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枪械自动识别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发布者:keiss2018最新更新时间:2011-05-08 关键字:RFID  枪械自动识别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为枪械的管理自动化、数字化而设计的,主要用于对枪械的自动识别管理。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短程微波通信技术实现枪械自动识别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对枪械的发放、出入库、使用维护时的自动识别、智能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本系统能有效、准确、智能地对进出库房的枪械进行信息自动识别、采集、记录、上传,以及对枪械的维护信息进行快速的查询、统计,从而建立起对枪械管理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二、系统结构

  枪械自动识别管理系统主要微波射频自动识别设备、枪械自动识别电子标签、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后台管理系统分为枪械发放管理模块、枪械出入库自动识别模块、枪械维护自动识别模块等几部分。

  三、系统功能

  1. 在枪支发放时自动录入枪械身份信息,并掌握枪械流向;

  2. 自动识别出入库枪械的身份信息,如枪械型号、枪械编号、制造年月、制造厂家等;

  3. 自出校核枪械出库时型号、数量与计划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提示报警,自动校核枪械入库时型号、数量与出库时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提示报警;

  4. 自动录入枪械在维持过程中身份信息、并提供查询、分析统计等功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5. 具有数据网络查询功能,不同授予权限可了解不同的信息。

  四、系统特点

  1. 高可靠性的枪械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运用微波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枪械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识别精度高达99.99%,识别距离远(0~3米),识别速度快(30毫秒),枪械自动识别电子标签具有全球唯一性,保密性能好,不可复制、不可更改。电子标签采用无源技术,寿命可达10年以上,免维护。

  2. 全天侯、24小时、全面的枪械出入库自动监控系统

  系统最大优点在于自动完成枪械出入库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实现了枪械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达到全面监管的目的,系统设计先进、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3. 完善的枪械发放管理记录

  系统可以形成完善的枪械发放管理记录,掌握枪械的流向及分配情况,供领导查询及决策使用。

  4. 完善的枪械维护保养管理记录

  系统可以生成完善的枪械使用及维护履历,供领导查询及决策时使用。

  5. 数据采集与应用一体化

  通过枪械在发放、使用、维护时自动采集到的数据,还可以上传到军用物资管理数据库,能够被军用物资管理系统所使用。

关键字:RFID  枪械自动识别 引用地址:基于RFID的枪械自动识别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上一篇:基于RFID的数字化仓储物流解决方案
下一篇:飞思卡尔推出覆盖全部频段的RF功率LDMOS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26

基于PIC32的RFID防盗系统设计
  1项目概述   1.1 研究内容   本项目主要是完成具有防错抱、防被偷及门禁功能的新生婴儿防盗系统研究与实现,具体工作包括以下部分:   系统基本功能:   建立主动式电子标签(纽扣电池供电);   实现对电子标签识别与应答的阅读器;   研究PIC32单片机的中心处理硬件的开发;   在相关的出口建立检测器;   建立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例如婴儿标记被破坏,标记检测不到,婴儿进去非法区域等,系统对于相应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理;   扩展功能:   实现与医院网络连接,并和医院的包围中心进行联动;   可以加入电子温度感应,对新生婴儿进行体温测量,防止婴儿发烧或者低烧,发现较晚引起不良的结果。   1.2 开
[单片机]
基于PIC32的<font color='red'>RFID</font>防盗系统设计
倪荣生:RFID发展的新热点--移动超高频技术
  倪荣生:我今天讲的是RFID发展的新热点--移动的超高频技术。作为移动的RFID技术,RFID是短程的通讯,就是使用方和给你提供服务的那一方之间的通讯。移动运营实际上有三个经营手段:一个就是你自己拿着卡去公共汽车上刷一下,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变向移动的方式。这个时候你拿着卡是被动的方式,读写器是主动的方式。第二个是我们使用移动读写器,读写器是主动的,标签是被动的。比如说你到一个地方去参观,那个地方人家贴了标签,你只要一读就知道到了什么位置。还有像我们黄埔雅苑,晚上有警卫巡逻,每个走到的地方必须到标签上读一下。你用的时候是主动的,对方是被动的。现在炒的比较热的NFC技术,使用这项技术本身可以变成主动方,也会变成被动方。目前的NFC提
[安防电子]
面向RFID应用的2.4GHz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可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的目的。与磁卡和IC卡等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无需物理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属于非接触识别。RFID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它可更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和防伪等领域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铁道部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立全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工程建设中,目标是在所有机车上安装电子标签,在所有区段站、编组站、大型货运站安置地面读写装置,对运行的列车以及车辆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铁路射频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已经成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KCG-08RFID列车自动识别系统正是在
[网络通信]
基于RFID的重庆智能交通管理项目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重庆基于RFID的智能交通管理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在省级区域大规模实施的国家级信息化试点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例车联网应用项目,在交通领域应用RFID技术的模式、机制和支撑技术方面的成功和经验,是全国车辆管理应用的典范。    客户需求   路查路检功能;   车辆年检管理;   交通违章管理;   假套牌车识别;   区域交通动态管制;   交通流量信息查询;   重点查控车辆的回溯;   超速监控;   肇事逃逸车辆管理;   车辆资质认证管理。    实施方案   采用无源UHF解决方案;   采用陶基标签进行车辆管理;
[网络通信]
UHF频段RFID近场天线的阻抗测量方法
引言 超高频(UHF)频段的射频识别(RFID)近场读写器天线(NFRA)由于其在单品识别方面应用的潜力 ,对环境的不敏感性和比HF 天线更高的读写速度,正引起多方面的关注。UHF 频段的 NFRA 通常采用带有平衡端口的电大环结构来实现。 对于 NFRA 来说,良好的匹配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UHF 频段的NFRA 天线都被设计成安装在金属腔体里来减小环境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如图1 所示。但是由于金属腔体的存在,天线的阻抗会随频率的变化而剧烈变化,这将导致在仿真软件中得到的阻抗值不够精确,在此不精确的阻抗基础上很难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匹配网络。通常,我们将NFRA 的设计分成3 个步骤: 1. 首先是环天线的设计和加工; 2. 第二
[测试测量]
UHF频段<font color='red'>RFID</font>近场天线的阻抗测量方法
基于RFID的超高频洗衣标签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   目前、酒店、医院、浴场及专业的洗涤公司正面临每年都要处理成千上万件的工作服、布草的交接、洗涤、熨烫、整理、储藏等工序,如何有效地跟踪管理每一件布草的洗涤过程、次数、库存状态和布草有效归类等是一个极大挑战,传统洗涤行业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纸面的洗涤任务交接、手续复杂、查询难度大;   2、因担心交叉感染,导致某些待洗布草数量统计工作无法开展,洗涤好的数量与收取时不匹配易产生商业纠纷;   3、洗涤过程的每步环节无法准确监控,布草出现漏处理环节;   4、洗涤好的布草准确归类问题     而本系统引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将超高频(UHF)洗衣标签应用于洗涤物的智能化管理,构建一个洗衣行业快速收衣、
[网络通信]
针对汽车PEPS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实现
  1.引言   汽车PEPS系统在车辆的无线进入应用中正迅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方案之一,所谓PEPS,是 Passive Entry & PassiveStart的缩写,意为无钥匙进入与无钥匙启动系统,它采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彻底改变了汽车安全防盗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舒适的全新驾车体验。   下文将从系统功能、工作原理及系统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介绍分析这一集安全性与舒适性于一身的PEPS系统。   2.PEPS系统简介   对于一辆配备PEPS系统的汽车而言,驾驶者无需按动智能钥匙上的遥控按键或是将钥匙插拔锁芯,就可以完成开启车门和启动车辆引擎的操作,而前提仅
[嵌入式]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密码锁是怎样设计实现的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电子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子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电子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单一密码键盘电子锁系统、IC 卡电子锁系统、非接触式IC 卡电子锁系统,到现在最新的生物识别系统。其中,非接触式IC 卡电子锁系统由于其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越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对RS485 和TCP/IP 通讯协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 卡电子密码锁系统。 2.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分层次分布式集中控制方案,将所有电子密码锁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其总体结构如图1 所示。整个系统包括管理中心服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RFID</font>技术的电子密码锁是怎样设计实现的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