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突破低端过剩的魔咒

发布者:快乐球球最新更新时间:2017-04-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关键字: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自动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仍将是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机器人技术市场,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支出将占全球支出的30%以上。预计中国在2020年的机器人技术支出将达到594亿美元,比2016年的246亿美元的估算支出增加一倍以上。这一数额将占整个亚太地区在2020年达到的1330亿美元机器人技术支出的一半左右。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机器换人”成为大势所趋,这也使得中国机器人连续四年蝉联销售量世界第一。各地纷纷把机器人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据统计,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达到28个,机器人产业园区达到40多个,机器人企业超过500家。而与这“火热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庞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中,本土品牌机器人仅占4%,国产机器人大量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


市场驱动国产机器人产业兴起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机器人产业成为新亮点之一。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机器人已推向市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三甲医院已实现了批量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一些机器人的专有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手术、康复、餐饮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一边是“机器换人”计划如火如荼,不少地方政府争相补贴企业上机器人;一边是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产业园开始冒起,“机器人概念股”成为股市新宠……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或产业基地多达数十个,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总数从2014年初的200余家到如今上千家,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所谓“机器人概念股”则超过50家。


东莞每年财政拿出2亿元扶持企业“机器换人”。“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于2014年11月挂牌成立,该基地计划总投资约27亿元人民币。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感叹:国内机器人产业真的热起来了。


重复建设 低端机器人产能“超编”


业内将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这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即机器人的“身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商,依赖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设备做集成品。


“不仅是珠三角地区,国内90%的机器人企业都处在下游这个环节。”这是记者走访的机器人企业老板对行业现状的趋同的概括。


 在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如今已聚集了3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蒋仕龙说,东莞市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企业已有200多家,其中有知识产权的不到三分之一。“虽然数量可观,但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几乎没有,行业发展散乱。”产业链呈现出“下游庞大,中游分散,上游缺失”的特点。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扎堆”产业链下游的机器人企业绝大多数仍是中小企业,与ABB、Fanuc、Kuca等国际产业巨头差距甚远,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相应的,这些企业生产的机器人应用和智能水平也较低。何敏佳介绍说,德日企业的机器人普遍以6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垄断了汽车制造等机器人应用的高端行业领域,而目前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企业生产的还多是以搬运和上下料为主的中低端机器人。


研发生产控制器的深圳固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的产品从类型看主要是以直角坐标机器人为主,处在产业中低端,创新以及生产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太大。


90%关键零部件靠进口


走进珠三角实施了“机器换人”计划的工厂车间会发现,能够进行智能自动化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机器手多是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和发那科(Fanuc)的产品。据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介绍,以这四家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份额超过70%。


发展工业机器人必须突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这一关键难题。之所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国际巨头占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大多依靠进口,从而使得国产品牌机器人成本相比国外品牌机器人并无多大优势。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总经理石金博说,目前东莞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只有零星几家,多数企业90%关键零部件和中高端数控系统均依靠进口。比如,大量进口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和三菱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中低端的则从台湾地区进口。


此外,很多通用型精密零部件,如导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也必须依赖进口。目前,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领域,已出现一批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本土企业,但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体积大、输出功率小等技术差距,而在精密减速器方面则鲜有代表企业。


“我们意识到工业机器人减速机在机器人主机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打破国外RV减速机的垄断,降低机器人主机成本,找到国产机器人的出路。”何敏佳说。据介绍,目前广州数控的RV减速机达到年产300台套以上,精度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各地推动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技术改造给工业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巨大市场。广东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3年广东规模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将达9000多亿元。


广东长盈精密公司董事长陈奇星告诉记者,一套进口工业机器人平均价格为35万元,加上自动化解决方案和配套设备,则需45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个企业的改造升级就动辄需要数亿元。


不少国际机器人企业已准备和中国企业合作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提前布局。一些国产机器人企业负责人说,如果国产企业不在核心技术上突破,很可能出现“中国的扶持政策,火了国外的企业”。


更让人担心的是,弱、小、散企业丛生,会不会让新兴的机器人产业在高歌猛进中快速跌入低端产能过剩的魔咒?“若仅凭同质化低端扩张,而不追求高端突破,国产机器人产业和应用的未来都可能遭遇困境。结果,只能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说。


抢“风口”更要攻“关口”


机器人被认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自然为各国所青睐。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大力推进机器人、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韩国也将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新兴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提醒,发展机器人产业,不是要追“风口”,而是要攻“关口”,选准产业的瓶颈进行突破。尽管机器人产业很热,但地方在发展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如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产业的创新资源,推动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同时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和人才培育。而防止无序扩张、规范行业发展,则将从加强规划引领、提高准入门槛、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着手。


如何冲出“关口”?利迅达创始人霍锦添感触最深的就是研发和人才的重要。目前公司团队中70%是研发人员,此前人才主要依赖聘请行业内有经验的工程师加盟,他希望今后能通过和高校联合培训的方式补充人才。


机器人产业是典型的“三高”——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资金也是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以广州数控为例,去年研发经费达1.5亿元,超过企业销售收入10%,连续10多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总收入比例5%以上。


企业投入的同时,财政资金发挥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也不可小觑。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对实施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升级都给予财政资金补贴。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升级的高成本,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步伐,但机器人行业企业认为,有限的财政资源应投向基础性领域,建议政府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一起,选择若干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支持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国内外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报,以及参与制定行业和产品标准,提高在机器人行业的话语权。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自动化 引用地址: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突破低端过剩的魔咒

上一篇:“羽量级”授权模式让定制化SoC变简单!
下一篇:半个世纪的坚持 东芝AI技术“厚积”沉淀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50

鸿海携手Socionext、Hailo打造新世代AI边缘计算图像处理方案
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厂商鸿海科技集团宣布联手影像应用SoC方案供货商Socionext与AI芯片设计商Hailo共同打造最新一代AI智能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应用于边缘计算图像处理服务。 鸿海推出的高密度计算、高效能且无风扇的边缘计算装置 BOXiedge™ 搭载有Socionext高效能平行计算处理器 SynQuacer™ SC2A11,以及 Hailo-8™ 深度学习AI处理器。三方技术的结合有望为市场提供高竞争性边缘计算AI应用服务,为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零售与工业互联网带来更高的营运效益。 实时处理超过20路流媒体 稳定的AI影像解决方案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到2023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
[物联网]
鸿海携手Socionext、Hailo打造新世代<font color='red'>AI</font>边缘计算图像处理方案
通用人工智能何时来?专家预测还需81年!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AI研究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何时能实现?在近日对全球23位顶尖AI学者的一次调查中,最乐观的人给出的时间为2029年,最悲观的人认为要到2200年。平均来看,这个时间点为2099年。我们有些许可能在有生之年见证AGI的实现。 人工智能学科的核心目标是,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建造像人类一样聪明的机器。这样的系统通常被称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AGI)。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无数AI系统,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可以超过人类,但是当涉及到一般的脑力活动时,目前还没有一个AI系统能够比得上老鼠,更别说超过人类了。 但是,尽管关于AGI的话题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被广泛讨论,但研究人员对于这一宏伟目标何时实现的问题上,几乎从未达
[安防电子]
互联网手机进入“高原期”荣耀提供AI的“供氧”
在11月28日的荣耀新品发布会上,荣耀发布人工智能手机荣耀V10,掀起智能手机行业“AI速度革命”。2017年是人工智能爆发之年,同时人工智能手机也开始真正步入成熟应用,可以说2017年是人工智能手机的元年。在智能手机整体陷入“高反”的时候,荣耀V10发布,掀起人工智能手机新潮流,引领手机行业走向下一个未来。 荣耀总裁赵明表示,“AI速度革命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传统做法依赖硬件性能提升和软件优化,AI手机则依赖AI加速,实现真正的颠覆。传统意义上手机的快,是不断加强手机硬件的处理速度,软件的优化流畅度,现在速度提升已经到瓶颈。AI加速是从理解用户想法,优化操作步骤来实现,速度相较传统操作大幅提升,这是理念和实践的双重颠覆。” 荣耀
[手机便携]
互联网手机进入“高原期”荣耀提供<font color='red'>AI</font>的“供氧”
李彦宏:国产芯片也能高效运行百度AI
3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虽然百度无法获得最先进的AI芯片,但国产芯片也能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影响。 李彦宏表示,美国限制了英伟达和AMD等厂商的高性能AI芯片的对中国出口,在短期内对百度的影响有限。 据介绍,百度AI技术架构分为四层: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虽然芯片层受到了限制,但是百度在应用层、模型层和框架层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即使是使用性能较低的国产芯片,仍能维持高效率。”李彦宏表示。 同时其还强调,文心大模型不太需要强大的芯片,我们的芯片储备及其他替代品将足以支持终端用户的大量AI使用需求。 百度拥有大量的人工智能芯片储备,可以在未来1至2年内不断更新百度
[半导体设计/制造]
工业机器人历史及特点
沿革 已知最早的工业机器人,符合ISO定义是由“条例”格里菲斯P·泰勒于1937年完成并出版的Meccano杂志,1938年3月。几乎完全是用吊车状装置建成的Meccano件和动力由单个。运动五轴是可能的,包括抢而抢旋转。自动化是用穿孔纸带通电螺线管,这将有利于起重机的控制杆的运动来实现的。该机器人可以在预先设定的图案叠积木。需要为每个所需的运动的转数,第一次绘制在坐标纸上。然后这个信息被转移到纸带上,从而也推动了机器人的单个马达。1997,克里斯舒特建造的机器人的完整副本。 乔治·迪沃申请了第一个机器人的专利在1954年(1961年授予)。制作机器人的第一家公司是UnimaTIon,由迪沃并成立约瑟夫F. Engel
[机器人]
AI芯片竞争进入落地下的半场?
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现在的AI芯片市场或不为过。早期进场的AI芯片玩家虽然在加快落地,但商用看起来并没有预期平顺,毕竟考验不止涉及芯片本身,还需要强大的工程力和服务力。而新进场的AI玩家仍在前赴后继,据悉目前已有100多家芯片企业,在陆续尝试自己的差异化路线。而被认为最易落地的语音AI芯片和视觉AI芯片俨然已进入蓝海市场,入局的AI芯片企业如何根据目标场景和商业模式进行产品规划,如何经受产业化、规模化落地的检验,这将成为未来格局的分水岭。 架构的“变革” 而全面竞争脱不开芯片行业竞争的本质,那就是产品力,而产品力的灵魂就是架构。 探境科技CEO鲁勇认为,芯片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从架构设计、代码实现、功能仿真到封
[手机便携]
可用于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研究
1 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现在的制造业与过去相比有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El益增长的复杂性是现在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制造系统中,还表现在所制造的产品,制造过程以及企业的结构中。这种复杂性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当然,也是一种挑战!东莞理工学院处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开发区,东莞作为一个现代制造业名城,正处于产业转型的最关键时期,如果能适时的把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各企业生产线的改造中,无疑将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前景。    本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精密型装配机器人,采用四轴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实现四轴空间联动,配置不同工具包可实现搬运、码垛、装配等工作,具有速度
[嵌入式]
AI主播、AI记者、AI编辑,传媒行业加速AI
AI 让人丢饭碗,这句话在各行各业一点点被实践。 The Verge 消息:微软从 Microsoft News、MSN 等媒体中裁撤了数十名新闻媒体工作者和编辑人员,其中涉及英国 27 名员工和美国 50 名员工,并用 AI 将其替换。 在过去,微软曾雇佣诸多编辑人员和记者用于维持 Microsoft News 正常运营,用人高峰期微软在全球 50 个地区拥有 800 多名编辑人员。但随着 AI 的深入,Microsoft News 方面逐渐转向 AI,其鼓励出版商和新闻工作者使用 AI 辅助工作,或用 AI 替代人工进行内容的处理、过滤、发表。 微软作为全球名企,每个改变都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和学习,这一次 AI 替
[嵌入式]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