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芯归来,小米自研ISP为稳扎稳打还是退求其次?

发布者:自在自由最新更新时间:2021-03-31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小米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沉寂许久的小米“澎湃”芯片,终于又有了新进展。

今(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的第二场,虽然依然沿用了往常介绍S系列SoC时的“我心澎湃”口号,但发布的却是澎湃C1——小米自研图像处理芯片(ISP)。这无疑让久盼S2的米粉们略感失望,不过即便如此,小米首款专业摄影芯片C1,仍不失为小米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或许也将成为小米手机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助推器。

那么,ISP芯片究竟有何作用?小米的里程碑为何要从自研ISP芯片开始?


自研ISP芯片有何作用?

ISP,即“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的缩写,是用来对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单元。通俗来理解就是,ISP 所要做到的就是将“数字眼睛”的视力水平提高到“人类眼睛”的水平,让人眼看到数字图像时的效果尽可能接近人眼看到实景时的效果。

通俗点说,我们照片时常说的图片的锐化、降噪、优化色彩等都是在ISP中处理完成的,除此之外,如今的ISP还肩负着实现相位、激光、反差等混合对焦运算以及提供对于双摄像头支持等的重任。一颗优秀的ISP芯片再加上优秀的相机模组才能带来优秀的成像效果。

手机功能,甚至形态或许会有新的变数,但照相却是大多数手机用户最在意的功能,在5G时代,这一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这也是小米如此重视ISP芯片的原因所在。此次发布的澎湃C1,采用了自研ISP+自研算法,并具备了更精细且更先进的3A处理能力。

据雷军介绍,澎湃C1具备双滤波器,能够进行高低频并行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效率提升100%。这让澎湃C1具备了三大优势:一是能够实现更快且更精准的AF对焦性能,大幅提升暗光、小物件及平坦区域对焦能力;二是更精准的AWB白平衡算法,复杂混合环境光源精准还原;三是更准确的AE曝光策略,更佳的夜景对比度以及高动态场景表现。

雷军在发布会上提到,小米发布的自研图像处理芯片澎湃C1,首发在小米MIX Fold上。雷军指出,澎湃C1是小米影相的里程碑,承载了小米更大的梦想。


自研ISP芯片对小米意义何在?

一颗手机SoC芯片包含BP(基带芯片)、CUP(通用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等重要IP模块。一家IC设计公司的芯片里有多少自己的IP是这家IC公司实力的体现。

对于智能手机厂商而言,能够手握所有的IP,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如若不能,逐步实现单点突破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而智能手机厂商往往选择从自研ISP入手。

现如今,智能手机的其它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在摄像头上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智能手机厂商都不一而同地选择在手机拍照功能上“做文章”。再者,虽然ISP芯片的重要性不如SoC,但也是智能手机中的关键部分,而且面对其他同行竞争对手时,可出的牌也多了一手。

事实也是如此,小米也不是第一家自研ISP的手机厂商,在它之前,华为、苹果和三星都已经推出了自研ISP处理器。

以华为为例,华为从海思麒麟950开始就集成了自研的ISP。自研的ISP模块使得华为可以从底层来优化照片的处理,呈现出漂亮的样张,事实也证明从P9开始华为已经跻身全球手机拍照的第一阵营。

所以,小米选择从自研ISP芯片入手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小米自研ISP之前,一直采用高通的 ISP 芯片,后者一年一更新,跟不上小米影像进步的速度。如果小米拥有了自主研发的ISP,那么就不用顾忌不同品牌芯片的ISP差异,能够保证不同平台产品都能拥有接近甚至是相同的成像表现,无形中也降低了人力和研发的成本。

另外,相比于研发SoC,研发ISP的难度相对要低得多,对小米的半导体业务来说更容易胜任。从长远来看,小米完全可以从ISP切入,逐步过渡到更多的自研芯片领域,进一步提升芯片的自主化。再往后,当业务成熟后,小米也完全可以将自研芯片的覆盖范围从手机延伸到更多领域。

更为重要的是,想要深入发展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就必然得走自研芯片的道理。手机产业已经十分成熟,如何在同质化的市场做出差异性?芯片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识,同时也是企业研发技术实力的象征,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筹码。

掌握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苹果、华为、三星都拥有较强的自研芯片的能力。苹果方面,除了基带芯片使用高通的、还有使用了ARM架构外,关键的CPU、GPU、NPU、DSP、ISP这些全部是自己的。三星方面,基带芯片、DPS、ISP、AI都是自研。华为的ISP、AI、基带芯片也是自己的。

反观小米,它在芯片方面相对薄弱。外界一直质疑“小米手机没有自主技术”,对小米手机的印象也都是“中低端”,想要撕掉这个标签,小米就必须秀出自己的研发实力。

七年芯片“长征”路,小米还在路上

事实上,小米的自研芯片之路已走过七年“长征”。

2014年,小米开始筹备“自研芯片”。同年,松果电子成立,作为小米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研发。

经过三年的时间,2017年2月28日,小米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芯片松果“澎湃S1”和首款搭载该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小米5c,同时推出了低端机红米4X。澎湃S1的问世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对于小米而言,这是迈出了“成为伟大的公司”的第一步。

然而,即使发布会上澎湃S1的各项性能“看起来很不错”,澎湃S1最终的市场反应并不佳。最终,小米5C这款手机也更是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下架。

不大成功的澎湃S1之后,业界更加期待澎湃S2的到来。然而,澎湃S2却迟迟没有动静。2019年10月,有网友询问了小米高管关于芯片的进度咋样了?小米高管回复了四个字:值得期待。”

直到2020年小米10发布之际,有米粉问雷军你们澎湃芯片还做不做,雷军表示芯片研发遇到困难,但并没有放弃对澎湃的研发。

从2017年澎湃S1问世至今,“米粉”们等了四年,虽然没等到澎湃S2,不过好歹等到了自研芯片的再度回归。

其实,这几年时间里,小米对芯片的追逐并没有停滞不前。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小米还通过投资芯片行业夯实自身的技术基础。2017年,小米成立了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规模约人民币120亿元,用于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主要投资半导体与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根据企查查数据,小米产业基金已投资半导体相关公司达35家。其中恒玄科技已于2020年12月上市,格科微、翱捷科技也已申报科创板上市。

小米每年在研发投入上基本都保持年化增长率在30-40%左右。雷军近日也表示,2020年,小米的研发投入近百亿,今年我们预计将再增长30%以上,预计超过130亿元。

结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如何,小米自研芯片“虽迟但到”。此次小米芯片的回归带来了小米自研道路上新的希望,同时亦是小米公司技术实力的证明。走过七年波折的自研芯片之路,庆幸的是,小米依旧是在路上。


关键字:小米 引用地址:“澎湃”芯归来,小米自研ISP为稳扎稳打还是退求其次?

上一篇:中图科技PSS产品价格下降,研发不足靠买专利“达标”
下一篇:批手机北斗检测认证发布会明举行 产业规模可望提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5 09:43

惠普、戴尔、苹果笔记本市占率新低 华为、小米等国产崛起
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长期由惠普、戴尔、苹果和微软等国际巨头主导。中国品牌中,联想一枝独秀,而其他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担了全球约90%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加工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 近年来,在芯片、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后,本土品牌正积极布局,力图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持保留态度,不愿卷入价格战,并大量裁撤中国团队。这一变化反而激发了本土品牌实现超越的决心。 2023Q1-2024Q3E 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主流品牌市占率变化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线上监测数据显示,包括惠普、戴尔和苹果在内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
[嵌入式]
惠普、戴尔、苹果笔记本市占率新低 华为、<font color='red'>小米</font>等国产崛起
解码特斯拉、小米硬刚的碳化硅电驱:芯片厂商最大战场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的汽车发布会上无人不谈碳化硅。尤其是自从碳化硅技术引入到电驱中,就如同给这颗心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电驱逆变器瞬间扭矩更大,效率更高,尺寸更小,车重更轻,续航更长。 随着800V高压SiC平台逐渐成为主流,市场增长势头明显,未来5年,碳化硅还会继续大放光彩。半导体厂商也在跟随这一潮流,不断更迭自己的产品。 所以,在电驱逆变器领域,碳化硅发展到哪一步了,未来半导体厂商又会如何布局碳化硅?本文将详细解读。 碳化硅电驱应用史 想搞清楚碳化硅市场的逻辑,势必要从车企角度看问题。 特斯拉是碳化硅上车的引领者,正因为特斯拉不顾一切力推碳化硅,碳化硅才得以红遍车圈。近二十年以来,特斯拉仅使用两种封装形式和
[汽车电子]
解码特斯拉、<font color='red'>小米</font>硬刚的碳化硅电驱:芯片厂商最大战场
5G标准必要专利小米中国第三!仅次于华为中兴
9月29日消息,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华为、中兴、小米位列中国前三。 全球排名来看,华为以12.42%的占比位列第一,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高通。中兴以6.97%的占比位列第五,小米以4.62%的占比位列第八,相比去年首次进入的第十提升两位。 小米方面表示,上述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对底层技术的长期持续投入:2015年底成立5G预研团队,不断深耕5G技术创新,实现跃升式发展。小米会始终坚持“技术为本”,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对此,雷军表示:“我们会继续死磕核心技术,继续努力!” 小米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研
[网络通信]
消息称小米要求印度撤回反垄断报告:理由和苹果类似,称“包含商业机密”
9 月 24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小米已要求印度反垄断机构召回其发现该公司和沃尔玛旗下 Flipkart 违反竞争法的报告,称该报告包含商业机密。 知情人士表示,小米在一份申请中告诉印度竞争委员会(CCI),Flipkart 的调查报告包含小米公司的敏感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在与案件各方共享该文件时本应经过编辑。 一位消息人士称,小米对 Flipkart 报告的担忧之一是,该报告包含了其产品型号的销售情况,这是敏感信息。小米、Flipkart 和 CCI 没有立即回应询问。 报道提到,CCI 不会公开调查报告,而是仅与案件各方分享。小米提出的召回要求各方退回报告,然后对报告进一步审查编辑。 据本月早些时候报道,三星、
[手机便携]
智能腕戴市场进入三国杀格局!华为、苹果卷健康监测,小米守位手环市场
今年Q2,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和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从全球范围来看,Q2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4374万台,同比下滑了0.7%。而中国市场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出货量达到1555万台,同比增长了10.9%,发展速度超过全球市场。华为、小米、苹果成为全球市场前三,拉开全球智能腕戴设备新的格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腕戴设备品牌厂商也变得越来越“卷”,这主要体现在技术、价格两个主要的方向,此外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品牌企业也在持续深化出海布局,在市场策略上出现了变化。 全球智能腕戴市场进入“三国杀”格局 得益于中国厂商在技术迭代、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以及价格策略等各个方面的举措,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今年Q1开始
[嵌入式]
智能腕戴市场进入三国杀格局!华为、苹果卷健康监测,<font color='red'>小米</font>守位手环市场
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统安装经验总结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咨询,大意是想安装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统,在装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算是集中回答吧,供大家参考: 1、电动窗帘控制器使用220V电源,所以轨道两端(总长小于6米任选一端即可)附近需要留电源插座,窗帘轨道超过6米建议两端各留一个插座。单轨窗帘轨道槽预留不少于20cm,双轨不少于30cm。 2、小米智能家居的墙壁面板最多支持两开,建议不要使用三开及以上的开关。若已经使用三开及以上的墙壁开关,建议适当合并或者分拆新的接线盒,如下图。 3、摄像头一般安装在靠近天花板的较高位置,附近建议留较高的插座,距离天花板5~20cm为宜。 4、所有墙壁开关推荐使用稳定可靠的零火线方案,所以所有墙壁开
[嵌入式]
<font color='red'>小米</font>的智能家居系统安装经验总结
小米汽车的内功:智能驾驶的技术进展
小米汽车的爆款SU7,给大家展示了小米的核心能力。在2024年成都车展期间,我有幸采访小米汽车的技术人员,了解了有关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安全性能和泊车技术等方面的诸多亮点。 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入局者,小米汽车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快速迭代的产品策略,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小米SU7的智驾功能、安全性能和泊车技术是大家很感兴趣的。 智能驾驶:快速迭代与全国覆盖的技术优势 小米SU7的智能驾驶功能,特别是其「高速/城市领航辅助功能」(NOA),展示了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显著进展。 NOA功能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快速的市场迭代能力和全面的城市覆盖。自2024年4月起,小米便开始交付全国版高速NOA功能,随后于6月6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小米</font>汽车的内功:智能驾驶的技术进展
小米SU7主控Orin X与8295芯片双核心拆解揭秘
小米SU7 Max创始版目前已经陆续交付。博主@杨长顺维修家 提车后第一时间拆掉了新车的主控,一起来看看Orin X、8295芯片到底长什么样,PCB做工如何,和特斯拉比到底是什么水平。 首先可以看到,小米SU7的两大主控——智能驾驶主控、车机主控(智能座舱控制器)均在副驾驶手套箱下方,需要将整个扶手箱完全拆开,才能看到。 其中,智能驾驶主控搭配了一套水冷散热系统(算力较高发热量较大),车机主控则是风扇风冷散热。 拆掉主控外壳之后,可以看到PCB真身。小米SU7的两块主控PCB芯片均采用了完善的防水处理,可防潮、防腐蚀、防尘 等,能大大增加PCB板的寿命。 PCB整体做工
[嵌入式]
<font color='red'>小米</font>SU7主控Orin X与8295芯片双核心拆解揭秘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