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半导体量子芯片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者:浅唱梦幻最新更新时间:2016-03-07 来源: 安徽日报关键字:中科  量子芯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量子芯片开发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芯片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

  芯片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量子芯片”则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大脑”。郭国平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开发,他们此次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多电子态轨道的非对称特性,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系统中实现轨道杂化的新型量子比特,巧妙地将电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与自旋量子比特的长相干特性融为一体,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

  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量子比特在超快操控速度方面与电荷量子比特类似,而其量子相干性方面,却比一般电荷编码量子比特提高近十倍。同时,该新型多电子轨道杂化实现量子比特编码和调控的方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探索半导体中极性声子和压电效应对量子相干特性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字:中科  量子芯片 引用地址:中科大半导体量子芯片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上一篇:中国新5年规划 强攻半导体
下一篇:物联网标准之争:三大阵营的角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23

中科伺易探索“少人区”,进军微型伺服电机市场
 近年来,随着以及机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厂商凭借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加强设备稳定性、入局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   面对这一“红海”竞争市场,山东中科伺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伺易)借助国家创新中心济宁基地的平台优势,勇于探索与创新往前多走一步,将市场切入点聚焦于微型伺服电机这一细分领域。   近日,《伺服与运动控制》杂志前往山东济宁,邀请中科伺易董事长庞超女士,请她就微型伺服电机产品特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生产基地入驻搬迁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探索“少人区”,进军微型伺服电机“蓝海”市场 “尽管目前国产微型伺服市场规模依然偏小,入局者寥寥无几,属于‘少人区’,但着眼于未来3-5年,实现对国外高品质
[机器人]
中科曙光携手新松机器人 释放“1+1>2”智造新动能
7月23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主办,中科曙光与英特尔联合承办,沈阳新松机器人、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微展世共同协办,主题为“智造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首届信息产业先进制造高峰论坛成功在线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中科曙光副总裁兼智能制造总工程师张迎华、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和利时集团技术总监朱毅明等行业“大咖”,就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机遇、一流智能工厂或绿色工厂如何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剖析与研讨。 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变革,需多方携手共进 “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在全面展开,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主题演讲时表
[物联网]
<font color='red'>中科</font>曙光携手新松机器人  释放“1+1>2”智造新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实现世界最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
5月15日,金贤敏教授展示制备的芯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单光子穿过透明的“玻璃片”,几秒之后,显示屏幕上呈现出单光子的二维量子行走演化结果。   一个量子计算过程完成,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枚“玻璃片”。在灯光下,从某个角度看去,这枚完全透明的“玻璃片”上隐约闪现几道光谱。原来一平方毫米的“玻璃片”范围内“雕刻”了几千个光波导,所以就像光栅一样呈现为彩色。   这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大规模的光量子芯片。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这枚光量子芯片可以针对特定问题实现算力加速。以此为内核,在绝对计算能力上有望超越传统的经典计算机。   光量子芯片的算力到底有多大   光量子芯片实现了量子
[手机便携]
中科院微电子所与安徽芜湖签约,助力物流智能装备
     7月28日,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与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人民政府签约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机械创新设计研究院和快递装备制造关联产业园项目,签约项目落户南陵县经济开发区。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252亩,主要研发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机械创新设备和生产快递物流智能分拣设备、配套设备以及面向快递物流行业的其它智能化设备。 南陵为“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此次签约项目将增强南陵县物流分拣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
[手机便携]
基于普中科技51单片机的四路抢答器
在普中科技开发板上实验成功了。下面附上代码,由于都有注释,就不废话了,如果看不懂,可以连线调试一下(这是作为一个硬件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单片机源程序如下: #include 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WHO P0 sbit player1=P1^0; sbit player2=P1^1; sbit player3=P1^2; sbit player4=P1^3; sbit Ensure=P3^7; sbit beep=P1^6; sbit LSA=P3^2; sb
[单片机]
中科院成功研制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研制成功新型医用射线成像系统—人体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简称PET)。该设备近日已完成猕猴全身扫描实验,图像可清晰显示猕猴体内代谢情况,研制项目组下一步将开展该人体全身PET的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与临床试验工作。     PET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能够实现对血流、代谢、生化、受体密度等生理、病理变化过程的成像,展现常规结构成像技术难以显现的功能信息的影像信息,为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若干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探索学习
[医疗电子]
中科技大学探讨锂离子电池硅基微粒负极的发展前景
硅是有前景的负极材料,可用于高能锂离子电池。然而,由于一系列挑战,硅基负极的广泛应用受到阻碍。据外媒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总结硅基负极面临的挑战,概述目前的硅基负极工程设计策略,并展望这种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 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胡先罗教授表示:“研究人员希望,从产业化的角度总结使用商用硅微粒制备的硅基电极的发展,如原料、制备工艺、 产量 和环境友好性等,为微尺度硅基负极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方针。” 作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候选材料,硅具有强大的潜力,但仍需克服几个挑战。首先,该团队注意到,纳米技术可使电极保持结构稳定和长期循环,但无法满足产业应用的要求。这是因为其振实密度低,副反
[汽车电子]
水下机器人完成北极科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专利有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4500”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过程中的又一协作。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该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该研究所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 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最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4309件专利申请(详见图1),其中,发明专利占71.78%。从专利趋势上来看,在2013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专利首次突破300件,该年度专利申请量为332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