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领域“异军突起” 工业机器人产业日趋成熟

发布者:Volare最新更新时间:2018-05-01 来源: 智造之源作者: Lemontree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企业制造的“后空翻”机器人,日本企业制造的能跑步的机器人……这些代表着一个国家顶尖创新能力的产品,总是能在深圳市民的朋友圈“刷屏”。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有一款类似的产品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它具备全方向自由行走、稳健爬坡以及平稳上下楼梯能力,还能和人一块踢足球、跳舞。

这款双足机器人由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名为“Walker”。“海外企业研发的双足机器人成本大多很高,很多都需要几百万美金,我们希望在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成本,让机器人走出实验室。”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深圳机器人得以快速起步,重研发、市场敏锐度高、灵活性强、龙头企业频现、初创型企业不断成长,这些都是深圳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优势所在。

“深圳造”机器人的全球竞争力究竟体现在何处,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深圳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为此,记者采访了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家。

中外对比

“国内机器人企业技术创新更灵活”

机器人是指基于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机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产品、设备、仪器和成套系统的统称。一般而言,机器人可分为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前者侧重技术、性能、稳定性等,后者侧重产品体验、商业模式等。工业机器人根据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

《2017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7年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产值约为755.56亿元,占深圳机器人总产值的比例超过七成,工业增加值为275.12亿元。

此次电博会便设置了机器人专场,形态各异的工业机器人层出不穷。

“公司几乎所有的毛利润都投入研发之中,电子制造业内许多都属于基础研究范畴,时间长且跨度大,如何向市场交代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大族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光能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深圳发展工业机器人并不具备时间优势,也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对比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和德国库卡,深圳企业的核心技术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并不代表深圳不能“弯道超车”。

“国外先进的机器人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内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更为灵活、迅速。”李群自动化的研发中心位于深圳,其CEO石金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轻工业对机器人的智能性要求更高,从软件和算法上机器人企业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石金博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她的导师是李泽湘,后者同时也是大疆创新CEO汪滔的导师。

长期在深圳、东莞等地的工厂进行观察的沈晓龙对此表示赞同,“要在家电、手机、传统轻工业等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国外的大型机器人产品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他认为,工业智能化的主流将以轻量级工业机器人为主,实现“人机协作”状态。沈晓龙于2012年在深圳创立同川科技,其全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

深圳优势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弥补行业空白

在今年电博会现场,优必选“Walker”双足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要让机器人实现上下楼梯、踢足球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毫无难度的动作,并非易事。

“机器人要行走、爬坡,需要实时调整自身运动状态,保持运动稳定;踢足球时,它要能够主动跟随,并自主调整方向和力度。”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拥有12个高性能伺服舵机,能够感应交互信息,其搭载的六维力传感器则能帮助其更好地运动。

白皮书显示,深圳AGV、无人机、家庭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异军突起”,控制器、伺服驱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崭露头角,弥补行业空白,“本体+系统集成”形成最优解,卓越应用于3C和物流等主导产业,同时龙头企业崛起,树立行业新标杆,“尤其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发展迅速,但减速器规模化生产尚需时日。”

王光能认为,深圳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部分细分领域更有赶超海外企业之势。“国内不少电子制造中小企业都想要短平快的盈利方式,它们往往忽略了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十分重要,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说。

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助力深圳机器人产业“快跑”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现今创新创业最火的两个领域,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两个行业存在相当多的交叉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产业业态类似于金字塔形状,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算法和芯片,这一部分存在着技术壁垒,门槛较高;中间部分是计算软硬件平台,相当于是操作系统;最底层则是应用层面,包括自动驾驶、图像识别、医疗等多个垂直市场。

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王维嘉认为,中国在这个金字塔的中底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成绩,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有着成为中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中心的潜力”。

在今年的独角兽企业榜单中,优必选所属行业并不是机器人,而是“人工智能”,这是为什么呢?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诠释人工智能最好的输入利器,“人类的交互方式一直在变革,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代消费级人机交互中心。未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上将无限接近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在AI和机器人发展的浪潮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及投资界,都意识到推动这两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球协作、迎接机遇与挑战的重要性。而拥有完备制造产业链、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则是推动AI与机器人行业产、学、研跨界协作的理想中心。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靠的不是‘挖人’,需要真正踏实的研究。”徐扬生认为,这一波浪潮过去之后,大家才会静下心来做研究。他强调,应用领域广泛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优势,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在安保、金融、生物医学、能源、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及关键。

■观点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助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

人才紧缺是深圳

机器人发展短板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助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认为,深圳的科研基础不占优势,深圳不是站在技术的潮头,而是站在场景需求的潮头,获得了最好的发展机会。应用场景的丰富对创新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国内外的大公司希望把机器人很好地应用在生产线上,往往要到深圳找应用场景。

他认为,深圳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明显短板是人才。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而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应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人左右。

李群自动化CEO石金博:

机器人主要做

人不愿做的工作

如何将技术和实际工艺需求结合?李群自动化CEO石金博认为,初创公司难以被客户信任,就只能用事实说话,没有捷径可走。工业机器人门槛其实非常高,技术方面需要时间积累,如何找准细分切入点和市场需求,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希望借用机器人把人从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去做只有人能做到的事,充分发挥人的价值。机器人其实并没有抢人的工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前者最大的机会是做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每增加100台机器人,其实会增加更多工作岗位。”他说。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董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

机器人2.0时代强调“协作”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董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机器人产业正从1.0时代进化到2.0时代。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兴起,机器人行业进入1.0时代,到了90年代又出现了可遥控操作和局部自主的特种机器人,而今天机器人正进入2.0时代,标志是以认知和合作为特点的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更强调“人”的概念,成为与人进行合作的自主或半自主系统。

他认为,考验当下机器人进化发展的三个核心能力是运动能力的灵活性,操作能力的灵巧性,感知、学习、决策能力的智能性。目前智能制造和社会转型正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广阔平台,全球市场的黄金窗口期已到来,新一轮的激励竞争也将开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苏梓威 张光岩


引用地址:细分领域“异军突起” 工业机器人产业日趋成熟

上一篇:2018机器人行业趋势与前景分析
下一篇:机器人打“感情牌“,我们离这一天还有多远?

小广播
最新机器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