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位来自一线PC厂商的工程师以及一位市场分析师,不约而同地认为英特尔(Intel)的 Light Peak 界面技术不会被PC厂商广泛采用,但该技术仍为未来的光学互连技术开启了一扇大门。
一位要求匿名的一线PC大厂资深工程师表示,各家PC制造商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转换采用以铜线为基础的、资料传输速率可达3 Gbits/second的 USB 3.0 界面;因此大多数厂商不会考虑采用10 Gbits/second的Light Peak:“我想还是会有人采用Light Peak,但不会是Acer、HP或Dell等大型OEM,他们目前不需要该技术。”
以上看法正与IGI Consulting分析师Tom Rossi新发表的一篇报告不谋而合,该报告指出:“前三大PC厂商(HP、Dell、Acer)几乎没表达过一丝丝对Light Peak的支持,这些大厂都是USB 3.0的大力支持者。”
该工程师表示,这意味着 Light Peak 可能会进入一些服务器应用,但该技术也有可能藉由苹果(Apple)进驻消费性电子系统:“因为苹果的使用者已经多付了很多钱,而且他们会想要最酷的产品。”
英特尔是在2009年9月的英特尔科技论坛(IDF)上首度发表Light Peak,并声称该技术可望取代 USB ;而在日前的2010年旧金山IDF,英特尔表示所有的Light Peak零组件──包括英特尔自制的离散控制器──会在今年出货,而相关系统预期2011年问世。
不过该PC工程师认为:“Light Peak的首度亮相并没有什么吸引人之处。」新一代的USB 3.0可提供比前一代USB 2.0规格480 Mbits/second速度快十倍的频宽,相较之下,Light Peak虽号称可提供USB 3.0两倍的资料传输速率,达到近10 Gbits/s,但:「对很多应用来说,那样的速率提升并不显著。”
“你会需要10Gbits/s以上的资料传输速率,好在视讯传输等终端使用者能真正看到的方面创造差异性。”PC工程师表示,再加上Light Peak芯片的、光学模块与缆线成本,估计高出5~10美元,这让系统厂商很难接受:“用那样的价钱却只让传输速率提升两倍是不合理的,如此一来利润都没了。”
英特尔原本宣称,每个Light Peak界面只会为系统厂商增加2美元成本,但却让市场分析师质疑;此外该公司也表示,Light Peak能支援100公尺的传输距离。“我不会在3公尺以外的地方用USB 3.0,而且那样的范围已经很够用了。”PC工程师以USB的广泛性为理由做出结论:“厂商没有财务或是技术上的理由放弃USB,用膝盖想都会采用USB 3.0。”
短距离光学互连的发展曙光
除了以上的工程师,也有分析师对Light Peak提出诸多质疑。IGI Consulting的Rossi就指出,英特尔尚未透露有关该技术的规格或芯片细节,也没有一个独立的工作小组或是标准组织从事该新技术的相关事宜,而USB-IF显然也没有为Light Peak发展任何支援。
尽管有许多破绽,但Rossi认为Light Peak还是为低成本、短距离的光学互连技术带来一线曙光,原本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个需要长程发展的技术。
“Light Peak让我觉得最兴奋的是低价光学技术时代的来临,这对产业界来说是一大利多;”前面那位PC大厂工程师也表示:“我虽不认为Light Peak 是一个答案,但该技术确实让人呒们开始思考低本的光学互连。”
英特尔曾表示,未来Light Peak的传输速率将发展到50 Gbit/s甚至100 Gbit/s;因此未来有很大的机会,让原本锁定在电信应用领域的长距离光学传输技术,转向服务PC市场、满足短距离传输的需求。
“当你将传输距离缩短到10~30公尺,能通过质量验证的VCSEL元件(一种雷射二极管)数量将会暴增,良率也会大幅提高;”PC工程师表示:“低成本、短距离的光学互连技术是有市场的,我遇见在未来的五年内,服务器与储存系统、甚至最终消费性电子产品,都将由铜线转换至光学传输。”
上一篇:基于PON技术光接入网的运用与维护
下一篇:布线系统:光纤基本分类及其性能评估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
- Wi-Fi 8规范已在路上:2.4/5/6GHz三频工作
- 治理混合多云环境的三大举措
- Microchip借助NVIDIA Holoscan平台加速实时边缘AI部署
- 是德科技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仪配合 VDI 扩频模块,实现毫米波分析功能
- 高通推出其首款 RISC-V 架构可编程连接模组 QCC74xM,支持 Wi-Fi 6 等协议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英飞凌推出新型高性能微控制器AURIX™ TC4Dx
- Rambu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HBM4控制器IP,加速下一代AI工作负载
- 恩智浦FRDM平台助力无线连接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