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设计挑战与未来机遇

发布者:EE小广播最新更新时间:2022-12-20 来源: EEWORLD关键字:可穿戴  诊断设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设计挑战与未来机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加速以及近年来疫情影响的叠加,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智慧医疗健康产品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日前,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给出了“数字+健康”的发展方向,提出要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健康服务,这为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发展带来了一股劲风。


不过,各种新兴行业的发展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可穿戴式诊断设备也不例外。可穿戴式诊断设备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问题,包括缩小设备的外形尺寸,保持较低的系统功耗,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全球电子行业的领导者Molex(莫仕)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安富利携手合作,面向600多名工程师开展了一项新的调查研究,以深入了解工程师们如何在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image.png


从能够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项链到能够监测睡眠、心率、活动水平和温度的戒指,各种新的可穿戴设备不断创新,其功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计步范畴。新一代可穿戴式诊断设备已呼之欲出,将能够执行更为复杂的健康监测任务,例如血压监测和癌症检测等。


但是,这些新功能的出现也给设计工程师带来了更大挑战。为了深入了解可穿戴式诊断设备设计工程相关负责人士的经验和态度,Molex公司对世界各地直接参与可穿戴式诊断设备设计和开发的工程师进行了调研。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定义是指在运动和健身、健康以及医疗管理领域用于追踪和监测的设备。


复杂的生态系统


调研显示,工程师们发现从患者、消费者到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以及保险提供商在内的许多相关人士都是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倡导者。


当谈及未来五年可穿戴式诊断设备在肥胖控制、与血液有关的健康监测、样本采集等新应用领域的使用情况时,工程师们对此类设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尽管受访者对此类设备的未来发展持乐观和支持态度,但他们认为在发展过程也存在着阻碍。受访的工程师认为,保险提供商(31%)和医生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27%)等一些相关人士正在阻碍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采用。这种意见分歧主要源于对医疗设备在非临床环境中使用和报销问题的担忧。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98%)都表示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快速发展需突破一些障碍。其中,排在首位的主要障碍是监管部门对可穿戴设备医疗用途的审批过程推迟了新设备的发布(49%),但是该流程可以通过与医疗设备的原型设计专家进行合作来简化。 受访者所提到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数据完整性(46%)和医疗机构本身(39%)。


工程师们还预测整体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将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其中技术创新排在首位(54%),其次是远程医疗和远程患者监控的进一步普及(47%),还有患者、护理人员和消费者对自我诊断设备的需求(40%)。


充满设计挑战


在探索开发新一代创新的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过程中,许多工程师将重点放在如何设计出尺寸更小、更节能的设备上。受访者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正在设法克服当今产品开发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成本(38%)、耐用性(37)和电源管理(35%)。


工程师表示,在设计供患者、护理人员或消费者在非医疗环境中使用的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特殊的挑战,包括用户对易用性抱有很高期望、对直观用户界面和完整文件资料的需求,以及需要考虑不受控制的家庭护理环境变化等。


此外,数据采集和连接方面也存在着挑战。近三分之一(30%)的受访者表示连接性是一大难题。超过三分之二(8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缺少关于如何有效采集和使用数据或者在采集数据后如何有效开展医疗工作的说明。几乎所有受访者(94%)都提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责任。


虽然诊断数据的作用令人兴奋不已,但对于如何有效地收集并使用这些数据,人们并不清楚。


数据监测其实并不难,但要利用这些数据来有效地开展医疗工作也并不容易。


为了推动可穿戴式诊断设备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挑战。目前业界正在持续、快速地研发新设备,智能手表等市面上已有的可穿戴设备也配备了更丰富的健康监测功能。此外,人们对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未来发展持有乐观态度。


斯坦福大学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学中心主任Michael Snyder发表在Stanford Medicine官网上的一篇文章一语中的。Michael Snyder每天会在身上佩戴8个传感器。作为第一个展示智能手表如何用于检测传染病的研究人员, Snyder表示:“在不配戴健康监测设备的情况下到处走动就如同驾驶一辆没有仪表盘的汽车一样,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


关键字:可穿戴  诊断设备 引用地址:可穿戴式诊断设备的设计挑战与未来机遇

上一篇:比iOS更强!苹果正开发AR/MR头显操作系统:明年亮相
下一篇:未来要取代iPhone!苹果AR/VR头戴设备将春季发布:原型机已发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2 11:55

柔性可穿戴天线定义与特性
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用户对设备的舒适度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推动了柔性可穿戴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类天线以其轻便性和高度适应性,能够与人体形状紧密贴合,极大地提升了穿戴舒适度,并有效维持或提升了通信性能。 柔性可穿戴天线主要分为聚酰亚胺(PI)、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及织物天线三大类。 织物天线由于其与服装和其他纺织品的无缝集成能力,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具备良好的集成性和可穿戴性。自2001年首次出现以来,织物天线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逐渐扩展,包括对其在弯曲和褶皱状态下性能的深入研究。 PDMS天线以其优秀的柔韧性和透明性,在可穿戴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天线在被弯曲或拉伸时仍能保持稳定性,是研究的另一热点。通过
[嵌入式]
柔性<font color='red'>可穿戴</font>天线定义与特性
Vishay高速PIN光电二极管帮助可穿戴设备实现准确的信号检测和薄形传感器设计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发布新的对可见光有更高感光度的高速硅PIN光电二极管---VEMD5080X01,丰富了其光电子产品组合。Vishay Semiconductors VEMD5080X01采用小尺寸5mm x 4mm,高度0.9mm的顶视表面贴装封装,开关速度快,电容小,在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工业及汽车应用里能实现准确的信号探测。 Vishay高速PIN光电二极管帮助可穿戴设备实现准确的信号检测和薄形传感器设计 今天推出的器件的感光区域面积达到7.5mm2,45µA的反向光电流和0.2nA的暗电流使二极管具有很高的辐照感光度,能探测350nm到1100n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
[传感器]
Vishay高速PIN光电二极管帮助<font color='red'>可穿戴</font>设备实现准确的信号检测和薄形传感器设计
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可低负荷、长期连续地获取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从而达到疾病提前预防及治疗的目的。综述了医疗监护服装系统构成、监护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医疗监护服装系统的核心技术 穿戴式人体生理信号检测技术、传感技术、电子器件与服装连接技术、信号处理及系统通讯等技术,并分析了其医学应用;总结及预测了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在设计研究和应用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由此而带来的老年医疗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些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影响、专业医疗服务能力的相对薄弱而变愈加严重。这就势必要求未来的医疗从医院诊疗向健康监护预防转变。
[医疗电子]
<font color='red'>可穿戴</font>医疗监护服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PC厂商扎堆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
一份来自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下降至8260万台,同比下降6.9%,连续第7个季度滑坡。2013年全年,全球PC出货量为3.159亿台,同比下降10%,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这一出货量水平与2009年相当。 无奈请出施振荣 挽救宏碁 2013年6月15日,宏碁(Acer)公布了进军可穿戴设备计划,称相关产品会在2014年问世。宏碁智能手机事业部总裁刘思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正在考虑可穿戴技术,我认为每一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都应该这样做。可穿戴技术并不新鲜……只是还未得到应有的挖掘而已,但这个机遇可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2013年11月5日,宏碁公布了第
[物联网]
以MSP430为核心的可穿戴血糖仪电路设计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便携式可穿戴血糖仪,主要基于MSP430单片机为核心,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为测试传感器,以下给出了电路原理及电路图设计。 电路原理 血糖测试电路:在酶电极两端滴入血液后,会产生自由电子。由于电极两端存在激励电压,就会有定向电流流过电极。该激励电压是由ADC模块提供的1.5V稳压通过电阻分压而产生的,大约在300mV左右,它能产生μA级别的定向电流。由于A/D转换模块测量的是电压,所以需要将该定向电流转换成电压,并且进行一定的放大。本系统采用图2所示的电路来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和放大。
[单片机]
以MSP430为核心的<font color='red'>可穿戴</font>血糖仪电路设计
健康监护正在走向可穿戴设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不仅可以拍摄美丽的照片、播放音频和视频流文件,还可以访问各种各样的服务 现在还逐渐成为人们的私人教练。配备传感器或者连接到穿戴式传感器后,这类设备可用来监控人们的日常活动和个人健康状况。在不断增强的健康意识推动下,人们开始关注测量生命体征参数 如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活动水平(运动量)和卡路里燃烧量 以及追踪这些参数的日常变化趋势。 现在,装有多个传感器的通用传感器前端可以监控这些参数。而更大的挑战是最大程度地缩小尺寸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文将讨论面向迅猛增长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市场的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信号 脉搏或心率是需要监控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除了每分钟心跳次数以外,还应
[电源管理]
健康监护正在走向<font color='red'>可穿戴</font>设备
东京大学研发虚拟现实系统,可实现第三方远程操作可穿戴机械臂
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类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如终生寄生在脑部的弓形虫(Toxoplasmosis),反应能力会降低。 于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远程遥控操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在这种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和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可以比完全自主的操纵更快,更轻松地依靠人类的认知来处理极端情况。机器人遥控操作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使操作员尽可能直观地使用这些控件,直观的控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人类遥操作员所需的培训时间。 针对机器人不能进行远程控制这一局限,12月30日消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使系统的开发能够协助人类完成各种任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获得广泛普及的一种机器人系统是由第三方
[机器人]
张亚勤:可穿戴设备5年内难成大产业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在2014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时,张亚勤表示,可穿戴设备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未来五年内可能还无法成为一个大产业。 基于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崛起,本届CES展会上,可穿戴设备成为众厂商角逐的焦点。各种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可穿戴相机在展会上进行了亮相。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认为,由于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软件市场的迅猛增长,可穿戴技术将会在2014年迎来“爆发期”。 张亚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很多的厂商在CES上推出了可穿戴设备,但是亮点并不多。张亚勤认为,可穿戴设备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产业仍然处于培育期,未来五年内可能还无法
[物联网]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