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站出货份额排行,华为仍居榜首

发布者:独行于世最新更新时间:2019-07-22 来源: 日经中文网关键字:华为  基站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基站)的全球出货金额份额来看,中国华为技术继2017年之后守住了首位宝座。美国以安全保障方面风险为由,呼吁各国在新一代通信标准5G中避免采用中国企业的通信设备。华为虽然处在这种逆风之下,但由于截至2018年时5G设备出货量还非常少,该公司在欧洲和亚洲等现行标准4G领域掌握较高份额,保住了第1位宝座。


英国IHS Markit的统计显示,从2018年手机基站的出货额来看,华为确保了30.9%的份额,维持了首位。份额提高了3个百分点。



第2位是瑞典爱立信,份额为27%。第3位是芬兰的诺基亚,为21.9%。前3的企业和名次与上年相同。这3家企业掌握近8成份额,移动通信基站市场正在形成垄断。

 

移动通信基站每10年发生一次通信方式的代际更替。自2018年下半年起美国的部分地区率先启动5G的商用化。不过,据IHS Markit统计,在2018年的手机基站出货额中,5G产品的影响微乎其微。2018年处于「两代之间」,市场整体缩小,出货额比2017年减少约45亿美元。

 

由于这种背景,在现行标准上掌握较高份额的华为保住了首位。但到2019年,世界各国的5G商用化全面启动,华为或将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实际上,美国5月对华为启动了事实上的出口禁止措施。之后,美国总统川普6月底提出放宽对华为制裁的方针,华为面临的环境将剧烈变化。

 

华为一直否认美国政府提出的间谍嫌疑。3月,华为以美国政府禁止采购该公司产品的法律违宪为由,在美国提起诉讼。华为主张美国拿不出支持其限制华为产品的依据。

 

虽然面临着逆风,但目前华为的5G商用合同正在增加。据华为表示,截至7月与世界30个国家签署了50项5G商用合同。很多国家的5G以现有的4G设备为基础进行建设。有观点认为在4G领域掌握较高份额的华为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字:华为  基站 引用地址:全球基站出货份额排行,华为仍居榜首

上一篇:特朗普:美国5G设备制造没中国的份儿
下一篇:技术文章—如何为5G基站组件选择合适的电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2 23:33

一文读懂华为的生态链部署逻辑
华为 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 通信技术 (ICT)解决方案供应商,2013年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商,此后华为又在通信业务的基础上,在制造链领域往下发展终端业务,向上布局云端业务,同时搭建自己的服务链,云、管、端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前言 华为作为目前国内ICT行业的融合性创新龙头企业,其多年经营探索的“云管端一体化”模式,可以成为ICT产业的标杆。   从长期而言,终端与网络边界日益模糊,终端将成为广义网络的毛细血管,或者终端有可能成为移动通信的基站一部分,实现信息转发与传递。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都不成熟的当下,重大技术革命也没有爆发,未来通过已有的技术进行的云网融合,是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的最佳途径。   三大业务与
[嵌入式]
折叠式成2018年智能手机新战场 华为三星苹果OPPO纷纷入局
电子网消息,折叠式智能手机即将成为手机创新的下一个战场。继中兴通讯日前发布新款折叠式中兴天机Axon M后,华为、OPPO亦将跟进推出折叠式手机,另外苹果、三星也同样在展开折叠式智能手机布局。业内人士称,三星电子已经在美国、韩国申请折叠式智能手机相关专利,而LG Display也在传接获苹果折叠式iPhone面板研发计划。如果三星与LG Electronics能率先量产单一屏幕的折叠式智能手机,将可摆脱国内手机厂商的追击。    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创新已经乏陈可数,对于发展折叠式双屏手机的大幅创新成手机厂商不遗余力的目标,其产品也确实让人惊艳。今年10月中兴通讯发布的Axon M智能手机,有单屏、双屏、扩展、镜像四种操作模式,
[手机便携]
华为人孟庆祥:华为对Google的禁用有什么策略呢?
前几天华为在德国发布新手机Mate 30,但官方不能预装Google移动服务(GMS),后来,有个人专门写了一篇用户如何自行安装GMS的文章,Google升级了软件,自行安装软件的的方法也堵死了。 这个事对华为的海外手机销售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象一下如果苹果手机不能安装微信,苹果手机在中国怎么卖? 在美国制裁中兴之前,我就设想一个问题跟别人交流,如果Google不给我们用操作系统怎么办?因为在中国Google也挣不到钱,我要是Google就会考虑这个策略。他们说不会的,你想多了。 事实证明,商业竞争犹如战国时代,所有能致人死地的招法,公司都是有可能采用的,什么背信弃义的事都做得出来,什么不作恶全都不算数的。乔布斯曾经对Google所
[手机便携]
联通部分城市2G基站将退网 让出频率发展4G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发展4G,中国联通在部分4G融合组网试点城市将被迫让部分2G网络退网,以便保证4G有更多的频率带宽,这既反映联通在FDD频率资源上获得的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同时又反映了联通建设FDD网络的决心。   此前6月27日,工信部批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全国16个城市进行混合组网实验,即4G网络可采用TDD和FDD两种制式。据了解,中国联通集团总体的建网思路是3G是语音和数据的主力承载网,4G是高速数据业务接口,其中4G网络部署以网络竞争力和投资效率双提升的原则进行部署。   据悉,联通2G清频退网的主要发生在联通开通4G混合组网的16个城市中,由于上行1755-1765 MHz /下行1850-1860 MHz段
[网络通信]
任正非:华为市场份额在1/3左右 剩下的留给对手
     7月29日消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后备干部项目管理与经营短训项目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表示干部要有基层实践经验为任职资格,“真正的英雄,都是从本职工作成长起来的,在本职工作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不能刻意塑造将军。”   以下为任正非在后备干部项目管理与经营短训项目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   一、现代化作战要训战结合,干部要有基层实践经验为任职资格,“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与过去时代不同,这个时代需要现代化武装才能上战场。用短期赋能的方式来指导你们,华大给了你们一大堆表格,告诉你们如何使用这些表格、如何指挥现代化作战。这些内容已经过了时间检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不是赋能了就自然会作战,而是看你们自己的理
[手机便携]
Canalys:2023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跌 3%,小米华为逆势增长
3 月 4 日消息,统计机构 Canalys 近日发布报告称,2023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4850 万台,同比下跌 3%。下滑主要受北美和西欧市场高通胀和需求疲软的影响。 ▲ 图源统计机构 Canalys,下同 Canalys 表示: 尽管苹果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降,但依然以 21% 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一; 小米推出智能手表(IT之家注:海外发布的小米手表 2 Pro)和多品类可穿戴新品,同比增长 45%,以 11%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华为新品 Watch GT4 推动了可穿戴设备的出货,第四季度同比增长 31%,排名第三。 谷歌则凭借 Pixel 和 Fitbit 手表手环的同步出
[物联网]
Canalys:2023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跌 3%,小米<font color='red'>华为</font>逆势增长
华为杨超斌:19年5G研发投资将超100亿元
6月6日,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移动通信每一代技术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未来10年就是5G的10年。华为将持续加大在5G领域投资,现在华为在5G网络上,整个投入的人力超过1万人,预计今年华为在5G上的研发投资会超过100亿人民币。 此前,杨超斌曾表示,中国无疑是5G时代的第一波市场,而中国将不会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的市场。在总体节奏上,5G部署速度比5G快得多,5G标准在第一部手机上被冻结,现在发布的标准是终端已经从整个终端的开发中释放出来,5G速度比去年快得多。 回看4G智能手机时代的发展历程,4G首款终端上市耗时3年。进入到5G手机时代后,因为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首款5G终端只用1年就上市了。因此,在华为看来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华为</font>杨超斌:19年5G研发投资将超100亿元
集邦咨询:华为光通信供应链不会受美制裁影响
集邦咨询(TrendForce)8月21日发表报告,分析美国一系列打压华为的政策对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和5G产业的影响。 报告指出,在美国近日出台华为“最严禁令”之前,虽然已经对华为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制裁,但实际的禁令一直在延迟,给了华为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最坏的情况——即无法再从供应商那里获取足够多的芯片零部件。 比如,华为的回应之一就是大量购买5G基站芯片。集邦咨询评估华为的5G基站芯片库存估计可以持续到整个2021年。目前,华为内部开发的用于其5G基站的天罡芯片为AAU解决方案带来革命性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基站这种传统通信设备产品不同于手机,其生命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这也使得业界对于基站产品的换代频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