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智”造蓬勃发展,越来越多高科技智能化的中国产品引领着行业和时代变革。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我国的智能制造企业代表分享了中国智能制造的经验和探索。
“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利用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近日,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创始人凯文·艾什顿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数字经济首席科学家乔治·韦斯特曼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依托物联网,中国强化了自身优势,出口了大量的高科技产品,成为实际意义上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高铁作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表,目前已经出口到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华龙表示,一直以来,中国中车的智能制造路线始终秉持着“三个纬度”:一是要打造智能化轨道交通新装备,复兴号动车组是典型代表,同时实现了监测智能化、决策智能化和用户体验智能化;二是要致力于实现智能化轨道交通,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要打造智能化装备生态圈,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行业间密切联系的无边界组织。“目的是通过整合数字链、技术链、企业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智能轨道交通的系统解决方案。”刘华龙说。
在“制造业+人机协作与融合技术论坛”上发现,目前业界对机器人的要求已不是简单地代替操作人员,而是要将人类的经验知识与机器人的适应性、准确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完成复杂的作业任务。如“会搬砖的机器人”除了一次搬砖可以抓起200公斤的重量,还可以与人类打篮球、弹钢琴,可谓多才多艺。
中国中车展出的机器人“列车检修医生”更是身手敏捷,不仅手臂可以快速钻入车底的转向架与车厢之间的狭小空间检测,而且检测信息会实时显示在控制中心显示器上,一目了然。此外,在“梦天木门”的展示现场,木门的模拟生产车间也装上了智慧“大脑”。工作人员表示,传统的木门生产方式需要大量人工从事加工判断和机械切换,实现智能制造后,每两分钟就能生产一套木门。
“事实上,智能制造并不是所有制造业转型的‘万金油’,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智能制造对格力空调来说,就是获得了世界各地空调的使用体验和数据,并且以此为依据升级产品。她还强调,智能制造并不是简单地提高生产效率,还要更加注重对产品的把控,以及对生产的升级。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