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博士
李廷伟博士于2010年5月加入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公司,任公司副总裁和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为Marvell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设定战略方向,并带领团队为现有以及新业务的开发、销售与客户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加盟Marvell之前,李博士是高通上海分公司主管以及业务开发高级总监。在这个岗位上,他主要专注于运营商关系和中国CDMA无线技术的推广。在此之前,他先后担任过朗讯科技的技术代表,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以及荷兰莱顿大学担任过研究职务。
李博士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科学硕士学位,并在荷兰莱顿大学获得了实验物理学的博士学位。
时 间:2012年4月24日
地 点:北京香格里拉饭店
人 物:Marvell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廷伟博士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 任爱青
TD领域优势明显
任爱青:Marvell是最先支持中国TD-SCDMA标准的国外芯片厂商之一,经过几年的培育,目前Marvell的TD芯片市场表现如何?芯片出货量有多大?
李廷伟:目前TD产品基于Marvell平台的出货量已达千万级。从去年开始,TD智能手机大量出货,不同手机厂商基于Marvell芯片的TD手机,其价格与WCDMA制式相同甚至更低。这么一个新的技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非常好的认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我认为,最好的评价就是用户的体验。
任爱青:Marvell是如何做到如此好的性价比的?
李廷伟:这主要得益于Marvell当初的投入。2008年,TD终端发展遇到瓶颈,我们的创始人戴伟立女士就坚信TD一定会成功。一是她看到了中国政府对这一技术的坚定支持,二是对中国移动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的实力的信任。在技术上,Marvell凭借多年的积累,开发出TD单芯片解决方案,而且不收任何专利费用。自从Marvell进入TD芯片市场,TD芯片的价格从最初的三四十美元,下降到现在的十几美元,和其他两个制式的产品价格相当甚至更低。从去年6、7月份开始,Marvell推出单芯片解决方案,TD智能终端变得更加丰富,摩托罗拉、三星、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海信等,都采用了我们的方案。现在我们的应用处理器芯片主频已经从600兆、800兆提升到1G,接下来将是双核的,还将兼容TD-LTE和FDD-LTE。
任爱青:在TD芯片领域,也有很多厂商在切入这一市场,而且发展也很快。与这些厂商相比,Marvell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廷伟:Marvell在半导体方面有十几年的深厚积累。Marvell不做功能手机,起点就是智能手机,第一个客户是黑莓手机,而且取得过很大的成功。在中国的TD上,Marvell有4年左右的持续投入,应用处理器有非常明显的技术领先性。在通信领域,Marvell不但提供芯片和解决方案,而且还提供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另外,Marvell还是一个硅谷企业,有硅谷半导体的血统。我们不但共享全球的IP,还把整个开发团队放在中国。我们也非常专注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服务,为终端消费者的体验服务,在技术研发、客户支持方面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们的技术好比“比萨饼”
任爱青:Marvell近几年的成长很快,产品线非常丰富。但这也意味着Marvell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面临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竞争对手。Marvell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李廷伟:Marvell业务主要集中在:一是存储;二是网络,包括家庭云、企业云等;三是前端的接入,包括PON、Wi-Fi、电力线上网以及最新的G.hn等;四是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等;五是绿色节能技术,如LED照明、智能电源管理等。
目前存储占Marvell收入很大的比例,但Marvell这两年正在大力转型,从传统的PC行业切入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以及融合的互联技术和终端领域。Marvell的两位创始人在多种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储备,希望通过技术的创新为人们创造更智能、更互联的美好生活,也就是我们公司创始人所提出的“Connected Lifestyle”的愿景。
现在Marvell的事业版图已从存储扩展到网络、智能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领域,成为技术解决方案覆盖最为广泛的半导体领先厂商。在未来一两年,硬盘存储技术将用到智能设备中,Marvell的优势也会很快发挥出来。我们还可以提供海量的存储能力,并做到高性价比、低功耗,这点非常重要。
任爱青:有业界人士曾表示,只有在细分市场做到前三位才能成功。在细分市场,Marvell如何面对专业厂商的竞争?
李廷伟:确实有一些半导体公司比较专注某一种产品,而Marvell涉及很宽的领域。或许有人会认为Marvell的业务是不是太分散,没有竞争力?其实不然。我们有很强大的IP库,我们提供不同领域业务的基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做成不同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解决方案。Marvell联合创始人戴伟立女士常常用“比萨饼”来形象地比喻Marvell所提供的多种技术。我们做的就像是比萨饼里的面饼,只要在面饼上加入不同的馅料,就可以做出不同种类的比萨,如海鲜比萨、蔬菜比萨等。我们不但可以做比萨,还可以把面饼切成一条条的面包。做比萨和做技术一样,看上去是些不同的东西,但有非常多的共性。
任爱青: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热点的变化越来越快。摩尔定律遭遇瓶颈,客户需求和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多重改变。这对Marvell而言有何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
李廷伟:任何领先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瓶颈,比如半导体工艺从55nm到40nm再到28nm,越往上越难走。因此,对半导体厂商而言,凭借技术领先的竞争策略也会遇到挑战。而且市场需求也产生了变化,单单技术好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经济不是稀缺经济,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过去技术领先还有很强的定价权,现在这些定价权都要看市场需求,技术和应用的融合以及用户良好的体验都非常关键和重要。
在传统家用照明和小电器领域,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也带给该领域非常大的改变。比如利用半导体技术改造传统的家用电扇和电灯,可节省20%~30%的能源。Marvell正在积极推广这些绿色节能技术,当然这涉及电源管理标准的制定以及控制技术的开发。另外,未来智能设备市场会呈指数级的增长,将产生巨大的应用需求。我们也有很多企业级解决方案,通过融合Wi-Fi、Zigbee等新的无线和控制技术,使整个大楼灯光实现统一管理,这些都是革命性的。
任爱青:2006年Marvell以6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的手机处理器业务。即使在现在看来这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在经过6年的变化之后,你对这一次的收购如何评价?这次收购对公司这几年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廷伟:这些年Marvell一路走来,回头来看,每一步都走得很正确。如果没有当初对英特尔处理器业务的收购,就没有我们智能手机的成功,就没有我们在TD终端领域的成功,而这些成功和我们的技术积累也密不可分。虽然英特尔架构的芯片很贵,但我们通过融合自己的技术,可以把功耗做得更小,成本做得更低,集成度做得更好。
任爱青:半导体业的整合已经变得非常频繁。Marvell也进行过多起收购,Marvell收购的原则是什么?收购之后如何快速整合?
李廷伟:智能、互联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并持之以恒付诸行动。对于这一类技术的公司,如果合适,我们会考虑收购,然后将其技术融合在我们的产品中。当市场由PC为主导向智能终端为主导发展的时候,我们收购了英特尔手机处理器业务;当中国TD发展的时候,我们收购了UT斯达康的无线业务。现在看来,这些收购对Marvell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任爱青:Marvell每年有10亿颗芯片的出货量,代工自然是很重要的方面。Marvell是否遭遇过产能瓶颈?目前的主流工艺是多少?如何演进?
李廷伟:我们和台积电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Marvell成立的时候,台积电还是投资方之一,后来Marvell变成了台积电最大的客户之一。到现在,双方合作都非常好,还没有碰到过产能的困难。我们现在主要生产40纳米工艺,到年底会转到28纳米。[page]
致力于全方位融合
任爱青:Marvell的核心理念是“Connected Lifestyle”,现在很多半导体企业也在谈互联及融合,对此你怎么看待?如何实现互联和融合?
李廷伟:芯片技术在PC、智能终端甚至智能家电和智能照明系统等方面,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融合。我们刚推出一款芯片,可以让手机和电视机互通。在手机上看到的节目,只需一点就可以上传到电视,也可以通过3G或Wi-Fi把高清节目直接转到电视上。支持两屏双路显示的芯片技术非常具有创新性,技术难度很高。在今年的CCBN上,我们推出的用于智能电视的双核1.2G芯片ARMADA 1500系列,不但可同时传输两路高清节目,而且集成度更高,运行更快,更省电。
目前Marvell拥有PON光纤到户技术,加上Wi-Fi和存储技术,可提供完整的家庭网关解决方案。智能互通互联实际上非常简单,用户体验非常真实,收费又不贵,如果产品的性价比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的。
实现多屏融合的挑战在于不同手机之间、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手机和电视之间如何互通。芯片可以支持多路输出,终端的功能也就有不同的定义。就像电视机一样,既可以变得更加智能化,也可以变成简单便宜的显示器。另外,手机也可以是机顶盒,芯片除了支持多模多屏以外,还要支持多频段。当然在不同的产品里,都会有不同优先级的定制,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东西。
从技术方案来说,今后的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而在于谁能为终端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让运营商提供最好的服务。Marvell有很强的融合优势,它的产品线比较全。Marvell不但能提供硬件、软件,还考虑到UI。我们去年还专门收购了一家侧重于软件平台开发的名叫Kinoma的公司。
任爱青: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是有的功能还用不到。Marvell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什么思路?
李廷伟: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每一业务领域要做深做强,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融合非常重要。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终端厂商,更希望半导体厂商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对运营商来说,他希望提供可持续和不断创新的服务。而我们的核心芯片有非常好的扩展性,而且能够实现非常好的安全保护。
具体到设计思路,一是,因为我们有很好的积累,我们在开发时共享大的IP库,我们也在非常紧密地和运营商商谈,和合作伙伴商谈,了解今年和未来两三年的需求。我们可以把芯片做得像模块一样,很容易添加。二是,有些技术已经开发出来了,但是还可持续优化。比如终端手机中应用处理器主频可能是1G的,但家里机顶盒里可能是300兆的,只要把它变成双核的,再做成相同的UI,这样就可以互通了。每个家庭里都有多台终端、多个遥控器,用一颗芯片就可集成这些功能,一个遥控器就可控制很多智能设备。
任爱青:随着更多功能的融合,企业是否会面临成本压力?
李廷伟:随着集成度的提高,芯片成本在不断降低。一方面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也非常快,所以融合的结果实际不是增加了成本,而是减少了成本。举个例子,用户需要的应用处理器是300兆的规划,500兆就可以。而Marvell一上来就谈1.2G,是不是太先进了?价格是不是要高很多?但一对比会发现1.2兆的比500兆的好很多,也不会太贵,而且更多的功能可以体现出来。这么一比较,用户也就自然会选择1.2G的应用处理器了。
任爱青:多屏融合是中国下一步的重要领域。正如你所言,Marvell在融合技术上已经做好准备,但要实现多屏融合,不只面临技术问题,还面临商业模式等问题。在此情况下,Marvell在中国市场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李廷伟:不同行业之间商业模式的整合确实是最大的挑战。以手机为例,过去只是为了通信,但现在在通信平台上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从广域网到办公室再到家庭还有云等,这些小局域网之间的无缝连接,使用户能够获得性价比非常高的体验。对于运营商来说,过去只有语音收入的模式,现在数据业务量很大,是一个挑战。最简单的模式是如果光纤到户、宽带到户的话,如果数据业务到位的话,即使收一定资费,消费者也是愿意接受的。我相信,在家庭互联方面,可随时随地享受快捷的互联生活。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已经从几千元降到一千元,未来可能是几百元,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成本的下降,提供服务也就变成了可能。当然,也会产生不同运营主体的竞争,但对用户来说,会有更多的选择。
核心技术研发植根中国
任爱青:目前很多半导体厂商都将中国作为重点战略市场,Marvell也不例外。Marvell中国的销售收入如何?对中国业务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
李廷伟:在中国,我们虽然不是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但我们在中国的投入已经超过其他公司,这是基于我们对中国的信心。Marvell在中国已经有1600人左右的团队,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合肥等地都有分公司。去年我们在中国市场实现了100%的增长,我相信今年也会有接近80%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中国市场很需要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和技术。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要让中国消费者用上性价比最高、质量最好的芯片。我们推崇两个P,即在行业里做到Proud,然后是有一定的Profit。我们是上市公司,合作伙伴赢我们才能赢,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与运营商一起制定规范和标准,也希望和其他厂商一起,基于Marvell平台推出更好的终端,共享甚至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合作专利,实现共赢。
任爱青:与其他半导体公司相比,你觉得Marvell的中国策略有什么不同特点?
李廷伟:和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Marvell愿意把核心的研发放在中国,这与两位创始人都是华人背景有关。对Marvell来说,来到中国就是一种回归。两年前,Marvell的智能终端、智能电视以及Wi-Fi和其他融合技术的核心研发落地中国,由此带动了和Marvell有合作关系的产业链的研发人员从北美到中国的迁徙。我们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做到并大力推动智能、互联,实现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共赢。
任爱青:Marvell中国研发团队与全球其他研发团队在研发产品方向上有侧重吗?
李廷伟:对于技术研发的部分,中国、美国、以色列研发团队都可以共享IP库。但同时我们把核心技术研发引入中国,中国的研发团队更加专注于中国市场的需求。比如有些技术在北美不需要融合,在中国就需要融合。另外,中国的整个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相比,完整度还不够高,但是终端厂商希望能提供相同的东西,这对芯片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打通不同行业,实现融合。
任爱青:Marvell的产品面向全球,Marvell与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合作模式是否相同,有什么差异?
李廷伟:共同点在于对先进技术的看法一致,不同在于北美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北美市场,产品定义也是围绕北美市场的要求。而中国企业不单面向中国市场,也面向全球市场,这为Marvell带来更多的挑战,包括对用户的理解等。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很多是先有产品,后有规范。我们必须先和合作伙伴进行定义,实现标准化。为此,我们把最核心的研发队伍植根于中国,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独特需求。
任爱青:前几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非常热,但近一两年大家觉得半导体行业不容易看到效果,投资热度也在降低。你觉得半导体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李廷伟:半导体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行业,投入非常大,而且集成度越来越高,企业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得非常快,也有一些积累了,而且相关产业发展快速,比如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所以我相信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了,但也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任爱青:中国设计企业数量众多,有些在细分市场做出特色的设计企业被国外企业收购。Marvell是不是也会考虑收购中国的设计企业?
李廷伟:我们的愿景是希望变成一个中国企业,Marvell中国将来要变成中国Marvell,所以我们不但谈收购,更多要谈合作共赢、分享。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带动Marvell全球的发展。
(文字/李映 摄影/张鹏)
上一篇:人人都能做手机 入口争夺战或再次挑起“3Q大战”
下一篇: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频发 市场乱象暴露监管软肋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