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信呼吁放松管制 勿使运营商沦为“管道”

发布者:Changfeng520最新更新时间:2012-03-08 来源: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关键字:德国电信  管制  运营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德国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奥伯曼(Rene Obermann)近日公开表示了对监管过紧的担忧。他称,监管机构要求电信运营商对竞争性服务商保持网络中立,但运营商却要独力承担建网和运维的巨大成本,这将使运营商沦为“管道”。

奥伯曼称,移动数据消费量的增长给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最大的受益方却并非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而是那些基于运营商网络开发各类应用的OTT服务商和设备商。电信运营商投入巨资建设并升级网络,承受着巨大的网络负荷,然而却渐有沦为“管道”之势。相比之下,OTT服务商在网络层面的投资微乎其微。奥伯曼称,这种投资回报的错位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不过奥伯曼称,随着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未来运营商将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奥伯曼称,有了云服务之后,传统的通信网连接业务将纳入更多智能元素,也会更有卖点。在个人云服务层面,云存储、设备间的数据同步将很容易实现。在企业级层面,云服务的卖点主要在成本控制、服务和安全等方面。在美国,宽带服务提供商如Comcast和Verizon提供家庭安全系统以及远程能源管理服务。AT&T不久前还发布了自己的平台,可使服务提供商在此平台上推出云服务。

同欧洲众多电信企业高管一样,奥伯曼同样对管制机构表达了些许不满,认为管制机构对电信行业的干预过多,尤其是在网络建设和共享方面。很多国家的监管机构要求拥有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必须允许流量不受任何管制地自由在互联网上流通,监管机构也不允许运营商限制潜在竞争对手的流量。奥伯曼称,运营商此前花费了数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美元购买牌照、建网、维护。但是因为管制因素,大量OTT服务商寄生于运营商的网络,攫取了大部分的收益,导致运营商们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甚至更多。奥伯曼称,欧洲运营商需要斥资2000亿至3000亿欧元推出欧洲的光纤和移动网络。而目前来看,管制机构却一直试图从电信行业“榨取”资金,这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关键字:德国电信  管制  运营商 引用地址:德国电信呼吁放松管制 勿使运营商沦为“管道”

上一篇:传Google拟出售摩托罗拉移动电视机顶盒业务
下一篇:英飞凌傲居NFC安全芯片领域全球市场领袖地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39

陈山枝:未来运营商70%的业务发生在室内环境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成果交易会11月16日在深圳举办。由工信部主办,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承办的TD-LTE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牡丹亭召开。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及中国移动(微博)、大唐电信、华为、中兴、高通、诺西等企业领导出席了本届论坛。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山枝在会上发表题为“TD-LTE助推移动互联网”主题演讲。 陈山枝指出,未来移动互联网将给运营商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20%的应用将会快速消耗掉运营商80%的带宽,包括它的运营。未来70%的业务,会发生在室内环境。 据陈山枝介绍,大唐电信最近几年主要将资源都投入在TDD的领域。大唐产业
[手机便携]
Ovum的调查显示WiFi卸载是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的基础设施战略
墨尔本,25七月2012 -根据Ovum报告,快速增长的移动宽带流量令运营商开始关注到如何减低Wi-Fi的负收益的影响。然而,即使现在的Wi-Fi卸载已包括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战略计划,今天的运营商级的解决方案不完全符合运营商的需求。 Ovum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许多运营商还在寻找目前还没有的大规模的功能。超过一半的运营商期望Wi-Fi和行动网络之间会话的连续性,同时超过90%的运营商也在寻找设备为基础的政策解决方案去选择成本最低及最好的网络(3G/4G/ Wi-Fi)和其他政策导向功能。 Schoolar说:“就在几年前,如果有人问移动运营商关于Wi-Fi时,他们的反应极有可能是消极的,但随着'如何管理日益增长的移动宽带'受到
[网络通信]
美国LTE发展迅速:用户占全球近一半
实力最强的美国并不是在所有通信领域都身处领先,比如在固定宽带上,美国的宽带使用率和下载速度均低于其他先进国家,尤其是日韩;在3G上,美国的运营商们也显得有些尴尬,一度落后于日韩以及欧洲的运营商。 美国运营商显然不愿意再错失4GLTE带来的机会。美国并不是最早推出LTE的国家,但在Verizon、AT&T、MetroPCS、Sprint等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下,现在美国已经是全球LTE覆盖面最广、设备和用户最多的国家。 19家运营商13家上LTE 全球最早的LTE商用网络是在2009年12月,由TeliaSonera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推出。美国、韩国和日本也是较早商用LTE网络的地区,根据WirelessIn
[网络通信]
SEMI:升级对华为管制将对半导体供应链造成巨大不确定性
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进一步加大对华为及其关联公司采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的限制,并将38个华为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此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对此回应称,我们仍在评估该规则,但是对商业芯片销售的广泛限制将给美国半导体行业带来重大破坏。 图源:SEMI官网 现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官网最新消息,SEMI与SIA的态度一致,SEMI称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新出口管制条例,将损害美国半导体产业,并对半导体供应链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干扰,最终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此外,SEMI请求美国商务部立即在8月17日之前将生产中产品的保存条款延长至120天,以确保所有产品的许可决策具有可预测性
[手机便携]
SEMI:升级对华为<font color='red'>管制</font>将对半导体供应链造成巨大不确定性
运营商支招5G手机怎样省电:关闭5G网络换LTE
5G手机耗电这个事情,很多厂商也都在积极的跟进,而有运营商已经给出了一种可以解决的“方案”,着实让人有些凌乱。 据外媒报道,尽管Verizon支持部门一直在大力推广5G手机并耗费450多亿美元竞标一个更快的新频段,但该公司现在还是在Twitter上建议人们关闭手机的5G接入以保持电池寿命。 Verizon的支持人员在周日早上的一条推文中给出建议,如果用户发现自己手机的电池耗电比正常更快,那么能帮助节省电池寿命的一个方法就是打开LTE。 Verizon是在2020年10月正式推出下一代网络的,另外它还在上月宣布了公司2021年的大型5G计划。 该公司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扩大超快mmWave的覆盖范围,目前这一覆盖范围仅限于美国一
[手机便携]
美<font color='red'>运营商</font>支招5G手机怎样省电:关闭5G网络换LTE
全球LTE双模融合渐成趋势 运营商网络升级缓流量压力
    中东第一大综合运营商沙特电信(下文简称“STC”)近日表示,其正在沙特全国建设全球首个四模GSM/UMTS/TD-LTE/LTE,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TD-LTE和LTE FDD融合网络。在LTE网络融合方面,沙特并非唯一,国际上已有多家运营商开通了LTE-TDD/FDD融合网络,全球LTE双模融合渐成趋势。由此,全球4G网络升级速度或将加快,用户将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的LTE服务。   运营商纷纷建LTE双模网络   STC在全球拥有1亿6千万用户,经营业务涵盖固网、移动、数据和传输等。2012年,基于TD-LTE与GSM/UMTS网络的完美结合,STC的移动宽带服务质量大幅提升,重新塑造了其移动宽带品牌“QuickNet”
[手机便携]
罗德与施瓦茨紫光展锐合力建联合运营商测试实验室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联合紫光展锐,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之一,计划在中国建立一个联合运营商测试实验室。该项目是双方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至3月1日)上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一部分。 两家公司将专注于无线通信和测试理念,以更好地服务于双方的共同客户,其中包括三家中国网络运营商,以及罗德与施瓦茨已合作多年的其他国际运营商。在测试实验室中,罗德与施瓦茨将提供技术咨询和产品支持;同时,罗德与施瓦茨与紫光展锐也将根据国内外网络运营商的要求进行协同测试。双方的共同目标是确保芯片解决方案能更好地满足全球运营商的要求。 此前,紫光展锐已经选择了罗德与施瓦茨作为其2G、3G和4g领域的合作伙伴。如今,两家公司
[测试测量]
美智库详细谋划半导体设备产业出口管制新政
美国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日前发布报告,提出半导体制造设备是美国对华“卡脖子”的最重要抓手之一,但设备厂商基于正常商业考量,正试图将产能转移至美国以外地区,这一趋势将削弱美国出口禁令的效用。 CSET报告梳理发现,美国前三大设备厂商应用材料、KLA 和 Lam Research正在加大海外产能建设,现有的瓦森纳机制难以满足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要求。 CSET建议,美国应发展新的多边出口管制协调机制,并通过本土晶圆厂投资吸引设备厂商回流,此外,CSET还建议放宽高技术移民限制,吸引东亚地区设备产业人才来美工作,并向设备厂商提供税收优惠。
[手机便携]
美智库详细谋划半导体设备产业出口<font color='red'>管制</font>新政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