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官方数据显示,从1月24日截止到2月12日中午12点整,短短十八天时间内,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确诊人数已经由1287例上涨至44727例,逼近35倍增长。
疫情当前,国内、机器人、远程医疗、、云计算等智能化科技企业首当其冲,在第一时间赶往疫区现场,为医院阻隔病毒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手段。
其中,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完成物资和药物配送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将病人“隔离”,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成为了前线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智能配送机器人提供商,普渡科技自大年初一便已投身抗击疫情一线,免费为疫区提供无人配送机器人。相比于2003年的SA病毒,这次的肺炎拥有飞沫、接触、气溶胶三种超强传播途径,创始人张涛告诉创业邦,想要减小人员交叉感染几率,就必须规避病患与外界的接触,普渡这种无人配送模式刚好满足前线需求,还在医护人员紧缺环境下,为医护人员分担了一部分工作,缓解人手压力。
在配送场景中,普渡机器人可根据病患下达的指令需求即刻反馈,只需医护人员将药物、生活用品放在机器人置物架上,便可从出发区自动前往病房门口,途中基于多融合的定位导航算法能灵活规划路径,躲避障碍。送至病房门口时,机器人可通过智能语音呼叫,提醒病人领取物品,全程做到免接触配送。配送结束后,机器人将自主回到出发区,等待消毒后,继续完成配送任务。
张涛介绍,一台配送机器人可替代两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同楼层20个病房提供全天候的免接触配送服务,可确保24小时全时段在岗。截止目前,普渡除了在深圳、杭州两个城市布署外,还在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山东、北京等多个省份的城市开展了部署。
疫区之外,张涛更看好机器人+餐饮市场。一方面,餐饮市场容量足够大,市场结构较好,全国上千万家餐厅包含众多大B客户和海量小B客户,大B客户的需求可以为普渡指明方向,小B客户的铺进可以为企业普渡带来市场爆发性增长;另一方面,在餐饮场景,移动机器人对于技术门槛较高,产品要满足复杂场景下客户对可靠性和准确率需求,基于团队此前的十余年技术研发经验,可以更快将技术落地,再通过餐厅产品的传播属性,直接转化成自主传播和客户购买。
“机器人能实实在在为客户带来价值”是张涛创立普渡的初衷。当然,价值体现的背后,也势必离不开底层技术的支持。在机器人底层技术方面,普渡机器人基于SLAM和视觉SLAM技术融合的方式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在技术参数层面均优于行业水平,客户投资回报周期在一年以内。2019年,该团队已通过销售和租赁的方式部署了5000台机器人,覆盖全球标杆客户超2000多家,其中大部分为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大型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成立四年,团队已有150人规模,其中,研发人员占比50%以上。创始人张涛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拥有10年以上机器人研发经历和60余项技术专利,曾创办过雷锋网和家庭服务机器人公司。
谈及此次疫情对普渡内部的影响,张涛坦言,创立普渡,原是基于个人对机器人的热爱和机器人配送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经过此次突发事件,他进一步意识到机器人配送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独特价值,未来,普渡会继续将“替代人工”发挥到极致,每年保持1~2款新产品发布的节奏,将产品在全球规模化落地,并尝试在更多场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