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成就,赞变化,盼盛会,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喜迎十八大。谈社会变化离不开百姓民生,谈社会发展少不了通信变迁。从鸿雁传书到网络生活,从少数电话到手机遍布,从火热BP机到多应用3G手机,从短信到微博微信……通信业的这十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信息沟通方式。
改变的背后,是时空距离的缩短,是沟通效率的提升,是电信改革带来的成果分享……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让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相信,电信业改革创新还将继续,电信服务将会为百姓民生提供更多的方便与实惠。
腾飞的发展:通电话到数字化,2G迈入3G
10年间,通信的变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沟通“由芯到心”,越来越便利。
沟通方式的变迁:通电话到移动化。数据显示,2002年底我国电话普及率25.9部/百人,电话用户3318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8193.1万户,移动电话14990.9万户;2012年9月,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6部/百人,固定电信普及率达到21部/百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108474.4万户,3G用户数突破2亿户,达20263.9万户。宽带普及提速工程顺利推进,截至9月底,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达59%。
通信工具地位的转变:奢侈品到大众化。曾是炫耀身份的资本,如今是生活必需品,手机由大变小,品种由少变多,样式由旧变新,功能由少变多,价格由高变低,用户由少变多,普及到了每个家庭、每个百姓。
技术的进步:2G到3G。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用户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2G用户向3G用户规模迁移,目前3G用户已成新增移动用户的主流,3G业务持续增长,在运营商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逐渐提升,我国3G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此外,我国从2002年的世界第一电话大国,迅速发展成全球有线宽带用户最多、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信息化大国,不仅拥有全球用户最多的固定、移动运营商,还拥有全球用户最多的手机浏览器、手机即时通信软件、手机搜索引擎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厂商。众多“第一”,诸多“之最”,无不显示我国通信业腾飞的发展。
电信改革的硕果:信息化应用惠民生
十年的改革,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有了量的变化。2002年年底,我国电信业完成业务总量5052亿元,业务收入4116亿元;2011年年底,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177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879.8亿元。从业务规模看,10年净增1.33倍;从业务收入看,10年净增1.4倍。
信息化推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质”的变化,尤其是3G时代的数据业务应用对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意义重大:
民生信息化服务不断深化。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在民生信息服务方面,全国已有302个城市建立无线城市门户网站,为城市居民提供包括资讯、天气、路况等在内的无线应用服务;在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方面,“智慧矿山”应用为全国40多家矿山企业建成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智能化、移动化、可视化;在公共管理信息化方面,智能公交应用在近200个城市、45万辆公交车上实现智能监控。
民生信息化应用向“智慧城市”升级。截至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还不断落实到“医食住行”和城市管理的具体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展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畅想的蓝图:通信大发展将继续创造惠民新价值
电信十年,变革创新一轮接着一轮;通信发展,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更将继续演绎无限精彩的信息化生活。
我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大量社会就业岗位。同时电信运营商还通过扶植产业链,2.3万家增值电信企业带动了百万人就业;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带动了大量人员创业就业;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求职用人企业对接,使2500万农民工受益于“务工易”。
“无时无刻不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用户继续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达5.05亿,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而有手机、用手机已不再是新鲜事,种类繁多的电信增值业务更是让通信由单一的语音通话形式变成了通信多媒体,无论是商务、娱乐、工作,还是生活、学习,处处离不开通信,从2G到3G,人们已经开始进入到了“玩通信”的时代。
由此,“电信服务开始由单向提供的资源,变成双向选择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论对企业还是对用户都日益凸显。现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电信业从本质上说就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只有消费者满意了,电信业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相信在未来,信息技术还将不断向智能化和普适化的方向迈进,人们的信息沟通生活将更加美好。
上一篇:2015年上海城市光网、WiFi、3G有望无线互通
下一篇:烽火网络构建安全高效的广电三网融合新网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