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穿戴装置续航力 次世代电池技术露锋芒

发布者:码字奇才最新更新时间:2014-02-06 来源: 新电子关键字:穿戴装置  次世代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为延长穿戴式装置使用时间,次世代电池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穿戴式装置因囿于轻薄体积的限制,其电池容量及续航力一直是开发商戮力突破的设计关卡,由于传统的锂高分子电池(LPB)已逐渐不敷使用,各种次世代电池技术也因应而生,成为穿戴式装置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之一。
辉能科技总经理杨思柟表示,未来穿戴式装置的设计趋势将朝向多功能整合、最低使用时间至少须超过一日、装置薄型化/轻量化/小型化,以及与各种异质材料整合等方向演进,将为内部的电池设计带来严峻挑战。

杨思柟进一步解释,目前穿戴式装置功能虽不复杂,但其最大的设计瓶颈在于体积受限,故电池容量无法满足长时间的使用需求;此外,因穿戴式装置须贴近人体使用,是以「配戴」为主,尚须考量到整体的外观设计和时尚感,除可挠式的外观为大势所趋外,开发商亦将提高各种迥异于一般电子产品硬冷材质等软性封装的采用比例,而因应穿戴式装置未来的外观设计趋势,其内部电池设计亦须有相应调整。

杨思柟盘点次世代电池技术其电能模组设计要点,他认为开发商除须致力于使电能模组之体积/重量能量密度、体积/容量利用率的表现大幅优于现行主流锂高分子电池外,还须注重次世代电池技术能否具备高弹性机构优势;意即,电能模组机构能部分弯曲甚至是挠曲,且在弯曲与挠曲下电能模组的表现仍与一般电池无异,此外,电能模组机构还须能与软性封装材质整合甚至是一体成型,而在软性封装材质的保护下,电池可靠度与安全性仍能与一般由硬材质保护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表现相当。

据了解,目前产学界研发中的次世代电池约可分成三大类,分别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固态超薄电池与可挠曲电池,包括三星(Samsung)、乐金(LG)、Panasonic、积水化学(Sekisui Chemical)等大厂皆积极投入开发。

杨思柟进一步举例,在相同的体积厚度下,若使用次世代电池取代锂高分子电池,将能延长装置使用时间1.4~1.8倍,若是在相同的电容量下,次世代电池的厚度与重量则可减少约50%~75%,更重要的是,次世代电池亦能牵动穿戴式装置整体外观设计;以智慧型手表、手环为例,虽然目前其内部电池模组皆是设计于表头之下,但可挠曲的「表带电池」将是未来开发商的设计目标,如此一来便可缩小表头使用的电池容量,并降低表头厚度。

事实上,乐金已于2013年开发出能部分弯曲的的电池模组,据闻该公司将在今年开发出可挠曲的次世代电池,而三星亦透露2015年该公司将量产可挠曲电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辉能科技研发的软板锂陶瓷电池(Flexible Lithium Ceramic Battery)亦预计在今年正式送样,且目前已和部分穿戴式装置开发商合作,杨思柟预计,2015年即可在市面上看到部分采用次世代电池技术的穿戴式装置问市。

关键字:穿戴装置  次世代电池 引用地址:延长穿戴装置续航力 次世代电池技术露锋芒

上一篇:手机电池革命:四种能够改善电池寿命的新技术
下一篇:Cymbet EnerChip可用于纳米级可穿戴和物联网设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40

英特尔成立新科技事业群 集中火力拓展穿戴装置市场
     芯片大厂英特尔(Intel)宣布成立新科技事业群,期盼借由整合各部门研发势力,扩大内部协同效应、进而有效提升创造动能,迎战穿戴装置最新市场挑战。   据华尔街日报(WSJ)引述英特尔官方声明,既有的新事业计划(New Business Initiatives)和新装置事业群业务均将整并至上述事业群内,交由平台发展组资深副总Josh Walden统筹。原新装置事业群负责人暨前苹果(Apple)和Palm高层Mike Bell则会另外指派新职,但实际细节未定。英特尔新装置事业群之前曾发表智能手表及智能服装等产品。   该举措再次反映了执行长Brian Krzanich自2013年上任以来,便积极锁定穿戴式装置的决心
[手机便携]
穿戴装置/人机互动 三技术聚焦
    2012年6月Google发表智能眼镜迄今,智能穿戴成为全球业界与消费者关切的议题,Apple、Microsoft、Samsung、SONY、Garmin、EPSON等大厂也先后投入各种智能穿戴装置应用,例如智能手表、运动眼镜、游戏手环、健康手镯、身分辨识指环、智能跑鞋等。部分业者则仍在观望。 据观察,穿戴装置早已进入市场,譬如大众熟悉的音乐随身听与蓝牙耳机,以及锁定运动健身的运动手表或健康腕带,但这些多半属于随身影音装置与软件服务、运动休闲、医疗器材、健康照护等,其擅长的是行动影音、运动健身、健康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而这波穿戴装置市场热潮,则是基于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与功能多元的发展下,消费者对智能手机依赖渐深,但随身携
[手机便携]
苹果设计长:会自然地发展时尚穿戴装置
    苹果(Apple)设计长Jony Ive出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Met Gala)时,对苹果穿戴装置的设计理念做出解释。Ive表示,不论苹果是否对时尚感兴趣,苹果正生产越来越个人化、用户每天都会戴在身上的产品。对苹果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还要很多东西要学习。Ive还暗示新一代Apple Watch会有大幅改进。   根据9to5Mac报导,Ive认为,苹果在如何设计出用户喜爱的产品方面一直有非常清晰、独特的方法。但若对所设计的题材没有绝对信心,就很难达到同样的水准。   谈到2016年Met Gala对苹果设计哲学的影响时,Ive认为舞会整体的风格非常平静、安详和柔和,这跟苹果的理念相符。苹果设计师的
[手机便携]
为何智能穿戴装置仍无法成为主流?
从Google在2012年实际展示Google Glass,而三星、Sony Mobile等厂商也于2013年公布新款智能型手表,而包含苹果等厂商在今年也将公布新一波智能穿戴装置。不过,即便智能穿戴装置已有长时间的呼声,到目前为止似乎仍无法成为主流。 多家厂商投入 穿戴装置仍未成主流 Google在近年所公布的Google Glass,以充满科技风格、充满各类应用可能的设计,再度开启人们对于智能穿戴装置的期待。而一直到近期三星、Sony均在2013年公布新款智能型手表,而苹果也传可能在今年公布「iWatch」,同时中国市场也有不少白牌厂商先后加入智能穿戴装置,并且在今年CES 2014期间大放异彩。 不过,虽然有越来越多
[手机便携]
为何智能<font color='red'>穿戴</font><font color='red'>装置</font>仍无法成为主流?
EV用电池三分天下,逐鹿次世代车用市场
随着汽车行业转向全电动汽车, 车用电池 与电源相关组件将在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在20201年9月,韩国SNE Research所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球 EV (Electric Vehicle)用电池的最大供货商,仍然是中国 宁德时代 新能源科技(CATL),以成长6.9%达到30.3%领先群雄,而排名第二的业者是市占率24.5%的韩国LG Energy Solution,同时也比去年成长了1.5%。中国比亚迪则是以成长1.9%的7.7%市占率位居第四。此外,日本PANASONIC和韩国的SDI则分别以-7.5%(13.3%),与-1.7%(4.9%)分居第三与第六供应业者。而居于第五名的韩国SK On的成长率则是0%。
[汽车电子]
EV用<font color='red'>电池</font>三分天下,逐鹿<font color='red'>次世代</font>车用市场
2015年可穿戴装置的挑战与可能发展
如果说2014年是穿戴式装置牙牙学步的一年,那2015年就是穿戴式装置开始奔跑的起点。全球正在准备迎接物联网(IoT)时代的来临,而穿戴式装置正是最受注目的领域之一。 2014年苹果(Apple)终于发表了万众注目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Google也公开了穿戴式装置的专用平台Android Wear;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则是力拱搭载自家平台Tizen的智能手表Gear系列。 不过尽管穿戴式装置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大众对于穿戴式装置似乎仍带着保留的态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穿戴式装置仍缺少了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无法跳出智能型手机的窠臼。
[物联网]
拓墣:穿戴装置非硬件规格战,功能服务为关键商机
    Apple Watch自预售开始就供不应求,根据拓墣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今(2015)年出货数量将可望达到1,500万支,然而要想突破此数字,仍需持续观望供应链在下半年的表现。拓墣穿戴装置分析师蔡卓卲表示,Apple Watch的硬体本身和所能创造出的营收,并非是这波热潮下所应被关注的焦点,而是如何藉由智慧手表这个跳板,强化后续衍生而出的功能服务,进而改变消费者行为并开拓不同以往的全新收入。   蔡卓卲指出,透过持续增加的便利度、及改变消费者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模式,不但能替穿戴式装置创造独特价值,厂商也能从使用者行为中挖掘新商机。例如使用Apple Watch进行登机、解锁旅馆房门、过滤筛选重要讯息等活动,而Apple
[手机便携]
2015年穿戴装置的挑战与可能发展
     如果说2014年是穿戴式装置牙牙学步的一年,那2015年就是穿戴式装置开始奔跑的起点。全球正在准备迎接物联网(IoT)时代的来临,而穿戴式装置正是最受注目的领域之一。   2014年苹果(Apple)终于发表了万众注目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Google也公开了穿戴式装置的专用平台Android Wear;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则是力拱搭载自家平台Tizen的智能手表Gear系列。   不过尽管穿戴式装置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大众对于穿戴式装置似乎仍带着保留的态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穿戴式装置仍缺少了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无法跳出智能型手机的窠臼。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