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和产品团队必须征服复杂的技术难题、不菲的制造成本、充满风险的竞争环境以及重压下的自我怀疑,最终才将一款与众不同的智能电视推向市场
当小米电视只剩下3个月就要发布的时候,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多看科技CEO王川却深深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他开始担心自己领导团队开发的小米电视不足够好,难以吸引用户购买。
不仅王川,小米电视开发团队中几乎所有高管都患上了焦虑症。随着产品发布时间越来越接近,大家对这款智能电视越来越没信心,很多人进入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他们总忍不住问自己或悄悄地问同事:这款电视到底怎么卖,究竟谁会喜欢这个东西?
尽管在智能硬件领域已有多年积累,王川和自己团队的履历表中,之前仅有一款成功上市的硬件产品—一个手掌大小的智能盒子。
去年下半年,他们所属的多看科技被小米全资收购,很多人希望尽快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那么,是开发一款笔记本电脑还是一款平板电脑呢?他们曾面临很多选择,但王川选择开发一款智能电视。他相信,47寸屏幕的小米电视将在这个全新市场成为领导者,成为多看硬件团队实力的最佳证明。
无论对小米公司,还是对多看团队来说,小米电视都是最重要的硬件产品。同时,这款产品的开发难度也被抬升到空前的高度,它将采取全新的底层技术和交互设计。为此,王川调集了团队中最好的100多名工程师。
但难度仍然是超出预期的。多名负责人告诉《时间线》,开发过程中有好几次,他们都险些放弃这款智能电视。最危险的一次,他们无法让两块从未组合在一起运行的核心芯片顺滑地同步工作。不论小米电视的设计方案多么宏伟创新,如果不能推出最终产品,那么它什么都不是。王川告诉他的工程师:这样的产品,我接受不了。
所有技术问题最终被解决之后,整个项目开发团队已对小米电视陷入审美疲劳,甚至失去信心。他们忐忑不安地参与了小米电视9月发布会的准备工作,担心发布会后的批评和嘲笑铺天盖地而来。小米的品牌影响力通过网络树立起来,那里容易产生赞誉,也欢迎揶揄、咒骂。
第一次积极的改变发生在发布会现场,高管们看到为小米电视设计的展示间后,顿时觉得这台电视比在乱糟糟的开发环境中靓丽了许多。
在那场火爆异常的发布会上,小米电视UE负责人李创奇悄悄挤进了会场,目睹了雷军公布小米电视后现场观众的热情。“听到现场的反馈,我他妈有点想哭。我从没有经历过这样一款产品。”李创奇告诉《时间线》。发布会当晚,王川和团队聚餐时喝得大醉。
几近夭折?
什么是智能电视?很多人有很多的答案。王川的答案最简单直接:电脑。他认为智能电视就应该是一台超级电脑。
作为乔布斯的信徒,他认为乔布斯一生中开发的所有产品本质上都是一台超级电脑。只有在一台电脑上,才能依靠不同的应用带来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电视直播、在线视频、电视游戏等功能,都成为智能电视中的一个应用,就像电话功能只是iPhone或安卓手机中的一个应用那样。这已经成为王川的产品哲学。
当然,目前还没有看到真正可以颠覆用户体验的智能电视应用或功能出现,最有可能第一个承担起这个角色的还是游戏,不过也尚需时日。但王川和他的团队相信这一天很快就能到来。
王川之所以坚持把电视直播变成智能电视中的一个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用户不论收看湖南卫视直播的《爸爸去哪儿》,还是看在线美剧视频时,他看到的用户界面和使用的操控方式才能是统一的。
从理论上来说,小米之前已经成功开发过一台“超级电脑”—小米手机;从架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把小米电视视为一台巨屏的小米手机。那么开发一款巨屏手机又怎么会如此困难呢?要实现王川这种产品哲学,小米电视几次差点夭折,最终产品发布时间,也比原定的今年4月拖后半年之久,落后在了乐视和爱奇艺后面。
“真正的好设计是什么?使用起来简单,后台处理复杂。”小米电视产品及供应链负责人戴青松对《时间线》说,“比如苹果(520.56, 8.07, 1.57%)的产品,你看到简洁易用的界面,但实际上技术非常复杂。你只是靠界面这一层来解决问题,很多的用户场景你是做不出来的。”
很多所谓的智能电视,底层主结构仍是一台传统电视,然后在其中增加一颗智能芯片,来实现在线视频等功能。需要用户用遥控器在传统电视系统和智能系统之间切换。小米公司认为这样的交互功能体验并不够好,于是采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底层主板设计—相当于在一块手机主板上,增加一块电视芯片作为输入源,来支持电视直播功能。电视是其中的一个画中画。所有UI都运行在高通(67.45, 0.36, 0.54%)那块智能芯片上,电视只是电路主板上的一个元器件。
不过这样一来,主板的电路设计会完全不同。正是这项关键的开发工作,险些让小米电视无法发布。
这样的设计思路并非小米首创,小米的CPU供货商高通也拿出了一套相应的参考设计方案。但王川认为这套方案达不到他的标准,他反问电视项目的高管: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现成的方案?
简单来说,王川的团队用一块对中国电视信号兼容性更好、但没有参考设计的电视芯片,替换了参考方案中原有的芯片,然后全新开发了一套让这两块芯片能够稳定、高效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案。
“我就坚信它能这么用!这是我们自己尝试出来的。所以高通的方案中,包括电路很多东西我们都要重新改,所以我们的工作量大很多。”王川告诉《时间线》,“我觉得我做完之后大家都会认可这个方案,因为这是合理的。我帮他们试错了,告诉他们这么做是可以的。”
“其实底层我们做了这么多复杂的工作,只是为了让上面的应用看起来更舒服,提供一个统一的用户体验。”小米电视BSP负责人茹忆告诉本刊。
茹忆所负责的BSP团队不到30人,是开发这套芯片协议的主力,他们都拥有7年以上手机系统开发经验。茹忆则曾任摩托罗拉Linux内核研发负责人,2009年他在播思通讯带领团队参与了OPhone手机操作系统开发,这是中国第一个安卓定制开发系统。他和现在团队核心成员是中国最早进行安卓系统开发的一批工程师。
工程师们为小米电视选择了一颗MSTAR电视芯片与高通CPU搭档。根据小米提供的数据,MSTAR这家专注电视市场几十年的公司,在中国电视市场拥有70%份额。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对非标准电视信号的支持很好,其兼容性在中国市场是最好的。王川要把兼容性最好的电视芯片和性能最强的智能处理器搭配在一起,这让整个开发团队深受折磨。
在这个开发过程中,高通负责电视产品设计方案的工程师会乘飞机赶到多看办公室,一起改进这个构架。关于追求极致的定义,王川有一句话在小米广为流传: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
这套全新芯片搭配方案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要为运行在这个新架构上的安卓系统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小米竭力去做的,是保证安卓系统自身原有的稳定性,确保它更加兼容。工程师们用三个月时间的各种压力测试来确保小米电视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除了进行过7×24小时的视频播放测试外,还会进行频繁切换台、重复开机、重复刷机升级、频繁切换信号源等各种压力测试。
“我们的目的是要把电视系统和安卓系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很多传统电视制造商的产品中,电视直播和安卓界面完全是两个世界。这谈不上融合,而是搭积木。”茹忆笑着说。
重塑供应链
对于小米电视这个产品来说,产品及供应链负责人戴青松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王川的团队之前曾推出过小米盒子这样的硬件产品,但电视行业的水无疑更深。当小米电视研发成功,迈出从0到1的关键一步后,王川需要一个行业专家来帮助他把小米电视实现量产,完成从1到10000的跨越。
早在1999年,戴青松在创维负责维纳斯项目时,就结识了王川。后来,王川创办雷石后,戴青松还曾尝试与王川合作开发一款KTV电视。而当雷军投资王川创立多看,开发电子书相关产品时,戴青松成为多看的投资人之一。不过,戴青松自己却一直留在传统电视行业,担任过创维电视业务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经理、创维酷开电视CTO。戴青松担任TCL中国区研发负责人时,也曾带领团队开发出互联网电视产品。
王川也多次邀请戴青松加入多看,但戴青松告诉王川,如果做电视才会加入,否则免谈。随着2012年雷军和王川决心开发智能电视,戴青松终于成为王川的同事。王川在多看内部曾说,戴青松是他最难挖到的人。
戴青松来到多看时,这家公司没有一个专职人员负责供应链,他需要从零开始组建一套供应链管理体系。但对戴青松来说,这反而是个轻松起步的机会。
“选择重建这套体系时,你会把以前很多试错的东西全部省掉,一步就做到位,这样反而是最高效的。”戴青松对《时间线》说,“就像Tesla做电动车,你会发现它强大的地方是,根本就没有走传统行业的老路—做了非常多的试错最后试出一条对的路,而是在分析了传统行业状况后,直接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成功模式。”
无论从物品供应商、元器件供应商,还是从工厂的供应商,小米电视找到的是被三星、苹果等世界一流制造商训练过的供应商。戴青松认为,传统电视品牌的供应链体系,是在以往电视产品供不应求时代建立起来的内部体系。这意味着他们并不都是非常注重品质,也不具备直接与全球一流供应商市场竞争的经验和能力。
戴青松为小米电视寻找供应商时,他们已经能够理解智能电视和用互联网模式做硬件的理念。但对供应链仅仅讲故事可不够,他们真正的顾虑,是一家小公司跨行业来做电视这样的产品,能否组建一支有实力的团队,并开发出一个真正过硬的产品出来。
戴青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小米电视的开发成果一点一点地展现给供应商,从初期的手板模型开始,然后是电路板,再把逐步开发出来的系统UI跑给他们看。让供应商们体验到真实功能和传统电视、其他的智能电视有哪些不同。再加上他之前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人脉积累和小米手机的成功,帮助小米电视获得了顶级供应商的支持。
多看的硬件之路
随着小米智能电视推出可量产的产品,开发团队也在多次磨练中完成自我进化。
简单说,多看的硬件开发团队在新的环境下证明了自己。
不过,这次产品开发的胜利非一日之功。很大程度上,这与王川创建多看以来的每次业务尝试与转型,密不可分。
作为和雷军、周鸿祎同样在中国市场磨练出来的产品经理,王川一直有硬件梦想:成立多看的初衷就是开发出一款中国的Kindle。王川搭建了一支和小米手机一样的完整团队,包括软件、硬件、BSP、UI、UE。在小米推出手机前,他还建立了BBS用户社区和每周软件更新的模式。但后来,王川发现Kindle这类电子书设备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与出版业复杂博弈的困境,他决定转型。
不过,这段经历也让王川和团队学到不少东西。在深圳与供应链打交道的过程中,王川发现了视频市场的机会。在继续发展电子书业务的同时,王川把智能盒子的业务交给李创奇负责。一个月之后,王川陆续挖来了摩托罗拉(中国)手机基站硬件部门创始人严星、诺基亚Symbian中国区技术总监李锋。
“来之前王川就跟我说,想在小范围试错,找一个低成本方式,不出硬件就可以试错。我们就尝试在Apple TV上开发UI。”李锋对《时间线》说,“那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尝试互联网开发模式。”
2011年9月确定开发“多看 for Apple TV”后,10月就推出了第一版,并保持了之前Kindle ROM每周更新的模式。尽管当时开发成员只有5人,仍然建立起前端、后端架构,开发出UI和服务器雏形,为日后小米盒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套系统第一版发布,安装量增长到2000后,不论怎么调整UI、改善功能,每天最多只有两位数的用户增长。这让满心期待的开发团队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
多看团队中一个叫赖永赛的小伙子找到了一个销量规模比较大的Apple TV水货商,把“多看 for Apple TV”给他演示了一下。对方觉得这套中文系统操作方便,还聚合了中文在线视频内容,马上在他销售的Apple TV里就预装了多看系统。这套软件的装机量随后开始飙升。
随后赖永赛会跑到上海、深圳等地,一家家去拜访大型经销商。多看还会为他们印制定制的服务卡片。卡片正面印有这家经销商的其他产品推荐,如路由器等。反面是“多看 for Apple TV”的论坛网址和赖永赛的手机号码,随时为用户解决问题。
一段时间里,预装了多看系统的Apple TV都要加价销售。“多看 for Apple TV”2.0版本发布后,国内Apple TV的装机率超过85%。那时赖永赛跟淘宝上几乎所有Apple TV大卖家都成了朋友。现在,赖永赛已是小米电视市场负责人。
除了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积累,这次尝试还帮助多看找到了新的市场空间。通过“多看 for Apple TV”的成功,王川看到了用户对智能盒子的需求。但突然间,Apple TV这扇门被关上了。2012年3月苹果发布了Apple TV 3,无法再安装多看等外挂系统,而且旧款马上就会停产。有意思的是,Apple TV 3发布后,可以安装多看系统的旧款Appple TV在国内售价飙升,售价几乎是新款的2倍。
所有这一切,让王川下定决心以最快速度推出自己的智能盒子产品。“我先把盒子做出来,用盒子测试用户到底需要不需这样的产能。然后再做电视。”王川告诉《时间线》。
小米盒子的开发,让王川的硬件开发团队尝尽了苦头。这种痛苦并非来自产品技术开发难度,而是一些出乎他们意料的细节。不过,也正是经历了一个硬件产品的完整开发过程,多看的研发团队才理解了硬件开发的真正含义。
一个简单的Wi-Fi连接,就让拥有7年手机系统开发经验的茹忆团队手忙脚乱。在手机产品中,用户对手机的Wi-Fi网络的连接其实不会特别敏感,当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可能觉察不到Wi-Fi中断之后重新连接。而盒子上的Wi-Fi连接功能,要求长时间连续工作,就像一台路由器一样。一旦网络信号衰减、数据流量的波动等等,都会立即反映在视频节目的播放状态上。
有的用户观看视频,突然网断了,一查原来是路由器的问题,升级固件之后就好了。但有时盒子待机后重新启动,发现Wi-Fi上不了,多看的工程师发现,原来是盒子里面的一个电阻有问题。
“Wi-Fi的协议栈相当复杂。我们碰到过各种各样的路由。这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大一个困难。我们真的花了很多功夫去解决这个问题。”茹忆告诉本刊,“盒子是电视最重要的部分,Wi-Fi和接口问题真的帮助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盒子的集成网络是多么难做。”
另一个让开发团队抓狂的困难,是HDMI接口的问题。尽管HDMI是有标准协议的,但研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却发现,包括国外品牌在内,很多电视机的HDMI接口其实并不标准,各家电视厂商实现得千奇百怪。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通过HDMI线与电视连接后,有些盒子就能被识别,但有些则毫无反应,另一些电视接上盒子后,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工程师一检查,发现HDMI接口并未按照标准协议中规定的信道提供信号。
“我们当时要做电视有很多原因,有一点是因为我们做盒子时,不管国内国外的电视中不标准的问题太多了。”李创奇对《时间线》说,“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因为各家的电视为了省几毛钱、省几个芯片。那我们就自己来做一台,告诉他们电视就应该这么做。”
谁的小米电视
小米电视软件负责人李锋从盒子上得到的宝贵经验,则是如何通过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来判断产品开发的方向。最初,小米盒子只想做一个功能—播放在线视频,但李锋发现,居然有高达80%的用户在论坛都表示需要“本地播放”功能。
开发团队意识到,本地播放不仅是一个口碑效应明显的功能,还是盒子用户强需求的功能,于是就努力去开发、完善本地播放的功能。本地播放功能对盒子的要求极高,因为需要插接移动硬盘、U盘等外设,又牵扯到移动存储设备兼容性问题。另一方面,用户需要播放的视频格式又多种多样,这要求盒子能够支持足够多的视频格式。
开发团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善本地播放功能,可是当盒子用户规模超过10万人时,李锋却发现,使用本地播放功能的用户比例却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小米盒子的初期用户很多都是电脑玩家,他们对本地播放有强需求非常正常。但当产品从早期核心用户圈拓展到大众圈时,真正目标用户群的行为特征却并非如此。
“只有当用户形成群体规模时,你做数据挖掘才有意义。按互联网产品观念来看,你服务的是一个群体,100万人的群体,不等于100万个人的需求叠加。”李锋向本刊解释说,“要找出这个群体性需求,要找到这样一个集合,刚好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80%的需求,而不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这个经验和小米盒子的数据挖掘,为后续确定小米电视的目标用户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米电视开发团队最初设定了几类目标用户群,其中主力用户群应当是小米手机的用户,那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小米盒子的真实数据却显示,这样的智能产品的确都是年轻人购买的,但盒子最主要的两个用户群体却是他们的(岳)父母和孩子。根据官方数据,小米盒子中点播量最多的节目类型,是动画和韩剧,而且观看时间相当一部分都在白天时段,有的盒子甚至一整天地播放。
王川在2011年底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电视产品怎么做。当时媒体公布了一个数据,北京电视开机率不足35%。王川和小米电视团队开始思考离开电视的是哪些类型的人群,留在屏幕前的又是哪种类型的用户。
和很多智能电视制造商一样,王川最初也希望能把离开电视屏幕的年轻人拉回来。但通过市场验证,王川觉得,把那些习惯在小屏幕消费内容的年轻人拉回到电视前成本非常高,并不现实,还是应该关注留在电视屏幕前的人。新的电视收看方式,会逐步影响到那些不看电视的家人。因此,小米电视真正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停留在电视机前的人。这直接决定了小米电视并没有配备体验、语音操控等时髦技术,因为他们还不够完善易用,普通用户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现在的产品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我们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先服务那些在电视机前面的人。”李创奇说,“我们没有奢望只要自己一做电视,以前不看电视的人就看电视了。我们要让现在看电视的人看得更好。”
最终开发团队设定了五个用户模型,其中典型用户有三种:学龄前儿童、退休后的老年人和家庭妇女,这三类人群被确定为小米电视的主力用户。
细节控
小米电视开发完成,对王川个人来说,增强了作为硬件产品经理的信心。
风格极简的遥控器是王川最满意的产品设计之一。第一代小米盒子所配的遥控器,甚至比现在小米电视的11键遥控器还少了2个按钮——音量键。
当初,在开发遥控器时,小米盒子产品负责人李创奇跟王川吵了很久。李创奇认为音量键必须有,因为这个功能是独立于操作系统之外的。但在设计上坚持极简主义的王川固执地拒绝音量键,在这之前他已经把传统遥控器上最常用的频道增减按键砍掉了。他的理由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单手握住遥控器时,手指所触控的范围并不大,所有按键都要在这个舒适范围内设计。如果增加了音量键,手指就需要上下大范围的移动,这会带来操控不便。
吵到后来,王川告诉李创奇“我就给你这么多空间,你能做好证明你有本事。做不出来的话,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李创奇曾经考虑过用上下键调整音量,但考虑到这样的设计,会给第三方应用操作带来不便,于是就放弃了。小米盒子的遥控器,最终可把调节音量的功能交给电视遥控器去解决。但在小米电视上,这个操控无法转移,于是现在不论小米盒子还是小米电视的遥控器上,都增加了2个音量键。即便如此,去年冬天,在电视遥控器上增加音量键的事情,王川还反复让李创奇再想想办法做减法。
与Apple TV的遥控器相比,小米盒子遥控器的两个功能键设分别被计成“菜单”和“返回”,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一个“主页”按键。这三颗按键的设计,也符合安卓系统的操作需求。
小米盒子和遥控器的工业设计对Apple TV借鉴颇多。但王川和他的工程师,用微创新的方式,开发出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而在UI交互方面,小米盒子则完全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在产品开发方面,王川最爱说两句话:为什么一定用别人的?为什么不用别人的?特别是在代码、设计层面的开发,他相信靠自己开发团队努力能做得更好,一定不用现成的解决方案。这在小米电视底层双芯片协议和用户UI上已经充分体现。
当音量键出现在小米电视遥控器上后,这次让开发团队吵翻天的,则是是否需要在遥控器里增加蓝牙、体感和语音操控功能。
毫无疑问,如果装配了这些热门技术,可以让小米电视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放大。例如可以有更丰富的操控方式来玩像《疯狂小鸟》这样的游戏。但这些功能会让遥控器的成本增加近2倍。据参与相关讨论会的高管回忆,关于是否增加这些功能大家不仅在会议室激烈争论,在回家路上突然想到反驳对方的论据后,会马上打电话过去接着吵。
王川最终否定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功能还不够好用。“所有交互方式我都研究过,靠谱的我们用,不靠谱的全不用,不做噱头。”王川说,“我用过国际品牌最高档的电视、最好的体感操控,买时觉得非常美好,买回来你绝对不会用。”
他曾经专门向一位微软高管咨询过Kinect体感操控技术,对方告诉他这项技术的使用是有特殊场景的。Kinect本身会产生误码,但在游戏中用户只会觉得自己动作没做好,而不是操控不够精准。不过,在操控例如调节音量这样的电视功能时,不够精确的操控却会带来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
而语音操控功能,王川早在创办雷石开发KTV系统时就曾经尝试过,当初的识别率已经达90%多,但只要有误识别,用户体验就很糟糕,随后就不愿意用了。“他们告诉我,那些功能会帮我卖电视。可用户买回去会满意吗?”王川问道,“我告诉他们,等到你看到大街上大家都用语音操控手机了,那说明它真的有用了。我绝对不做噱头,我就做用户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在乎你买不买。”
你可以把这些理解为王川足够尊重用户,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即推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吸引大量用户购买,然后通过配件、应用等其他增值模式赚取利润。所以产品一定要足够有吸引力,否则增值模式无从谈起。
“我们产品做得好又不赚钱,用雷军的话说,爷,给点儿小费。”王川笑着说,“现在小米电视谈不上利润率,先把产品做好,量起来才有可能谈这些。”(记者 于欣烈)
关键字:小米电视 突破之路
引用地址:《时间线》:小米电视的突破之路
当小米电视只剩下3个月就要发布的时候,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多看科技CEO王川却深深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他开始担心自己领导团队开发的小米电视不足够好,难以吸引用户购买。
不仅王川,小米电视开发团队中几乎所有高管都患上了焦虑症。随着产品发布时间越来越接近,大家对这款智能电视越来越没信心,很多人进入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他们总忍不住问自己或悄悄地问同事:这款电视到底怎么卖,究竟谁会喜欢这个东西?
尽管在智能硬件领域已有多年积累,王川和自己团队的履历表中,之前仅有一款成功上市的硬件产品—一个手掌大小的智能盒子。
去年下半年,他们所属的多看科技被小米全资收购,很多人希望尽快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那么,是开发一款笔记本电脑还是一款平板电脑呢?他们曾面临很多选择,但王川选择开发一款智能电视。他相信,47寸屏幕的小米电视将在这个全新市场成为领导者,成为多看硬件团队实力的最佳证明。
无论对小米公司,还是对多看团队来说,小米电视都是最重要的硬件产品。同时,这款产品的开发难度也被抬升到空前的高度,它将采取全新的底层技术和交互设计。为此,王川调集了团队中最好的100多名工程师。
但难度仍然是超出预期的。多名负责人告诉《时间线》,开发过程中有好几次,他们都险些放弃这款智能电视。最危险的一次,他们无法让两块从未组合在一起运行的核心芯片顺滑地同步工作。不论小米电视的设计方案多么宏伟创新,如果不能推出最终产品,那么它什么都不是。王川告诉他的工程师:这样的产品,我接受不了。
所有技术问题最终被解决之后,整个项目开发团队已对小米电视陷入审美疲劳,甚至失去信心。他们忐忑不安地参与了小米电视9月发布会的准备工作,担心发布会后的批评和嘲笑铺天盖地而来。小米的品牌影响力通过网络树立起来,那里容易产生赞誉,也欢迎揶揄、咒骂。
第一次积极的改变发生在发布会现场,高管们看到为小米电视设计的展示间后,顿时觉得这台电视比在乱糟糟的开发环境中靓丽了许多。
在那场火爆异常的发布会上,小米电视UE负责人李创奇悄悄挤进了会场,目睹了雷军公布小米电视后现场观众的热情。“听到现场的反馈,我他妈有点想哭。我从没有经历过这样一款产品。”李创奇告诉《时间线》。发布会当晚,王川和团队聚餐时喝得大醉。
几近夭折?
什么是智能电视?很多人有很多的答案。王川的答案最简单直接:电脑。他认为智能电视就应该是一台超级电脑。
作为乔布斯的信徒,他认为乔布斯一生中开发的所有产品本质上都是一台超级电脑。只有在一台电脑上,才能依靠不同的应用带来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电视直播、在线视频、电视游戏等功能,都成为智能电视中的一个应用,就像电话功能只是iPhone或安卓手机中的一个应用那样。这已经成为王川的产品哲学。
当然,目前还没有看到真正可以颠覆用户体验的智能电视应用或功能出现,最有可能第一个承担起这个角色的还是游戏,不过也尚需时日。但王川和他的团队相信这一天很快就能到来。
王川之所以坚持把电视直播变成智能电视中的一个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用户不论收看湖南卫视直播的《爸爸去哪儿》,还是看在线美剧视频时,他看到的用户界面和使用的操控方式才能是统一的。
从理论上来说,小米之前已经成功开发过一台“超级电脑”—小米手机;从架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把小米电视视为一台巨屏的小米手机。那么开发一款巨屏手机又怎么会如此困难呢?要实现王川这种产品哲学,小米电视几次差点夭折,最终产品发布时间,也比原定的今年4月拖后半年之久,落后在了乐视和爱奇艺后面。
“真正的好设计是什么?使用起来简单,后台处理复杂。”小米电视产品及供应链负责人戴青松对《时间线》说,“比如苹果(520.56, 8.07, 1.57%)的产品,你看到简洁易用的界面,但实际上技术非常复杂。你只是靠界面这一层来解决问题,很多的用户场景你是做不出来的。”
很多所谓的智能电视,底层主结构仍是一台传统电视,然后在其中增加一颗智能芯片,来实现在线视频等功能。需要用户用遥控器在传统电视系统和智能系统之间切换。小米公司认为这样的交互功能体验并不够好,于是采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底层主板设计—相当于在一块手机主板上,增加一块电视芯片作为输入源,来支持电视直播功能。电视是其中的一个画中画。所有UI都运行在高通(67.45, 0.36, 0.54%)那块智能芯片上,电视只是电路主板上的一个元器件。
不过这样一来,主板的电路设计会完全不同。正是这项关键的开发工作,险些让小米电视无法发布。
这样的设计思路并非小米首创,小米的CPU供货商高通也拿出了一套相应的参考设计方案。但王川认为这套方案达不到他的标准,他反问电视项目的高管: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现成的方案?
简单来说,王川的团队用一块对中国电视信号兼容性更好、但没有参考设计的电视芯片,替换了参考方案中原有的芯片,然后全新开发了一套让这两块芯片能够稳定、高效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案。
“我就坚信它能这么用!这是我们自己尝试出来的。所以高通的方案中,包括电路很多东西我们都要重新改,所以我们的工作量大很多。”王川告诉《时间线》,“我觉得我做完之后大家都会认可这个方案,因为这是合理的。我帮他们试错了,告诉他们这么做是可以的。”
“其实底层我们做了这么多复杂的工作,只是为了让上面的应用看起来更舒服,提供一个统一的用户体验。”小米电视BSP负责人茹忆告诉本刊。
茹忆所负责的BSP团队不到30人,是开发这套芯片协议的主力,他们都拥有7年以上手机系统开发经验。茹忆则曾任摩托罗拉Linux内核研发负责人,2009年他在播思通讯带领团队参与了OPhone手机操作系统开发,这是中国第一个安卓定制开发系统。他和现在团队核心成员是中国最早进行安卓系统开发的一批工程师。
工程师们为小米电视选择了一颗MSTAR电视芯片与高通CPU搭档。根据小米提供的数据,MSTAR这家专注电视市场几十年的公司,在中国电视市场拥有70%份额。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对非标准电视信号的支持很好,其兼容性在中国市场是最好的。王川要把兼容性最好的电视芯片和性能最强的智能处理器搭配在一起,这让整个开发团队深受折磨。
在这个开发过程中,高通负责电视产品设计方案的工程师会乘飞机赶到多看办公室,一起改进这个构架。关于追求极致的定义,王川有一句话在小米广为流传: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
这套全新芯片搭配方案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要为运行在这个新架构上的安卓系统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小米竭力去做的,是保证安卓系统自身原有的稳定性,确保它更加兼容。工程师们用三个月时间的各种压力测试来确保小米电视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除了进行过7×24小时的视频播放测试外,还会进行频繁切换台、重复开机、重复刷机升级、频繁切换信号源等各种压力测试。
“我们的目的是要把电视系统和安卓系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很多传统电视制造商的产品中,电视直播和安卓界面完全是两个世界。这谈不上融合,而是搭积木。”茹忆笑着说。
重塑供应链
对于小米电视这个产品来说,产品及供应链负责人戴青松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王川的团队之前曾推出过小米盒子这样的硬件产品,但电视行业的水无疑更深。当小米电视研发成功,迈出从0到1的关键一步后,王川需要一个行业专家来帮助他把小米电视实现量产,完成从1到10000的跨越。
早在1999年,戴青松在创维负责维纳斯项目时,就结识了王川。后来,王川创办雷石后,戴青松还曾尝试与王川合作开发一款KTV电视。而当雷军投资王川创立多看,开发电子书相关产品时,戴青松成为多看的投资人之一。不过,戴青松自己却一直留在传统电视行业,担任过创维电视业务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经理、创维酷开电视CTO。戴青松担任TCL中国区研发负责人时,也曾带领团队开发出互联网电视产品。
王川也多次邀请戴青松加入多看,但戴青松告诉王川,如果做电视才会加入,否则免谈。随着2012年雷军和王川决心开发智能电视,戴青松终于成为王川的同事。王川在多看内部曾说,戴青松是他最难挖到的人。
戴青松来到多看时,这家公司没有一个专职人员负责供应链,他需要从零开始组建一套供应链管理体系。但对戴青松来说,这反而是个轻松起步的机会。
“选择重建这套体系时,你会把以前很多试错的东西全部省掉,一步就做到位,这样反而是最高效的。”戴青松对《时间线》说,“就像Tesla做电动车,你会发现它强大的地方是,根本就没有走传统行业的老路—做了非常多的试错最后试出一条对的路,而是在分析了传统行业状况后,直接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成功模式。”
无论从物品供应商、元器件供应商,还是从工厂的供应商,小米电视找到的是被三星、苹果等世界一流制造商训练过的供应商。戴青松认为,传统电视品牌的供应链体系,是在以往电视产品供不应求时代建立起来的内部体系。这意味着他们并不都是非常注重品质,也不具备直接与全球一流供应商市场竞争的经验和能力。
戴青松为小米电视寻找供应商时,他们已经能够理解智能电视和用互联网模式做硬件的理念。但对供应链仅仅讲故事可不够,他们真正的顾虑,是一家小公司跨行业来做电视这样的产品,能否组建一支有实力的团队,并开发出一个真正过硬的产品出来。
戴青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小米电视的开发成果一点一点地展现给供应商,从初期的手板模型开始,然后是电路板,再把逐步开发出来的系统UI跑给他们看。让供应商们体验到真实功能和传统电视、其他的智能电视有哪些不同。再加上他之前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人脉积累和小米手机的成功,帮助小米电视获得了顶级供应商的支持。
多看的硬件之路
随着小米智能电视推出可量产的产品,开发团队也在多次磨练中完成自我进化。
简单说,多看的硬件开发团队在新的环境下证明了自己。
不过,这次产品开发的胜利非一日之功。很大程度上,这与王川创建多看以来的每次业务尝试与转型,密不可分。
作为和雷军、周鸿祎同样在中国市场磨练出来的产品经理,王川一直有硬件梦想:成立多看的初衷就是开发出一款中国的Kindle。王川搭建了一支和小米手机一样的完整团队,包括软件、硬件、BSP、UI、UE。在小米推出手机前,他还建立了BBS用户社区和每周软件更新的模式。但后来,王川发现Kindle这类电子书设备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与出版业复杂博弈的困境,他决定转型。
不过,这段经历也让王川和团队学到不少东西。在深圳与供应链打交道的过程中,王川发现了视频市场的机会。在继续发展电子书业务的同时,王川把智能盒子的业务交给李创奇负责。一个月之后,王川陆续挖来了摩托罗拉(中国)手机基站硬件部门创始人严星、诺基亚Symbian中国区技术总监李锋。
“来之前王川就跟我说,想在小范围试错,找一个低成本方式,不出硬件就可以试错。我们就尝试在Apple TV上开发UI。”李锋对《时间线》说,“那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尝试互联网开发模式。”
2011年9月确定开发“多看 for Apple TV”后,10月就推出了第一版,并保持了之前Kindle ROM每周更新的模式。尽管当时开发成员只有5人,仍然建立起前端、后端架构,开发出UI和服务器雏形,为日后小米盒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套系统第一版发布,安装量增长到2000后,不论怎么调整UI、改善功能,每天最多只有两位数的用户增长。这让满心期待的开发团队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
多看团队中一个叫赖永赛的小伙子找到了一个销量规模比较大的Apple TV水货商,把“多看 for Apple TV”给他演示了一下。对方觉得这套中文系统操作方便,还聚合了中文在线视频内容,马上在他销售的Apple TV里就预装了多看系统。这套软件的装机量随后开始飙升。
随后赖永赛会跑到上海、深圳等地,一家家去拜访大型经销商。多看还会为他们印制定制的服务卡片。卡片正面印有这家经销商的其他产品推荐,如路由器等。反面是“多看 for Apple TV”的论坛网址和赖永赛的手机号码,随时为用户解决问题。
一段时间里,预装了多看系统的Apple TV都要加价销售。“多看 for Apple TV”2.0版本发布后,国内Apple TV的装机率超过85%。那时赖永赛跟淘宝上几乎所有Apple TV大卖家都成了朋友。现在,赖永赛已是小米电视市场负责人。
除了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积累,这次尝试还帮助多看找到了新的市场空间。通过“多看 for Apple TV”的成功,王川看到了用户对智能盒子的需求。但突然间,Apple TV这扇门被关上了。2012年3月苹果发布了Apple TV 3,无法再安装多看等外挂系统,而且旧款马上就会停产。有意思的是,Apple TV 3发布后,可以安装多看系统的旧款Appple TV在国内售价飙升,售价几乎是新款的2倍。
所有这一切,让王川下定决心以最快速度推出自己的智能盒子产品。“我先把盒子做出来,用盒子测试用户到底需要不需这样的产能。然后再做电视。”王川告诉《时间线》。
小米盒子的开发,让王川的硬件开发团队尝尽了苦头。这种痛苦并非来自产品技术开发难度,而是一些出乎他们意料的细节。不过,也正是经历了一个硬件产品的完整开发过程,多看的研发团队才理解了硬件开发的真正含义。
一个简单的Wi-Fi连接,就让拥有7年手机系统开发经验的茹忆团队手忙脚乱。在手机产品中,用户对手机的Wi-Fi网络的连接其实不会特别敏感,当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可能觉察不到Wi-Fi中断之后重新连接。而盒子上的Wi-Fi连接功能,要求长时间连续工作,就像一台路由器一样。一旦网络信号衰减、数据流量的波动等等,都会立即反映在视频节目的播放状态上。
有的用户观看视频,突然网断了,一查原来是路由器的问题,升级固件之后就好了。但有时盒子待机后重新启动,发现Wi-Fi上不了,多看的工程师发现,原来是盒子里面的一个电阻有问题。
“Wi-Fi的协议栈相当复杂。我们碰到过各种各样的路由。这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大一个困难。我们真的花了很多功夫去解决这个问题。”茹忆告诉本刊,“盒子是电视最重要的部分,Wi-Fi和接口问题真的帮助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盒子的集成网络是多么难做。”
另一个让开发团队抓狂的困难,是HDMI接口的问题。尽管HDMI是有标准协议的,但研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却发现,包括国外品牌在内,很多电视机的HDMI接口其实并不标准,各家电视厂商实现得千奇百怪。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通过HDMI线与电视连接后,有些盒子就能被识别,但有些则毫无反应,另一些电视接上盒子后,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工程师一检查,发现HDMI接口并未按照标准协议中规定的信道提供信号。
“我们当时要做电视有很多原因,有一点是因为我们做盒子时,不管国内国外的电视中不标准的问题太多了。”李创奇对《时间线》说,“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因为各家的电视为了省几毛钱、省几个芯片。那我们就自己来做一台,告诉他们电视就应该这么做。”
谁的小米电视
小米电视软件负责人李锋从盒子上得到的宝贵经验,则是如何通过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来判断产品开发的方向。最初,小米盒子只想做一个功能—播放在线视频,但李锋发现,居然有高达80%的用户在论坛都表示需要“本地播放”功能。
开发团队意识到,本地播放不仅是一个口碑效应明显的功能,还是盒子用户强需求的功能,于是就努力去开发、完善本地播放的功能。本地播放功能对盒子的要求极高,因为需要插接移动硬盘、U盘等外设,又牵扯到移动存储设备兼容性问题。另一方面,用户需要播放的视频格式又多种多样,这要求盒子能够支持足够多的视频格式。
开发团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善本地播放功能,可是当盒子用户规模超过10万人时,李锋却发现,使用本地播放功能的用户比例却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小米盒子的初期用户很多都是电脑玩家,他们对本地播放有强需求非常正常。但当产品从早期核心用户圈拓展到大众圈时,真正目标用户群的行为特征却并非如此。
“只有当用户形成群体规模时,你做数据挖掘才有意义。按互联网产品观念来看,你服务的是一个群体,100万人的群体,不等于100万个人的需求叠加。”李锋向本刊解释说,“要找出这个群体性需求,要找到这样一个集合,刚好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80%的需求,而不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这个经验和小米盒子的数据挖掘,为后续确定小米电视的目标用户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米电视开发团队最初设定了几类目标用户群,其中主力用户群应当是小米手机的用户,那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小米盒子的真实数据却显示,这样的智能产品的确都是年轻人购买的,但盒子最主要的两个用户群体却是他们的(岳)父母和孩子。根据官方数据,小米盒子中点播量最多的节目类型,是动画和韩剧,而且观看时间相当一部分都在白天时段,有的盒子甚至一整天地播放。
王川在2011年底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电视产品怎么做。当时媒体公布了一个数据,北京电视开机率不足35%。王川和小米电视团队开始思考离开电视的是哪些类型的人群,留在屏幕前的又是哪种类型的用户。
和很多智能电视制造商一样,王川最初也希望能把离开电视屏幕的年轻人拉回来。但通过市场验证,王川觉得,把那些习惯在小屏幕消费内容的年轻人拉回到电视前成本非常高,并不现实,还是应该关注留在电视屏幕前的人。新的电视收看方式,会逐步影响到那些不看电视的家人。因此,小米电视真正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停留在电视机前的人。这直接决定了小米电视并没有配备体验、语音操控等时髦技术,因为他们还不够完善易用,普通用户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现在的产品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我们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先服务那些在电视机前面的人。”李创奇说,“我们没有奢望只要自己一做电视,以前不看电视的人就看电视了。我们要让现在看电视的人看得更好。”
最终开发团队设定了五个用户模型,其中典型用户有三种:学龄前儿童、退休后的老年人和家庭妇女,这三类人群被确定为小米电视的主力用户。
细节控
小米电视开发完成,对王川个人来说,增强了作为硬件产品经理的信心。
风格极简的遥控器是王川最满意的产品设计之一。第一代小米盒子所配的遥控器,甚至比现在小米电视的11键遥控器还少了2个按钮——音量键。
当初,在开发遥控器时,小米盒子产品负责人李创奇跟王川吵了很久。李创奇认为音量键必须有,因为这个功能是独立于操作系统之外的。但在设计上坚持极简主义的王川固执地拒绝音量键,在这之前他已经把传统遥控器上最常用的频道增减按键砍掉了。他的理由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单手握住遥控器时,手指所触控的范围并不大,所有按键都要在这个舒适范围内设计。如果增加了音量键,手指就需要上下大范围的移动,这会带来操控不便。
吵到后来,王川告诉李创奇“我就给你这么多空间,你能做好证明你有本事。做不出来的话,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李创奇曾经考虑过用上下键调整音量,但考虑到这样的设计,会给第三方应用操作带来不便,于是就放弃了。小米盒子的遥控器,最终可把调节音量的功能交给电视遥控器去解决。但在小米电视上,这个操控无法转移,于是现在不论小米盒子还是小米电视的遥控器上,都增加了2个音量键。即便如此,去年冬天,在电视遥控器上增加音量键的事情,王川还反复让李创奇再想想办法做减法。
与Apple TV的遥控器相比,小米盒子遥控器的两个功能键设分别被计成“菜单”和“返回”,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一个“主页”按键。这三颗按键的设计,也符合安卓系统的操作需求。
小米盒子和遥控器的工业设计对Apple TV借鉴颇多。但王川和他的工程师,用微创新的方式,开发出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而在UI交互方面,小米盒子则完全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在产品开发方面,王川最爱说两句话:为什么一定用别人的?为什么不用别人的?特别是在代码、设计层面的开发,他相信靠自己开发团队努力能做得更好,一定不用现成的解决方案。这在小米电视底层双芯片协议和用户UI上已经充分体现。
当音量键出现在小米电视遥控器上后,这次让开发团队吵翻天的,则是是否需要在遥控器里增加蓝牙、体感和语音操控功能。
毫无疑问,如果装配了这些热门技术,可以让小米电视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放大。例如可以有更丰富的操控方式来玩像《疯狂小鸟》这样的游戏。但这些功能会让遥控器的成本增加近2倍。据参与相关讨论会的高管回忆,关于是否增加这些功能大家不仅在会议室激烈争论,在回家路上突然想到反驳对方的论据后,会马上打电话过去接着吵。
王川最终否定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功能还不够好用。“所有交互方式我都研究过,靠谱的我们用,不靠谱的全不用,不做噱头。”王川说,“我用过国际品牌最高档的电视、最好的体感操控,买时觉得非常美好,买回来你绝对不会用。”
他曾经专门向一位微软高管咨询过Kinect体感操控技术,对方告诉他这项技术的使用是有特殊场景的。Kinect本身会产生误码,但在游戏中用户只会觉得自己动作没做好,而不是操控不够精准。不过,在操控例如调节音量这样的电视功能时,不够精确的操控却会带来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
而语音操控功能,王川早在创办雷石开发KTV系统时就曾经尝试过,当初的识别率已经达90%多,但只要有误识别,用户体验就很糟糕,随后就不愿意用了。“他们告诉我,那些功能会帮我卖电视。可用户买回去会满意吗?”王川问道,“我告诉他们,等到你看到大街上大家都用语音操控手机了,那说明它真的有用了。我绝对不做噱头,我就做用户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在乎你买不买。”
你可以把这些理解为王川足够尊重用户,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即推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吸引大量用户购买,然后通过配件、应用等其他增值模式赚取利润。所以产品一定要足够有吸引力,否则增值模式无从谈起。
“我们产品做得好又不赚钱,用雷军的话说,爷,给点儿小费。”王川笑着说,“现在小米电视谈不上利润率,先把产品做好,量起来才有可能谈这些。”(记者 于欣烈)
上一篇:华夏时报:山寨电视的转正出路
下一篇:营收下滑 NVIDIA应该放弃Tegra业务吗?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3:28
华为、一加、拼多多加入智慧大屏战团,问未来哪家强?
电视机与电视机技术发展史 国内外行情 国内智能电视大战 电视机时间轴画卷 1906年,在德国的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电视图像接收机。 1925年,英国人约翰.洛奇.贝尔德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是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1936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在伦敦播放电视节目。 1941年,美国黑白电视开播。 1954年彩电在美国面世,广播电视业迅速发展。 1958年3月17日,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的日子,由此中国电视工业开始谱写历史。从黑白到彩色,从有线到无线,从传统到智能。 作为80、90后一代的我们一定清晰的记得小时候放学后,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路小跑回家,相约在一起看动
[嵌入式]
多款高端电视现新问题,疑似联发科芯片严重bug
近日,有不少用户反馈,自己专为游戏主机购买的新电视,在连接体验后出了严重的显示问题,而问题主要集中在 4K 120Hz 显示上。由于这些电视都搭载联发科芯片,有网友质疑联发科芯片有严重 bug。 据网友曝光出来的内容来看,原本可以支持 4K 120Hz 以及 GSYNC 技术的小米电视‘大师’65“OLED,在进行一次系统升级后就不支持 4K 120Hz 技术,并且还出现了连接电脑黑屏的现象,可谓是严重翻车。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这个锅应该有联发科来背,毕竟像 OPPO、小米近期所推出的旗舰新品均支持 HDMI 2.1 技术并且采用的都是联发科芯片,无一例外的出现了 4K 120Hz 翻车的情况。甚至连基于联发科芯片超频升级
[嵌入式]
小米电视征战印度市场 能否复制手机的成功?
最近, 小米 电视 首次进入印度市场,它的目标是在2019年3月之前成为印度最大的 电视 品牌。 小米 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已取得成功,但这种成功能够在印度 电视 市场重新复制吗?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小米 积极杀入电视市场,产品的价格只有三大顶尖品牌(LG、三星、索尼)的一半,从最初的表现看,小米取得了一些成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高管说,中国企业想打价格战,领导者似乎没有反击的策略。 一家大型电视制造商的高管说:“现在大家的态度是‘先等等,看看再说’,上面要求我们密切监视小米的行动。现在关心的也只是它的产品价格低,售价只有一半,如果我们跟进,那就会完全破坏价格策略。” 继智能手机之
[嵌入式]
价值8999,超大尺寸+AI语音交互小米电视4值得pick 吗?
在深圳大运中心举行的小米年度旗舰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根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4月份 小米电视 线上线下总出货量超过所有品牌,跃居中国第一。同时,迄今最大尺寸的小米电视——75英寸小米电视4也正式发布,薄至11.4mm,是全球最薄的75英寸电视。该机金属机身设计,搭载64位四核处理器,2GB 大内存32GB大存储,并内置“小爱同学”语音助手,定价仅8999元。 2017年小米电视逆市大涨,而进入2018年以来,小米电视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出货量持续增长。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月小米电视超过众多老牌选手,线上线下总出货量跃升到国内第三;3月,小米电视出货量上升至中国第二;而在刚过去的4
[嵌入式]
小米电视大师82寸至尊纪念版发布,首发的是mini LED技术
今天,小米电视“大师”82寸至尊纪念版正式发布,配备了8K 120Hz屏,使用了15360个 小米电视“大师”82寸至尊纪念版是一款追求极致画质及音效的高端电视,采用7680x4320的8K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True 10bit面板,10.7亿色彩,同时还支持HDR10、杜比视界及HLG。这款电视首发使用了mini LED技术,这是未来一代的显示技术,集成了15360颗mini LED灯珠,960分区控光,60颗独立控光芯片,“锐影光控”技术使得每个分区都可以实现4096级明暗变化,层次丰富,细节出色。 小米电视“大师”82寸至尊纪念版实现了2000nit+的峰值亮度,40000:1的超高对比度,还支持98% DCI
[手机便携]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 ams圣诞礼物大作战:扫码、关注、玩游戏、赢礼!
- 聊聊你眼中的仙童,超值极品拿到手!
- 有奖直播:NXP 汽车系统电源管理开讲啦,从功能安全架构到新品FS26,预约有礼~
- 观展有礼 | 到 e 络盟展台,领星巴克咖啡券(上海慕尼黑电子展)
- 免费测评乐鑫ESP32-C3-DevKitM-1
- 是德科技有奖问答活动之三,极限温度测试示波器探头方案,答题闯关赢好礼!
- 有奖直播|TI DLP® 技术在AR HUD及车内显示应用的展望
- 兆易GD32307E-START免费测评试用
- 以科技之力,成就安全 PI与您一起驾驭明天的智慧 答题赢好礼!
- 免费申请|中科亿海微神针系列FPGA开发板EQ6HL45 1V0
11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