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我国机器人产业中,拥有规模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2022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行业齐头并进,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2022年,上海工业机器人年产量预计将达7.5万台以上,同比增长6%,产量居国内城市首位。ABB、发那科、安川、库卡等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持续投产布局,新时达、节卡、新松等本土机器人领军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同时,服务机器人也成为赋能百业的增长动力。2022年,上海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井喷,在医疗、建筑、农业、商业、家用、应急等领域实现多项首台落地应用。
前不久,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九部门发布了《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批包括41家企业品牌及52个应用场景。
据了解,此次《目录》展示了七大类典型场景:
一是工业智能,应用于上海市智能工厂的上料、加工、装配、搬运、码垛、检测等典型场景;二是医疗健康,应用于手术治疗、清洁消杀、物资配送、康复训练等典型场景;三是建筑服务,应用于砌墙抹灰、搬运加工等典型场景;四是农业服务,应用于耕种栽培、作物植保等典型场景;五是公共服务,应用于商业配送、智慧餐饮、迎宾讲解、清洁环卫等典型场景;六是家用服务,应用于儿童教育、娱乐助理、养老照护等典型场景;七是特种应急,应用于消防灭火、应急救援、安保巡检等典型场景。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录》将在今后搭建机器人企业与用户单位对接的信息渠道,推广应用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成果,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同时,鼓励机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新产品、新业态上市,为上海巩固智能终端产业领跑优势、强化城市发展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还将滚动推出第二批、第三批目录,并围绕目录开展宣传推广、鼓励市场对接、支持企业成长等工作。
2025年上海机器人规模将达1000亿
对于未来的发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到2025年,上海将力争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围绕以上目标,未来上海将牵头开展工业智能提升行动、服务场景拓展行动、集群生态优化行动等三项重点行动,支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聚焦工业智能提升行动,上海正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计划,已打造3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1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和100家市级智能工厂。
据悉,未来三年,上海市将围绕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一业一策”“分级分类”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累计建设2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市级智能工厂,带动工业机器人应用量新增2万台,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100台/万人。
开展服务场景拓展行动,未来三年,上海将聚焦医疗、建筑、农业、商业、家用、应急等重点方向,促进服务机器人规模化落地应用,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支持创新投入,通过首台突破、人工智能等专项支持机器人企业投入技术攻关、开发新款产品、抢跑创新赛道。
二是促进场景开放,鼓励机器人企业与用户单位积极对接,打造智慧医疗、智能建造、智慧社区等特色场景。
三是打响行业品牌,滚动遴选发布第二批、第三批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形成家喻户晓的机器人“上海品牌”。
上一篇:优必选科技与人民网战略合作签约
下一篇:重磅!配天机器人牵手京城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