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在车路协同中所扮演的角色

发布者:喜悦的38号最新更新时间:2021-03-05 来源: 北醒Benewake关键字:Lidar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背景介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中特别指出,要提升智慧发展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image.png


车路协同系统是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实现车、路信息交互和共享的系统,更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国家利好政策和5G商用的驱动下,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到1841.1亿元人民币。专家表示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将于2021-2022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届时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将步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进而推动中国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迈入新阶段。


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到1841.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至2021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7.9%


图 2020-2024中国车路协同行业规模(按产值计算)预测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逐渐普及,北京、上海、重庆和浙江等地区迅速出击,颁布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根据城市特色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表  国内热点产业集群资源梳理

车路协同,最终需要提高的是车和路的“智能化水平”,以达到安全自动行驶的目的,也可以说,车路协同的智能化是无人驾驶实现的另一种进程。激光雷达是车端无人驾驶的核心感知传感器,是路端的路侧传感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路侧单元RSU,通过5G和其他通信方式,为车辆提供交通环境信息。那么激光雷达需要如何做,才能完成路端的使命呢?

图1 车路协同系统配合示意图


激光雷达的使命


安全智能行驶,对于车和路来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车路协同中,激光雷达不仅要完整、准确感知交通环境的各种车辆、人员、基础设施的状态,还需要足够的安全冗余,应对各种“长尾效应”带来的问题。其实,真正的车路协同并不比自动驾驶门槛低。

图2 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探测十字路口点云效果


为什么是激光雷达


摄像头的缺陷主要来自于光线,在光线较差或强光干扰下,误判率高。探测距离受到光线影响变短,精度变低等。采用单一摄像头在路端计算需要极强的算力,信号传输和处理会有带宽和实时性的影响等。毫米波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完全静止的物体几乎没有什么回波,而处于某些金属干扰的环境下,容易产生误报。激光雷达本身对环境光不依赖,24h全天时工作,因此大大增强了感知的适应性,对目标物的三维探测能力增强了探测的准确性,无论是静态或动态物体,均可捕捉。

路端的场景十分复杂,以在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为典型。事实上,仅仅依靠一种技术手段,误报、漏报都将成为安全隐患,无法对路况信息实现稳定的智能检测。如果将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融合,一次性获得物体的位置、距离、尺寸、速度、方向、颜色等信息。

图3 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识别十字路口车辆及行人

1.  极强的数据采集能力

1.1 探测距离远

机械旋转雷达一般有效测距为150到200米,采用1550nm人眼安全的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超过300米,300米意味着在路端布线时,可以减少硬件成本,降低施工压力。

1.2 分辨率高

市场上常见的激光雷达以16线、32线、64线为主,线束对应的参数是分辨率。图像级激光雷达还是数字激光雷达,都是将线束做到非常高,从而后期算法要求降低了难度,降低感知层面的难度。北醒和一些激光雷达厂商为了解决远距离小目标物探测能力,已经将分辨率做到了300-600线。针对车路协同应用,路面目标物种类多、数量多的特点,分辨率越高越能快速识别出来。

图4 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探测的斑马线

小目标物由于体积很小,因此激光雷达发射出去的光很难被接收回来。分辨率的高低主要由垂直角分辨率决定。垂直角分辨率的数值越小,代表则能探测到目标物的点越多,探测的清晰度越高,对于小目标物的点获取越多。如下图所示,垂直方向的间隔小,点云数量多。

图5 同等距离下,垂直分辨率0.05°和0.1°的行人点云对比图

在垂直方向角分辨率上,北醒激光雷达的垂直角分辨率可精确到0.05°,是64线激光雷达的9.4倍,可以对远距离小目标物精准探测,对行人实际可探测与识别能力达到115米,而64线激光雷达线束过低,实际可探测与识别能力仅为12米以内。

表1 激光雷达等同线数与可识别小物体(0.1m)的最远距离关系


1.3 视场角广

路口安装的摄像头的覆盖区域一般只有10°左右,视野范围较窄。360°机械旋转雷达无疑拥有更多的视野,但是内部旋转结构让其使用寿命一直存疑。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不采取机械同轴旋转结构,具有横向90°的视场角度,探测范围远远大于摄像头,单台可以覆盖300m*300m的大场景。因此,检测相同路口,安装激光雷达的数量将远少于摄像头的数量。激光雷达方案比单一摄像头方案更利于检测大视野的闯红灯区域。

2. 融合的数据的能力

2.1 集成摄像头等传感器

单一的摄像头方案只能提供二维信息,在强光或逆光时,拍摄及探测效果容易失效。特别在夜晚无环境光的情况下,摄像头方案基本失去作用。传统机械式雷达提供的点云非常稀疏,特别是挂在路测后,搜集到的有效点很少,很难与其它传感器融合。

北醒激光雷达可以提供每秒超过280万个点,最高1800*600的点云输出,易于与摄像头进行图像融合。这样的结合无论是汽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均可以通过追踪像素,达到避障、减速、绕行的目的。这无疑是为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带来新契机。

图6 点云+摄像头融合数据(左)和点云数据(右)

3. 部署方案简单

3.1 支持客户部署方案

在车路协同应用中,为完美呈现Horn系列激光雷达的点云感知功能,北醒还将为客户提供支持,辅助客户基于北醒三维点云进行分析,各种传输协议,辅助客户项目快速落地和交付,实现对行人闯红灯报警、车辆碰撞预警、违法行为抓拍等功能。

图7 基于北醒激光雷达实现的车辆识别

3.2 安装部署

对于路测安装的激光雷达来说,一般会选取高度在6-7米的电线杆或电警杆横杆上。安装位置一般靠近道路中央,如图8所示,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远且视场角宽,一台即可同时检测道路往返双通道中不同车道上的目标物。对于视场角较小的雷达,至少需要安装2台以上激光雷达。

图8 北醒Horn系列激光雷达路侧安装方式

4. 易集成量产

360°机械旋转雷达由于机械旋转激光雷达在工作过程中整体光学和电子器件模组不断旋转,部件容易损耗,并且组装雷达过程中需要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光子探测器的视场角度一一对应,需要人工调教,不利于自动化生产,量产较难。

市场上相对成熟、性能较好的是 32 线激光雷达,出货几千套的情况下报价为 4 万美元一个。北醒激光雷达采取光学一体化设计,实现产品小型化、轻量化,通过布局整个大交通领域来逐步实现量产,将成本大大降低。在车路协同应用中,综合考虑布置数量和软件能力,更快的降低总成本。

图9 北醒Horn-X2激光雷达实拍图


典型功能


城市道路                              ETC高速公路

人车安全预警                           触发抓拍
交通违章检测                           车辆信息检测
车流量统计                               异常事件预警
交通综合监控和指挥管理          交通监控和管理




关键字:Lidar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Lidar在车路协同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一篇:Lidar平民价有戏了,EPC GaN激光驱动器问市
下一篇:Paragraf推出首款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0 20:38

自动驾驶视觉系统:不仅可以”看“,还能预测“未来”
对于自动驾驶的视觉系统而言,“看”到路人是一个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否能像人类一样,判断出路人下一个动作将是什么。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团队,便研究了一种改进算法,让 自动驾驶 视觉系统能够对路人的行为进行预测。 视觉系统,不仅是用来看的,还能预测“未来”!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向来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闻名,最近,他们又有了大动作——研究一种改进的算法,来预测路上行人的动作。 这种算法不仅考虑了行人在做什么,还考虑了他们是如何做的。这种肢体语言对于预测一个人接下来要做什么是至关重要的。 密歇根大学团队将研究成果发布在了Arxiv及IEEE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上方或者文末链接进行详读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视觉系统:不仅可以”看“,还能预测“未来”
Blaize与eYs3D合作开发3D立体面部识别摄像头 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据外媒报道,人工智能(AI)计算公司Blaize宣布与计算机视觉创企eYs3D Microelectronics建立全新合作关系,开发具有毫米级深度精度的生物识别3D立体摄像头。 (图片来源:Blaize) 合作达成后,Blaize Pathfinder P1600嵌入式SOM(system on a module)将集成至Etron(钰创科技)子公司eYs3D的3D摄像头系列中,从而在网络边缘处理面部识别。由于具有高精度功能,eYs3D深度摄像头通常部署在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领域应用中,例如机器人、安全、非接触式控制、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零售。 eYs3D首席战略官James Wang表示:“过去几年里,深度传感技术被
[汽车电子]
Blaize与eYs3D合作开发3D立体面部识别摄像头 可用于<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
福特第三代自动驾驶在美开启公开道路测试
福特第三代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开始在美国的迈阿密、华盛顿、底特律等五座城市进行公开道路测试。最新测试车基于福特Fusion混动版进行全面升级,搭载福特与Argo AI合作开发的升级版虚拟驾驶系统;较上两代测试车更接近量产版,且能应对更为错综复杂的路况。 同时,Argo AI业界首次向自动驾驶车辆研究人员开放其带有高精度地图的专业数据Argoverse。数据开放后,能够使更多的前沿研究人员获取专业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训练、验证并测试算法及机器学习方法,令自动驾驶车辆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Argo AI总裁Peter Rander表示,“在福特第三代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上,不仅在技术层面得到全面升级,更加接近量产状态之外,还提升了车辆
[汽车电子]
福特第三代<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在美开启公开道路测试
Foretellix与VIRES合作开发套件 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测试有效性
据外媒报道,近日,以色列初创公司Foretellix与 VIRES 联合发布了一项新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数据驱动自动化技术提升ADAS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的质量。新的集成工作流程连接了Foretellix的Foretify平台和VIRES虚拟测试驾驶(VTD)仿真软件,提供覆盖率驱动验证。 (图片来源:Foretellix官网) Foretellix开发了Foretify™平台,用于自动驾驶系统智能验证自动化和分析。该平台包括: 可度量的场景描述语言(M-SDL),用于高级别描述场景和覆盖率目标; 自动生成场景变量组合,与监视器共同检查和追踪场景覆盖率; 跨所有测试平台(测试车辆、测试跟踪、仿真、X在
[汽车电子]
Foretellix与VIRES合作开发套件 提高<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安全测试有效性
英特尔宣布与上汽集团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据外媒报道,英特尔今天在CES展上宣布与中国上汽集团以及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公司四维图新合作,整合并实现Mobileye道路经验管理系统(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REM)数据的本地化。英特尔在中国的汽车及自动驾驶业务取得的了很大的进展。 本次合作为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新增了一个关键的途径,对于那些希望运营自动驾驶汽车及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而言,中国市场是一个“庞然大物”。英特尔及Mobileye此次与中国企业达成合作,将为其开发此特定市场并实现其本地化打开一扇门,但要想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建立此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百度此前宣布英特尔计算平台是与百度Apollo 2.0开
[汽车电子]
英伟达:与理想、长城、极氪、小米达成车载自动驾驶平台合作
1月9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 CES 2024展会上, 英伟达 宣布, 理想 汽车已选择NVIDIA DRIVE Thor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用于下一款车型。 英伟达 同时还称,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GWM( 长城 汽车)、ZEEKR( 极氪 )和 小米 达成合作,这几家厂商已采用NVIDIA DRIVE Orin平台为其 智能自动驾驶系统 提供动力。 英伟达 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宙(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表示: “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将集中式计算应用到高度自动化驾驶和无人驾驶中,NVIDIA DRIVE Orin已成为当今智能汽车的首选AI计算平台,伴随汽车制造商对更先进功能与AI性能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下一代产品NVIDI
[汽车电子]
5G+无人车,是否是自动驾驶领域新的突破?
如今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在互联网巨头不断发展方向中,智能化和自动化这片蓝海,而传统的汽车厂商和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对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投入巨大,都将视智能化、自动化作为百年汽车业变革的契机和节点。   我们一直很期待 5G网络 马上到来,因为拥有5G通信技术可能会在人工智能领域上实现不少新的突破点,据了解,在2020年前后,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车将逐步普及开来,巧合的是,5G移动通信网络在全球推广的时间也在2020年左右,自动驾驶汽车也将成为5G网络的第一批使用者。     说到这里,我们都知道,新的技术一直都是美国领先的,但是追赶最前面的英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日前宣布,将拨款2500万英镑建设六个自
[嵌入式]
自动驾驶汽车想要真正普及 都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抨击特斯拉? 马斯克这个年近天命的创始人是个彻头彻尾的硅谷创业网红,二十年前,他可能对汽车工业一窍不通,但如今,却时刻不忘对外夸耀特斯拉独特的制造工艺,研发水准和运营方式。在这种可以被称为颠覆式的创新之下,人们的怀疑是难免的。但归根结底,所有质疑都是在对生命的敬畏进行深层次拷问。 汽车天生以来就是个使命不凡的物种,它不仅拥有数倍于人类的极限奔跑速度,而且通常情况下会承载四五个人出行,一旦遭遇不测,产生的后果绝对不可估量。这就是为什么一款新车从图纸到量产落地需要四五年时间,为什么一个新技术、新企业诞生会被喝倒彩。 缺失了由时间积淀出来的信任感,新企业自然更容易掉入漩涡中。前不久,特斯拉的一场大火,再次将人们长时间积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想要真正普及 都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小广播
最新传感器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