已在中国多个城市部署落地了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覆盖多类车型,应用于城市公交、网约出行等场景,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推出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方案之后,轻舟智航在自动驾驶道路上也将迈出新的一步。


一、可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 传感器套件左右互为冗余


讲解会上,侯聪表示新硬件方案在感知与算力方面都进行了升级。


在感知方面,主要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套件的模式。该套件利用易于部署的模块化设计,包含2个长距离测量激光雷达(主LiDAR)、3个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盲区LiDAR)、4个毫米波雷达、9个感知摄像头和1个IMU套装。


激光雷达方面,高度同步性是一个亮点。据悉,该套方案中每一个激光雷达的旋转方向均在同一时刻保持一致,当周围有动态物体出现的时候,点云不会出现错位或重影现象,同时保证可将所有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收集在一起集中处理,最大化利用所有信息。


除了激光雷达之外,摄像头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据负责人介绍,通过先进的软件算法,系统可处理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过曝或欠曝问题,以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运动模糊导致的拖影问题,使得车辆在不同光线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都具备稳定的感知能力。


独特定制设计的专门识别红绿灯的相机可以不受环境光干扰,能够在晚上精准识别出150米外的红绿灯形状及颜色。此外,摄像头采用车规级设计,满足汽车级特殊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可覆盖-40至125℃。


轻舟智航新一代自动驾驶硬件方案中搭载的红绿灯摄像头


除此之外,方案还实现了摄像头盲区的最小化处理——7颗500万像素的周视相机采用逆时针旋转90度安装形成纵向视图,既保证了相机逐行曝光方向与激光雷达扫描方向的一致性并因此提高了两者的前融合效果,又大大减少了地面盲区。


相比传统的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使得地面盲区面积减少了90%以上,保证了周边近距离物体的识别,检测出车辆近处的交通锥、行人等,尤其是较矮的儿童。


通过该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构建的传感器系统,轻舟智航的新硬件方案达到了车身周边360度无盲区的感知效果。


据悉,传统感知方案容易有盲区,对于高速行驶的乘用车、尺寸较高的巴士而言,盲区会带来潜在危险。而轻舟智航推出的 360度无盲区感知方案,可以保证车周围无死角感知且互为冗余,车辆周边盲点距离达到了小于10cm的效果。


轻舟智航360度无盲区方案示意图


自动驾驶技术与驾驶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障安全,除了360度无盲区感知之外,新一代方案中还实现了传感器套件左右互为冗余,通过传感器套件实现左右互为冗余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


据悉,该功能基于五个激光雷达,当其中单个或两个雷达失效时,自动驾驶系统依然能保证感知模块正常运转,以支撑车辆安全停靠。


而在算力方面,为了支持更高的安全性,计算平台则通过三个层次实现了互为冗余。据悉,Driven-by-QCraft的计算平台包括了主计算单元、备份计算单元、车载计算单元三个层次。


计算平台三层次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主计算单元负责自动驾驶系统软件功能的运行、计算,在其因为特殊原因发生故障以后,为了确保车辆系统的安全,备份计算单元接收车辆控制,决定车辆下一步的运动行为,这样的“大小脑”设计可以让车辆拥有异常情况靠边停车、紧急刹车等保护机制。


二、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 可适用多种车型


此次轻舟智航新一代的硬件方案将采用英伟达的NVIDIA DRIVE Orin芯片。


讲解会上,英伟达技术总监卓睿介绍到,在目前量产车规级AI芯片中,NVIDIA DRIVE Orin在市场上属于较为顶尖的芯片,其具备出色地进行海量并发运算的能力,且支持复杂深度神经网络,用以处理自动驾驶系统产生的数据,并做出决策。


除此之外,NVIDIA DRIVE Orin在系统层面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ASIL-D标准,这对自动驾驶等对安全要求十分严苛的应用场景十分重要。另外,从整体功耗比上看,基于NVIDIA DRIVE Orin的各级计算平台可达到的区间是2-3 TOPS/W,这个效率也将助力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大规模落地。


轻舟智航自动驾驶测试车


在成本方面,伴随着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落地,NVIDIA DRIVE Orin在价格上亦占有较大优势,能够大大降低自动驾驶方案的成本。


此外侯聪表示,由轻舟智航推出的这一套硬件可应用于不同车型,也是国内首个可同时用于Robotaxi及Robobus的硬件方案。


从应用于乘用车的传感器套件可以看出,这一造型十分独特,不同于其他Robotaxi公司的造型,这一造型除了能保证360度无盲区感知,也能实现左右传感器互为冗余。在不同车型、不同城市应用同样的硬件方案,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共通性,加快推动软件迭代,并通过 OTA 的方式为大规模车队持续升级。


三、方案已经覆盖10个城市 发布首个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


目前,搭载轻舟智航Driven-by-QCraft硬件方案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在北京、深圳、苏州、硅谷等全球10座城市落地测试和运营,车队数量近百台,能够应对闹市、暴雨、隧道等多类场景。


其中的自动驾驶小巴龙舟ONE已成功在苏州、深圳、武汉等6座城市落地常态化运营,成为国内布局城市最多的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今年10月,轻舟智航还在无锡发布了全国首个公开道路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进一步打破Robobus与Robotaxi的边界。


轻舟智航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


随着龙舟系列自动驾驶车的规模化落地,车辆将产生海量数据。而能否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化收集和使用,是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高效迭代的关键所在。轻舟数据流场便可自动完成PB量级的数据收集、筛选、清洗、标注以及仿真评估、大规模仿真场景生成等各步骤,形成完善的一整套流程。


“轻舟智航希望借自动驾驶推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而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落地,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因此,我们将在下一代硬件方案中使用NVIDIA DRIVE Orin,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低碳的出行方式。”侯聪表示。


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轻舟智航推出的龙舟ONE可支持区域内的固定行车路线,沿途可根据需求设立站点、专用车道,及时疏散主干道交通流量,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高效性,开启智能化的城市“微循环”交通时代,解决居民出行的“最后三公里”难题。


结语:轻舟智航正在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当前整个行业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快速迭代的阶段,在本次大会上,车东西也看到了轻舟智航面对行业变化的开放心态。


相信一个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了。


关键字: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轻舟智航发布新自动驾驶方案:搭英伟达Orin芯片360度无盲区感知

上一篇:四维图新:与沃尔沃签署车联网采购框架协议
下一篇:中汽协陈士华:缺芯可能将持续至明年下半年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2 07:09

苹果研发汽车软件 部分员工挖自黑莓
彭博资讯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和吉瑞特·德·维克(Gerrit De Vynck)报道称,苹果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郊区设立了一座办事处,该办事处专门为该公司的非正式汽车项目打造软件。 上述报道还称,苹果在该办事处的部分员工——约20多位员工都是从黑莓挖过来。 今年初,苹果聘用了丹·多奇(Dan Dodge),此人此前曾担任黑莓汽车软件部门QNX的首席执行官。 目前,这些员工正在研发一些可能构成苹果汽车平台的“核心软件”。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软件可能也将运行在此核心操作系统之中,目前正由一个独立的团队研发。 苹果公司的无人驾驶研发团队正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测试其无人驾驶软件。今年初,苹果还将弗吉
[汽车电子]
Waymo、Lyft联手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据外媒报道,Alphabet的Waymo现在已经跟Lyft联手开始在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而与此同时,Alphabet的另外一家公司--谷歌即将完成针对汽车开发的Android界面。目前关于Waymo和Lyft的合作细节并未透露太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前者的技术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点。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Waymo、Lyft联手测试自动驾驶技术 虽然Waymo已经对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展开了全天候的测试,但测试仅局限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内。 这项合作或许算是Alphabet对Uber冷落的一种表现。据了解,Alpahbet曾向Uber投资了数亿美元资金,但两家公司近期因文件盗窃诉讼案而闹得不可开
[汽车电子]
三星获得谷歌新订单:为其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将为谷歌子公司Waymo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核心半导体芯片,双方已于近日签下订单。 三星公司最近获得了一份来自 Waymo 的订单,为他们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半导体芯片。Waymo 是谷歌的一家子公司,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芯片,用作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半导体控制车辆的所有功能,同时计算从各种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与谷歌数据中心实时交换信息。 由于自动驾驶也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这家韩国半导体巨头有望获得最先进的相关技术,包括神经处理器单元 ( NPUs )、高端 CPU 和图形处理单元 ( GPU )等。 Waymo 是世界上
[嵌入式]
特斯拉再发生事故:或在自动驾驶模式中跌落山崖
  加州再发生一起 特斯拉 致命事故,受害者是一名34岁的华裔工程师基斯梁( Keith Leung ,音译)。朋友们说,梁很有音乐天赋,在湾区音乐界很受欢迎。周一晚,基斯梁驾驶着 特斯拉 Model X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回家途中,车却突然偏离乌鸦峡谷(Crow Canyon)路,跌落山崖,最终在一个池塘中撞毁,当场死亡。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看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特斯拉再发生事故:或在自动驾驶模式中跌落山崖   这辆 特斯拉 在池塘底浸泡了超过24小时才被找到。朋友们纷纷表示,基斯梁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也非常负责任。他在白天是一名工程师,晚上则是一名“专业音乐家”。据介绍,基斯梁遇难前的最后几个小时还和朋友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系统的定海神针—惯性测量单元
业界对自动驾驶汽车何时开始商用化的 预测 从未停止。是2021年?2025年?还是2030年… 事实上,L4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出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路上,数十辆Waymo One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投入试运行。为了安全起见,车内配有一名备用司机。但随着技术的优化和升级,司机、方向盘、刹车和油门等控制装置将不复存在。 当然,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尚处于测试阶段,实现大规模商用化依旧困难重重—在成本、安全性、使用寿命上都有待大幅改进,更不用说通过复杂的市场审批和监管了。 而且,实现自动驾驶的传感器解决方案仍存有争议。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认为不需要激光雷达,但这似乎与其他所有人的观点背道而驰。 激光雷达的最大问题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系统的定海神针—惯性测量单元
本田自动驾驶居然配上“情感引擎”,特斯拉会不会慌了
特斯拉 ,可以靠边站了! 本田 今日宣布,明年将展示一款基于 人工智能 (AI)的 自动驾驶 电动汽车 ,它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情感。   同时,本田还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了这款概念车的首张设计草图。这款自动驾驶汽车名为“NeuV”,专门为通勤者而设计。     据本田称,这款汽车将配备“情感引擎”,为司机和汽车之间的对话提供可能。该情感引擎基于cocoro SB Corp公司研发的一套人工智能技术,能让机器生成自己的情感。   本田称:“该情感引擎能为人类与汽车之间的交互创造新的可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新价值。”通过这些技术,本田希望能重新定义未来的消费者出行体验。   在特斯拉仍在缓慢开垦电动汽车市场之际,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开始生产自
[嵌入式]
实时、低功耗LiDAR解决方案,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全球领先的先进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TSE:6723)与实时3D激光雷达处理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Dibotics日前宣布,双方共同合作开发了面向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应用的汽车级嵌入式解决方案,用于光探测和测距(LiDAR)处理。该合作使系统制造商以低功耗和高级功能安全(FuSa)实现实时3D测绘系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app/auto/201712/747399.htm 目前,激光雷达处理需要高效的处理平台和先进的嵌入式软件。通过将瑞萨电子包含高性能图像处理技术及低功耗的汽车R-Car SoC与Dibotics的3D实时定位和制图(SLAM)技术相结合
[嵌入式]
翟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与实现
从很久以前的马车到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的出行历史持续演进。当今时代,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支持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正在驱动产业变革,智能化、网联化已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其中,自动驾驶已成汽车产业中的必争之地,而作为汽车智能驾驶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车路协同、车网融合已成新的行业趋势。 6月15日,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下午的智能驾驶专场,万集科技董事长翟军发表演讲《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与实现》。 今年是万集科技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万集在车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边缘计算及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积累了大量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了车路两端激光雷达、V2X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路侧智能感知系统、智能网联云控
[汽车电子]
翟军:车路协同<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技术与实现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