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和个人账户系统没跟上,百度外卖注定失败

发布者:EnigmaticCharm最新更新时间:2017-08-29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字:手机支付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有舆论称,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要么做头两名,要么出局,第三名的结局注定不会乐观。视觉中国


  8月24日,早些时间的传言终于“靴子落地”,饿了么CEO张旭豪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暂时保持独立运营,高层及公司架构不变,百度外卖将与饿了么形成差异化经营。


  此次双方未公布详细收购价格及具体细节,但据了解,饿了么投资方阿里巴巴为此次收购提供融资支持,饿了么将以5亿美元获得百度外卖平台;同时,百度将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和手机百度入口出售给饿了么使用,前两者的使用年限为5年,手机百度使用年限为2年,此3项流量入口折价3亿美元,收购总价为8亿美元。8亿美元中2亿美元为现金交易,饿了么增发股份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百度占饿了么股份5%,剩余3亿美元锁定期为5年。2016年7月,百度外卖完成B轮融资后的估值达24亿美元,被收购时缩水了2/3。


  根据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外卖行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加剧,饿了么与美团齐头并进,分别占据41.7%和41%的市场份额,百度外卖从去年秋天起渐渐掉队,目前保有13.2%的份额。并购后的“饿了么+百度外卖”,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饿了么方面表示,在外卖消费品质化、多元化趋势下,饿了么与百度外卖两大平台优势互补,整合各自在交易、配送和新零售等领域的资源,将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巩固新平台的领先地位。


  张旭豪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曾表示,竞争激烈的外卖行业“最多容得下两家”头部竞争者,此前形成的美团、饿了么以及百度外卖三足鼎立局面最多持续6个月。如今,不到6个月,张旭豪的“预言”已然应验。


  百度外卖的失败,源于支付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的完败?


  “我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星瀚资本合伙创始人杨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百度外卖曾找到我们希望融资5亿美元,我们回绝了,因为对它不看好。”杨歌称,百度外卖是百度集团孵化出来的一个项目,层级上甚至低于百度糯米这样的一级子公司,只能算是百度的二级子公司,并非由创始人团队主导,而是对外招揽“打工者”,军心并不团结。“美团和饿了么从百度外卖挖几个得力人手,百度外卖所谓高端白领资源的局也就破了。”杨歌说。


  杨歌的判断在百度外卖半年来的人员流动中得到一定的印证。2017年春节前后,百度外卖原物流负责人朱勇离职;2017年5月,百度外卖副总裁陈锦晖通过微信朋友圈宣布离职;2016年底,百度外卖开始裁撤部分渠道城市经理,送外卖的“百度骑手”人数也在减少。


  作为成立于新千年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百度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O2O市场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2015年6月底,李彦宏宣布要对外卖业务“砸200个亿”。但直到2016年年中,百度外卖依旧是跟随在饿了么和美团身后,只有15%的份额,彼时前两名市场份额均超过30%。2017年上半年,百度外卖继续被拉开距离。


  据易观发布的Q2外卖市场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6月,饿了么APP月活人数达3402.0万人,美团外卖月活人数达2989.7万人,百度外卖月活人数虽然略有上升,但与前两名差距不小,为1748.9万人。


  杨歌认为,百度在O2O上的出局,源于在O2O上一代产品——支付系统上的不足。虽然百度钱包与支付宝相似,拥有支付功能与货币基金业务,但其市场占有率一直微乎其微。根据易观统计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百度钱包只拥有0.4%的市场份额,而支付宝和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QQ钱包)已分别占有54.1%和37.0%的市场份额。“支付系统虽然是O2O平台的上一代产品,但却是直接决定O2O平台能否成活的关键,很难想象支付平台做得如此之差的公司能在O2O领域成功。美团和饿了么的成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起了很大作用。”杨歌说。


  支付系统的落后又是源于再早一代产品:个人账户系统的落后。百度并没有较早在“千人千面”“私人定制”的个人账户系统上发力,而腾讯和阿里巴巴成立伊始就有个性化、社交化和去中心化的特质,无论是QQ、微信还是支付宝,都起源于“个人账户”,而非千人一面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虽然百度随后推出了个人账户系统,但其只在“知道”和“贴吧”功能中被广泛使用,用户黏性并不高。


  “失败不是一天造成的。百度在O2O领域的出局源于在前两代产品——支付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的完败。百度外卖的结局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杨歌说,随着2016年李彦宏宣布百度自此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AI成为百度内部的“政治正确”,明显与AI相距甚远的外卖业务被变卖,顺理成章。



  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用户重合度仅为1%


  对百度外卖有兴趣的不只有饿了么,希望布局外卖平台的顺丰速运与百度外卖的接触已有近一年。相比于饿了么,顺丰更需要百度外卖。


  顺丰一直在寻求向“新商业”转型,而不仅是物流服务的延伸。顺丰希望借助嘿客、优选等自营电商平台切入新领域,而百度外卖的自动派送系统和2014年以来积累的丰富产品,可助力顺丰迅速完成布局。


  但最终顺丰与百度外卖的合作只停留在业务层面。2016年7月,百度外卖宣布与顺丰展开合作,在午间高峰送餐时段,顺丰将负责部分百度外卖订单配送工作,并陆续上线鲜花、药品、超市购等非餐饮业务,试水同城配送,外界纷传的资本层面合作最后无疾而终。据悉,原因在于百度要价20亿美元,且坚持将百度糯米与百度外卖打包出售,但被顺丰拒绝。不过,也有媒体报道称,顺丰与百度外卖的“资本层面合作”并非像传言所说的“收购”,而是二者按照5:5的出资比例设立新的合资公司。


  虽然此前也传出美团可能收购百度外卖的消息,但饿了么与百度之间的互补性似乎更强。饿了么主打大众快餐市场,平均客单价不足20元,而在百度外卖成立伊始,其就聚焦高端白领市场,平均客单价40元左右。Trustdata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用户重合度仅为1%。


  “融资后我们将发力在校园、白领和物流三方面。”饿了么CEO张旭豪在2015年1月获得E轮融资后就盯上了白领市场,彼时他认为校园市场已经饱和,而白领市场的购买力将是高校的10倍。


  张旭豪表示,未来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成立双总部,北京将成为上海之后的第二个总部。二者合并后,百度外卖将继续专注于高端市场,深挖品质,形成与饿了么品牌的差异化,“双方未来在技术方面还需要AI的支撑,所以不会关闭百度外卖这个品牌并取消这个团队。我们要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


  “相比于美团多元化的生活服务,饿了么的服务相对单一。对于外卖平台来说,未来的盈利模式仍然不清晰,仍需要不断融资,以满足烧钱的速度。”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O2O部助理分析师陈礼腾分析说。


  值得关注的还有阿里巴巴的态度。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称,阿里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一年来,为双方用户创造了巨大价值。阿里支持饿了么整合外卖市场,相信饿了么合并百度外卖后将能巩固领跑优势,集团亦将在流量、融资等方面继续给予新平台大力支持。


  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合并后,此前O2O领域大面积发生的“两强争霸”局面将在餐饮外卖领域内再次上演,外卖行业中独特的“三足鼎立”情形将不复存在。有舆论称,这场收购似乎再次证明,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要么做头两名,要么出局,第三名的结局注定不会乐观。


  艾媒咨询认为,从过往经验看,在双寡头局面,一旦有任何一方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资源将加速向领先者集中,这次收购有可能成为外卖市场走向完全垄断的转折点。

关键字:手机支付 引用地址:支付和个人账户系统没跟上,百度外卖注定失败

上一篇:数据安全等问题还在 移动支付还无法真正取代现金
下一篇:不只S8+加上S Pen:看看外媒如何评价三星Note 8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07

NFC手机支付还需跨过几道坎
       文·本报记者 刘 垠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显示,2015年一季度,我国电子支付业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3.76亿笔,金额39.78万亿元,金额同比增长921.49%。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如今苹果和三星都瞄准了中国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继苹果手机支付功能 Pay开启入华之路后,三星的手机支付功能Sa
[手机便携]
紫光展锐携手支付宝,助诺基亚经典手机开启移动支付
今日,诺基亚手机正式发布经典手机Nokia 105 4G。这款产品搭载紫光展锐T107平台,为更多消费者带来轻松、便捷、安全的使用体验。 展锐T107是支持智能化拓展的轻量级RTOS功能机平台,采用22nm工艺,具有高集成、小尺寸、低功耗的优点,支持支付宝、在线FM、在线音乐、语音助手、双卡双待双 4G 全网通、VoLTE高清语音通话等功能,拓宽了功能机的使用场景,优化了终端生态。 随着5G的到来,全球市场加速了向智能时代的推进。以中国市场为例,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6%以上,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渗透。但在智能手机的聚光灯之外,全球市场上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有大量的用户群
[手机便携]
结盟手机厂商 支付宝再战指纹支付
   受限于应用场景的指纹支付或将摆脱其一直以来的尴尬处境。 昨天(7月16日),记者从支付宝获悉,该公司旗下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钱包在国内率先试验推出指纹支付。不过,由于尚处于试水阶段,这一功能目前只能在三星S5机型上使用,仅针对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 对此,支付宝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指纹支付主要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这比线下有着更广泛的场景。只要是市场上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都将会与我们展开合作。” 早在今年3月,有消息称,微信也将在下一个版本中推出指纹支付功能。四个多月过去了,在微信最新的版本中仍未见其踪影。 尽管腾讯相关人士对此未予回应,但业内认为,以指纹支付为代表的生物识别将引
[手机便携]
JCB推出手掌支付系统 只用手机摄像头拍照即可
1月5日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信用卡公司JCB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支付系统,商家只需要通过普通的智能手机摄像头扫描一下消费者的手掌,就可以完成支付,而消费者全程无需掏出口袋中的钱包和智能手机。 与现有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支付方式不同,JCB的系统可以完全不依赖对银行卡或其它设备,同时这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准确性也有大幅提升。 JCB将从今年2月开始,从公司内部范围内开始进行测试。公司希望通过测试能够发现这种方式存在的潜在安全问题,比如复制掌纹、欺诈或其它可能性,以便更快速更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快开始推广这种扫描手掌支付的系统。 在Tokyo公司机器人技术的帮助下,这种系统可以识别出手掌表面和下方静脉分布的纹理。据报道,目前在已
[安防电子]
《证券时报》 :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尽管商业银行都想在手机支付市场上抢占高点,但是运营商们显然跑得更快一些。记者注意到,近期中国移动已经联手中国银联,悄无声息地推出了“空中发卡”服务。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在整个移动支付市场产业链中,恐怕将进一步沦为纯粹的应用提供商。   据悉,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两家合作开发的“空中开卡”服务,用户可直接用手机向银行发送办卡指令。申办成功后,客户的快捷支付账户信息可以直接下载到手机SIM卡中。由于支持此项业务的手机SIM卡采用央行金融IC卡标准,因此账户信息一旦下载成功,用户的手机就将轻松变身成为支持快捷支付的“手机钱包”。   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办卡理念,也进一步巩固了运营商在整个快捷支付链条中的地位。可以预见,随着未来这一标
[手机便携]
国民技术:关注手机支付事态进展
  总经理孙迎彤称,基于2.4GRFID-SIM的手机支付技术方案优势明显   证券时报记者 水 菁   本报讯 最近,关于中移动放弃2.4G RFID-SIM标准的传闻虽然一直未能获得中移动方面的正式确认,但国民技术(143.350,9.65,7.22%)(300077)的股价却在几个交易日内跌出了上市后的最低价。在国民技术昨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关于手机移动支付和2.4G标准,以及有关公司成长性的话题,成为了与会股东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对于公司核心产品USBKEY安全主控芯片的问题,公司总经理孙迎彤表示,公司USBKEY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高,2008年已经达到72.9%,说明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占有了比较好的先
[网络通信]
NFC刷卡手机支付优缺点
NFC是一种通过近距离通信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技术,移动支付是NFC近场通信的主要功能。NFC模块被植入智能手机中,可以解放人们的钱包和卡片,使用方便快捷,市场前景非常明朗,在移动支付领域极具竞争力。    NFC手机支付的优势   NFC功能可以将手机变成钱包,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支付,听起来有一种非常潮的感觉。其主要有以下优点:   1. 安全性高。NFC通讯距离没有蓝牙远,速度没有蓝牙快,所以并不能取代蓝牙。但其短距离通信特征则成就了其天然的优势,对于移动支付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NFC刷卡手机支付需要在小于0.1M的范围内才能通信,并且只能点对点的通信,这保证在移动支付通信时数据传输的高度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只要终端设备在
[模拟电子]
万事达研发心跳验证身份技术
    据外媒报道,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将在全球十几个国家推出“人脸支付”,另外该公司也在研发利用人体心电波(心跳)来验证身份的最新技术。   所谓“人脸支付”,就是在手机支付过程中用**人脸肖像的方式来验证身份,对于一些没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手机而言,人脸识别是成本更低、更安全的技术。   据报道,去年万事达公司已经对人脸支付进行了测试,在获得足够反馈之后,对于正式推出这一服务有了足够的信心。   如果要使用人脸支付,用户需要下载万事达的手机支付客户端,输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而在支付时,用户只需要**即可。不过用户需要做眨眼的动作,这样软件能够识别用户并非在用照片或者视频进行欺骗。   万事达也表示,人脸验证身份的技术在
[安防电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