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华为人眼中的小米:从鲶鱼进化为独角鲸

发布者:genius5最新更新时间:2018-05-22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华为  小米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小米IPO日子的临近,大众的眼光再次聚焦这家“为发烧而生”的公司,一时间各种剖析、预测文章纷纷刷屏。作为小米用户的家属,其实这家公司上市与否对我而言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作为一名曾经对小米进行过一些研究的前华为终端员工,看到这个消息,却是感触颇多,有点不吐不快的冲动。虽然格局有限,与专业的分析师、大V相比,只是从一些小细节谈谈自己的体会,不求鞭辟入里,就当是练笔的碎碎念罢了。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我是12年上半年进入华为终端公司的,确切的讲,是终端云部门,主要负责旗舰机的软件应用合作与行业研究,当时华为P1刚上市,所以准备中的高端机型是P2和D2,瞄准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苹果、三星,外加几款日系新机。而小米1是2011年年底正式开始网售,说实话,虽然有五分钟30万台预定量的“超级”数据,但是我们内部并没有太重视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直到2012年Q4,通过一系列的爆款操作,小米开始让业界刮目相看,当然,那时我们也盯着它有一段时间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米像一条来势汹汹的鲶鱼,将国产手机界短暂的平衡格局迅猛的撕裂。

  一、鲶鱼效应

  2012年,国产机主要玩家还是“中华酷联”,这四家基本上都是以运营商合约机起家,赚的是低端机的微薄利润和补贴。华为已经算是最早感受危机、开始布局自主中端品牌旗舰的竞争者之一,而由于绑定海思芯片的战略原则(这个事情也值得单开一篇文章好好说道一下),导致前期的品质和进度都大不如预期,包括公司内部都有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就在这个节点上,小米以其独有的方式和独特的风格,持续惊艳,给低价厮杀得鲜血淋漓的国内巨头展现了一条极具希望的新活路。

  老玩家转型、新玩家入局,小米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池塘中激起层层浪花,让整个大环境生机蓬勃。而目前的结局大家也看到了,昔日霸主已经只剩菊花一朵,这还得归功于余大嘴兵分两路,华为+荣耀、保海外+差异化,依赖多重补血机制才最终坚持到又见花开。其他昔日巨头,或反应迟钝,或找错方向,现在已是风雨飘摇。而OPPO和VIVO的崛起,虽然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但也是在小米的强势搅局下,受到启发而潜心琢磨用户需求与消费心理,杀出了另外一条血路。

  二、先软后硬

  小米创业初始,走了一条看上去凶险无比的“歧路”,优先打造针对中国用户的深度定制ROM——MIUI。在各大手机厂商还在简单堆叠硬件规格的时代,相对惊艳的MIUI圈粉无数,而且一周一版本的疯狂节奏,也让它生命力无限,从而牢牢抓住了智能机“发烧友”群体的胃口。就这样在软件系统领域整整深耕了一年之后,小米1一经发布,就迅速成为早已翘首以盼的“资深”小米用户哄抢目标,这股热潮持续到2014年,才逐渐趋于平淡。

  先软后硬,给小米的硬件研发生产争取了时间,也积累了基数庞大的种子用户,而其他“友商”反应过来之后,纷纷上马自家ROM。这里面当然也少不了华为,EMUI在期盼与怀疑之中开始负重前行。一向不太擅长用户体验的华为,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前期的效果非常不好,经常成为“华为心声”论坛上的调侃话题,直到2年多之后的3.0版本,才仿佛开了一点窍,慢慢走上了口碑积累的正路。

  三、发烧米粉

  光靠软件体验拉新是不够的,小米在用户运营上下的功夫其实才是其成功的关键。以前厂商与用户是卖家和买家的关系,而小米才真真正正开始把消费者当朋友,小米社区在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

  另外,与手机销售柜台、售后维修点定位迥异的小米之家,也成为把米粉联系到一起的强有力纽带。持续付出的“关怀”终将获得回报,发烧级的用户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带动了整个群体的规模迅速扩张和组织黏性聚合,类似于当下火热的“裂变”传播。

  当然,包括华为在内的其他厂商也快速跟进,依葫芦画瓢,各种花哨命名的粉丝团体就像追星族一样纷纷涌现。而顶着“不仅仅是世界500强”的民族企业光环,华为的自来水规模确实不小。至于发展到后面的水军与海军大战,在下人微言轻,不予置评,但是社群运营及舆论疏导,确实已经成为行业生存必备技能。

  四、饥饿期货

  从一开始,小米手机的销售也是剑走偏锋,网上预约的期货模式一方面造成了饥饿营销的噱头效应(效果也比较好“自我控制”),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轻制造”模式对供应链控制不力而形成的掣肘。虽然华为这样的老资历玩家,并没有多少供货不足的风险,但是火爆抢购的传播效应,以及按需定产对减少库存风险的好处显而易见,另外,销售成本的降低也是促使华为学习类似模式的原因之一。

  不过,家大业大的华为,还有庞大的合约机市场、传统线下市场及海外市场,所以华为分立荣耀品牌专攻线上(与小米对标),原有品牌体系仍然保持各层次、全渠道覆盖,既在局部战场保持灵活机动,又保证了全面布局的规模效应。另外,华为虽然并没有什么饥饿营销的必要,但是能够适应电商特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确实是在与小米的“斗争”中逐步健全起来的。

  五、“高”性价比

  众所周知,小米一直坚持性价比竞争策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低价。实际上,小米1的上市价格1999,以它的体验和配置对比同价位,绝对的物超所值。然而,在2011年那个合约机为主的环境下,考虑到当时消费者在手机上投入的预算范围,这个金额已经有点奢侈了。国产机能够凭借性价比抛出这个定价,并一炮走红,让仰视外资手机价格的国内厂家拥有了宝贵的信心。

  受此鼓舞,华为在旗舰机的价格上很快打了翻身仗,虽然经历了D系列生不逢时的惨败,但是中高端P系列和Mate系列坚持了下来,现在看到P20 Pro站上5K价位,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是不太能想象的场景了。市场是检验价格的唯一标准,只要性价匹配,用户认可就是成功。由此可以预见的是,三星的品牌溢价优势将很快荡然无存。

  六、披着手机厂商外衣的智能家居百货商店

  小米生态链的扩张范围和扩张速度惊人,个人认为这是把双刃剑。以投资来开路,的确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又极大降低了进军陌生垂直领域的风险。

  但是,不管是战略布局也好,拓展业务收入模式也罢,智能家居的行业积累和品质管控都不太适合短平快打法,如何有节制、有节奏的丰富业务场景或者投资标的,是小米快速成长之路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外有乐视惨不忍睹的翻车事故现场、在内有凡客大起大落的过山车惊魂之旅,如果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影响了基本盘,损害了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形象,最终结果可能就不仅仅是得不偿失了。而华为终端在这方面就显得稳重得多,把钱花在刀刃上,哪些该大力投入研发、哪些成熟机会可一试身手、哪些不擅长的方向果断放弃,至少目前来看拿捏得还不错。

  七、996的始作俑者

  按照个人喜好,最后来吐槽一下。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小米的996工作制基本上从刚创立的2010年就开始了,甚至晚上9点下班在当时也曾经是奢望。随着小米的成功崛起,这个“万恶”的加班制度,却成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基本配置,操着卖白粉的心思、过着买白菜的生活,却还被追捧为极客精神。可是回到华为头上,舆论就急转直下,虽然华为有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必须上班的“潜”规则,作为过来人,我感觉劳动强度也没到网络上传播的分分钟过劳死、年轻人都不愿再选择进入华为奋斗的这个程度。

  就拿本人作为例子,由于部门分工原因,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其实我在华为基本上没加过班,导致我去面阿里职位的时候,对方部门老大有点担心我没法适应他们的工作强度。另外,工作时间在华为心声吐槽、论战,似乎也算官方默许的排遣压力的“娱乐”方式。同样的加班文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似乎批判华为血汗工厂就成了政治正确。没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厂都要寻求价值观认同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上,就是我这个华为前员工对友商小米的一点认知,好对手终于熬到了拨云见日的这一天,驱使生态进化的鲶鱼自己已经变身为千亿独角鲸。所有在这片海域顽强遨游的“猎食者”们,都应该感谢那些曾经引领探索未知的先行者。

  祝福曾经混战于同一个战场,卧薪尝胆、被理想“忽悠”的小米加班狗们,财务自由,你配得上!

   以上是关于手机便携中-前华为人眼中的小米:从鲶鱼进化为独角鲸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华为  小米 引用地址:前华为人眼中的小米:从鲶鱼进化为独角鲸

上一篇:华为/OPPO/小米3D结构光争相出炉 VCSEL供应商扩产备战
下一篇:华为近期将公布突破性技术 余承东形容它“很吓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28

印度Q2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小米第一 三星第二
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上周发布了最新的印度智能手机调查报告。印度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同比下跌 51%,小米以 29% 的出货量占比领先,三星重回第二名,随后是 vivo、realme 和 oppo。   印度拥有约 5 亿的智能手机用户。得益于 Redmi Note 8 等型号,小米在整个季度份额有所上涨,目前占比 29%。而由于某些原因和新冠肺炎的影响,部分中国手机厂商份额在 6 月有所下滑。三星逆势增长,出货量超 468 万。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凭借新推出的一加 8 系列重新夺回 398 美元以上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一加 8 之后是苹果 iPhone 11。   IT之家了解到,印度还拥有超过 3.5 亿的功
[手机便携]
印度Q2智能手机市场排名:<font color='red'>小米</font>第一 三星第二
华为中兴三线作战 如何游说美国?
    怎样才能让美国人相信我们? 这一问题正折磨无数的中资企业——刚刚宣布起诉奥巴马的三一,不断遭受国会山政客打击的华为,无法取得华尔街投资者信任的中概股公司,疲于证明自己没拿政府补贴的光伏企业,都在为此愁肠百结。 华为今年大幅提高了在美国的游说费用。美国参议院公共记录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7日,华为在美游说费用达82万美元,比去年的42.5万美元高出近1倍。但这并未能阻止众议院于10月8日出台报告,指称华为、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从1992年开始,每次总统选举之前,中国企业总是两个候选人可以利用的话题,。”全球分析顾问公司牛津分析副总监汤姆·威尔士博士向本报表示,“但谁心里都清楚,任何一个候选人上台后,对于中国
[手机便携]
华为入局汽车电子 产业链或迎来黄金时代
近日 华为 与东风汽车(600006)合作打造的智能汽车即将亮相上海车展的消息引来市场热议,华为要造车了?事实上,综合多方面消息发现,华为此次参与的应该是针对车上某些智能化应用平台的研发,发布面向未来汽车“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 其实华为方面,包括任正非本人也一直对外强调,公司不会跨界造车,而是会将精力聚焦在车联网、新能源、 自动驾驶 等技术方向。据了解,目前华为的 5G 、车载通信和云端数据中心等相关汽车零部件已经可以正式在车上应用了,主要提供信息查询、车辆管理、交通调度和设备管理等功能。 由此可见在汽车领域,华为对自己的定位更多的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通过自身在5G、通信、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华为</font>入局汽车电子 产业链或迎来黄金时代
TCL电子剥离电视代工业务对标小米
据36氪报道,7月28日,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审议收购TCL通讯并出售茂佳国际等相关事项。公告显示,参加此次大会的股东以高比例赞成票来支持公司的业务革新举措。 TCL电子首席执行官王成表示,该业务革新预计在8月底完成,9月开始并表。此次交易完成后,TCL电子将增加TCL智能手机、智慧平板,智能穿戴和智能连接业务板块,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务,剥离出电视代工业务。 家电品牌内部人士表示,“TCL电子的重点在海外市场,国内表现平平。在面对美的、海尔等在智能家居、物联网方面已形成规模的行业对手,TCL电子自身的壁垒并不能保证在竞争中表现出优势。” 近日,有机构发表TCL电子买入评级报告指出,TCL通讯纳入上市公司体系
[手机便携]
三星华为又撞车 折叠屏手机扎堆9月上市为阻击苹果?
在2月份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三星和华为先后发布折叠屏手机,全新的产品形态、高昂的价格,折叠屏手机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全球科技媒体的追捧。 三星Galaxy Fold展开状态下屏幕为7.3英寸,折叠后屏幕尺寸为4.6英寸,用户可以单手握持操作;机身重量为263克,展开状态下机身厚度为6.9毫米,折叠后的机身厚度为15—17毫米;配备6枚摄像头,采用AP芯片,12GB RAM。三星Galaxy Fold官方定价为1980美元,合人民币约13000元。 华为Mate X采用8英寸OLED可折叠显示屏,采取向外折叠的方式,折叠后主屏幕为6.6英寸,8GB+512GB版本售价高达2299欧元(约合人民币17500元)。
[手机便携]
三星<font color='red'>华为</font>又撞车 折叠屏手机扎堆9月上市为阻击苹果?
小米专利显示其正研制另一款柔性屏机型:可缩可滑可隐藏
据外媒 WndowsUnited 今日报道,小米仍在尝试继续研发柔性设备 / 可折叠手机。 IT之家了解到,该专利于 2019 年 9 月 30 日向美国专利局提交,2020 年 9 月 15 日予以公布,专利号为 16587604。   该专利描述为:   介绍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柔性显示屏。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侧表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反,侧面与第一面和第二面接壤。   所述柔性显示屏分为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柔性显示屏可以在缩回状态和滑动状态之间切换。   当柔性显示屏处于缩进状态时,第一显示部分覆盖第一曲面和侧面,第二显示部分则覆盖了第二曲面。   当柔性显示屏从缩进状态切换到可伸缩状
[手机便携]
小米CC11 Pro或通过认证:6.55吋4K屏幕+4400mAh电池+6400万主摄
疑似小米 CC11 Pro 通过工信部认证。该机型号为“2109119BC”,配有 6.55 英寸的 OLED 屏幕,分辨率为 3840*2160。在工信部网站还显示该机配备 4400mAh 容量的电池,以及主频为 2.4GHz 的八核芯片组,共有 6GB/8GB/12GB/16GB RAM 和 64GB/128GB/256GB/512GB 内置存储。   该手机将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黑色、白色和粉色。三摄像头设置是由一个 6400 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和两个 800 万像素的副摄像头组成的。外媒猜测其中一个可能拍摄超广角照片,但另一个可能是 5 倍长焦,正如之前的报道。它还被列为具有一个屏下指纹扫描仪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小米</font>CC11 Pro或通过认证:6.55吋4K屏幕+4400mAh电池+6400万主摄
小米智能驾驶大猜想
小米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露苗头。 6 月 23 日,大陆集团宣布:已经从国内一家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公司获得 5R1V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量产订单,助力该造车新势力打造 L2 级自动驾驶量产项目。 至于这家造车新势力是哪一家,大陆集团并未透露。 在公告中,大陆集团表示该方案将于 2024 年在该造车新势力公司的首辆电动汽车上率先投产。 从目前各家车企产品发布时间线来看,符合大陆集团描述的「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2024 年量产首辆电动汽车」的企业,尚且只有小米一家。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智能驾驶方案或将采用「 毫米波雷达 +智能 摄像头 」,具备 L2 级辅助驾驶能力。 在汽车之心看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小米</font>智能驾驶大猜想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