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雷达和UWB加速自动驾驶布局

发布者:MagicalSerenade最新更新时间:2022-03-30 来源: CTIMES关键字:V2X  5G  毫米波雷达  UWB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所谓的自动驾驶技术,基本上是透过安装在车身上的传感器,收集所有的必须性的信息,因此仅仅依靠这些传感器,或许可满足Level 3的要求,但当期望实现Level 5的全自动驾驶,就需要更多的各种信息,例如,行驶时,驾驶者无法看到的危险和周围路况,仅依靠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达到了Level 3,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虽然各种先进自动技术正被积极地开发中,但期待自动驾驶被成功导入,需要3个先进无线技术支持:5G、毫米波雷达和UWB。

透过5G将自动驾驶提升到Level 5

与传统的4G相比,5G有三个主要特点:高速度和高容量,超低延迟和多点同时连接。例如,在通讯速度的峰值速率方面,4G是1Gbps,但5G已经大幅提高到20Gbps,因此可以满足4K/8K或其他高解析影像的传输。而延迟速度也将大幅减少到1毫秒,是4G的1/10。同时连接的数量也大幅提高到100万单位/k㎡,是传统系统的十倍之多。因此,透过5G通讯技术,可以协助将自动驾驶能力快速提升到Level 4甚至Level 5。

目前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业者,一直努力开发出利用5G通讯的车辆间通讯系统。例如日本软银在国际标准化之前,就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安全驾驶所需的高可靠、低延迟的车辆间通讯系统,并且成功地让应用在卡车上,在高速公路上与后续车辆进行编队行驶。

这项新一代安全驾驶系统,是透过5G通讯技术将三辆高速行驶的卡车连接起来,并在无线终端之间进行直接通讯。因为终端间直接通讯是不需要经由基地台,因此讯号传输的延迟只有1/1000秒,让车辆之间的通讯都可以达到低延迟传输。

同时,日本软银还利用5G的低延迟宽带传输特点,将后方卡车镜头的影像传输到前方的车辆,达到让所有利用5G CAV通讯的车辆,都能实时观察到后方车辆周围的情况。

日本软银称为「扩展传感器」的平台,可以分享车辆之间保持距离,和自动跟踪所需的信息。在经过新东京-名古屋高速公路上实际行驶后,已经证实这项技术对安全驾驶来说是可被信任的。因此,也被日本业界认为对「联网自动驾驶车(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的标准化非常有用,同时更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所必需的新技术概念。

利用V2X将汽车和各种外部事物相连

为了实现车联网,最近对「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的讨论越来越多,而5G的出现,人们对5G在V2X应用的期望越来越高(图一)。

图片.png

图一 : 人们期待透过5G能够满足V2X的通讯网络技术的要求。(source:日本总务省情报通讯白皮书;作者整理)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3D地图数据。为了实现自动驾驶,需要比传统汽车导航系统更详细的数据。但将如此大量的信息储存在汽车中是不实际的,因此透过通讯来频繁更新3D地图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车辆和网络(V2N)之间的高速、高容量的通讯。此外,在Level 3以上的自动驾驶中,驾驶者不是司机,而是系统。

为了确保这种情况下的安全驾驶,就需要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甚至是远程操作。 在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沟通的时间滞或延迟。然而使用超低延迟的5G网络,这些延迟问题就可以被大幅的减少。

5G的多连接功能也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各种智能能力,例如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连接(V2V),实现了自动编队驾驶和先进的事故预防。而连接到路边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灯(V2I),可以实现安全和高效的驾驶。此外,如果与行人的智慧手机等设备的连接(V2P),更可以在行人突然闯车身危险区域时,控制车辆自动闪避或停止。

另一方面,5G网络的应用仍需要先进的技术。目前5G使用Sub 6和毫米波两个频段进行通讯。传统的4G是在3.6GHz以下,sub 6是在3.7 GHz和4.5GHz,而毫米波的频率更高达到28GHz。 因此,采用5G标准通讯设备的开发,便需要毫米波、天线设计和散热等先进的技术(图二)。


图片.png


图二 : :5G是透过Sub 6(3.7 GHz和4.5GHz)和毫米波(28GHz)的频段进行通讯。(source:日本总务省情报通讯白皮书;作者整理)


此外在V2X的应用方面,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技术挑战性,因为V2X的要求与传统的行动通讯不同,需要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极低延迟,而网络配置也更加复杂,还有终端之间的连接和通讯。因此,V2X的发展除了需要先进的无线技术外,还需要深厚的行动通讯专业知识(图三)。


图片.png


图三 : V2X需要先进的各种行动无线技术为通讯基础。(source:富士通;作者整理)


车联网络的开发需仔细进行效能评估以及模拟

由于各种因素的多重迭加,在车联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例如,多辆车在路上行驶时,所出现的无线电干扰或网络效能的衰退等等。在真实的环境中,车辆是高速行动的物体,而这些大量车流也一直处于在交错的方向行进,因此通讯环境和条件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为了准确掌握这些变化和相关的条件,就必须建构出仿真模型(Simulation Model)以及实际的现场环境(Field)进行测试。

透过使用符合行动通讯和V2X标准的Simulation Model,可以预设出车辆的数量、位置和方向之后,进一步验证行车联网络的各项性能。并且搜集现场测试结果的数据后,进一步地提高准确性、加速开发和缩短验证周期。

此外,进行无线电的测试时,需要根据相关法令认证,在过程中非常繁琐跟耗时,所以如何与优秀的无线技术和行动通讯的伙伴合作,也是顺利开发联网汽车的关键。

在进行验证无线网络车载信息控制单元(Telematics Control Unit,TCU)时,必须考虑与已经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兼容性。每个传感器或ECU对于网络条件的要求,如延迟、通讯周期和通讯容量,都有所不同。例如,为了每种情况找到最佳的网络要求时,倒底传统的4G就已经足够,还是必须使用5G,都是需要进行事先完整性评估。此外,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和MEC(行动边缘运算)技术,对于为每个应用对象单元建立最合适和最灵活的网络也非常重要。

车联网络的开发初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此外,对于V2X的5G和毫米波雷达中,使用的毫米波具有极短的波长和高传输损耗,因此天线设计、电路模式损耗和噪音对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V2X的5G架构下所使用的毫米波,具有极短的波长和高传输损耗,因此在天线设计、电路模式损耗和噪音等方面的设计,对于车联网络的通讯能力有很大影响性。另一方面,短波长也意味着电路的尺寸很小,印刷电路板的每一面只有几毫米宽。 Patten宽度也必须精确到微米级,这些都需要先进的封装技术。而这种高分辨率的毫米波电路,期望在原型设计时间就能进行手动调整是很困难的,这也意味着在设计和原型开发期中需要额外的努力和时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运用电磁模拟等技术就变得非常关键,因为建构出高精度的仿真模型,对于准确和有效地设计毫米波组件是相当重要的。

然而,仿真模型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在毫米波开发中,反复验证后而获得经验下,才能提高整个网络平台的精确度。

自动驾驶的智能座舱仪表

TESLA的大型中置平板屏幕

可能是受到TESLA的影响,最近的新车的驾驶座的显示面板设计,开始朝向将多个大型液晶面板在驾驶员的前方一字排开。

TESLA的用户接口,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显示屏幕,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型平板计算机,虽然是一种创新,但还有些人似乎难以完全接受,例如透屏幕来改变空调的方向就颇有微词,但对于经常接受创新产品的用户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操控体验(图四)。

图片.png


图四 : TESLA创新采用置于驾驶舱的平板屏幕作为车辆信息显示仪表- Model 3。


Mercedes-Benz彻底改变人车交互模式

图片.png


图五 : Mercedes-Benz的先进MBUX HYPERSCREEN驾驶座舱人机界面。


有着安全神话的Mercedes-Benz曾经说过,其核心政策就是坚守一个不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人机界面(HMI),但是这个政策似乎被打破了。

Mercedes-Benz QES的豪华EV中使用怪兽级55.5英寸MBUX HYPERSCREEN超宽幅数字UI的OLED屏幕,彻底改变人车交互模式。这个横跨前驾驶座宽度的Hyperdash一体式曲面屏幕,包含三个大部分—驾驶员一侧的仪表,中间用于处理讯息、娱乐和气候需求显示,以及副驾驶座乘客可享受的娱乐信息,这部份的面板还具有触觉回馈和卓越的画质技术,这是Mercedes-Benz有史以来最大和最智能的屏幕。

Vanarama模拟APPLE CAR仪表

为了减少视觉运动来降低驾驶风险的抬头显示器(HUD),在各种的应用领域快速扩大中,相信未来将更进一步的导入AR技术,例如,APPLE的AR产品「Apple Glass」将会在2022发表,甚至传闻中的APPLE CAR将采用这项AR技术,提供创新性的车内UI/UX。

在Vanarama对于APPLE CAR模拟设计图中可以发现,整个环绕正副驾驶座的前方饰板,已经全部被显示面板所取代,提供驾驶者所需的基本行车信息,以及提供副驾驶座对于导航、音乐播放、温度控制等各种功能操作,甚至连方向盘中央也有一个方形的屏幕,来支持Siri语音助理等服务(图六)。


图片.png


图六 : Vanarama利用想象设计来模拟APPLE CAR驾驶座舱仪表板。


Continental扩展仪表面板的宽度

不仅专注于轮胎、制动系统与车身稳定系统的开发,Continental也投入开发针对未来车联网趋势下所需的相关技术,在2022年1月5日拉斯韦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2) 上,展示了驾驶仪表显示的最新技术。

Continental最先进技术创造了一个无缝和创新的驾驶体验。例如,Shy Tech显示器隐藏了由按钮、灯和开关组成的控制面板,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控制与显示器整合在一起。该系统除了显示相关内容,也内建了一些选项提供驾驶来操控。

这意味着ShyTech显示器并非由一个「空白」的黑色显示面板,和许多机械式按钮组成,而是将讯息显示于类似于木纹、碳纤维或皮革的优雅表面,让驾驶座设计得更具吸引力。从左A柱延伸到右A柱的显示面板,充分将仪表面板的宽度延伸到极限,并且在以前没有使用过显示面板的地方,为驾驶员和乘员创造全新的互动区域(图七)。

图片.png


图七 : Continental的ShyTech显示器整合在类似于木纹、碳纤维或皮革的表面。


汽车数字化正在飞速发展

虽然,现阶段内建5G无线技术的车辆大多处于测试阶段,但是,在仪表板方面,各种创意设计都已经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呈现,不仅增添了娱乐性,将车辆传感器连接到交通、位置、速度和其他车辆等驾驶数据,以涵盖该驾驶生态系统中可以考虑的所有内容,都已经可以在屏幕上显示。

另一方面,目前车联网全球市场仍处于半导体短缺、产量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但2021年对于车联网的研究投入依然强劲,随着支持4G的车辆市场的成熟,和支持5G的TCU正被扩大的采用中。根据统计,2021年90%的联网汽车将采用4G,而2025年将有1/4的汽车采用5G,在市场规模方面,2027年全球V2X市场预计将来到188.7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3.8%。因此汽车数字化正在飞速发展,全球联网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就是证明。

关键字:V2X  5G  毫米波雷达  UWB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5G、毫米波雷达和UWB加速自动驾驶布局

上一篇:经济日报:虚标续航里程有损商誉
下一篇:洞见 | 中美欧玩家,自动驾驶谁更靠谱?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14:01

智能汽车中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在过去的 20 年里,毫米波雷达作为汽车传感器已经在技术方案中站稳了脚跟。当毫米波雷达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时,是作为一种豪华车的配置(和现在的红外夜视相似)。而如今,随着毫米波雷达和关键的辅助驾驶安全功能捆绑,它也成为汽车主动安全的代名词。随着汽车行业往智能化方向发展,雷达相对于其他传感器类型的优势使它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进发。 ▲图1. 智能汽车中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半导体公司基于CMOS的单芯片解决方案的量产正在加速毫米波雷达的部署,单芯片一方面降低了整个77Ghz雷达的研发难度,另一方面使得产品的合格率与成本都发生很大变化。单芯片的高度集成使得目标位置,速度等信息都能进行多传感器的融合判断,这也加速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和工
[汽车电子]
智能汽车中<font color='red'>毫米波雷达</font>的应用
5G为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注入新的活力,Qorvo能提供哪些支持?
5G 无线作为未来十年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正在进军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领域:汽车和通信行业之间的协作。自动驾驶应用具有独特的连接要求,而 5G 结合了全面覆盖、毫秒延迟和达到厘米精度的地理定位服务,堪称绝配。 5G 网络技术以及专用短距离通信 (DSRC) 技术正在成为车联网计划的关键要素,该计划可促进汽车、自行车手和行人之间的协作行为。根据 Gartner Research 的数据,到 2020 年,上路行驶的互联车辆将达到 2.5 亿辆。 但是,在汽车领域,5G 的优势何在?首先,它降低了延迟,提高了数据速率和蜂窝覆盖范围的可靠性 — 这对于即将到来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是必要属性。 作为 5G 在汽车领域的试水
[嵌入式]
<font color='red'>5G</font>为车联网和<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注入新的活力,Qorvo能提供哪些支持?
5G革命即将来临,准备好迎接TI BAW 技术吧
5G革命即将来临。无论是以无缝增强和虚拟现实体验形式提供更快,更丰富的内容还是实现真正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它都有望激发一系列创新和新服务。 在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驱使下,产生了对更高带宽和更快数据速率的巨大需求,需要进行严格的网络升级。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复杂互连将信息从终端用户传输到中央核心网络的以太网骨干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0 Mbps到现在的400千兆以太网速度,以及未来大于1 太比特的以太网。 每个5G和400Gbps节点的核心是一个称为网络同步器的半导体定时集成电路(IC)。该同步器可确保采样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减少误码和链路损伤。 有助于在这些网络同步器的输出时钟上实现超低抖动(噪声)的突破性技术
[网络通信]
<font color='red'>5G</font>革命即将来临,准备好迎接TI BAW 技术吧
李德毅院士: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
中国储能网讯 :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围绕 “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就行业、企业、政策的转型与创新展开深度研讨。 以下是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在10日上午的演讲全文: 李德毅院士 :各位早上好!百人会在特别的时刻,这个会很有意义,什么叫做特别的时刻?2019年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特斯拉在中国创造了上海速度,大家可以想想特斯拉这个车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是新能源吗?还是智能化?还是两个都有,他将给我们中国速度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启发。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做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现
[新能源]
Foretellix与VIRES合作开发套件 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测试有效性
据外媒报道,近日,以色列初创公司Foretellix与 VIRES 联合发布了一项新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数据驱动自动化技术提升ADAS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的质量。新的集成工作流程连接了Foretellix的Foretify平台和VIRES虚拟测试驾驶(VTD)仿真软件,提供覆盖率驱动验证。 (图片来源:Foretellix官网) Foretellix开发了Foretify™平台,用于自动驾驶系统智能验证自动化和分析。该平台包括: 可度量的场景描述语言(M-SDL),用于高级别描述场景和覆盖率目标; 自动生成场景变量组合,与监视器共同检查和追踪场景覆盖率; 跨所有测试平台(测试车辆、测试跟踪、仿真、X在
[汽车电子]
Foretellix与VIRES合作开发套件 提高<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安全测试有效性
5G商用一周年,你觉得变化大吗?
从疫情初期,5G相关企业驰援火神山医院到5G云监工,显示抗疫的“中国速度”,到国家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大本营开展云直播,甚至以前所未有的清晰信号回传珠峰的美景,成就了全球5G建设达到的最高高度。 在去年6月6日国家发放4张5G商用牌照后,这一全民关注焦点正式迎来了验收成绩的时候。 在近日的5G发牌一周年线上峰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表示,5G商用一年来,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5G取得积极进展。 网络建设方面,鲁春丛披露,基础电信企业建设5G基站超过25万个,5G用户超过3600万。 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将建设5G基站超过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应用创新方面,全国累计开展5G创新
[网络通信]
<font color='red'>5G</font>商用一周年,你觉得变化大吗?
新型光探测装置快速放大微弱信号 可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汽车视觉性能
据外媒报道,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的工程师开发了新型光探测装置,能快速放大遥远物体反射的微弱信号,可以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视觉性能。 (图片来源: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 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雪崩光电二极管,其排列方式类似楼梯,有助于放大电流,以进行光探测。研究人员解释称,此种像素大小的装置非常适合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监控设备中的激光雷达接收器。研究团队解释称,新装置比现有的光探测器更敏感,例如,新装置可为车载计算机创建更全面的图像。该装置还消
[汽车电子]
新型光探测装置快速放大微弱信号 可大幅提升<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视觉性能
5G门口的“野蛮人”:博通的“资本局”和高通的“江湖”
再过一个月,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移动通信领域最主要的技术和芯片贡献者和全球半导体行业最为凶猛的并购操盘手之间的“决战”时刻,就要到来。 3月6日,高通将在位于美国圣迭戈总部的雅各布大厅举行2018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将就是否接受博通提出的替换现有高通董事会成员和1300亿美元的要约收购进行表决。 博通不希望失手,而高通不能承受失去独立性。毫无疑问,表决结果不仅将决定高通公司的命运,更关乎两个为“利益”和“荣誉”而战的企业,如何影响移动通信产业的未来。 觊觎高通 这起全球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要约收购,始于2017年11月,博通提出以每股70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总价值130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