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新CEO尘埃落定 挑战移动短板

发布者:诗意世界最新更新时间:2013-05-03 来源: ofweek关键字:英特尔  CEO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业内备受关注的全球芯片产业老大英特尔CEO的继任今日终于尘埃落定,英特尔任命CO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为新任CEO,以接替今年6月退休的现任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虽然英特尔新CEO的人选终于从英特尔内部产生,意味着英特尔的发展战略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CEO在目前英特尔主要的三大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极本)中仍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智能手机:定位、模式及技术仍存短板

  先看业内最为关心的智能手机市场。直到今天,业内对于英特尔进入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定位仍存有疑惑。即英特尔在此市场究竟是像高通一样走追求利润的高端路线,还是效仿联发科行以量取胜之路。

  不可否认,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创新和技术实力。但与英特尔占据优势的传统PC市场不同,在智能手机市场,比拼的已不是单个芯片的性能和功耗,而是片上系统(SOc)的整合能力,这涉及到网络、通信、图形等多种应用芯片的集成,而这些方面,英特尔显然与高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英特尔一直宣称其在制程和架构创新上的优势,但采用ARM指令集的高通在这两个方面也不弱,例如目前基于ARM指令集的制程技术已进入28纳米,英特尔目前的主打产品还是32纳米,而在架构上,高通自己的Karit架构也相当优秀,所以从整体看,英特尔要想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与高通在高端争夺的胜算不大。而从目前英特尔OEM伙伴发布的智能手机定位看,基本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场,但这一市场的芯片厂商云集,竞争惨烈。

  据相关统计显示,英特尔在经过去年一年的试水后,其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总体份额不足1%。面对此景,英特尔似乎意识到从高端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所面临高通阻击的难度,所以其从去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一年后,将今年定为走“量”的一年。“既然走‘量’,英特尔就难免与联发科这种‘交钥匙模式’的芯片企业竞争。

  从市场经验看,联发科早在手机的2G时代就凭借此模式占据了当时手机芯片市场近80%左右的份额,而其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市场份额,在于其对于不同手机厂商的不同需求快速提供从手机芯片到应用的不同的解决方案,且成本较低。这意味着如果英特尔效仿联发科这种“交钥匙模式”走量的发展策略,能否承受低利润对于英特尔是最大的挑战。

  其次从模式上看,众所周知,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的领头羊ARM负责处理器架构设计并授权生产,它本身不生产和销售任何一块处理器,而是由它的客户来设计和生产具体的处理器产品,这与英特尔集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模式截然不同。显然,英特尔习惯了在PC时代相对水平化的产业链下与AMD这样的公司进行竞争,而在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英特尔与ARM的竞争意味着与全球的每一个芯片厂商进行竞争。

  模式上的差异,对英特尔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较大的。首先,芯片产品价格上处于劣势。ARM提供了一个基础架构,让其他芯片厂商去开发新产品,分担了部分成本,而独立负责研发设计并生产销售的英特尔显然成本更高,而价格因素肯定是手机厂商极为重视的一环;其次,众多的基于ARM架构的移动芯片厂商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使得手机厂商能根据自己的硬件组合与功能定位灵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芯片,而英特尔不可能靠自己一家来完成。[page]

 

     这也是ARM比英特尔更具竞争力的地方。最后,单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竞争已十分惨烈,并显露出优胜劣汰之势。例如今年德仪宣布不再将重心放在智能手机芯片;意法爱立信在坚持了4年之后也宣布解体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那么面对模式上的差异及竞争的惨烈,后进入的英特尔要想真正立足难度不小。

  最后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上,过去的一年,英特尔仅与联想、摩托罗拉等少数几家厂商推出了有限的机型,主要涉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并未在主流市场上获得较大影响力,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据相关统计,截至到去年年底,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与合作伙伴推出的智能手机仅为10款左右。要知道,无论是高通还是联发科,它们能够取得压倒性份额的原因之一都在于拥有众多终端厂商,包括一线厂商。据称,目前全球有超过600款内置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智能终端,还有超过450款正在研发过程,而中国庞大的大众智能机市场则是联发科芯片的领地。

  相比之下,英特尔方面,虽然有联想、中兴、摩托罗拉等厂商支持,但在合作伙伴的数量上与高通和联发科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接下来,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尤其是一线手机厂商的加盟,对于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实现大的突破也至关重要。

  平板电脑:犹抱琵琶 昔日伙伴双腿走路

  当苹果iPad占据平板电脑市场过半市场份额及基于ARM架构的Android平板疯狂追赶之时,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动作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

  英特尔之所以在平板电脑市场动作迟缓,一来是之前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超极本上,另外,就是微软的Windows7系统支持触控功能不佳,而Windows系统直到去年的10月才发布,从而延误了时间。

  当英特尔苦苦期待微软Windows8能够给自己在平板电脑市场带来机会的时候,微软却一改之前在PC领域的做法,在Windows8发布之时,率先在自己的Surface平板电脑中采用了ARM架构的芯片。尽管后续微软发布了采用英特尔芯片的Surface Pro,但这时距采用ARM芯片的Surface RT上市已过去快半年的时间。这也是微软在历次Windows的重大发布中,首先不支持英特尔。

  不要小看微软这一举措对于英特尔的影响,由于这接近半年的时间差,除了微软之外,英特尔在传统PC市场中的合作伙伴由于得不到Windows8的支持,即使想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中采用英特尔的芯片也是望尘莫及,而不得不加大在ARM+Android上的投入。

  其实早在Windows8发布之前,传统PC厂商鉴于平板电脑市场的快速增长,有的就已经在采用ARM+Android的组合进入平板电脑市场中。例如Acer、联想、华硕等。即使是在Windows8发布之后,之前曾暂停平板电脑开发的PC厂商,在重新进入该市场时,也没有采用英特尔的芯片。最典型的就是惠普,这个在传统PC市场英特尔最大的合作伙伴,其新近发布的Slate7采用的仍是AMR架构的芯片。[page]

 

    另外,根据Animoco最新调查显示,在Android平板阵营中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尺寸为7英寸。而从目前市场流行的7寸平板电脑看,价格低是最大的卖点,而为了成本上的考虑,多数厂商都会选择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另外,由于尺寸的缩小,对于英特尔芯片的功耗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低成本的Andr??oid平板电脑市场上,英特尔可以说是则刚刚起步。该公司此前推出了Atom Z2760处理器(代号为Clover Trail),仅使用于Windows 8平板电脑上。英特尔希望Clover Trail处理器主要应用在Windows平板电脑上,因此去年决定开发Lexington处理器,该处理器是英特尔代号为Medfield的Atom处理器的一个变种。

  据称,今年华硕发布了一款采用单核英特尔Atom Z2420处理器(代号为Lexington)的7英寸平板电脑,售价为249美元,具有3G语音和数据功能。尽管如此,日前惠普作为重返平板电脑市场之作的7寸Slate7采用ARM芯片的平板电脑最低价格仅为169美元及谷歌Nexus平板电脑采用四核ARM芯片的价格为199美元看,英特尔在注重价格的小尺寸平板电脑中的竞争力仍显不足。

  超极本:内外交困 普及仍需清障

  曾几何时,面对平板电脑的强势来袭,英特尔迅速变阵,于2011年推出了超极本(Ultrabook),但该类产品高昂的售价导致其竞争力相当低,甚至在PC市场中都难以占据一席之地。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12年超级本的出货量为1300万台,占全球PC总出货量的3%,占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6.4%。为何超极本会如此尴尬?

  业内依然记得,当时英特尔着力宣传的超极本的卖点或者说定位是与传统笔记本相比,更轻、更薄和性能不打折上。而其发布超极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冲击,但英特尔似乎没有搞清楚用户购买平板电脑最核心的原因(也就是平板电脑最大的卖点)是其与传统笔记本使用完全不同的触控体验。

  即便如此,当时所谓超极本(不支持触控)与主流笔记本相比超高的价格及缩水的配置也是未能激起用户购买或者更换传统笔记本的兴趣。

  就在这样一种模糊的市场定位及宣传之下,英特尔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意识到所谓超极本应该是PC/平板合一。即宣布随着今年6月Haswell平台的发布,触摸屏将成为其第三代超极本的标配。而这是否意味着前两代超极本的失败呢?至少从IDC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市场最糟糕的表现得到了证实。实际上早在之前,被冠以超极本之名的笔记本就一直销售不振,更不用说充当拯救PC市场重任了。

  由于英特尔对于超极本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不但误导了传统PC市场的用户,重要的是耽误了近2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平板电脑对于传统PC市场的冲击有增无减。

  尽管之前英特尔对于超极本模糊的市场定位及高企的价格未能获得用户的青睐,但微软支持触控的Windows8系统在去年10月就发布了,而其后超极本也可以借此加入触控功能,但到今年的第一季度,PC市场依旧创造了最大的跌幅。原因何在?[page]

    其实,作为平板/PC合一的超极本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这种融合体验(例如触控和传统PC)不能与单独的产品形态的体验差距太大;其二是基于Windows8的超极本价格不能太高,至少是传统笔记本的价格,但事实上这两个前提条件超极本均未实现。

  价格自不用说,说到体验,IDC在发布全球PC第一季度报告分析时称,用户发现Windows 8在体验上有所折衷,它既没有超越移动界面体验,也没有超越经典桌面界面体验。结果,许多用户无法享受新功能好处,比如触摸,传统的PC体验却有所下降。虽说Windows8与英特尔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新一代超极本目前几乎全部采用的是微软Windows8系统,这又决定了用户对于超极本的体验和感受。

  对于超极本价格偏高,英特尔已有所认识。据称,在英特尔决定其触控将成为第三代超极本标配上市之时,英特尔将会相关厂商予以补贴,以期降低超极本的价格,而在之前英特尔第一财季电话会议上,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称,采用英特尔Bay Trail处理器的超薄触屏笔记本的价格,将会最低降至200美元。

  正当Wintel将拯救传统PC的希望寄托在平板/PC合一的超极本的时候,谷歌发布了采用Chrome OS的Chromebook Pixel笔记本,并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谷歌似乎并未满足于此,近日有报道称,谷歌已向PC品牌厂商提交Android笔记本计划,并获得包括联想、惠普、华硕和三星的支持,它们将联手推出触控12寸以下Android笔记本,定价仅200-300美元,预计第3季度或者第4季度亮相。如果先期发布的基于Chrome OS的笔记本在应用方式上对于传统PC用户还是到门槛而可能会让Wintel超极本们暂时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基于Android系统的笔记本对于超极本的影响恐要大得多。

  从报道上看,首先是基于Android系统笔记本200—300美元的价格对于目前售价至少在600美元左右的超极本极具杀伤力。要知道目前业内诟病超极本难以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高企的价格。

  由于Android笔记本采用ARM架构处理器及系统免费导致整机价格要低于超极本,这势必给主导超极本的Wintel造成营收和利润的压力。毕竟英特尔还指望超极本(至少是初期)能够获得比传统笔记本更高的营收和利润,但Android笔记本一出,同是英特尔超极本合作伙伴,势必要对Android系统和Wintel间有个考量,即哪个平台能带来更大利润。”

  由此可见,类似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中呈现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竞争格局在未来也可能会出现在超极本市场,这意味着英特尔在超极本市场所面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任CEO面临的挑战不小,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关系着新CEO能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带领英特尔续写PC时代的辉煌。

   

关键字:英特尔  CEO 引用地址:英特尔新CEO尘埃落定 挑战移动短板

上一篇:诺西与Funet成功完成长距离100G现场试验
下一篇:华为任正非:破除魔咒自我革命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56

英特尔为爱尔兰员工提供3个月自愿无薪休假,公司计划明年压缩30亿美元成本
北京时间12月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英特尔将为爱尔兰的数千名员工提供3个月无薪休假。该公司计划在明年压缩30亿美元来对抗全球芯片行业的大幅萎缩。    英特尔今年早些时候刚刚宣布加大对爱尔兰一处新设施的投资。据悉,该公司目前还在向莱克斯利普工厂的员工询问是否考虑这个方案,但并未强制执行。    英特尔表示,这是一项“自愿休假计划”。在被问及如果主动参与计划的员工过少或过多会发生什么情况时,该公司补充道:“员工可以申请,最终由公司来决定。”    此举正值各大科技公司最近几个月纷纷经历裁员潮之际,他们都希望借助这种措施在经济下滑时控制成本。    芯片制造商遭遇了市场的快速低迷,许多公司都在过去两年发布了疲软的销售额和利润预期。  
[半导体设计/制造]
英特尔芯片被"剥壳"示众 AMD声讨再度升级
硝烟弥漫的四核大战再度升级,AMD此次给老对手英特尔出了狠招。12月1日,AMD首席销售与市场营销运营官亨利·理查德在美国将英特尔的四核处理器剥去外壳示众。 两周前,AMD服务站/工作站产品线全球业务拓展经理约翰·弗鲁赫在北京“炮轰”英特尔不是真四核,从此拉开“真假四核”战的序幕。 在12月1日的年度AMD行业分析师论坛上,理查德一手高举该公司自称为世界上首个“真四核”处理器的四核X86服务器处理器,另一手举着被剥掉外壳的英特尔四核处理器,而英特尔的处理器内部由两个双核处理器封装在一起。 随即这家公司掀起毫不留情的舆论攻击。AMD表示,英特尔去年就曾用两个单核封装的双核处理器应对AMD的双核处理器。AMD称,该公司的“真四核”是在
[焦点新闻]
英特尔联手中央电教馆,助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
英特尔与中央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中央电教馆”)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智能互联教育”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合作共同体会议。这意味着英特尔与中央电教馆联合实施的“智能互联教育”项目正式启动。英特尔和中央电教馆有关负责同志、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及智能互联教育合作共同体成员单位共计三十五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的目标。为更好地聚合各方力量,助推中国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智能互联教育合作共同体”(以下简称“合作共同体”)于今年6月18日正式成立。 合
[网络通信]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半导体问题预计将持续至2024年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认为,全球芯片短缺在未来两年内仍将是一个问题,半导体问题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 全球半导体短缺限制了芯片的制造,继续挤压着电子行业。虽然英特尔正在努力改善这种情况,但这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认为,供应不会很快缓解。 在接受CNBC采访时,Gelsinger认为短缺将持续到2024年,制造工具的有限影响了扩大生产和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他发表评论之前,英特尔公布了其最新季度收入为183.5亿美元。然而,由于低于预期的预测,股价在交易中遭受重创。 与其他芯片制造商一样,英特尔也在努力缓解这一问题,包括对美国和欧洲的设施进行大量投资。
[手机便携]
Intel终于发布四五代酷睿漏洞补丁:稳定不重启
  Spectre幽灵、Meltdown熔断漏洞近来把 Intel 搞得焦头烂额,因为近些年的产品集体存在,需要逐一修补,工作量之大着实罕见,期间还出现了打补丁后频繁重启的翻车现象。在此之前, Intel 已经向六代 酷睿 Skylake、七代 酷睿 Kaby Lake、八代 酷睿 Coffee Lake家族已经发烧级的Core X系列推送了这两个漏洞的修复补丁,并解决了频繁重启问题。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Spectre幽灵漏洞其实有两个版本,CVE-2017-5715可以通过软件更新解决,CVE-2017-5053则必须进行硬件级修补,七八代酷睿已经补好了。现在,  Intel 又向四代酷睿Hasw
[嵌入式]
07年半导体厂商排名:英特尔居首AMD无缘前十
11月29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据调研机构iSuppli初步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英特尔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 据iSuppli预计,到今年年底,英特尔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将增至12.5%,继续雄踞最大半导体厂商头衔。相比之下,竞争对手AMD则可能被挤出前十,排名第十一位。 而三星则继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预计为7.4%。东芝的排名将上升一位,位居第三。同时,把德州仪器推向第四的位置。 意法半导体继续排名第五,第六至第十位排名依次为Hynix、Renesas、索尼、NXP和英飞凌。 2007年10大半导体厂商排名(初步结果): 1. 英特尔(2006年排名第一) 2. 三星(2006年排名第二) 3. 东芝(20
[焦点新闻]
Stellantis CEO:向电动汽车转型成本超过汽车行业承受极限
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力驱动已成汽车领域的一大主要发展趋势,新兴汽车厂商和燃油汽车大厂,都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但无论是新兴汽车厂商研发电动汽车还是燃油汽车大厂向电动汽车转向,都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走在前列的特斯拉,就曾连续多年亏损。 全球第四大汽车厂商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的CEO卡洛斯·塔瓦雷斯 (Carlos Taveres)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超出了当前汽车行业能承受的极限。    卡洛斯·塔瓦雷斯认为,对汽车行业进行电气化,将导致每辆车的成本较传统燃油汽车增加50%,但他们不能将成本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因而大多数的中产消费者无力支付。    面对向电动汽
[汽车电子]
梁孟松出任联席CEO,周子学让中芯国际向前迈进一大步
 梁孟松出任中芯国际联席CEO的新闻终于发布,其实资本市场已经体现了很久。 过去几年虽然SMIC业绩不错,不过股价却一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升级能力的怀疑,梁孟松帮台积电搞定了14nm,帮三星搞定了14nm,没理由SMIC搞不定。 有人说三星会给梁孟松出走中芯国际设置障碍,就像台积电对待其出走三星,不过以其在中国市场的生意规模,估计三星还不敢。 无论中国集成电路这些年发展是否如报道的迅猛,海外对大陆的封锁特别是人才封锁已经越来越严格,不仅台积电、三星,包括Intel等国际巨头都在严禁核心人才出走大陆,人才特别是晶圆制造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这次周子学能够将梁孟松团队挖来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奇
[手机便携]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