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高管:车企与半导体企业的关系变了

发布者:徽宗古泉最新更新时间:2016-01-20 来源: 及展讯 关键字:车企  半导体企业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汽车企业与半导体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们正在应对这一变化”,瑞萨电子执行董事常务、车载半导体业务负责人大村隆司这样说道。在第8届国际汽车电子技术展(2016年1月13日~15日在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上,大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大村隆司。《日经电子》摄影。 (点击放大)
大村表示,过去,车载半导体是按照“汽车企业(OEM)--部件企业(Tier 1)”这种以OEM为顶点的体系,分别进行优化的,这被称作“1型车载半导体”。最近,擅长电子的Tier 1与不擅长电子的Tier 1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结果就是,世界市场上少数几家强大的Tier 1(叫作“Global Tier 1”)壮大了实力。符合Global Tier 1制定的国际标准的车载半导体(2型车载半导体)成为了主流。

Global Tier 1的实力壮大后,OEM与Tier 1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因为汽车的新功能基本是靠电子(也基本等同于“车载半导体”)实现的,所以,如果完全依靠Tier 1,OEM有可能在新一代汽车的开发中掌握不了主导权。于是出现了OEM直接与半导体企业对话,开发优化了的车载半导体(3型车载半导体)的例子。据大村介绍,日本目前还是1型车载半导体占主流,但在欧美,2型和3型车载半导体的数量越来越多,瑞萨也在推进2型和3型业务。

在可靠性与微细化方面领先

在瑞萨的总销售额中,海外销售所占比例超过50%。由于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收购了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 Semiconductor),如果将二者的车载半导体销售额合计,瑞萨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便退居亚军,但“在车载MCU和信息类SoC领域还是冠军”(大村)(图1)。过去的欧美市场同样是1型车载半导体占据主流,但随着Global Tier 1的登场,2型和3型车载半导体逐渐被接受,瑞萨的产品也打入了欧美的OEM和Tier 1。

大村表示,这依靠的是几乎零缺陷的高度可靠性,以及能够使用比竞争对手更微细的工艺制作车载半导体的技术实力(图2)。比如说,只有瑞萨能够以28nm工艺制造嵌入MCU的闪存(量产由台积电代工)。相比竞争对手以55/65nm工艺制作的车载控制MCU,瑞萨以28nm工艺制作的车载控制MCU的性能高达其2.9倍。


    
图1:瑞萨在全球车载半导体市场的位置。瑞萨的幻灯片。 (点击放大)    

图2:MCU和模拟产品方面,瑞萨都是微细化的领头羊。瑞萨的幻灯片。 (点击放大)
而且,模拟车载半导体产品(传感器下游设置的AFE和电源管理IC,即PMIC等)也能使用尖端工艺制作。例如90nm模拟IC,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瑞萨的产品的单位面积的容许电流更大而且损耗更低。

演示基于云协作的自动泊车


图3:自动泊车的演示。《日经电子》摄影。 (点击放大)
瑞萨这次设置大型展位,实施了多项演示。占据空间最大的是自动泊车的演示(图3)。配备该公司车载信息类SoC“R-Car”的模型汽车避开障碍物,自动停入了空车位。模型汽车设想将与云服务器协作,借此实时更新泊车信息等。

在自动泊车的旁边,演示了同样使用R-Car的综合驾驶舱(图4)。该公司过去也展示过新一代汽车配备的综合驾驶舱,这次展示的是第2代。第1代是在前窗玻璃下方比较小的液晶屏幕上,显示各类信息。

而第2代则是直接在前窗玻璃上显示各类信息。解说员说,“驾驶员只需要稍微移动视点就能看到,增加了安全和舒适性”。通过在前窗玻璃上直接显示,“实现了AR(扩增实景)类型的综合驾驶舱”。


    
图4:第2代综合驾驶舱的演示。《日经电子》摄影。 (点击放大)    

图5:双电机同步控制的演示。《日经电子》摄影。 (点击放大)
除此之外,还演示了面向HEV/EV的双电机同步控制、远程更新(Over the Air Update)等(图5)。并且展示了基于模型的开发环境。利用这样的开发环境,可以在供应新MCU的样品之前测试应用,使实机难以再现的故障时动作检查等变得更容易。
关键字:车企  半导体企业 引用地址:瑞萨高管:车企与半导体企业的关系变了

上一篇:机器人进驻未来新生活
下一篇:传HTC从华为抢回Google代工订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16

聚焦ICT技术,华为帮助造好车
2010年10月9日,谷歌公司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至此,谷歌成为自动驾驶领域最早的领跑者。 10年后的今天,随着5G、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发展,各路企业都在以不同角度切入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势态。 根据科尔尼数据今年发布的预测,至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包含车端、道路、云等)市场规模达800亿美元,至2030年市场规模达2800亿美元。 继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之后,中国又被称作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面对新的市场,任何公司都无法坐视不理,百度、腾讯、四维图新等多家企业亦争先布局。 在诸多公司里,作为一家通讯设备厂商,华为时常处于风口浪尖。这种争议源
[汽车电子]
聚焦ICT技术,华为帮助<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造好车
新报告称日本已落后 特斯拉与比亚迪是EV领导者
近日,一份新的报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报告根据全球汽车制造商迄今为止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努力对它们进行排名。该报告着眼于当前车企在从汽油到电动汽车的过渡过程中的进展,并确定该公司是领导者、过渡者还是落后者。所有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表现都惨不忍睹,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被认为是领导者。 该报告由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 (ICCT) 汇总,被命名为“2022年全球汽车制造商评级”。根据该研究汇总的数据,特斯拉和比亚迪是全球前20大乘用车制造商中唯二的领导者。与此同时,有12家公司被归类为转型者,其中宝马和大众处于领先位置。最后,六个落后者由五个日本品牌和一家印度汽车制造商组成。 ICCT 2022年全球汽车制造商评级 为了得出每家汽车制
[汽车电子]
自造动力电池,有人投了1000亿
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战争”,不可避免要加速爆发。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两大巨头特斯拉和比亚迪,皆在电池领域有极深的战略布局。而其他只要有电动化野心的车企,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触手伸向了动力电池。车企造电池,动的必然是电池厂商的奶酪。    比如,雄心勃勃的特斯拉,今年6月其第1000万颗4680电池下线。未来该公司的4680电池产能将提升至1000GWh以上,其长期产能目标甚至要达到2000GWh、3000GWh。电池中国曾指出,届时特斯拉“有多少电池还需要外购”?恐怕已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曾几何时,在动力电池领域就掀起过“车企逃离宁德时代”的风潮,车企纷纷自建电池工厂谋求动力电池自主权。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自造动力电池,有人投了1000亿
重金投向新能源汽车 2017或将成汽车颠覆元年
    与三伏天的酷热恰好相反,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正持续下行,甚至有些寒冬景象。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的首选。2015年以来,共有四家整车企业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斥巨资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惨淡的汽车市场上“异军突起”,销量抢眼。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27万辆,同比增长240%。 与此同时,记者在走访“洋牌”电动汽车特斯拉体验中心时发现,即使没有获得明显政策福利的电动汽车在华销量也不断攀升,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概念正在逐渐接受当中。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汽车电子]
自主四条路径布局芯片产业,比亚迪/吉利/上汽打法各异
之前朋友找我探讨芯片产业中车企和芯片企业结盟的情况。结合中汽研做的PPT,我今天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大的逻辑来看,国内车企在芯片产业布局的方式总体有四种—— · 战略投资:通过投资平台,给钱。 · 自主自研:招募团队来做开发,但这种做起来比较费劲,事实上芯片对于车企来说,大芯片SOC投入太高,哪怕是1000万台量级也算不过来账,目前在功率半导体层面做点还可以。 · 联合研发:这种方式就是类似给订单定制冠名。 · 战略联盟:这模式类似于在区域领导下统筹来管理。 图1 汽车企业投入芯片领域所做的努力 PART 1:自主车企进入芯片领域的几种策略 我们具体来展开一下: 图2 车企做芯片的方式
[汽车电子]
自主<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四条路径布局芯片产业,比亚迪/吉利/上汽打法各异
促发展,集微网联合多家半导体企业亮相深圳国际电子展
2020年9月9-11日,深圳国际电子展(ELEXCON)暨5G全球大会(中国站)将正式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9/11号馆举办。此次展会包含了电子元器件、嵌入式技术、电子材料与先进制造、IoT/5G、智能网联与智能驾驶、汽车电子/新能源整车等六大产业企业展示,同期展览面积将达22万平方米,预计接纳专业观众超过25万人次。 众所周知,集微网自200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行业融媒体矩阵、企业品牌营销策划、投融资服务、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行业研究为一体的专业ICT产业服务机构。对于集微网而言,不仅仅提供上述媒体服务(包括媒体业务、集微直播间、公关服务、集微会展、职场等),同时,还提供知识产权和咨询服务
[手机便携]
国际主流青睐 软包电池今年将迎来拐点
2020年,全球软包动力电池巨头LG新能源,凭借欧洲 电动汽车 市场的爆发和给特斯拉(上海)工厂配套,其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增长,超过松下电池,位列全球第二。期间,LG新能源还几度超过宁德时代位列全球动力电池月装机量第一。观察LG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可以看出,除了给特斯拉(上海)工厂配套的Model 3、Model Y是圆柱电池外,其给其它客户配套的动力电池均为软包电池。 LG 新能源 装机量的大幅跃升,无疑也将带动软包电池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 不过,反观国内,2020年软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却不增反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 新能源汽车 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4GWh,其中方形
[汽车电子]
中国,“氪金”英伟达
3月19日,在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上,英伟达除了带来了运算速度比上一代芯片提升了30倍的人工智能(AI)芯片B200,还透露了其与多家国内车企的合作。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DriveThor开发下一代电动,同时还将使用英伟达基础设施进行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以及英伟达Isaac来设计/模拟智能工厂机器人。 另外,盖世汽车注意到,除比亚迪外,国内还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卡车开发商也宣布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其中包括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旗下Hyper品牌。吉利旗下极氪汽车、理想汽车此前也已表示,他们将使用英伟达的下一代车载芯片技术Drive Thor。 上述信息皆引人深思:在国内自
[汽车电子]
中国<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氪金”英伟达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