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6=46%”。
估计大多数人很难相信,靠安卓定制系统起家、凭低价智能机出位的小米,居然有近一半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与手机无关,而与“水处理或净水器”相关。
不过,这就是小米专利家底的真实现状之一。截至2015年5月25日,小米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2件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2件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在99件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有44件与水处理相关。
看来,小米公司俨然要成为一家“净水器”公司了。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或现象?小米的“专利底裤”到底有多短?小米现有专利积累,真的经得起考验或“拷打”吗?
“致敬苹果”
小米被指“抄袭”爱立信诉其侵权
2014年10月,苹果公司设计总监在出席《名利场》新设立峰会时,对小米等公司的“借鉴”行为公开表示了不满:“这并不是致敬,这就是抄袭。”
这应该算是苹果高管就小米等“中国致敬者们”的首度隔空回话,也已经暴露出小米所潜藏的知识产权隐忧。
果不然,大概两个月后,小米就因涉嫌专利期权被曾经的手机专利巨头爱立信起诉了。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根据此前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发出的文件,爱立信诉小米专利侵权案于今年5月21日开庭。
换言之,这场始于2014年12月5日的专利纠纷,历经爱立信申请“诉前禁令”、小米被迫提存巨额保证金、双方多轮次“声明与反声明”之后,终于进入庭审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一般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周期,没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可能很难会拿到最终判决,此外,很多专利侵权纠纷都在法院判决审理周期内达成和解而告终。
这场发生在印度地界的专利纠纷,笔者相信也不会例外。
显然,在这些事件背后,其实是小米的专利家底太过单薄。那么,小米的“专利底裤”到底有多短?
笔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数量、专利结构、专利倾向及申请时间分布等多个维度,详细看看小米的专利“家底”。
专利规模
远远落后于苹果和爱立信
应该说,小米与苹果、爱立信在专利规模上的差距是相当“显著”的。截至2015年5月30日,在专利检索数上,苹果(3236件)是小米(2476件)的1.3倍,爱立信(6065件)是小米的2.4倍;在发明公布数上,爱立信(2911件)是小米(2193件)的1.3倍,小米是苹果(1319件)1.6倍;在发明授权数上,爱立信(1499件)是小米(42件)35.7倍,苹果(683件)是小米的16.3倍;在实用新型数上,小米(96件)是爱立信(20件)的4.8倍,苹果(307件)是小米的3.2倍;而在外观专利数上,爱立信(255件)是小米(102件)的2.5倍,苹果(368件)是小米的3.6倍。
显然,与苹果相比,小米仅有一项指标领先苹果,即发明公布数;而与爱立信相比,小米全面落后于爱立信。
众所周知,三大专利类型中,技术“含金量”从高到低依序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此外,此“含金量”排序也是专利授权难易程度的体现。
具体来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发明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有很高要求,而外观设计专利则强调的“可明显区别”,也就是“不重样”。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专利制度中设立“实用新型”,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目的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欧美等大多数国家,并未单独设立“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包括高通、安立信等在内的国际专利巨头的专利布局中,很少涉及实用新型专利。
不可否认的是,与苹果和爱立信相比,小米公司成立刚满5年,远比前述两家公司更为“年轻”,这也使得小米的现有专利积累稍显不足。
不过,从专利申请的趋势来看,小米的势头还是比较“猛”的。其发明公布数(已提交专利申请尚未授权的)已经超过苹果。
专利布局
成功后才加强专利保护
在小米已提交申请暂未授权的专利申请来看,成立于2009年的小米,最早的专利申请发生在2010年。
数据显示,小米已提交申请暂未获得授权的专利分布情况如下,2010年提交了1件,2011年提交了35件,2012年提交了257件,2013年提交了638件,2014年提交了1186件。
显然,小米在专利布局上的拐点发生在2012年,小米当年提交的专利申请首次破百,达成257件,该年度提交的专利申请为前两年申请总量的7倍之多。
事实,2012年也是小米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年发布的“小米2”成为小米手机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款机型,小米2凭借1740万的出货量,一度成为国产手机中最为畅销的安卓手机。
而自2012年之后,小米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保持年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度的申请量是2012年的250%,2014年度的申请量是2013年的185%。
此前小米副总裁林斌曾表示,“2015年,小米的目标是2000件,2016年则是翻倍4000件,2017年再翻倍达到8000件,这些全部都是专利发明,并不包括外观专利”。
参考最近两年小米专利申请的提交速度和增幅,林斌所言2015年新提交2000件专利申请,应该问题不大。
然而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是,小米有可能会陷入“为了数量而数量”的专利保护和布局之道—大量提交的未必会是与手机或通信相关的专利。
截至2015年5月30日,小米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2件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2件外观设计专利。
从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授权专利申请时点来看,自2012年起,小米申请的专利也密集进入授权期。其中,发明授权数方面,2012年(31件)提交的是2011年(4件)的775%;实用新型授权量方面,2013年(6件)提交的是2012年(3件)的200%,2014年(71件)提交的是2013年的443%;外观设计授权量方面,2013年(23件)提交的是2012年(16件)的140%,2014年(46件)提交的是2013年的200%。
专利内容
净水器和智能设备成最新布局
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已全面涵盖“通信、信显示、信号、客户端、充电”等领域,其中,装置(26件)、终端(19件)等为代表的手机相关专利占比较大。
而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水处理、终端、后盖、耳机、摄像头、手机、电视和插头”等诸多领域。
令人意外的是,与水处理或净水器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较大。其当前已获得授权的96件实用新型专利中,有44件与水处理相关。
简单说,小米不仅是一家手机厂商,而且似乎正在成为一家净水器厂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正式开卖“净水器”,预计此品类会成为小米近期重点推广的产品之一。
诚如前述,小米在面临专利积累的“数量之短”困境时,有可能已陷入“片面追求数量”的局面,而从其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水处理”相关专利占比高达46%,已露出“端倪”。
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所涉领域包括“手机、记录仪、电源、包装、舒缓、净化器、电视、音响、耳机、后盖”等诸多品类或配件。
其中,小米已经取得10件与智能记录仪相关的外观设计,除去手环外,还涉及领带夹、项圈、吊坠、项链和挂件等多种新款智能穿戴设备。
对于这些尚未进入销售期的全新智能设备,预计也会在下半年密集进入销售期。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面对苹果、爱立信等手机专利巨头设置的壁垒,小米确实在努力研发以期待缩短差距,但由于以爱立信等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巨头拥有众多2G、3G、4G相关的标准基础专利,这种先发优势仅靠自发研究是很难追赶或消除的。
谋划未来
借鉴HTC专利战术注重研发收购
事实上,同为智能手机厂商代表,HTC的很多做法或教训应该值得小米汲取和借鉴。
从应对策略来说,HTC在做好自身专利研发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收购的方式,丰富自己的专利“武器库”。
事实上,代工起家的HTC,刚开始也没有太多专利,直到2010年和苹果开打专利战的时候,才发现“手中无粮、心头必慌”,除了自身加强申请专利,更是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积极收购专利。
2011年4月,也就是HTC与苹果专利“拉锯战”一年后,HTC花费7500万美元从美国ADC Telecommunications获得超过80项4G LTE专利,确保有能力在美国市场面对竞争,并在同年7月以3亿美元代价并购S3 Graphics公司,获得后者235件授权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取得绘图处理关键技术,进一步强化和苹果进行谈判的筹码。
显然,对小米来说,要应对包括爱立信等在手机专利巨头的“专利压制”,仅靠自主研发是不够的,也需要考虑通过收购的方式强化自己的专利“实力”。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小米在做好手机、通信等相关布局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参与5G等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标准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小米也正在通过多元化,通过涉足众多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扩大收入来源并实现风险分散及专利规模提升。
不过,如今为了壮大专利武器库,小米似乎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获得了大量与水处理相关的专利。
表面上看,专利数量或规模是上去了,但是,在与类似爱立信、苹果等巨头比拼专利时,估计招架之力还不够。
关键字:小米专利
引用地址:探小米专利“家底”水处理是强项
估计大多数人很难相信,靠安卓定制系统起家、凭低价智能机出位的小米,居然有近一半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与手机无关,而与“水处理或净水器”相关。
不过,这就是小米专利家底的真实现状之一。截至2015年5月25日,小米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2件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2件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在99件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有44件与水处理相关。
看来,小米公司俨然要成为一家“净水器”公司了。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或现象?小米的“专利底裤”到底有多短?小米现有专利积累,真的经得起考验或“拷打”吗?
“致敬苹果”
小米被指“抄袭”爱立信诉其侵权
2014年10月,苹果公司设计总监在出席《名利场》新设立峰会时,对小米等公司的“借鉴”行为公开表示了不满:“这并不是致敬,这就是抄袭。”
这应该算是苹果高管就小米等“中国致敬者们”的首度隔空回话,也已经暴露出小米所潜藏的知识产权隐忧。
果不然,大概两个月后,小米就因涉嫌专利期权被曾经的手机专利巨头爱立信起诉了。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根据此前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发出的文件,爱立信诉小米专利侵权案于今年5月21日开庭。
换言之,这场始于2014年12月5日的专利纠纷,历经爱立信申请“诉前禁令”、小米被迫提存巨额保证金、双方多轮次“声明与反声明”之后,终于进入庭审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一般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周期,没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可能很难会拿到最终判决,此外,很多专利侵权纠纷都在法院判决审理周期内达成和解而告终。
这场发生在印度地界的专利纠纷,笔者相信也不会例外。
显然,在这些事件背后,其实是小米的专利家底太过单薄。那么,小米的“专利底裤”到底有多短?
笔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数量、专利结构、专利倾向及申请时间分布等多个维度,详细看看小米的专利“家底”。
专利规模
远远落后于苹果和爱立信
应该说,小米与苹果、爱立信在专利规模上的差距是相当“显著”的。截至2015年5月30日,在专利检索数上,苹果(3236件)是小米(2476件)的1.3倍,爱立信(6065件)是小米的2.4倍;在发明公布数上,爱立信(2911件)是小米(2193件)的1.3倍,小米是苹果(1319件)1.6倍;在发明授权数上,爱立信(1499件)是小米(42件)35.7倍,苹果(683件)是小米的16.3倍;在实用新型数上,小米(96件)是爱立信(20件)的4.8倍,苹果(307件)是小米的3.2倍;而在外观专利数上,爱立信(255件)是小米(102件)的2.5倍,苹果(368件)是小米的3.6倍。
显然,与苹果相比,小米仅有一项指标领先苹果,即发明公布数;而与爱立信相比,小米全面落后于爱立信。
众所周知,三大专利类型中,技术“含金量”从高到低依序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此外,此“含金量”排序也是专利授权难易程度的体现。
具体来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发明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有很高要求,而外观设计专利则强调的“可明显区别”,也就是“不重样”。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专利制度中设立“实用新型”,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目的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欧美等大多数国家,并未单独设立“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包括高通、安立信等在内的国际专利巨头的专利布局中,很少涉及实用新型专利。
不可否认的是,与苹果和爱立信相比,小米公司成立刚满5年,远比前述两家公司更为“年轻”,这也使得小米的现有专利积累稍显不足。
不过,从专利申请的趋势来看,小米的势头还是比较“猛”的。其发明公布数(已提交专利申请尚未授权的)已经超过苹果。
专利布局
成功后才加强专利保护
在小米已提交申请暂未授权的专利申请来看,成立于2009年的小米,最早的专利申请发生在2010年。
数据显示,小米已提交申请暂未获得授权的专利分布情况如下,2010年提交了1件,2011年提交了35件,2012年提交了257件,2013年提交了638件,2014年提交了1186件。
显然,小米在专利布局上的拐点发生在2012年,小米当年提交的专利申请首次破百,达成257件,该年度提交的专利申请为前两年申请总量的7倍之多。
事实,2012年也是小米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年发布的“小米2”成为小米手机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款机型,小米2凭借1740万的出货量,一度成为国产手机中最为畅销的安卓手机。
而自2012年之后,小米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保持年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度的申请量是2012年的250%,2014年度的申请量是2013年的185%。
此前小米副总裁林斌曾表示,“2015年,小米的目标是2000件,2016年则是翻倍4000件,2017年再翻倍达到8000件,这些全部都是专利发明,并不包括外观专利”。
参考最近两年小米专利申请的提交速度和增幅,林斌所言2015年新提交2000件专利申请,应该问题不大。
然而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是,小米有可能会陷入“为了数量而数量”的专利保护和布局之道—大量提交的未必会是与手机或通信相关的专利。
截至2015年5月30日,小米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2件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2件外观设计专利。
从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授权专利申请时点来看,自2012年起,小米申请的专利也密集进入授权期。其中,发明授权数方面,2012年(31件)提交的是2011年(4件)的775%;实用新型授权量方面,2013年(6件)提交的是2012年(3件)的200%,2014年(71件)提交的是2013年的443%;外观设计授权量方面,2013年(23件)提交的是2012年(16件)的140%,2014年(46件)提交的是2013年的200%。
专利内容
净水器和智能设备成最新布局
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已全面涵盖“通信、信显示、信号、客户端、充电”等领域,其中,装置(26件)、终端(19件)等为代表的手机相关专利占比较大。
而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水处理、终端、后盖、耳机、摄像头、手机、电视和插头”等诸多领域。
令人意外的是,与水处理或净水器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较大。其当前已获得授权的96件实用新型专利中,有44件与水处理相关。
简单说,小米不仅是一家手机厂商,而且似乎正在成为一家净水器厂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正式开卖“净水器”,预计此品类会成为小米近期重点推广的产品之一。
诚如前述,小米在面临专利积累的“数量之短”困境时,有可能已陷入“片面追求数量”的局面,而从其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水处理”相关专利占比高达46%,已露出“端倪”。
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所涉领域包括“手机、记录仪、电源、包装、舒缓、净化器、电视、音响、耳机、后盖”等诸多品类或配件。
其中,小米已经取得10件与智能记录仪相关的外观设计,除去手环外,还涉及领带夹、项圈、吊坠、项链和挂件等多种新款智能穿戴设备。
对于这些尚未进入销售期的全新智能设备,预计也会在下半年密集进入销售期。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面对苹果、爱立信等手机专利巨头设置的壁垒,小米确实在努力研发以期待缩短差距,但由于以爱立信等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巨头拥有众多2G、3G、4G相关的标准基础专利,这种先发优势仅靠自发研究是很难追赶或消除的。
谋划未来
借鉴HTC专利战术注重研发收购
事实上,同为智能手机厂商代表,HTC的很多做法或教训应该值得小米汲取和借鉴。
从应对策略来说,HTC在做好自身专利研发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收购的方式,丰富自己的专利“武器库”。
事实上,代工起家的HTC,刚开始也没有太多专利,直到2010年和苹果开打专利战的时候,才发现“手中无粮、心头必慌”,除了自身加强申请专利,更是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积极收购专利。
2011年4月,也就是HTC与苹果专利“拉锯战”一年后,HTC花费7500万美元从美国ADC Telecommunications获得超过80项4G LTE专利,确保有能力在美国市场面对竞争,并在同年7月以3亿美元代价并购S3 Graphics公司,获得后者235件授权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取得绘图处理关键技术,进一步强化和苹果进行谈判的筹码。
显然,对小米来说,要应对包括爱立信等在手机专利巨头的“专利压制”,仅靠自主研发是不够的,也需要考虑通过收购的方式强化自己的专利“实力”。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小米在做好手机、通信等相关布局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参与5G等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标准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小米也正在通过多元化,通过涉足众多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扩大收入来源并实现风险分散及专利规模提升。
不过,如今为了壮大专利武器库,小米似乎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获得了大量与水处理相关的专利。
表面上看,专利数量或规模是上去了,但是,在与类似爱立信、苹果等巨头比拼专利时,估计招架之力还不够。
上一篇:联想管理层“地震”5大原因
下一篇:索尼预计本财年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增长20%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4:49
小米公开了跌倒检测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今日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公开“跌倒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公开号为CN113450537A。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一种跌倒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通过跌倒检测模型对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到环境中的超声波信号以及环境中的低频声波信号进行监测,来准确地确定环境中是否有人跌倒,检测效率高,能够避免造成用户行动不便,同时确保用户日常生活的舒适度。 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超声波信号,根据第一超声波信号和第二超声波信号,确定与第一超声波信号对应的声学特征向量,获取低频声波信号,其中,低频声波信号与第一超声波信号发生在相同时间范围内,对低频声波信号
[手机便携]
小米:5G标准专利声明数量已经进入全球排前15位
集微网消息,日前小米公司发布微博称,小米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5G标准专利声明数量已经进入全球前15位。 据悉,4月23日,小米正式启动了小米知识产权、标准和技术创新宣传月,并邀请了各领域众多专家前来参与讨论。 小米称该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专利方面,截止去年底,我们全球范围内的专利达19000余件,近一半都在境外获得;商标方面,截止去年底,全球申请商标达27000余件,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标准新技术创新方面,在国内标准制定中小米牵头和主导超过100个标准,5G标准专利声明数量已经进入全球前15位。 今年3月份,德国专利信息分析机构IPLytics发布了题为《Who is leading the 5
[手机便携]
小米与诺基亚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将在物联网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手机厂商小米科技与诺基亚宣布,双方达成一份多年有效的专利许可协议和商务合作,专利授权包括通信网路领域的标准专利交叉授权,小米还收购了部分诺基亚的技术专利。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小米与诺基亚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将在物联网领域展开合作 小米科技的核心产品线是智能手机,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趋激烈,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了小米科技的重要战略,目前小米已经将产品销售业务推广到了 30 多个国家和业务,阻碍小米进军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主要挑战就是专利,此次小米与诺基亚达成的合作协议就包括多年的通讯技术标准专利交叉授权和部分专利的收购。但小米和诺基亚没有透露交叉授权的细节和专利收购的价格。 双
[网络通信]
高通案蝴蝶效应:小米距离专利围剿有多远
“今年完成90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没有问题。”几天前,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最新高端机型(Note顶配版)发售会结束后说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已紧随苹果之后,位列第二。 在这些狂飙突进的数据背后,除了小米高达450亿美元的最新估值,还有与日俱增的专利诉讼风险。 高通接受反垄断处罚后,小米的专利短板将逐渐变成现实困扰。历史证明,市场份额越高,遭遇诉讼风险越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小米的市场份额继续高涨,在印度被爱立信盯上,将只是开始。这个软肋,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企业最脆弱的暗夜爆发。区别在于,过去,导火索只掌握在高通一家手里;而现在,则分散在十来个同业对手之中。所有人都在默默
[手机便携]
小米汽车新专利:可通过穿戴设备控制车辆
2月1日,盖世汽车从企查查App处获悉,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多项专利,其中包括“穿戴设备以及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具体来看,“穿戴设备以及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专利摘要显示,该穿戴设备包括显示屏、第一蓝牙模块以及处理器。 其中,第一蓝牙模块用于建立穿戴设备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连接;处理器用于获取穿戴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并在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自动切换显示屏的界面,来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控件。 图片来源:企查查 总的来说,就是该穿戴设备能够在距离车辆较近时,自动显示用于控制车辆的控件。这样,用户可以便捷地通过所述控件对车辆进行控制,
[汽车电子]
小米卷轴屏散热专利获授权:可以通过进风实现主动散热
信息显示,3 月 22 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获得“一种用于卷轴屏的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专利授权。 摘要显示,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卷轴屏的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所述卷轴屏包括本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分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腔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进风组件,所述腔体连通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用于经过所述本体内的发热部件且延伸至所述分体内,利用卷轴屏展开后的腔体,通过在腔体内设置进风组件,主动对卷轴屏的本体和分体进行散热,更好地带走手机发出的热量,增加了手机自身的散热能力。 小米在 2019 年 9 月发布了 Mix Alpha 5G 环绕屏手机,售价
[手机便携]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