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的强对峙下,上世纪日美贸易战作为一大范例被重新研读;而不久前的日韩贸易之争再次将业界目光聚焦于日本,究其本质是日韩崛起背后深埋于科技产业链条的5G利益之争。
通过剖析,再次看到日本即便处在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并在内外失据的情形下错失了参与互联网时代、通信产业、计算机产业红利的机会,但在IC业仍着力耕耘和积淀,从而有底气来叫板韩国。从日本电子业的起起伏伏之中,或能为我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汲取一些可贵的借鉴。
起伏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电子产业能够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大力扶持,加上自身奋发图强,诸如官产学体系、众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构建左右护法,同时财团体制促进全产业链全面发展,一大批明星企业在技术和商业上取得显著成效,甚而一度在DRAM等技术上超过美国,一些美国公司甚至被打得节节败退。
在1990年,全球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占6家,NEC、东芝及日立高居前3,英特尔仅居全球第4,三星尚未能进入前10。
然而,日本产业的大幅崛起开始让美国深感“芒刺在背”,而随着美国与苏联关系缓和、美国与中国结交等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日美的力量对比发生反转,美国逐渐改变了对日政策,从支援转向抑制甚至强行打压,挥舞组合拳,用金融(相对日元贬值)和诉讼(反侵销诉讼)大棒直击日本。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先后与美国爆发过六次贸易战,而“主角”也从开始的纺织品、钢铁、彩电等走向更高端的半导体产业等。
而在不遗余力重挫日本之后,美国还兵分两路,采用外交四原则之一的“势力均衡”原则,为培植制约日本的“备胎”,在1960年后开始大力扶持韩国的发展,后续也加强对我国台湾输入资金和技术,并在关税和政策上偏心照顾,加上日本在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和经营策略上的失误,日本的电子基本盘遭受沉重打击。
据相关数据统计,1985至2000年的15年间,日本电子产业仅增长1.5倍。而2000年以后,随着台积电、三星、海力士、日月光等的崛起,一些日本曾经非常重要的半导体厂商,包含NEC、日立(Hitachi)、三菱( Mitsubishi) 等,有的将半导体业务剥离,有的合并整合,一番洗牌后,这些曾经的半导体巨无霸已然退出历史舞台,日本IC产业不复昔日荣光。
症结
如果说外部的冲击让日本感受到寒意的话,接下来日本自身的一些做法却有些烈火烹油的意味。
西村吉雄的《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指出,日本在产业政策、财团体制、商业模式变革、技术路线选择、经营策略上都出了一些晕招、乱招,因而错失了GPU为主导的计算机时代,站错了队失去了通信的话语权,甚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沦为配角,其间上演的是几多明星企业兴起、辉煌而后无可避免地或沉沦、或败走甚至消亡的段落。
比如在产业政策上,与美国争夺标准制定权,日本选择自己搞一套技术体系,这让日本电子产业进入锁国状态。比如在PC标准之争中,日本独自开辟TRON操作系统,但美国以汇率、技术为手段,日本的技术能力和有限市场难承其重,1990年彻底退出了与美国的PC话语权之争,成为日本半导体产业走入下坡路的“分水岭”。
又比如2G时代,全球80%市场选择GSM,日本却单独推行自主标准;在4G时代,站错标准队伍,导致最终在移动通信市场缺失话语权,不仅存在感弱,还一并丧失了新兴市场以及重振的机会。
而其财团体制虽然在初时有效地带动产业的兴起,但其弊病也逐渐显现。一方面,在财团体制下,公司内部体制僵化,技术革新趋于保守。比如芯片趋于集成,但日本企业分立式做法,在价格成本上失去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其财团在国内基本没有竞争者,日本企业更倾向于资本增值,投入股市和楼市,而不是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商业模式变革中,随着IDM模式走向水平分工模式,但日本企业一直没有采用水平分工模式,而台积电、联电等顺应产业趋势,从而一飞冲天。
同时,日本一些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经营策略上,也都犯了“固执”的错误,不仅没有顺势而为,反而逆潮流而动,结果只能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无奈地让过去的辉煌划上了句点。
底色
然而,正气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算在内忧外困之下,在兜转起伏之后,日本的体制、性格和匠人精神让他们在技术上追求极致、质量上追求完美,在自己的衰退、韩国的崛起光芒中仍忍辱负重地进行着自己的科技布局,选择了向上游进发,并积累起强大的实力。
据腾讯科技报道,韩国和日本在产业链布局上有差异,更注重上游产业的日本还隐藏了不少实力。比如,虽然韩国三星是全球第一的手机设备供应商,并在显示屏、存储芯片市场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公司在上游的材料、设备领域,却拥有着最强话语权。
要知道,半导体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得核心技术者得天下,而越往上游,核心技术越密集、越高端,特别是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没有合格、先进的材料和设备,IC设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IC制造、封测也是无米之炊。
据SEMI推测,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达到约52%,而北美和欧洲分别占15%左右。日本的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信越、SUMCO(三菱住友株式会社)、住友电木、日立化学、京瓷化学等在硅晶圆、光刻胶、键合引线、模压树脂及引线框架等重要材料方面占有很高份额。如果没有日本材料企业,全球的半导体制造都要受挫。
同样,在设备市场日本企业实力当道。据新时代证券研究所资料显示,日本企业垄断半导体设备技术与市场,占全球半导体设备总体市场份额高达37%。 在电子束描画设备、涂布/显影设备、清洗设备、氧化炉、减压CVD设备等重要前端设备、以划片机为代表的重要后道封装设备和以探针器为代表的重要测试设备环节,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尽管日本在PC时代、通信时代甚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失去了话语权,但因为拥有这些高精尖基础材料和设备的本地化供应,日本仍得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有其先进的底色。
反思
而今,美国向中国发起全方位的遏制战略,而这与日美贸易战有几多不同。
正所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任何所谓的盟友,都是利益之交,而一旦实力威胁其地位,美国就会全力打压,无所不用其极。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押注着世界变局的下一代5G赛道上的实力,让美国 “如坐针毡”,再次运用诸多常规及非常规手段来全面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产业链框架搭建基本完成,但当年日本已是电子产业的霸主,而我国目前在诸多领域还是跟随者和追赶者,需要正视其间的差距。
在两个大国的科技持久战中,虽然路径是加快国产化替代以及持续获取标准话语权,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增强中国自身的科技水平上。
从日本的电子业起伏中,我国需要借鉴日本在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商业模式上的教训,并反思以往的诸多得失。
产业政策不只是要加大对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更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科技创新体系,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技术路线上既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也要有“船大也要掉好头”的勇气;在商业模式上要顺势而为,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求与各方利益关系博弈中维持动态的平衡和良性的经营。
日美贸易战,日本仍在负重前行;中美贸易战,中国如何奇正相合?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 LT3990EMSE 5V 同步降压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LT8335IDDB 8V 至 16V 输入、24V 升压转换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 LT3088HST 宽安全工作区电源的典型应用
- LTC1147-5 高效降压转换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 RT8561A 宽范围 VIN 应用的典型应用,通过将 VCC 引脚连接到 LCD 驱动器电源 AVDD
- ZXLD1356 具有内部开关的高精度 550mA、60V LED 驱动器的典型应用
- AM20EW-2405DZ 双路输出、20 瓦 DC-DC 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ADV3201-EVALZ,用于 32 位缓冲模拟交叉点开关的评估板
- MC78M12ABDTRKG 12V 升压稳压器的典型应用
- MAXREFDES1105:借助MAX17690和MAX17606,效率为90.4%的小尺寸,5V / 2A,同步,无光耦反激式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