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大陆面板企业迅猛发展,逐渐提升了中国面板产业的全球地位。2009年以前,中国大陆在全球面板产业当中基本没有话语权,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OO赵勇感慨道,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中国大陆面板产业仍然大而不强,如果要实现全方位赶超韩国,必须进一步提升显示产业国产化配套率。近日,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暨首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表彰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联合主办,吸引了260多家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会,优秀企业围绕如何提升显示产业国产化配套这一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产能跃升第一
国产化配套小有成绩
中国大陆面板产业不断扩张,正在重塑全球面板产业格局。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副秘书长胡春明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和多家咨询机构调研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无论是从营收规模上看,还是从出货面积上说,都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在OLED产业上,中国大陆虽是后来者,但是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大陆也有赶超的机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兴部长指出,2017年中国大陆OLED占比为6%,预计到2022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总产能占比将达到41%。
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繁荣正不断带动配套的国产化、本地化。2012年~2014年,我国推出了面板产业配套国产化、本地化的政策,鼓励面板产业材料和设备实现国产化,包括鼓励国外设备和材料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赵勇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华星光电材料国产化覆盖率从2013年的52%增长到2017年的63%,设备国产化覆盖率从2012年的12%增长到2017年的42%。
天马微电子集团OLED采购总监杨韬透露,天马材料国产化程度超过六成。2017年,膜组材料国产化比例为81%,面板材料国产化比例为41%。天马未来的目标是,消费品定制件全面实现国产化,车载定制件FPC和背光源实现国产化,通用面板材料国产化比例达到50%,OLED材料国产化比例达到20%。葛兴表示,近年来,京东方材料和设备国产化采购金额比例不断攀升,2017年,材料国产化金额占比达到34%,设备国产化种类覆盖率已经达到32.7%。未来京东方将加快推动国产化采购金额比例提升,促进国内上游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显示产业配套企业,它们将进一步推动配套国产化进程。
据了解,欣奕华洁净搬运机器人主要用于平板显示生产线的玻璃基板搬送,该产品洁净度控制、运动速度和精度、可搬运基板尺寸及重量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上述领域的空白。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凭借“欣奕华高世代洁净搬运机器人开发及产业化”,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暨首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表彰会上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卓越贡献奖”。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首颗支持4K2K分辨率的显示芯片、国内首颗FHD/HD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高分辨率面板驱动IC研发及产业化”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突出贡献奖”。
此外,还有更多的优秀的显示产业配套企业获得业界的肯定。例如,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它们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暨首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表彰会上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协同开发奖”。
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由于本地化配套率具有行业领先、示范作用,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卓越贡献奖”。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地化配套的某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有一定示范作用,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突出贡献奖”。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大连保税区科利德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清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地化配套的某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提升了本土面板的竞争力,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暨首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表彰会上获得“中国显示产业链特殊贡献奖”。
大而不强
大部分核心配套依赖进口
尽管中国大陆已经摘掉了“少屏”的帽子,显示产业国产化配套也在陆续推进,但是中国显示产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胡春明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合计营收没有超过韩国的三星显示器公司、LG Display这两家面板企业的营收之和。显示产业国产化配套企业主要市场还在国内,海外市场品牌知名度较低。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配套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日韩配套企业之前先后依托于本地面板产业崛起获得全方位发展,不管是材料,还是设备,都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至今,国内面板企业还依赖它们的产业配套。
如果仅从全球TFT-LCD用玻璃基板市场上看,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对外国厂商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为90%以上的份额集中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板硝子等几大厂商手中。中国大陆在高世代线用的玻璃基板上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目前,中国大陆已建或在建的10.5代线的玻璃基板配套全部依赖国外厂商。
在材料上,虽然国产化配套企业小有成绩,但由于起步晚,技术和经验积累不足,部分核心材料国产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获得面板厂商采用还十分困难。葛兴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在化学品、驱动芯片、偏光片、掩模版方面,由于国内供应商技术相对薄弱,高规格产品尚不具备生产能力;在玻璃、靶材方面,国内供应商品质稳定性不足;在液晶方面,缺少关键核心专利,存在较大专利问题。
由于国内配套企业在技术能力、产品品质和工厂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重点材料尚未实现国产化。正因为国产配套企业基础薄弱,截至目前,国内面板企业原材料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国内面板厂商也希望面板材料能够尽快实现国产化,但是材料的验证周期长、成本高,国产化进程十分缓慢。像华星光电工厂满产,无法给国产厂商太多的上线测试机会。国内有很多材料供应商充满疑惑:材料质量不错,价格非常便宜,为何面板厂商不测试呢?赵勇解释道,如果是在电视面板生产线上进行材料验证,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到最后一道工序结束,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每一次验证需要花费面板厂商至少500万元的成本。“验证机会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我们非常谨慎。”
与材料相比,设备门槛更高,技术难度更大。如果只讲国产化设备采购金额,数字不是很好看,关键设备国产化程度不是很高。目前,工艺核心设备、工艺前段清洗设备、检查设备、缺陷修复设备以及OLED专属设备等高精度设备都没有实现国产化。例如,阵列曝光机、彩膜涂覆机、取向膜检查机、膜组维修系统和OLED封装系统尤其如此。
葛兴认为,有三大原因制约国内面板设备企业的发展。一是由于核心主工艺设备的关键部品和技术被国外厂商长期垄断及封锁;二是由于设备研发成本高、资金需求大、产业升级换代快,国内厂商暂无实力对应;三是由于国内厂商加工能力不足,尚无对应高世代量产工厂的生产经验。
需明确配套国产化目标
扶持联合开发
中国面板产能的不断攀升更加凸显国产化配套的薄弱。中国面板产业已经迈入新的阶段,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认为,应该对面板企业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义,面板企业在做大自身的同时,也要兼顾国产化配套的发展,从而对电子信息基础产业起拉动作用。
胡春明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建议,《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应该对国产化配套提出明确的目标,例如,争取用3年的时间培育出面板和上游材料/装备的中国品牌,力争本地化材料总体配套率达到80%以上,装备用备品备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20%。
政府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进一步提升国产化配套率的时机已到,正在调用资源支持本土配套企业的发展。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王威伟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工信部正准备对进口设备政策进行调整,会将一些已经突破的新品种加入优惠政策名单当中。同时,工信部还会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支持本土化材料和设备企业的发展。
面板企业深知要做强面板产业需要完善国产化配套,一方面通过上下游协同开发推进配套国产化,另一方面也在组建公共研发平台,试图突破新技术。赵勇在第五届平板显示上下游产业技术市场对接交流会上指出,材料国产化需要经历组建专项团队、深度交流、验证测试、设备改造、产能支持等阶段。其中在深度交流阶段,面板厂商不仅需要和上游材料厂商进行深度交流,还需要获得下游手机、电视厂商的支持和认可,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此外,国产化配套企业还需要和国内外高校、有实力的企业一起组建研发平台。像深圳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在深圳组件了大尺寸AMOLED实验室——聚华印刷显示公共平台,华星光电还在武汉成立了一个小尺寸AMOLED实验室——“AMOLE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高校、设备、材料厂商一起联合攻关。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建议,政府在研发专项上应该增加更大的比例扶持上游企业,同时通过联合开发项目(面板企业+材料/装备企业绑定)的扶持方式,促进面板企业的积极性。
葛兴建议,材料企业应加快国内配套材料产品研发能力;加强技术配套能力,增加技术附加值;提升国内配套材料企业的产品品质;抓住时机,加快新制程产品的开发导入。设备企业应该加快提升设备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提高现有设备加工、制造及服务能力;增加设备研发投入,扩大设备制造范围。未来京东方也将努力带动国内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材料和设备本地化配套能力提升。
上一篇:外资:LCD面板供给过剩 友达大尺寸面板出货将年减2%
下一篇:TDDI与AMOLED推动面板驱动芯片进军百亿市场规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18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