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新试验性硬件将机械装置融入量子技术中

发布者:科技独行者最新更新时间:2022-04-25 来源: cnbeta关键字:量子技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未来基于量子物理的技术开发了一种关键的实验设备,它借用了当前日常机械装置的灵感。声学设备使用机械运动来执行有用的功能,它们是可靠的、小型的、持久的和高效的。机械振荡器是这种设备的一个主要例子。当受到一种力量的影响时--例如声音--该设备的部件开始围绕其原始位置来回移动。创造这种周期性运动是跟踪时间、过滤信号和检测日常设备(如电话、电脑和手表)运动的一种便捷方式。


New-Hardware-Integrates-Mechanical-Devices-Into-Quantum-Tech-scaled.jpg


研究人员试图将机械系统的好处带入神秘的量子领域的极小尺度,在那里,原子以反直觉的方式进行微妙的互动和行为。为此,阿米尔-萨法维-纳伊尼领导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将微小的纳米机械振荡器与一种能够以量子比特或量子信息"比特"的形式存储和处理能量的电路耦合,展示了新的能力。利用该设备的量子比特,研究人员可以操纵机械振荡器的量子状态,产生各种量子力学效应,这些效应有朝一日可以赋予先进的计算和超精确的传感系统。


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应用物理系副教授萨法维·纳伊尼说:"通过这个装置,我们展示了在尝试建立量子计算机和其他基于机械系统的有用量子装置方面的重要下一步。"Safavi-Naeini是2022年4月2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的高级作者,他说:"我们本质上是在寻找建立'机械量子力学'系统。


在计算机芯片上激发量子效应

该研究的联合第一作者亚历克斯·沃拉克和阿涅塔·克利兰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他们牵头并正努力开发这种基于机械的新量子硬件。利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纳米共享设施,研究人员在洁净室中工作,利用专门的设备,沃勒克和克利兰在两个硅计算机芯片上以纳米级的分辨率制造硬件组件。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两块芯片粘在一起,使底层芯片上的元件面对上层芯片上的元件,呈三明治形态。


Bell-State.jpg

贝尔状态的概念图,其中一个单位的振动能量在两个振荡器之间共享。该系统同时存在两种可能的状态:第一种可能的量子状态(括号内,加号左侧)显示右侧振荡器在振动,左侧振荡器静止。第二种可能状态显示振动能量占据左手振荡器,而右手振荡器静止。该装置存在于两种可能状态的叠加中--意味着每个振荡器同时既运动又不运动--直到它被测量。对该系统的测量将只产生两个描述的(括号内)结果中的一个。如果观察到左边的振荡器在振动,那么右边的振荡器必然是静止的,反之亦然。这说明了两个振荡器之间的纠缠关系。通过进行测量以了解有关一个振荡器运动的信息,观察者也将确定另一个振荡器的状态,而不需要单独测量。


在底部的芯片上,沃拉克和克莱兰制作了一个铝制超导电路,形成了该设备的量子比特。向该电路发送微波脉冲会产生光子(光的粒子),从而在设备中编码一个信息量子比特。与传统的电气设备不同,传统的电气设备将比特存储为代表0或1的电压,而量子力学设备中的量子比特也可以同时代表0和1的加权组合。这是因为被称为叠加的量子力学现象,即一个量子系统同时存在于多个量子状态,直到该系统被测量。


顶部的芯片包含两个纳米机械谐振器,由悬浮的、类似桥梁的晶体结构形成,长度只有几十纳米--或十亿分之一米--。这些晶体由铌酸锂制成,是一种压电材料。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可以将电力量转化为运动,在这个装置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由qubit光子传达的电场被转化为称为声子的振动能量的量子(或单一单位)。


"就像光波被量化为光子一样,声波被量化为称为声子的'粒子',克利兰说,"通过在我们的设备中结合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我们创造了一种混合量子技术,同时利用了两者的优势。"


这些声子的产生允许每个纳米机械振荡器像一个寄存器一样行事,这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可能的数据保存元件,并由量子比特提供数据。与量子位一样,振荡器相应地也可以处于叠加状态--它们可以同时处于激发(代表1)和非激发(代表0)状态。超导电路使研究人员能够准备、读出和修改存储在寄存器中的数据,概念上类似于传统(非量子)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利用纠缠

除了叠加,该设备中的光子和谐振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利用了另一个重要的量子力学现象,即纠缠。纠缠状态之所以如此反常,而且在实验室中也是出了名的难以创造,是因为关于系统状态的信息分布在一些部件上。在这些系统中,有可能同时知道两个粒子的一切,但对其中一个单独观察的粒子却一无所知。想象一下,两枚硬币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被翻转,并被观察到以相同的概率随机落地为头或尾,但当不同地方的测量结果被比较时,它们总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硬币落地为尾,另一个硬币就保证落地为头。


操纵多个量子比特,所有这些都处于叠加和纠缠状态,是为计算和传感提供动力的重要步骤,这也是备受追捧的基于量子的核心技术。"萨法维·纳伊尼说:"如果没有叠加和大量的纠缠,你就无法建立一个量子计算机。"


为了在实验中展示这些量子效应,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产生了一个单一的量子比特,作为一个光子存储在底部芯片的电路中。然后让该电路与顶部芯片上的一个机械振荡器交换能量,再将剩余的信息转移到第二个机械装置上。通过以这种方式交换能量--首先与一个机械振荡器交换,然后与第二个振荡器交换--研究人员将该电路作为工具,以量子力学方式将两个机械谐振器相互纠缠在一起。


沃拉克说:"量子力学的怪异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不仅声音是以离散的单位出现的,而且一个声音粒子可以在两个纠缠的宏观物体之间共享,每个物体都有数万亿的原子在协同运动--或不运动。"


为了最终进行实际计算,持续纠缠或相干的时间将需要大大延长--在几秒钟的数量级上,而不是迄今为止实现的零点几秒。叠加和纠缠都是非常微妙的条件,甚至容易受到热或其他能量形式的轻微干扰,并相应地赋予拟议的量子传感设备以精致的灵敏度。研究者认为,通过磨练制造工艺和优化相关材料,更长的相干时间是可以轻易实现的。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的系统性能每年提高了近10倍,"萨法维·纳伊尼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朝着设计量子机械设备的方向迈出具体步骤,如计算机和传感器,并将机械系统的优点带入量子领域。"


关键字:量子技术 引用地址:斯坦福大学的新试验性硬件将机械装置融入量子技术中

上一篇:特斯拉CEO:Neuralink脑芯片可以帮忙减肥
下一篇:CleverTap任命Anand Venkatraman为首席运营官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4 20:56

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多个单光子间量子干涉获证
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菲利普·瓦尔特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量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利用一种新型资源高效平台展示了多个单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的这项研究代表了光学量子计算领域的一大进步,为开发更具扩展性的量子技术铺平了道路。 基于光纤环路的资源高效型多光子处理器。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光子之间的干涉是量子光学中一种基本现象,是光量子计算的关键。它涉及利用光的特性(例如波粒二象性)来诱导干涉图案,使编码和处理量子信息成为可能。 传统的多光子实验中通常采用空间编码,即在不同的空间路径上操纵光子来诱导干涉。然而,这些实验需要复杂的设置和众多组件,需要大量资源,并且在规模上具有挑战性。 相比之下,由
[网络通信]
光<font color='red'>量子</font>计算<font color='red'>技术</font>的突破:多个单光子间<font color='red'>量子</font>干涉获证
BMW新世代概念车带来平视显示技术量子飞跃
2024年4月,宝马集团将携旗下中国首秀的BMW新世代概念车精彩亮相北京国际车展。它是新世代概念车家族的一员,与BMW新世代X概念车共同展示了宝马对轿车、SAV两大关键细分市场的愿景。 Adrian van Hooydonk, Senior Vice President BMW Group Design (09/2010). 巧妙的设计绝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BMW全景视域桥是革命性、现象级的交互创新。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在BMW新世代概念车上,宝马集团展示了下一代BMW iDrive人机交互系统,重新定义智能豪华出行的未来。 BMW平视显示系统 宝马 以驾驶者为导向 的理念成为持续引领人机交互的先
[汽车电子]
BMW新世代概念车带来平视显示<font color='red'>技术</font>的<font color='red'>量子</font>飞跃
罗姆与Quanmatic公司利用量子技术优化制造工序并完成验证
~双方在大型半导体制造工厂取得先进成果,目标是2024年4月正式应用于EDS工序中*1~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于2023年1月起与 Quanmatic Inc.(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以下简称“Quanmatic”)展开合作,在半导体制造工序之一的EDS工序中测试并引入量子技术,以优化制造工序中的组合。目前,双方已经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标是在2024年4月正式应用该成果。在半导体制造工厂的大型量产线上证实量子技术对制造工序的优化效果,在全球范围内尚属先例。 近年来,很多领域都在尝试利用量子技术,特别是量子退火算法*2在物流行业的配送路线优化等组合优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
[半导体设计/制造]
罗姆与Quanmatic公司利用<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技术</font>优化制造工序并完成验证
量子点”获诺奖背后,扑浪量子助力技术产业化应用
2023年10月4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将颁发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 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做出的贡献。 图片来源:The Moscow Times (2023年10月4日) 量子点(Quantum Dot,QD)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纳米晶材料,也被称为“人造原子”,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受到空间限制,形成类似于原子的能级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量子限域效应,也正是这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量子</font>点”获诺奖背后,扑浪<font color='red'>量子</font>助力<font color='red'>技术</font>产业化应用
首个量子信息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6月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了解到,我国首个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量子计算 术语和定义》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于近日正式发布,将于今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个获批发布的国家标准,其规范了量子计算通用基础、硬件、软件及应用方面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为量子计算领域相关科研报告编写、标准制定、技术文件编制等工作提供规范指导。 2020年11月,《量子计算 术语和定义》国标制定项目正式立项,由中国科技大学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科大国盾量子技术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中国信通院等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 据介绍,该标准的发布,有利于避免本领域术语使用
[网络通信]
首个<font color='red'>量子</font>信息<font color='red'>技术</font>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超导量子比特首次通过贝尔测试,有望促进量子计算和量子加密技术发展
贝尔测试可确认两个系统是否真的发生了纠缠。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证明,相距30米的两个超导电路通过了这一量子领域的关键测试,证明超导电路中的量子比特之间的确发生了纠缠。超导电路是构建强大量子计算机有希望的候选方案,最新研究有望促进量子计算和量子加密的发展,扩大基于超导电路的量子计算机的规模。 两个超导电路之间30米长的量子连接的一部分。真空管(中心)包含一个微波波导,该波导被冷却到绝对零度左右并连接两个量子电路。 图片来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为使贝尔测试真正没有漏洞,研究团队必须确保在量子测量完成前,两个纠缠电路之间不能交换任何信息。由于信息传输最快的速度是光速
[半导体设计/制造]
超导<font color='red'>量子</font>比特首次通过贝尔测试,有望促进<font color='red'>量子</font>计算和<font color='red'>量子</font>加密<font color='red'>技术</font>发展
技术“转导”不同量子信息模式
铷原子电子能级示意图。 图片来源:库玛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文指出,他们利用铷原子,让量子信息在不同技术之间转换,新方法能将量子信息从量子计算机使用的格式转换为量子通信所需格式,对量子计算、通信和网络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子(光的粒子)对量子信息技术至关重要,不同技术在不同频率下使用它们,如谷歌和IBM公司使用的超导量子比特将量子信息存储在以微波频率移动的光子中。但是想创建一个量子网络,或让量子计算机相连,就不能发送微波光子,因为在微波频率下,这些量子信息会被热噪声掩盖。 解决方案是将量子信息传输给更高频率的光学光子,后者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噪声。但量子信息不能直接从一个光子传递到另一个光子,需要
[网络通信]
新<font color='red'>技术</font>“转导”不同<font color='red'>量子</font>信息模式
量子技术发展重要里程碑:科学家成功控制“量子光”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展示了识别和操纵少量相互作用的光子(光能包)的能力,这些光子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史无前例的成就是量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论文20日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 光子在与人造原子相互作用后结合在一起(艺术概念图)。 图片来源:瑞士巴塞尔大学 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受激发射概念,为激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在新研究中,科学家观察到了单光子的受激发射。具体地说,他们可测量一个光子和一对从单个量子点散射的束缚光子之间的直接时间延迟。量子点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原子。 研究人员表示,这为操纵所谓的“量子光”打开了大门。同时,这项基础科学研究为量子增强测量技术和光子量子计算的进步开
[半导体设计/制造]
<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技术</font>发展重要里程碑:科学家成功控制“<font color='red'>量子</font>光”
小广播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