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了!继诺基亚和夏普之后,富士康郭台铭再一次策划大收购行动。最新消息显示,台湾富士康向东芝表示,准备以最高27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东芝计算机芯片业务。
这是富士康又一次向日本顶尖高科技公司发起收购行动。据说底价88亿美元,有买家认为自己最高只会出价135亿美元,其它买家最高报价180亿美元,而富士康则给出了270亿美元的天价。
东芝沉落
东芝,其实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
然而东芝近年来可谓祸不单行。
2015年财报造假;
2016年则深陷核电业务减记危机。旗下美国核电厂事业计提数十亿美元的庞大损失。
为避免公司股票被摘牌,东芝被迫要卖掉最赚钱的芯片资产,筹款自救。
小小玩意这么值钱?
最新消息,富士康以最高270亿美元的意愿收购东芝芯片业务。有人可能会问,芯片业务怎么这么值钱?
芯片作为东芝最赚钱的部门,占总营收仅15%,却贡献一半以上的获利。
(NAND flash 行业集中度高,三星、东芝、镁光、海力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99.6%,其中东芝以27.10%的份额稳居第二。)
买买买!郭台铭富士康的收购史
富士康大家应该很熟悉,为世界著名的代工厂,服务的品牌,包括小米、华为、苹果等。
富士康的成长史可谓一部“代工”帝国的血泪史。
不过,从富士康近年一系列的收购行动中,显然郭台铭要开始对这家百年老店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规划。
2016年5月,富士康旗下公司FIH Mobile(富智康)宣布以3.5亿美元拿下Nokia品牌功能手机的生产制造权;
同年8月,富士康向夏普出资3888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获得其66%股权。
富士康和夏普准备投巨资布局液晶面板业务,在内地大规模建设液晶电视面板厂。
…
显然过去的几年中,一代“代工帝国”正拼命转型。
目的——“联日抗韩”?
从历史经验来看,日本与韩国都曾经以存储器芯片(DRAM和NAND Flash)为突破口,一跃成为半导体大国。
上世纪70年代,东芝、NEC和日立从美国手中抢走存储器市场,一度霸占全球半导体公司前三位置。
然而,随着日本电子产业的走弱,韩国芯片产业却趁机崛起。
根据ICInsights发布的报告,2016年全球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公司只有东芝一家。位居第三则是台湾的半导体企业TSMC台积电。
富士康收购东芝芯片业务,被市场解读为「联日抗韩」,挑战三星在NAND闪存的龙头地位。
“缺芯之痛”——芯片国产化之路发展艰难
我国一直是全球集成电路领域最大贸易逆差国,每年进口额超过两千亿美元,远超石油进口金额,国产率不足一成。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曾表示:“未来30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芯片自己制造的问题,所谓的信息化时代会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和基础。”
显然,我们国家早已意识到芯片对国家和产业安全的重要性。不但成立了千亿的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而且国产资本早就开始海外并购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以建广资本、武岳峰资本、清芯华创、紫光集团为主的中国企业、资本在海外投放了150亿美元,完成了10次国际并购。
但需要格外清醒的是,单靠收购显然买不到国外的核心技术。不可否认,收购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应该看到,芯片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英特尔、高通、IBM、AMD等美国公司手中。
清华紫光2015年曾出价230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如愿。单纯想通过收购,妄想接触到核心技术,这就是很好例子。
可喜的是,为打破“缺芯之痛”,在国家产业基金的帮助下,国内多地开始斥巨资布局存储器芯片研发生产领域。不管过程多漫长,造“芯”之路目标不变。
上一篇:美的硅谷研发中心成立 专注人工智能
下一篇:专访华米科技CEO黄汪:小米手环出货超3000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