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MEMS技术的麦克风简化音频设计

发布者:cloudsousou6最新更新时间:2006-05-26 来源: 电子系统设计关键字:ECM  便携  CMOS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传统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ECM)作为一种机电元件一直以来都用于数以十亿计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不过,过去50年间,ECM始终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的机械和环境噪声问题,它在新型便携式设备中的功能性受到限制,成为音频系统设计人员、机械设计人员以及制造商的关键“痛点”。

本文将描述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如何能够利用基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下一代麦克风来克服ECM的众多相关问题。

麦克风技术的演变:从ECM到硅晶技术

传统ECM是一个金属罐,由一层可移动的永久充电振膜和一块与之平行的刚性背板以及场效应晶体管(FET)构成,如图1所示。声波使振膜弯曲,改变振膜和背板之间的气隙间距,从而使振膜和背板之间的电容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以电压变化的形式输出,可反映出进入声波的频率和幅度。

图1所示为一典型的音频系统设计,其中,FET的源极接地,漏极一般通过一个2.2k的电阻偏置。

图1: 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ECM)的横截面简图。

需注意,ECM的振膜与FET的栅极相连接,如图2所示。ECM的输出通过一个串联电容被AC耦合到前置放大器。这一AC耦合电容提供了一个单极高通滤波器(HPF),有助于过滤掉可能使模数转换器(ADC)进一步饱和的有害低频成份。尽管ECM的输出是单端的,为获得最佳噪声性能,设计人员通常通过从ECM附近的未用前置放大器输入各产生一路线迹,并使两路线迹保持平衡,再使用一个差分输入放大器,消除了两路线迹中的共模板级噪声源。

图2: 采用ECM和集成式FET的音频系统的典型示意图。

麦克风设计的挑战:减少噪声

音频系统设计人员的主要挑战是在系统设计中使总体噪声最低。ECM的噪声由若干来源决定:偏置电压波动引起的电子噪声,FET噪声,板级噪声,振膜的声音自噪声,以及被耦合到FET的高阻抗输入的外部电磁(EM)场和射频(RF)场。

当安置有ECM的系统靠近带有功率控制的射频发射器时,功率控制产生的RF信号的音频成份可通过麦克风解调,转换为可闻于音频路径的声音信号。低功率的便携式设备一般使用功率门限(power gating)技术,不在使用中时就关断RF。这种门限在音频下出现。

在ECM中,由FET的高阻抗栅极来调校发射功率放大器的门限(在音频频段内出现),并放大信号。一旦信号进入音频频段,就很难消除。当音频信号产生可听见的干扰(一般称为击穿噪声)时,RF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门限开启。减少ECM击穿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栅极引线长度减至最短,并用一个电容来滤除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配备有Wi-Fi功能的无线系统中出现的RF干扰。这一电容应该加在FET的漏极上,并最好位于麦克风罐内部。该电容容值根据干扰场的载波频率和电容的最佳衰减频率来选择。电容的衰减频率可从制造商提供的规格手册中查到。

音频系统中另一个最常见的噪声源是电源(偏置电压)波动。ECM是低敏感度的麦克风,输出10mVrms数量级的很小的模拟信号。由于ECM没有任何电源抑制(PSR)能力,电源很小的波动就能引起用户能听到小输出信号波动。因此,为了维持最佳信噪比,应该采用额外的滤波元件来保持麦克风偏置电源的“干净”。

在音频系统中使用ECM还带来了许多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挑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虽然ECM一直在不断缩小,但它已达到其尺寸极限,再进一步变小,就得付出敏感性、频率响应及噪声等性能降低的代价。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用ECM的标准尺寸范围为直径4~6mm,高度1.0~2.0mm。

另一项挑战是ECM不仅能够检测声音信号,还能检测出机械振动,并最终把振动转换为低频声音信号。当ECM被置于振动环境时,比如安装在电风扇或大型喇叭附近的电路板上,音频系统的主要噪声源将是振动。减少麦克风处振动的唯一方法是,在把麦克风安装在电路板上时,采用额外的机械隔离材料。

此外,不论是制作ECM振膜和背板的材料,还是ECM的永久振膜充电,在表面安装必需的高温下,性能都会显著下降。因此,在麦克风和电路板之间必须使用某种形式的电子互连(插座或弹性压缩式连接器),从而使本已很大的元件总体高度更大(与目前许多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纤薄外形相比)。最后,因为ECM不能进行表面安装,而需手工组装,故与能够采用自动分捡(pick and place)组装工艺,能被焊接到电路板上的元件相比,它的组装成本更高,可靠性更低。

Akustica公司正在利用称为CMOS MEMS的最新型MEMS技术开发新一代的单芯片硅晶麦克风。不同于其它硅晶麦克风需要至少两块硅芯片,一块用作硅晶麦克风换能器单元,另一块用作集成电路(IC), CMOS MEMS麦克风是单块式集成电路,其中MEMS换能器单元由标准CMOS晶圆中的金属介电质结构形成。由于CMOS MEMS麦克风是采用业界标准CMOS工艺和目前用来制造集成电路的设备制作的,故该器件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CMOS晶圆厂生产。CMOS MEMS器件的制造已在九家不同的晶圆厂,经从0.6微米三层金属工艺到0.18微米铜互连工艺的11种不同CMOS技术得到验证。结果证明这项技术具有半导体制造的高良率和可重复性,能够以极高批量大规模生产。

在CMOS MEMS平台上开发的单块集成电路硅晶麦克风解决方案使消费电子设备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得以避免众多ECM相关问题。图3是一个单芯片硅晶麦克风的俯视图和横截面图。这一单块芯片由MEM换能器(transducer)和阻抗匹配线路组成,它也是一个带有可移动振膜和刚性背板的电容性传感器。

图3: CMOS MEMS 麦克风芯片的俯视图(a)和横截面图(b)。

图4所示为一个采用了CMOS MEMS模拟麦克风的典型音频系统。鉴于CMOS MEMS麦克风更类似于模拟IC而非ECM,它也采用类似于IC的供电分式,直接连接到电源。电源输入和系统其余部分之间的片上隔离为元件增加了PSR,使CMOS MEMS麦克风本质上比ECM具有更强的抗电源噪声能力,并不再需要额外的滤波线路来保持电源线的“干净”。

图4: 采用CMOS MEMS麦克风的典型音频系统示意图。

当在微米级的声学结构内制作电子线路时,线迹长度很短,能够提高减少击穿噪声的能力。 不同于ECM中的FET,在CMOS MEMS麦克风中,由于是片上放大级,隔膜和前置放大器的间距极短,输入输出隔离更好。因为有电源和输出信号隔离更好,加上隔膜到前置放大器的距离更短,几乎没有可能会把电磁场耦合到麦克风里。

CMOS MEMS麦克风还解决了使用ECM所遇到的许多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挑战。首先,CMOS MEMS麦克风单块集成电路的特性使其占位面积和高度比传统ECM尺寸的一半还要小。其次,CMOS MEMS麦克风振膜的尺寸和质量都很小,较之直径4-6mm的ECM振膜,其直径小于0.5mm,提高了抗振动性。第三,由于CMOS MEMS麦克风是采用标准CMOS材料和工艺制作的,它们本质上就能够耐受表面安装时所需的高温环境。无需机械互连又使这种麦克风系统的总体高度显著降低。最后, CMOS硅晶麦克风具有表面安装和分捡兼容性,不再需要进行手工组装,故而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生产能力和良率。

CMOS MEMS麦克风还能够在芯片上集成一个模数转换器,形成一个具有强健数字输出的麦克风。由于大多数便携式应用最终都会把麦克风的模拟输出转换为数字信号来处理,因此系统架构可以设计成完全数字式的,这样一来,就从电路板上去掉了很容易产生噪声的模拟信号,并简化了总体设计。

使用数字CMOS MEMS麦克风的优点在麦克风和CODEC之间需要很长电缆的应用中最为显著,比如笔记本电脑平台,为达最佳声效,一般麦克风被安装在显示器中,而CODEC则安装在电脑主体的母板上。在这种情形下,有许多电缆线和电子噪声源会对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周围的小模拟声音信号产生干扰,故需要屏蔽布线(shielded cabling)和其它过滤元件来将干扰减至最小。然而,若使用数字CMOS MEMS麦克风,则无需屏蔽布线或过滤元件,简化了设计,减少了总体元件数目,降低了材料清单(BOM)成本。

本文小结

在为当前的下一代便携式电子设备设计音频系统时,CMOS MEMS麦克风能够解决使用ECM所无法解决的许多困难。表1总结了ECM麦克风和CMOS MEMS麦克风之间的不同之处,便于系统和机械设计人员以及制造商更好地利用CMOS MEMS麦克风。

表1: ECM麦克风和CMOS MEMS麦克风的主要特性比较。

利用Akustica公司的专利CMOS MEMS技术,可以把振膜与强有力的模数信号处理功能集成在单块芯片中,从而实现可用于未来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下一代麦克风。CMOS MEMS麦克风提供的这种设计简单性和生产效率将使手机、PC机、PDA和无数其它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人员及制造商能够制造出更强劲、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的产品,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关键字:ECM  便携  CMOS 引用地址:基于硅MEMS技术的麦克风简化音频设计

上一篇:优良PC TV方案必须考虑的三条判断准则
下一篇: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至关重要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0:58

555电路图要点分析及经典实例
          555 集成电路经多年的开发,实用电路多达几十种,几乎遍及各个技术领域。但对初学者来讲,常见的电路也不过是上述几种,因此在读图时,只要抓住关键,识别它们是不难的。      从电路结构上分析,三类 555 电路的区别或者说它们的结构特点主要在输入端。因此当我们拿到一张 555 电路图时,在大致了解电路的用途之后,先看一下电路是 CMOS 型还是双极型,再看复位端( MR)和控制电压端( V c )的接法,如果复位端( MR )是接高电平、控制电压端( V c )是接一个抗干扰电容的,那就可以按以下的次序先从输入端开始进行分析:  ( 1 ) 6 、 2 端是分开的 ①7 端悬空不用的一定是双稳电路。如有两个输入
[电源管理]
555电路图要点分析及经典实例
多功能集成冲击便携产品设计,应对电源管理两大挑战业界专家指点迷津
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走进便携式设备,使得手机这类便携无线产品不不再单纯的只具有某一单一功能,同时也将集数码相机、移动电视终端、游戏机和多媒体终端等于一体,但前者也无疑给业界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控制功耗?!本次上海IIC-2007上,笔者有幸聆听了一场由“节电王”——安森美带来的关于“针对便携式和无线产品应用的电源管理技术”的研讨会,受益颇丰。 目前,便携产品的设计工程师们正面临两大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集成,其次就是如何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如何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尽量缩短开发周期以及满足客户对产品功能的不同需求,这也尤为重要。 安森美应用工程师由立明和与会工程师一同探讨了安森美半导体的电源管理技术和IC是如何帮
[焦点新闻]
便携设备访问片外SDRAM的低功耗设计研究
DSP有限的片内存储器容量往往使得设计人员感到捉襟见肘,特别是在数字图像处理、语音处理等应用场合,需要有高速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强力支持。因此,需要外接存储器来扩展DSP的存储空间。   在基于DSP的嵌入式应用中,存储器系统逐渐成为功耗的主要来源。例如Micron公司的MT48LC2Mx32B2-5 芯片 ,在读写时功耗最大可以到达924 mW,而大部分DSP的内核功耗远远小于这个数值。如TI的TMS320C55x系列的内核功耗仅仅为0.05 mW/MIPS。所以说,优化存储系统的功耗是嵌入式DSP极其重要的设计目标。本文主要以访问外部SDRAM为例来说明降低外部存储系统功耗的设计方法。   1 SDRAM功耗来源   SD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便携</font>设备访问片外SDRAM的低功耗设计研究
采用处理器实现便携式振动测试分析仪的改进设计
在大型旋转机械、桥梁、地下铁路、加工机床等领域,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危险预报、故障诊断、性能指标分析等多项功能。传统的便携式振动测量分析仪大多用单片机或RISC CPU作为核心处理器,一般是8位或16位的,内存只有几Kb,外部存储器的容量也只有1~2 Mb,再加上CPU的主频不高,进行大量数据运算(如FFT等),需要很长时间,图像显示基本上依靠黑白液晶屏,可以显示的内容少,因此对传统的便携式振动测试分析仪进行性能的改进很有必要。 本项目采用ARM9的S3C2410处理器,可以连续监测8个通道,提供转速、棒图、振动通频值、数据列表、时域波形、频谱图、伯德图等振动监测、分析图表。采用640×480的TFT彩色显示屏,
[单片机]
采用处理器实现<font color='red'>便携</font>式振动测试分析仪的改进设计
小功率便携式音频产品(含Charger和DC-DC)的辐射发射超标对策
1. 便携式音频产品电源系统介绍 1.1 背景 实际的产品开发中,便携式产品的 EMI 测试是用适配器给产品充电,有其他外接设备连接也需要在测试时接上。下面以一个实际产品的开发为例,说明这类产品设计的 EMI 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遇到辐射发射超标,如何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音频产品供电回路 如下图 1 是一个 Audio 产品的电源部分的原理图,这个产品有一个 charger 芯片 BQ24133,在这个应用中设置最大充电电流 2A。有一个 Boost 芯片 LM3478,把电池电压升压到 10V 给 Audio 芯片供电,满载电流 1A,另外一个 Boost 芯片 LM3478,把电池电压升到
[电源管理]
小功率<font color='red'>便携</font>式音频产品(含Charger和DC-DC)的辐射发射超标对策
高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在汽车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1. 简介 随着汽车安全重要性的凸显,行车辅助系统(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DA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类应用中,图视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必须快速、精确地感知各种路况,进而提前预警或控制车辆行为。这要求系统的前端----摄像头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提供路况场景的细节信息。 图1显示了汽车视觉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前视、后视、侧视、内视等。以前视为例,夜视(Night Vision,NV)、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碰撞预警(Collision Warning,CW)、交通标志识别(Traffic Sign Re
[汽车电子]
高动态范围<font color='red'>CMOS</font>图像传感器在汽车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振芯科技:公司持续推进SOC/CMOS射频等技术研发
近日,振芯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拥有相关元器件设计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公司自主设计研制的高端集成电路产品按应用分为视讯类、导航类、通信类;按功能分为射频类、接口类和SoC类。目前已形成包括北斗关键器件、转换器、软件无线电(SDR)、频率合成器、视频接口、硅基多功能 MMIC 等六大重点系列数百种产品。 其称,受益于5G、智能穿戴、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创新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持续处于高位。公司所在产品市场存在较大的替代更新需求,并将在“十四五”期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对于“十四五”期间公司规划,振芯科技表示,在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将持续推进转换器、高速接口、SOC、CMOS射频等方向
[手机便携]
基于AT89C55的全自动便携式线束检测装置设计
  目前线束生产中多导线插件制作、检测比较困难,为此笔者制作了一种基于AT89C55的全自动线束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自动检测多导线之间的错连、短路和断路,能自动报警,并在中文液晶屏幕上指出错误的线号,并指明正确的连接方式,为线束现场检测提供了一个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其外形如下图所示,供读者参考。   线束检测   线束连结制检测是线束生产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两种做法,一是采用直观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和熄灭状态来判断导线插接的连接性能,如RJ45头的检测;还有一种是采用专用的ICT检测装置来测试。前者适用的范围小,当导线数量超过20根以上,检测起来就比较麻烦,而后者由于设备投资成本一般在几万元左右,
[单片机]
基于AT89C55的全自动<font color='red'>便携</font>式线束检测装置设计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