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盘点

发布者:BlissfulJoy最新更新时间:2011-12-28 来源: RFID中国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第一年。继2010年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2011年,政府全面加大了对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力度,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等,已成为2011年中国ICT产业最热门的关键词。RFID中国网编辑部回顾这一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总结出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七大亮点与三大短板。

    亮点一:物联网规划密集出台,政策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2011年从中央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物联网规划密集出台,这些规划从政策、应用、资金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中国物联网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中国物联网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而在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在交通、电力、卫生、物流等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相关行业部门也都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划,积极推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亮点二:《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政府推动物联网由虚变实

    2011年4月,财政部出台《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物联网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2011年5月,继财政部发布《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后,工信部办公厅与财政部办公厅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不仅对《办法》中涉及的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及重点支持内容做了补充阐述,并对申请资格、条件和程序做了详细说明。

    《物联网专项资金》的出台,有力地带动了各行业、各省市、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切实投入,使政府对物联网的支持真正由虚变实。

    亮点三,解决城市多重问题,智慧城市成物联网应用最热点

    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城市生活直接涉及城市的发展和百姓生活。而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着管理、资源、污染、拥挤等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似乎让这一切问题有了最好的解决途径。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现实的应用实施点,也是省市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最直接的触发点,智慧城市概念给政府赋予了实施物联网的途径,给企业赋予了切入物联网、能直接带来收益的机会;给市民带来了实际环境改变的感受。所以,智慧城市便成为 2011年物联网发展中最热门的关键词,智慧城市为人们描绘了能够让城市更环保、更健康、更宜居的美好蓝图。

    2011年我国有超过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方案,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国总计有70 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期待,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与之相关的物联网产业将崛起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从而会带动我国物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亮点四:应用示范项目大量涌现,物联网由概念炒作逐步走向实际应用

    2011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多行业、多地方、多层面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迅速涌现,特别是被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领域,2011年在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方面都加大了推动力度。

    智能电网方面,2011年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投运。这个覆盖区域31平方公里、涵盖6大环节12个子项目的示范工程,全面体现了智能电网系统的服务特点。2011年电力行业的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物联网应用也在逐步拓展。

    智能交通方面,2011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智能交通的实现涵盖了车载终端设备、车辆管理、公共交通信息采集监测与服务、运营监管和应急保障等与“物联网”息息相关的关键应用,《规划》的推出为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在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的广泛应用。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斥资1.05亿元,对北京的交通数据采集、通信传输、控制指挥等方面进行资金支持。广州《物联网城市智能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已列为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上海2011年在打造智能交通平台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11交通领域在电子不停车收费、车辆管理和调度、路网监测等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出全面加快的发展势头。

    在物流方面,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在《意见》指导下,“智慧物流”风生水起,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钢铁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智慧物流基地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热点趋势。

    总之,2011年多种多样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物联网正在由概念逐步走向现实。[page]

    亮点五:三大运营商加快布局 智能手机正成为物联网核心终端

    2011 年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上频频发力,不仅成为中国物联网市场上一道亮丽风景,而且,也是中国物联网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推动力。由于物联网应用对无线带宽和有线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智能手机有了更加充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联网广泛而又多样的应用为运营商开启了许多新兴而又有巨大潜力和诱惑力的应用服务市场。所以,三大运营商全都看好物联网市场,厉兵秣马力求抢占市场先机,树立市场话语权。

    中国电信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速度最快。2011年不仅与福建、四川等多个省市承诺投巨资合作建设智慧城市,而且,推出了政务、校园、物流、市政、商业、企业、安全、交通、农业等众多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从有线、无线基础设施建设,到云中心规模部署、手机支付,一卡通服务等物联网应用领域,中国电信的物联网板块已全面布局,并开展了多点、多层面的应用试点。

    中国移动以无线城市为主要目标,2011年推出物联通等四个全网物联网产品,形成了涵盖农业、金融、物流、市政等9类36项的物联网产品。目前,中国移动的远程抄表、智能交通、社区监控、食品溯源、农业监控等物联网典型业务已在多个省市实现了规模部署。

    而中国联通围绕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生活等三大主题积极部署,形成了覆盖建筑、物流、交通、安保、保险、农业等多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在三大运营商围绕物联网服务的应用体系中,智能手机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智能手机的出现,使许多原来看似难以实现的应用成为可能。2011年一系列围绕智能手机的物联网服务方案迅速涌现,可以看到智能手机正在成为最有效、最便捷、最强大的物联网应用客户端,成为物联网感知与服务的重要终端载体。

    亮点六:标准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推进力度明显加强

    2011年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制定工作得到政府空前重视,推进力度明显加强。物联网标准体系非常复杂,既涉及很多基础标准,如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RFID标准、云计算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以及移动应用标准等,也涉及很多行业标准,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

    2011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2011年标准化工作重点,将物联网、移动支付、智能终端、云计算等列入行业标准制定的重点,并提出: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物联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等重要领域标准制修订,并在经费、计划安排和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支持。通过试点探索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同步开展产业链上各环节、各类产品的标准制定,形成重要领域标准全面覆盖和配套的局面。

    2011年10月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发布了我国已完成的传感网首批6项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术语》、《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技术规范》、《信号接口规范》、《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标识传感节点编码规范》。这些传感器标准的发布,对物联网识别层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8项智能交通国家标准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管2011年在物联网标准制定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例如,移动支付标准多方博弈,至今尚无定论,许多物联网基础标准仍悬在空中,尚无结果;物联网共性标准体检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等。但是RFID中国网认为:2011年我们已经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政府推动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中国物联网标准制定的步伐正在提速。

    亮点七:物联网市场热浪汹涌,物联网概念继续得到热炒

    2011年物联网继续成为市场热捧的焦点。不仅由政府、行业性组织、媒体等各类机构组织的各种物联网概念的会展活动层出不断,而且,在传统知名的ICT展会或会议中,物联网也成为其中最热亮点。政府大力推动、媒体积极关注,物联网概念继续被热炒,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了解。

    短板一:核心技术十分欠缺、创新产品依旧匮乏

    尽管政府已经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但是,2011年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步伐依然缓慢、创新产品依旧匮乏,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物联网公司大部分还是主要以应用集成为主,在芯片、高端设备制造、系统软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整个产业呈现出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缺乏扎实、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发展短板,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系统性建设鼓励核心技术及创新产品研发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资金支持政策是迫切急需,只有在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中国物联网的核心实力和国际竞争领先优势。

    短板二,产品成本高、标准不统一  制约物联网应用发展

    纵观中国物联网市场,RFID中国网认为产品成本高,标准不统一,配套体系发展滞后,是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又一个短板。以物联网体系中最核心的感知层而言,电子标签价格尚未降至到大规模普及的成本要求;传感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敏感性仍旧不能满足许多复杂环境的应用需求,而物联网应用需要的整体配套体系,也尚未健全。整体技术发展的不成熟,标准的未统一,关键环节产品成本的高昂,配套体系发展的滞后,所有这一切,都是真正制约中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目前物联网发展的短板。

    短板三:物联网商业模式不清,政府投入尚未对接市场驱动

    目前,物联网很多示范项目的启动都是由政府首先直接买单。但是,要想实现这些项目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市场的内在驱动,形成有效的商业服务模式。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应用示范项目尚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如果政府投入不能和市场驱动有效对接,将难以形成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也将短命和夭折。这是目前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一个致命短板。所以,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建立,是物联网真正得以发展的关键。而由于物联网产业链复杂庞大,建设有效的商业模式需要芯片商、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移动运营商、应用方等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所以如何建设有效的商业模式并非易事,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的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引用地址:2011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盘点

上一篇:联通联手经信委加快推进物联网建设
下一篇:北京14家云计算企业获2亿元投资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