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虽能分毫不差 但工人更具创新力

发布者:化羽2015最新更新时间:2018-04-05 来源: 智能制造作者: Lemontree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制造业聚集的工业大市——河南洛阳,随着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在很多工厂和车间,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使用,搬运工、焊接工、喷涂工、装配工等工种,正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不少人担心“机器代人”会造成工人大量失业,来自洛阳市总的最新调研表明,大规模机器人的使用可能会替代一部分流水线上的劳动力,但企业效率大大提高,新设备的操作、维护也会相应创造出新的岗位和需求。值得担忧的是,被取代的工人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机器代人”势头猛

机器轰鸣,火花四溅。走进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冲压焊接部,最引人注目的是车间里的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挥舞机器臂,稳稳地搬运着沉重的工件;钻孔机器人小巧灵活,熟练地在车体固定位置钻下一个个圆孔;弧焊机器人实时跟踪焊接车体,实现了对车体的自动化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机器人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重复精度高。”公司冲压焊接部经理冯振刚对机器人赞不绝口。

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工业机器人。作为河南唯一的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生产基地,洛阳如今通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科技工程,大力示范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产业化,使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特别是在洛阳服务行业,如交通银行、洛阳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永辉超市等零售企业,普遍采用智能机器代替柜员办理业务、自动结账机代替收银员等技术。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中小企业紧跟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主竞争力,在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机械、金属加工、物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开始实施“机器代人”。

在洛阳鸿元轴承科技公司,今年以来,随着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企业的“拳头产品”——工业机器人专用轴承更是进入了“爆单期”,企业不得不将大量引入新设备扩大产量。

“以往客户订购几百套已经算是大订单,如今单个客户一次性订购1万套已经稀松平常。”洛阳鸿元公司董事长周树洲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25.2%,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创造了大量与机器人的开发、制造、编程、配置和维护有关的新就业岗位。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器代人”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调查显示,全市70%以上的企业在实施“机器代人”后,相关生产线的生产率至少提高了10%,个别的企业甚至提高30%以上。服务行业如金融机构和零售企业的人力成本也大幅缩减,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要增加工会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服务大局的作用,就要对企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调查。”谈起这次专题调研,洛阳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吉振华说。

在此背景下,洛阳市总工会去年就全市“机器代人”情况,在各大企业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蹲点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方法,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调查表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大范围实施“机器代人”可使一些简单、重复的生产环节用工人数大幅度下降。在相关制造行业的生产线,如冲压、锻造、焊接等工种,在实施“机器代人”后,至少有70%以上的生产一线,将减少10%以上的用工。

以中钢耐种成型压机为例,通过应用电机进新技术改造,实现了3人操作到从2人操作的进步,虽数目不大,但若放大至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未来短期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洛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司志华说,“机器代人”对社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工会在产业工会队伍建设和服务一线职工方面提出新命题。

工人技能升级跨跳板

此次调查也表明,现在说机器大量或者完全取代人工为时尚早,在当前情况下,大部分制造企业只是倾向于半自动化或低成本的自动化。一些企业在座谈中也表示,“机器代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以企业现有财力无力承担。

但面对这一趋势,洛阳市总工会提出:职工如何完成蜕变,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与产业升级而同步提升?

目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首席员工、河洛工匠等活动的开展,以师傅带徒、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为主要手段,洛阳市建立了完善的职工成长成才通道何完整的技能提升和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广大职工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降低产业升级对于部分职工就业所产生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建立的“洛阳市技术能手”“河洛技能大奖”评选表彰制度,每年评选100名“河洛工匠”、10名“河洛大工匠”,分别给予一次性1万元、3万元奖励。其中,“河洛大工匠”获评者还能享受市级劳模待遇。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咱工人要是不努力提升自己,确实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凭借高超的炼钢技术,中信重工炼钢工人杨金安带领攻关小组先后完成技术攻关13项,提出创新合理化建议20余项,仅2016年便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260.534万元。杨金安说,虽然自己所在的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但是依然崇尚工匠精神。“相比分毫不差的机器,工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汲取不尽的创新精神”。

而对于产业升级,尤其是“机器代人”新产生的困难职工,洛阳市总工会也联合6部门采取了“兜底”:按照困难职工认定标准,坚持“先建档、后帮扶、依档施助”的原则,同步建档立卡、同步实施帮扶、同步解困脱困。

吉振华说,工会应摸清在企业生产自动化和“机器代人”背景下职工素质提升的需求,主动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搭建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平台,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源:工人日报)

引用地址:机器人虽能分毫不差 但工人更具创新力

上一篇:工信部组织召开森林防火机器人需求与研发对接第二次研讨会
下一篇:谷歌AI部门大改组,人工智能商业化之路正式开始!

小广播
最新机器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