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苹果5大趋势预测 iPod或和我们告别

发布者:GoldenSunrise最新更新时间:2017-12-26 来源: 手机中国关键字:预测  升级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iPhone X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乔布斯时代正式结束。怪异的刘海额头,突出的竖直摄像头,逻辑混乱且bug不断的iOS 11,甚至只能以配色和前代区别的iPhone 8系列。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曾经那个变革音频行业,让索尼音频溃败下风以及把笔记本藏在牛皮纸袋里的苹果,急需要在2018年推出比iPhone X更加惊世骇俗的产品。

  因此笔者也结合2018年科技界发展趋势,以及苹果在今年的一些信号动作,对2018年苹果将发展的5大趋势,做出预测。

  一、iPod将会“消失” 取而代之是AirPods

  如果你仔细观察苹果官方网站不难看出,曾经“意气风发”的iPod专区转而以“music”命名。如果你恰好要找iPod产品,那就有点费劲了,你必须点进去这个music界面,往下拉才可以找到iPod产品。这对于以看重用户体验的苹果来讲,看似复杂,其实背后却是苹果对音频的整合。

  iPod产品在2014年后就暴跌54%销量,亟不可待的需要一款产品来“拯救”音频硬件。如果你观察目前音频市场可以发现,无线音频硬件的需求呈现指数增长,苹果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市场。于是推出了AirPods,从一个MP4到无线耳机,形成了苹果在音频市场整个硬件“进化”。那iPod去哪里了?如果你了解iPod历史就会知道,其实早已经“结合”进iPhone中。

  在明年,笔者推断AirPods将会在一代基础上,对续航和智能化做出调整,续航会更加出色。在智能化上,也会有智能场景识别(当然是否有降噪功能不确定),而iPod产品线估计就会“被消失”了,不过笔者仍然希望iPod touch可以进行更新,毕竟现在偶尔“one more thing”还是很吸引眼球的。

  二、iPad设计大变 取而代之是刘海设计

  一代设计用三年不仅体现在手机上,iPad也是让大家深有体会的一个“脸儿熟”产品,按照苹果发布惯例,明年iPad或将有设计上改变,而且据说也会非常大。

  传闻称(这也确实在情理之中)新款 iPad 将会搭载原深感摄像头,实现面容 ID 脸部识别功能,因此在很多人画出的想象图中,新机和 iPhone X 一样,都有一个显眼的“刘海”。 

  然而因为新 iPad 采用的是 LCD 面板,意味着它不能像配备 OLED 技术的设备那样实现全面屏,一定程度的边框总是会存在的。爆料说新 iPad 会因为面容 ID 的到来撤销 Home 键,从而让屏幕的上下两边扩展。但是很明显,这仍然不会是全面屏。所以我们不大可能看到 iPhone X 式的“刘海”,因为保留的边框不管多小,放置原深感摄像头总归是足够了的。 

  其实之前笔者在刷微博时候有一位大神爆料,新iPhone X刘海设计将会使用到2020年,掐指一算正好3年,不过对于4年在外形上都没有非常大变化的iPad,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三、AR眼镜出现 跨设备支持成为主角

  此前曾有多个方面的情报显示苹果将在2019年到2020年推出他们的现实增强头戴设备。不过现在,可成科技的董事长Allen Horng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在为新的产品线打造外壳,媒体认为他说的就是苹果的AR眼镜。

  如果可成科技打造新的产品外壳属实的话,那么苹果推出AR眼镜的速度很可能提前。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公司AR眼镜的推出时间最快可能提前至明年推出,不过19年仍然是最大可能的推出时间。之前苹果另一家代工厂商广达也提到了苹果的AR眼镜,并已经开始生产部件。

  据了解,苹果的AR眼镜是他们即将扩展的新产品线,同时台湾供应链放出消息,苹果的增强现实设备将于2019年上市。爆料称苹果的头戴AR设备代号为T288,将搭载一款全新系统rOS(iOS修改而来),体积将比iPhone X更大,而为了便于控制,这款产品可能还将配置一个触摸面板、头部动作感应以及Siri语音控制等功能。

  四、系统统一化 软件打通移动、桌面

  多年来苹果在iPhone和iPad平台上使用了相同的触控交互式操作方法,通过易于使用的应用程序,直接在高度集中、可视化的应用商店中下载软件。但同样的方法在苹果的笔记本和台式机平台上却始终没有奏效。虽然苹果推出了Mac App Store应用商店,但是限制很多,而且应用数量很少。现在苹果计划改变这一现状,让用户能够使用一种同时适用于iPhone、iPad和Mac平台的单一类型应用。

  据知情人士透露,从明年开始软件开发者可以设计出一款同时适用于触控屏、鼠标和触控板操作的应用,而不同的操作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操作环境,是iPhone、iPad还是Mac。而目前,开发人员则必须针对iOS和macOS两个系统开发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消耗不少的开发资源

  五、Siri重大升级 为无人驾驶做基础

  Siri目前使用体验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智障。估计多数朋友已经像我一样只在出门前问个天气。。。。。。。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苹果看了想打人 智能AI下个风口竟是。。。》前半部分探讨了AI语音交互,发现最终还是会以硬件为导向,不说苹果跳槽到明年的HomePod,如果明年在科技行业一定会爆发的,除了智能音箱,还会有无人驾驶汽车。

  笔者在写这个选题时候正好是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两个指导性文件。

  两名正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苹果计算机科学家最近在网上分享了一篇描述自驾车如何使用更少的传感器来发现骑车人和行人的研究论文。

  苹果的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在使用LiDAR数据发现骑车人和行人时能够获得“高度可信度的结果”,并且还能在仅依靠LiDAR技术的条件下在侦测3D物体的方式上胜过其他的方式。不过试验现在只限于计算机模拟,并没有进行路测。

  有关苹果自驾车的传闻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最新的传闻是苹果已经搁置了研发整车的“泰坦”计划,而改为更有前景的自驾车平台技术。据说苹果首先会研究用于接送员工的自动驾驶摆渡车项目。最近也有不少用户在苹果总部附近看到过苹果的雷克萨斯路测车。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看到苹果在自驾车方面的成果出现。

  总结:

  乔布斯曾经说过:“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务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苹果自始至终在外人质疑、赞扬、唱衰中前行,而每次发布会后却仍就让其他科技同行望而兴叹,如果我们明年看不见iPod这条产品线,那也不必过于伤心,iPod之后的颠覆者,苹果或许已经胜券在握。


关键字:预测  升级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2018苹果5大趋势预测 iPod或和我们告别

上一篇:千元新旗舰荣耀畅玩7X体验:精彩全面屏
下一篇:为赢得iPhone订单和硕下血本 投资4亿在大陆购买工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45

沃尔沃使用全新游戏技术 开发更安全的自动驾驶系统
据外媒报道,沃尔沃汽车将使用基于欧洲供应商技术的混合现实模拟器,开发安全和自动驾驶系统。该模拟器称作“终极驾驶模拟器(the ultimate driving simulator),具有移动驾驶座椅、带有触觉反馈的方向盘,以及虚拟现实(VR)头盔。该模拟器使用芬兰虚拟与混合现实初创公司Varjo和实时3D开发平台Unity的技术,包括在真实道路上驾驶真实的汽车。 (图片来源:沃尔沃汽车) 该模拟器结合了逼真的高清3D图形、增强现实耳机,以及全套Teslasuit,以提供来自虚拟世界的触觉反馈,监测身体反应。沃尔沃表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使工程师能够使用真实车辆,在真实的测试轨道上不断地模拟交通场景,并且完全安全。 利
[汽车电子]
沃尔沃使用全新游戏技术 开发更安全的<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系统
56核最强笔记本处理器 苹果自研芯片迎来最大升级
北京时间8月8日消息,苹果公司已开始测试其最高端的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处理器:M3 Max,为明年发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MacBook Pro做准备。 来自第三方Mac应用开发者的测试日志显示,新款M3 Max芯片包括16核中央处理器(CPU)和40核图形处理器(GPU)。其中,16核中央处理器包括12个高性能核心,用于处理视频编辑等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的任务,另外4个能效核心用于浏览网页等低强度应用。与苹果目前笔记本处理器M2系列的顶级版本相比,M3 Max多了四个高性能CPU核心和至少两个额外的图形核心。它是一款代号为J514的高端MacBook Pro笔记本的核心,该笔记本预计将于明年发布。目前正在接受测试的MacBook Pro还
[家用电子]
机器人来临:工厂升级势在必行(图)
  2013年9月25日,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召开,这一产业联盟的成立预示着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进一步的加速。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在不少领域已经形成替代人工的趋势。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如比亚迪、富士康等均已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生产车间,并大规模投放。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受汽车行业发展带动,未来将主要由“汽车+电子”双轮驱动。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新线不断投产,电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应用数量得以迅速提升。   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产业联盟成立后,将围绕加快广东省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落实推广一批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应用集
[机器人]
BMW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获Euro NCAP最高评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加入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对于各家技术的成熟度成了市场关心的问题。Euro NCAP发布了2020年驾驶辅助测试的结果,该测试比较了10种车型的公路辅助系统,以确定哪一种是最佳的。全新BMW 3系搭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荣获 “VERY GOOD”评级。 宝马将其最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称之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包含辅助驾驶、交通拥堵辅助、前向碰撞预警及紧急制动辅助、变道辅助、车道纠偏辅助等多达十余项功能。其中,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可以让驾驶者在车道线清晰的高速和快速路上,车速低于60公里/时的情况下从方向盘上放开双手,并保持车辆跟随前车自动行驶。变道辅助功能,可自动检测周围环境,令车辆在条件允
[汽车电子]
BMW<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辅助系统获Euro NCAP最高评级
一种嵌入式系统升级的设计和实现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嵌入式技术全面展开,目前已成为通信和消费类产品的共同发展方向。在通信领域,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取代模拟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美国已开始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欧洲的DVB(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已在全球大多数国家推广。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已进入商品化试播阶段。而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所有上述产品中,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技术。象前途无可计量的维纳斯计划生产机顶盒,核心技术就是采用32位以上芯片级的嵌入式技术。在个人领域中,嵌入式产品将主要是个人商用,作为个人移动的数据处理和通讯软件。本文提出了利用LPC2148的S
[单片机]
一种嵌入式系统<font color='red'>升级</font>的设计和实现
未来智能汽车,V2X产业化实现全面发展
V2X 的推行,就好像要给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而专注于发展智能汽车,才是“穿上皮鞋”。 自动驾驶未来发展三步走 未来 3—5 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预计至 2030 年,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 3000 万辆。 ①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普及。近期,不少车企推出 L2、L3 级自动驾驶汽车,推动智能网联渗透率提升。 ②车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匹配产品端的需求。5G 通信网络、V2X 等基础设施逐步成熟,车路协同商业化落地,车载支付通道打通,推动更多细分场景涌现。 ③应用场景成熟,用户价值得以深度挖掘。预计 4-5 年后,车联网的细分场景迎来大发展,车联网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效应显现。 自动
[嵌入式]
未来智能汽车,V2X产业化实现全面发展
Samsung Galaxy S3屏幕大升级 不再用Pentile
        据国外媒体与Digitimes的报导,Samsung下一代的旗舰机王Galaxy S3在屏幕规格有相当大的进步,据传屏幕规格为4.6寸、分辨率1280x720,点距也进步到319PPI,再度向Apple看齐~,此外也一样是采用了自家法宝AMOLED Plus HD屏幕面板,规格可说傲视同级机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3的AMOLED屏幕并非使用以往为人诟病的Pentile排列技术,而是正规的RGB矩阵。而所谓的Pentile排列技术就是利用次像素(Sub Pixel)来显现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也就是说原本在正规RGB矩阵中表现一个pixel需要RGB三个次像素,但在Pentile排列技术下仅需要RG、BG两个
[手机便携]
真正的天网:英伟达推出首个跨摄像头汽车跟踪数据集
城市利用交通摄像头作为全市范围内的传感器来优化交通流量和管理交通事故潜力巨大。但现有技术缺乏大范围跟踪车辆的能力,这些车辆跨越多个摄像机,分布在不同的十字路口,天气条件也各不相同。 要克服这一难题,必须解决三个截然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研究问题:1)单摄像头内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即多目标单摄像头(MTSC)跟踪;2)跨多摄像头目标重识别,即 ReID;3)跨摄像头网络对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即多目标跨摄像头跟踪(MTMC tracking)。MTMC 跟踪可以看作是相机内部 MTSC 跟踪与基于图像的 ReID 的结合,连接相机之间的目标轨迹。 如图 1 所示,多目标跨摄像头跟踪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基于图片的再识别、单摄像头内的多目标跟
[汽车电子]
真正的天网:英伟达推出首个跨摄像头汽车跟踪数据集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