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martSens)近日正式发布首款针对物联网应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CIS)产品——SC210IoT。
作为“新基建”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方向,5G技术的商用落地加速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一个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据估计,全球联网设备的数量正在以每秒127台的速度不断增加,并将到2020年底达到310亿台的惊人数量。而在物联网的构建中,“感知”、“计算”和“互联”是最为核心的三个部分。
“感知”的主要发展方向便是开发适用于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各种传感器,从而实现物联网对外界的全面感知,以收集数据用于下一步的“计算”。正如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CIS也是物联网传感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以汽车这一主要应用场景为例, 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就需要用到数十个传感器,其中大部分是CIS,而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会需要更多的CIS来获取路面和舱内的信息。当然,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落地场景中,也同样需要大量CIS采集图像信息。
极速唤醒,智控功耗
然而,对于物联网的系统开发者而言,仅仅将现有用于手机或者安防摄像头的CIS直接应用在物联网产品中,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功耗。物联网设备往往需要保持“全天候应用”(Always-on)的状态,而同时很大一部分物联网设备都依靠电池供电,降低CIS的耗电对于提升电池寿命十分重要。因此,如何针对物联网应用功耗敏感的特点,开发专为物联网应用设计的CIS产品,成为了横亘在CIS厂商进军物联网领域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作为安防CIS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思特威发布了首款IoT系列产品SC210IoT。这一CIS产品创新性地结合了AEC功能(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和思特威成熟的低功耗设计。
通过搭载了AEC功能的CIS芯片与后端SoC芯片之间的配合,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CIS的“极速唤醒”——图像传感器在进入休眠时会自主记忆休眠前最后的成像数据,从而大大降低唤醒时所需的场景数据收集和匹配数据校正时间。经测试,SC210IoT快速启动时,平均出图时间能够缩短至60-70毫秒,足以满足按需启动的要求。因此,搭载SC210IoT的物联网设备无需始终启用CIS芯片,按需启动的工作方式将大大降低系统总功耗。同时,SC210IoT的工作功耗仅60毫瓦,待机功耗更是小于10微瓦,能够搭载于电池供电的“全天候应用”设备上,而无需担忧电池寿命问题。
“思特威在物联网领域布局已久,在针对物联网功耗敏感等特点进行的产品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而在‘新基建’带火了物联网之后,我们也顺应这一趋势推出了首款物联网系列产品。” 思特威科技首席市场官Chris Yiu女士表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社会在不远的未来会变成一个智能、互联的社会。SC210IoT的推出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思特威还将推出更多针对物联网应用的CIS产品,帮助物联网开发者开发更智能、更低功耗的物联网设备。”
关键字:思特威 CMOS
引用地址:
赋能全天候物联应用,思特威发布物联网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07:37
OSAT视角:汽车半导体市场及其制造所面临的挑战
汽车半导体市场在过去十年间保持连续增长,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源于管控汽车的几乎各个方面都采用了电子器件,而安全标准的提升以及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也使汽车行业的增长更加稳固。图1显示,尽管2016年至2022年的汽车产量预计将增长13%,但汽车电子器件预计同期将从1990亿美元增长至2890亿美元,增幅达45%。图1同时还显示,每辆车的电子器件价格以“曲棍球棒曲线”形式增长——从2016年的每辆车2000多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每辆车2700美元。 图1:2016-2022年的汽车电子器件市场。来源:Prismark,2018年10月 图2显示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各等级中的雷达、摄像头( CM
[汽车电子]
以CMOS技术实现的微型化毫米波传感器
大多数商用雷达系统,特别是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 中的雷达系统,均基于锗硅(SiGe)技术。目前的高端车辆都有一个多芯片SiGe雷达系统。虽然基于SiGe技术的77GHz汽车雷达系统满足自适应巡航控制时的高速度要求,但它们体积过大、过于笨重,占用了大量电路板空间。下面就随半导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随着车辆中雷达传感器数量的不断攀升,目前车辆中至少有10个雷达传感器(前置、后置和车角),空间上的限制就要求每个传感器必须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并且性价比更高。某些正处于开发阶段的现有雷达系统将促使发射器、接收器、时钟和基带功能集成在一个单芯片内,而这将把前端芯片的数量从4个减少到1个,不过这只适用于雷达前端。 通过充
[半导体设计/制造]
RFaxis大力拓展 CMOS RFeIC解决方案
●RFaxis所提供的CMOS RFeIC解决方案可为无线互联大幅降低成本 ●新增大联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团 (WPI Group)做为大中华区分销商, RFaxis的CMOS RFeIC解决方案市场覆盖能力大幅提高 ●新设台北FAE实验室,支持台湾设计团队快速实现低成本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全球领先的新一代无线互联与移动网络射频解决方案无晶圆半导体提供商RFaxis公司宣布,亚太区第一、全球第三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团(WPI Group)新增为其分销商, 由此使得RFaxis的CMOS RFeIC解决方案市场覆盖能力大幅提高。同时,RFaxis也在台北设立 FAE实验室,为台湾设计团队快速实现低成本
[网络通信]
加特兰微电子发布首颗车载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
近日,一家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核心芯片的本土设计企业加特兰微电子发布了首颗适用于车载的77GHz 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这颗雷达芯片是全亚太区第一颗适用于车载雷达的77GHz收发芯片,也是全球首家采用CMOS工艺并实现量产的77GHz雷达收发芯片。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加特兰微电子的高管,了解了这款有突破性历史意义的本土芯片的技术细节。 加特兰微电子CEO陈嘉澍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加特兰微电子的77GHz和60GHz CMOS雷达收发芯片 加特兰微电子CEO陈嘉澍博士致开场辞,并介绍了加特兰微电子的77GHz和60GHz CMOS雷达收发芯片。随后加特兰微电子的应用工程总监刘洪泉发表了精彩演讲,介绍了加特兰微电子推出的多个雷达开发平台(
[汽车电子]
Teledyne DALSA电荷转移CMOS TDI相机大揭秘—像素偏移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的全球领导者,Teledyne Technologies 公司旗下的 Teledyne DALSA 很高兴发布其最新的电荷转移CMOS TDI 相机 – Linea HS 32k TDI 相机,该款相机采用了正在申请专利的像素偏移技术。 “当今机器视觉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在保持甚至降低系统级成本的同时提高分辨率。我们的新型 Linea HS 32k TDI 相机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这种相互矛盾的要求。OEM 可以轻松地将该新型相机集成到现有系统中,实现更高的性能,而无需更改任何组件。”Teledyne DALSA 的线扫描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 Xing-Fei He 说。 Linea HS 32k 使用两
[传感器]
东芝推出800万像素1.12微米CMOS图像传感器
东京—东芝公司(TOKYO:6502)今天宣布推出“T4K35”,这是一款1.12微米800万像素BSI 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彩色降噪功能(CNR)。11月15日将启动批量生产出货。 该产品集成一个CNR电路,实现了同东芝采用1.4微米像素工艺制造的等效产品一样的信噪比。 这款“T4K35”产品还具备高动态范围成像(HDR)功能,在高对比图像中真实再现明暗区域。该产品在全分辨率下具有30帧/秒的高帧率,可减少成像延迟,从而缩短快门时滞,并实现连续拍摄。 应用 手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摄像头。 主要特性 1.12微米像素。 使用色彩降噪,实现了同东芝采用1.4微米像素工艺制造的等效产品一样的信
[传感器]
[5纳米碳纳米管CMOS器件]入选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电子网消息,日前,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高校申报和公示、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等评审流程后在京揭晓。 由北京大学申报的”5纳米碳纳米管CMOS器件“入选。 芯片是信息时代的基础与推动力,现有CMOS技术将触碰其极限。碳纳米管技术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重要选项。 理论研究表明,碳管晶体管有望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且较易实现三维集成,系统层面的综合优势将高达上千倍,芯片技术由此可能提升至全新高度。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彭练矛教授团队在碳纳米管CMOS器件物理和制备技术、性能极限探索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放弃传统掺杂工艺,通过控制电极材料来控制晶体管的极性,抑制短沟道效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一种新型高精度CMOS带隙基准源的设计
引言
模拟电路中广泛地包含电压基准(reference voltage)和电流基准(current reference)。在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等电路中,基准电压的精度直接决定着这些电路的性能。这种基准应该与电源和工艺参数的关系很小,但是与温度的关系是确定的。在大多数应用中,所要求的温度关系通常分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PTAT)和与温度无关2种。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当漏电流保持不变时,工作在弱反型区晶体管的栅源电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在一定范围内近似线性降低。基于该特性,带隙基准源所采用的基极-发射极结可以被工作在弱反型区的晶体管代替产生低温度系数的基准源。文献中提到采用该设计原理的基准源,利用0
[电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