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机席卷海外 利润是国内三到四倍

发布者:chunli最新更新时间:2008-04-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关键字:利润  材料  转型  出口  低端  渠道  价格  关税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黑手机”席卷海外

  “黑手机”小老板陈琛(化名)最近神清气爽,他的出口生意正日渐红火。

  上个月他接了一笔生意,给非洲的一个小国提供两万部手机,一下子赚了六七十万元。陈琛对此心满意足——那是一款低端手机,若在国内卖一部最多挣个十块钱,而卖到非洲却一部赚了30块。

  陈琛是深圳一家手机组装厂的老板,像他这样“作坊式”的大大小小的手机加工厂密布珠三角。按照业内流传的说法是,仅深圳宝安、龙岗一带就“不下千家”。

  和很多同行一样,陈琛生产的手机背负着“黑手机”的名分。就在2007年10月,随着国家取消手机生产核准制,“黑手机”终于得以“正名”,但生存状态却越来越差。“大约在2007年下半年,国内‘黑手机’市场开始饱和。”陈琛说,从那时开始,在国内平均每做五款机型,只有一款能盈利。

  随着2008年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增加,黑手机的利润一再压缩。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黑手机”单机利润平均被压缩了60%—80%,不少手机单部利润只有10元钱,最低甚至只有5元,这让陈琛觉得日子没法过。

  2007年10月的一天,陈琛做出了从业以来首次重要的战略转型——转战海外市场。如今陈琛每月的出口量大约为10万部,他告诉记者这在业内只算得上中等,深圳像他这样转战海外的黑手机还有很多,最大的出口量每月可达30万部。

  4月19日,在广交会波导手机的展柜前,这家号称中国最大国产手机出口商的一位国际业务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黑手机’出口量陡增,尤其在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市场,可谓遍地开花。”

  原本在国内市场遭“黑手机”挤压而被迫出海谋生的国产品牌厂商们,现今在海外市场再度与老“冤家”狭路相逢。“国内市场的惨烈历历在目,我们的压力是空前的。”上述人士唉声叹气。

  “黑手机”出口路径

  陈琛的首笔海外生意来自一家印度的经销商。

  “印度市场对于廉价的低端手机需求很大,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陈告诉记者,很多在海外做“黑手机”贸易的都是华人,他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一位浙江老板,在印度做贸易多年,当地渠道甚广,“第一单双方都做得很谨慎,就1万多部。”

  陈表示,1万部是圈内的“起步数”,单月最多的能做到30万部,价格分低端和高端机型,从3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陈的首笔生意,赚了大约30万人民币,“利润是国内市场的三到四倍。”

  数倍于内地市场的利润,激发了大批中国“黑手机”的海外掘金梦。而有着大量低端廉价机型需求缺口的印度、迪拜、非洲等地,则成为“黑手机”出海的首选市场。

  很少有买家会从内地直接进货,而有着自由贸易港多种关税优惠的香港,成为国内“黑手机”厂商与海外经销商的交易中转地,这与“水货”手机入华途径颇为相似。

  记者调查获悉,除了少量通过陆运“夹带”外,大量的“黑手机”通过水路批量走私入港,再经香港转运至海外的终端销售市场。知情者透露,仅该环节就可逃避17%的关税,这让原本低价的“黑手机”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

  某国内品牌厂商的海外市场部人士向记者抱怨,在印度市场,类似的一款机型公司压低了利润才卖4000卢比一部,而“黑手机”在街对面叫卖3000卢比。“这让我们很难堪,我们实在玩不过他们。”他抱怨道。

  深圳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估算,去年中国出口海外的“黑手机”应超过3000万部。“自有品牌的数量上,‘黑手机’的出口已超过了品牌厂商。”陈琛说。

  而来自赛迪咨询的一份统计显示,去年,国产品牌手机厂商的出口量大约在4000万部,如果刨去大量的贴牌、代工机种,自有品牌的手机出口量不足2000万部。

  据业内人士估计,在海外市场的利润远高于国内市场的现状下,“黑手机”的出口呈现加速态势,“今年超过1亿部应该没问题”。

  黑”与“白”的海外火拼

  凭借低价优势,陈琛工厂生产的第一单手机,很快在印度市场一抢而空。而随着经销商渠道的逐步稳定,更多的买家希望在低价的同时,增强手机的功能性。

  譬如在印度市场,有别于中国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的现况,当地有多达数十家运营商从事移动通信业务,中国的“黑手机”厂商率先推出“双卡双待”机型,一面市就在印度备受热捧。

  在陈琛看来,添置这些新功能对于“黑手机”厂商来说并不费力。陈琛告诉记者,“黑手机”的生产基本是分工协作,采取上下游订单形式协同作业,在深圳、东莞一带已形成从手机配件、芯片、电池、刻模、组装一条成熟的生产链,尽管彼此独立,但协作极为灵活。陈琛告诉记者:“我们换个机模只需15天,而品牌厂商至少要花两个月。”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手机似乎总在追随“黑手机”的步伐。某国内品牌厂商人士无奈地表示,他们生产一款新机型,从立项到论证到审批,往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等你推向市场,已然是人家的淘汰机型,‘黑手机’又出新品了。”

  “我们玩不过‘黑手机’。”上述波导人士不止一次向记者表示无奈。而多位手机圈人士告诉记者,诸如蓝牙、双卡双待等新技术,最早都是“黑手机”生产商将其配置在手机上。上述波导人士笑言:“从某种程度来说,‘黑手机’引领了手机市场的消费潮流。”

  凭借功能的多样性和廉价优势,在印度、中东、非洲等低端机型畅销的市场,“黑手机”势如破竹。

  而在另一方面,上述市场呈现出日益强于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更刺激了国内“黑手机”出海的“胃口”。

  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电信管理部门Trai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印度新增手机用户877万人,首度超过中国700万用户的月度增幅,其中中低端廉价机型,成为市场的销售主力。

  “现在的印度市场,就像是四、五年前中国的翻版。”多位国产手机厂商人士如此评述,“国内市场上品牌机与‘黑手机’的遭遇战,已然在海外市场重演。”

  “最后救命稻草”告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海外市场一度被誉为国产品牌手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备受“黑手机”围剿的国产品牌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从2003年左右开始纷纷转战海外。时至今日,海外市场已成为国产品牌机日益微薄利润的主要来源。据波导的财报,其2007年45亿元的总收入中,海外收入的比例高达61.39%,而2006年海外收入只占42.64%。而TCL手机更是80%的销售来自海外。

  国产品牌手机的出口市场则主要分为欧美、南美等运营商订制市场,和以东南亚、印度、非洲、中东的自主品牌市场。

  事实上,在现有国产品牌中除了中兴、华为等依靠优势的通信设备业务,而建立的手机品牌外,其余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普遍缺乏相当的认知度。这就导致在欧美等运营商订制市场,国产品牌手机基本采取贴牌和代工的形式出口,例如TCL在海外用的就是阿尔卡特。

  “位于产业链最低端的贴牌、代工,其利润率也是最低的。”上述波导人士坦言。来自赛迪顾问的一份研究显示,2007年国产手机OEM出口平均价格仅60美元。

  相比之下,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对于廉价手机的巨大需求,以低端机型主打的国产品牌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利润开拓空间。某国产品牌机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的品牌在印度等新兴市场获得的利润,已超过出口欧美等成熟市场。

  但好景不长,轮回多年之后,伴随大量的“黑手机”出口印度、非洲等地,国内低价搏杀的一幕,在海外再度上演。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印度、迪拜等新兴市场销量下滑得很厉害。”某国产品牌机海外市场人士不愿透露具体销售下滑数量,但他告诉记者,2004年该公司在印度成立了销售分公司,期望扩大在这个新兴市场的销售份额,“从现在的情况看,分公司还有无存在的必要?”

  对此,山脊资讯总经理谭贻国则表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所谓的国产品牌厂商。”谭是深圳手机界资深人士,在他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黑手机”的入市对于整体手机市场是一个促进,国产品牌厂商受到了挤压,但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不止如此,伴随着牌照的取消和自身的快速发展,不少原来的作坊式的“黑手机”其规模已可与国产品牌厂商抗衡。在采访中,深圳多位从事“黑手机”生产的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的提升,“黑手机”已不再是“低劣品”的代名词,并开始进入相对高端的欧美运营商订制市场。甚至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包括沃达丰在内的欧洲知名运营商,也开始跟深圳原本的“黑手机”厂商洽谈订购事宜。

  “其实,你很难再称他们是‘黑手机’了。”谭贻国说。

关键字:利润  材料  转型  出口  低端  渠道  价格  关税 引用地址:黑手机席卷海外 利润是国内三到四倍

上一篇:诺基亚邓元鋆称国产手机品牌目光短浅
下一篇:广电系手机电视标准三城市即将试商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1:01

台积电对美国说不:给补贴可以 但芯片利润、机密不能分享
为了吸引半导体制造回流本土,美国去年推出了520多亿美元的芯片补贴法案,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将在美国投资数百亿新建5nm、4nm晶圆厂,然而在给补贴的同时,美国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在美国建厂拿补贴,台积电、三星不仅面临成本激增的麻烦,还要满足美国设定的一系列条件,比如只要拿到的补贴超过1.5亿美元,这些厂商就需要承诺超过商定门槛之后,向美国政府返还部分利润。 跟美国分享利润还不是最夸张的,随着更多细则的出台,三星、台积电等公司还被要求提供详细的企业运营数据,包括按晶圆类型的产能、利用率、预期晶圆良率(无缺陷产品的百分比)、生产第一年的售价、每年的产量和价格上的变化。 这样分钱、分商业机密给美国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也让三
[半导体设计/制造]
共话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近二十位行业专家、企业家在这场午餐会上建言献策!
9月28日,由中国高科技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的 OFweek 2021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峰会暨企业家午餐会 ,在深圳四季酒店顺利举行。 本次午餐会是行业内高层次交流会,采用的是邀请制,出席的嘉宾有:OFweek维科网董事长李晓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杜如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其新、深圳大学教授石大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闵华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教授贠超等行业内顶级专家。 企业代表方面,有阿里云、百度、联想、树根互联、浪潮集团、阿童木机器人、大族机器人、合合信息、哈工智能、伟创力、梅卡曼德、Aabat+ GmbH、派纳维森等行业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副总裁到来。 在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哈
[机器人]
全面智能化转型,农业机器人紧跟步伐
农业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要论近现代对农业最有利的发明,农业机器人一定榜上有名。农业机器人的出现简化了农业生产的步骤、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么,农业机器人将在哪些方面大展拳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对此作出了安排。 工业机器人方面 重点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具备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 AGV 、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面向 3C 、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机器人]
二代Surface规格和价格曝光
    据CNET报道,二代Surface平板电脑与一代几乎一样,它仍然会使用10.6寸显示屏,采用VaporMg外壳,兼容一代Surface键盘和保护套。二代Surface的USB接口数量也与一代一样,不支持LTE,只支持WI-FI。  二代Surface共有两款: 第一款是Surface 2,它是Surface RT的后续产品,采用ARM架构Tegra 4处理器,续航8小时,这款产品不会使用ClearType full HD显示屏,目前的Surface Pro就是采用这种显示屏。 第二款是Surface Pro 2,它是Surface Pro的后续产品,采用英特尔Core i5 Haswell处理器,续航达7小时,之前一代产
[手机便携]
制造成本过高 iPhone 8或无缘陶瓷材料机身
    随着限量陶瓷版Apple Watch Series 2的亮相。有业内人士推测该表将为公司推出陶瓷版iPhone铺路,甚至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曝光的好几项苹果专利都在向外界暗示苹果正在打造一款陶瓷版iPhone。而最新证据便是公司去年8月份申请的专利,该专利阐释了用陶瓷材料制作的组件,该专利文件中甚至出现了疑为iPhone以及Apple Watch的图表。   不过,产品设计师格雷格却不这样认为,他表示苹果为iPhone 8采用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制作成本将相当高。他指出,苹果首先需要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来打造烧结厂,而每台机器的材料烧结时间大概是36小时除此之外,而打磨iPhone 8外壳的时间也需要两个小时。不仅如此,CNC
[手机便携]
合肥研究院制备出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科研人员为找出怎样能更加高效去除水中钴离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GO-NH2)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去除钴离子的实验研究。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快速、高效地去除水中钴离子,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其制备成过滤膜,这种过滤膜使用方便简单,可以高效地去除钴离子,不会有二次污染等问题。
[手机便携]
MCS-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的P0并行扩展方法
在 单片机 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占领了工业测控和自动化工程应用的主要市场,并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机型。 MCS-51单片机的并行口有P0、P1、P2和P3,由于P0口是地址/数据总线口,P2口是高8位地址线,P3口具有第二功能,这样,真正可以作为双向I/O口应用的就只有P1口了。这在大多数应用中是不够的,因此,大部分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P0口进行扩展。 由于MCS-51单片机的外部RAM和I/O口是统一编址的,因此,可以把单片机外部64K字节RAM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扩展外围I/O口的地址空间。这样,单片机就可以像
[单片机]
MCS-51单片机的输入/输<font color='red'>出口</font>的P0并行扩展方法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无需“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采用市面上常见原材料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 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题为“Single body-coupled fiber enables chipless textile electronics”。 该研究工作由东华大学作为唯一通讯单位主导完成,合作单位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伟峰为论文第一作者。 同期,《科学》还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评述报道。 官方表示,该成果被认为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
[物联网]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无需“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采用市面上常见原<font color='red'>材料</font>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