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底4月初,中国内地半导体制造业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紫光集团3月24日决定投资300亿美元在深圳新建12英寸晶圆厂;CMOS影像传感器厂3月27日宣布在江苏淮安建设一座小规模12英寸晶圆厂;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3月28日签约,计划新建一座2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厂;武汉新芯3月28日也宣布投入240亿美元与赛普拉斯合作进行3D NAND生产;美国万代半导体则于4月1日宣布在重庆兴建12英寸晶圆厂及封测厂。
这一切的催化剂,是2014年启动的规模近14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两年时间,这笔巨大资金开始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亲历中国50年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的著名学者莫大康近日在浙商证券一次会议上认为,现在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期,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有钱了,二是中国半导体基础产业链比以前更好,三是半导体在全球的发展已比较缓慢,但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四是全球关注中国、聚焦中国也有利于半导体产业在中国发展。不过,莫大康也指出,虽然全球半导体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但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依然薄弱,外商进入中国的真正意图是看中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具有全球最大的增长潜力。
产量与需求背离
来自IHS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15年各个季度出现了连续下滑,全年3473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据美国另一家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内需规模达到1035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36%,与北美、欧洲、日本半导体市场相加的规模相似。
尽管在半导体市场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引擎,但实际上半导体制造业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内地。另有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达到1468.5万片/月,其中,中国台湾以354.7万片/月的产能规模占据全球第一;韩国、日本、美国分别占据全球第二、三、四位;中国内地以159.1万片/月的产能规模占据全球第五。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半导体制造业的中心也理所应当向中国内地转移。”一位半导体从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家应该注意,中国内地占据全球第五的半导体产能,包含了外商在中国内地的产能,即便这样中国内地在全球也只有10%左右的产能份额。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消费量,才占了10%的产能,肯定是不够的。”莫大康也表示。
政策、资金驱动
影响半导体制造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政策,二是资金。
2000年以后,中国内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0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18号文”),二是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2014年9月的成立。
莫大康表示,“当时企业界对于18号文的理解,就是说我国应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但国家没钱,那就给点政策,就是这点好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中芯国际就是2000年启动的,包括海力士、英特尔的项目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进来的。”
2014年9月份“大基金”一建立,表明“中国变样了,现在发展半导体有钱了,而且钱还很多。大基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经过几年反复研究,大家认为靠企业自有资金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一定要靠国家基金的帮助” 。
而且“大基金”运作项目的思路也变了,不再像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专项、02专项的时候,“进去(专项)就给钱,几乎没有什么考核和回报,‘大基金’这次吸取教训了,这次给钱不能白给,一定要考虑回报问题、要入股。”
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内地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于“非市场化因素太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非市场化因素在哪儿?比如中芯国际二期2012年7月与北京市经信委共同投资70亿美元建设48纳米、28纳米生产线,其中二期第一阶段规划产能是3.5万片/月,可到2015年年底产能大概是1万片/月,一个项目从2012年7月到2015年才有1万片/月,说明这个项目不是根据市场化走的。”
该人士举例称,三星西安项目2012年9月开工、2014年5月量产,前后用了21个月,到2015年这个项目的销售额就达到人民币150亿元,这就是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区别。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排名,在中国内地,“2015年中芯国际的销售额排第一,三星排第二。但按照陕西省公布的数据,三星西安项目2015年销售额是168亿元,为什么与行业协会不一样?因为三星要是168亿元的话,三星就排第一了,这话就不好说了。”该人士表示,“中国内地半导体行业如果不能克服非市场化因素,很难取得真正发展。”
关键字:半导体中心
引用地址:中国将成半导体中心 本土企业受限非市场化因素
这一切的催化剂,是2014年启动的规模近14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两年时间,这笔巨大资金开始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亲历中国50年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的著名学者莫大康近日在浙商证券一次会议上认为,现在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期,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有钱了,二是中国半导体基础产业链比以前更好,三是半导体在全球的发展已比较缓慢,但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四是全球关注中国、聚焦中国也有利于半导体产业在中国发展。不过,莫大康也指出,虽然全球半导体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但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依然薄弱,外商进入中国的真正意图是看中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具有全球最大的增长潜力。
产量与需求背离
来自IHS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15年各个季度出现了连续下滑,全年3473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据美国另一家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内需规模达到1035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36%,与北美、欧洲、日本半导体市场相加的规模相似。
尽管在半导体市场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引擎,但实际上半导体制造业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内地。另有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达到1468.5万片/月,其中,中国台湾以354.7万片/月的产能规模占据全球第一;韩国、日本、美国分别占据全球第二、三、四位;中国内地以159.1万片/月的产能规模占据全球第五。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半导体制造业的中心也理所应当向中国内地转移。”一位半导体从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家应该注意,中国内地占据全球第五的半导体产能,包含了外商在中国内地的产能,即便这样中国内地在全球也只有10%左右的产能份额。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消费量,才占了10%的产能,肯定是不够的。”莫大康也表示。
政策、资金驱动
影响半导体制造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政策,二是资金。
2000年以后,中国内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0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18号文”),二是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2014年9月的成立。
莫大康表示,“当时企业界对于18号文的理解,就是说我国应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但国家没钱,那就给点政策,就是这点好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中芯国际就是2000年启动的,包括海力士、英特尔的项目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进来的。”
2014年9月份“大基金”一建立,表明“中国变样了,现在发展半导体有钱了,而且钱还很多。大基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经过几年反复研究,大家认为靠企业自有资金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一定要靠国家基金的帮助” 。
而且“大基金”运作项目的思路也变了,不再像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专项、02专项的时候,“进去(专项)就给钱,几乎没有什么考核和回报,‘大基金’这次吸取教训了,这次给钱不能白给,一定要考虑回报问题、要入股。”
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内地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于“非市场化因素太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非市场化因素在哪儿?比如中芯国际二期2012年7月与北京市经信委共同投资70亿美元建设48纳米、28纳米生产线,其中二期第一阶段规划产能是3.5万片/月,可到2015年年底产能大概是1万片/月,一个项目从2012年7月到2015年才有1万片/月,说明这个项目不是根据市场化走的。”
该人士举例称,三星西安项目2012年9月开工、2014年5月量产,前后用了21个月,到2015年这个项目的销售额就达到人民币150亿元,这就是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区别。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排名,在中国内地,“2015年中芯国际的销售额排第一,三星排第二。但按照陕西省公布的数据,三星西安项目2015年销售额是168亿元,为什么与行业协会不一样?因为三星要是168亿元的话,三星就排第一了,这话就不好说了。”该人士表示,“中国内地半导体行业如果不能克服非市场化因素,很难取得真正发展。”
上一篇:2016年大陆IPTV用户将成长55%达7,100万户
下一篇:大陆赴台申请专利每年平均逾千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28
恩智浦半导体天津集成电路测试中心二层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近日,据泰达政务服务平台消息称,恩智浦半导体(天津)有限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中心一层装修项目已于2021年8月竣工投产,近日,该测试中心二层装修项目也完成了竣工验收。 据悉,该项目由恩智浦半导体(天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并承建,工程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 据了解,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2006年,飞利浦宣布出售旗下半导体分支予由多个荷兰投资者组成的财团,从飞利浦分离出去。该公司致力于为智能世界提供安全互联的解决方案。 2021年,恩智浦实现营业收入为1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营业利润为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517.94%,摊薄每股
[手机便携]
走进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走进实验室”开栏语 你知道你家的房子健不健康吗?你知道有哪些奇花异草将被培育出来吗?你知道机器人在天上能发挥什么作用吗?……如果谈及“科技改变生活”,你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订餐外卖、移动支付,那么,我们就要敲敲小黑板了——请注意,一些你不太明白的技术,正在改变着生活,而这些技术,就是从实验室里诞生的。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实验室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预知未来的样子。正因如此,《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了若干个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己任的特色实验室,带大家一起变身“预言家”。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收音机吗?”提到半导体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这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国中车将在英国规划建立一个半导体研发中心
母公司位于中国的Dynex半导体正在英国规划建立一个半导体研发中心。该中心将在未来三年雇用多达200名工程师,并为中国株洲中车(CRRC)的两家英国子公司Dynex和Soil Machine Dynamics提供额外的研究能力。 中国铁路和电动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商中国中铁时代电气(CRRC Times Electric)表示,计划在2018年上半年在英国伯明翰成立时代电气创新中心(TEIC)。它将重点关注尖端大功率半导体产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该公司表示,这间研究中心的成果将适用于关键的增长市场,包括电动交通工具、铁路牵引、航空航天、配电和可再生能源。
TEIC的成立,是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并购英国Dynex后,中国半导体技术走向世界战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