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和AI相结合,ST智能传感器助力未来可持续的虚实交融生活

发布者:painter最新更新时间:2023-12-25 来源: 21ic电子网作者: 刘岩轩关键字:传感器  AI  ST  可持续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时间来到2023年,ST在中国召开了其首届传感器大会,支持本地端的AI计算的智能传感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在开幕演讲上,意法半导体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曹志平表示,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off-line到on-line的变革,以及从on-line到on-life发展,目前迈入Sustainable Onlife阶段,具备AI能力的传感器将会是构建永久在线的、虚拟交融的可持续生活的关键。


2019年ST就推出了集成自家ML内核的传感器,这在当时确实是业界首款。而这款产品并不是ST的浅尝辄止,而是开启了其在AI传感器上的完整生态布局。


时间来到2023年,ST在中国召开了其首届传感器大会,支持本地端的AI计算的智能传感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在开幕演讲上,意法半导体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曹志平表示,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off-line到on-line的变革,以及从on-line到on-life发展,目前迈入Sustainable Onlife阶段,具备AI能力的传感器将会是构建永久在线的、虚拟交融的可持续生活的关键。


智能传感器要具备多强的计算能力,才能实现端侧AI应用?传感器和MCU/SoC之间又该如何分配数据的处理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ST的诸多高层。

智能传感器布局:从MLC进化到ISPU

“智能传感器必须要能够实现独立的决策——通过它收集到的一些数据,能够不依赖微控制器(不管是节点级别的次微控制器,还是主SOC)独立做出决策。”意法半导体亚太区模拟器件、MEMS和传感器产品部 (AMS) MEMS及影像传感器子产品部市场及应用副总裁、智能手机创新中心负责人Davide BRUNO表示,“所以就ST本身而言,现在正在努力让传感器(不管是运动传感器、加速记仪,还是影像传感器方面)最终能够根据自己收集和感知到的数据做出独立的决策,并自动采取干预行为,从而得到预期的效果。”



通常在一个端侧系统中,会需要用到传感器、MCU和其他一些连接的功能。传感器负责采集真实物理世界的信号以及人体的相关信息,然后负责将数据传递到MCU中进行计算。MCU通过对于数据的计算分析,然后产出控制信号给到执行机构。在这其中,复杂的数据运算可能需要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和记录。



而ST在2019年推出的MLC(Machine Learning Core),则是在传感器内增加一个可重新配置的单元,被称为rPU。该rPU可以通过寄存器重新配置,能够运行一些简单的AI模型。其中FSM是用于设计逻辑连接的数学抽象。它是由有限数量的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换组成的行为模型,类似于流程图,可以在流程图中检查满足某些条件时逻辑的运行方式。FSM允许可以将一些算法从应用处理器转移到传感器中运行,从而持续降低功耗。



而在传感器峰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个更新的产品类型叫做——ISPU,即Intelligent Sensor Processing Unit。据了解,ISPU其实是早在2022年初就已经发布,这是一款内置了DSP的IMU产品,ISPU是集成在传感器的ASIC中的一个专门用于机器学习和处理器的DSP,可采用专用指令集进行编程,能够运行1位NN精度的AI算法。Davide表示,ISPU能够在边缘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并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采取干预行为,并确保所需的精确度,从而让终端应用变得更为丰富。而这一理念可以从IMU延伸到ST所有类型的MEMS和imaging传感器当中。




意法半导体MEMS传感器产品市场经理Francesco BIANCHI表示,ISPU是意法半导体跨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一步。目前,可以通过ISPU来帮助客户实现在他们自己的神经网络端,以及包括在他们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上的解决方案的打造。


数据分区处理,带来系统能效提升


通过在传感器中集成NN单元,像ISPU这样的产品,可以让用户的数据做到分区处理:在传感器上运行特定级别的一些数据的处理,比如说一些比较简单的或者是中等难度的数据处理;并将比较复杂的算法和比较密集强度的一些问题,留给MCU进行处理。


因为传感器上的AI算力增强而实现的这种数据分区处理,能够大大提升整个端侧系统的能效。


Francesco表示,如果从传统的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认为传感器本身就是一个低功耗的产品,是整体技术架构里面低功耗的一个部分。而对于MCU微控制器来说,因为它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所以它处理数据数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功耗的多少。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些原始数据实现本地(传感器侧)的处理,就可以帮助为微控制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进行复杂任务的处理。这是可以帮助进一步地优化系统及整体的功耗的。“更多原始数据的处理,都可以在ISPU实现本地完成。这样就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原数据,帮助我们和客户通过数据的方式执行更多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其解决方案极大的系统化的升级和优化。”



此外,数据分区处理还可以提高安全等级。因为通过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原始数据,如果采用传统意义的传感器,这些数据可能会放到云端,或者是放到应用端去进行处理。因此,这些数据如果保护不好,就会出现外泄并为第三方所获取。但如果传感器本身就能够实现对数据的一些处理的话,它就帮助降低了数据外泄的可能性。



正如Davide所讲到的,智能传感器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在MEMS传感器、IMU类型的传感器上,而是也贯穿到了Imagining的传感器产品布局中。意法半导体影像传感器总监Marc VASSEUR就强调到,ST的Imagine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数据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


影像传感器的原始数据量非常庞大,要基于其进行算法开发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很多可供终端用户使用的算法需要花2年以上的开发时间。“所以,我们提供的算法之所以能够为客户所使用,是要确保当我们在数据处理的分区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图像处理的过程当中,我们非常接近这个层级数据的采集,确保我们的传感器能实现有效的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存储。”Marc分享到。


超级传感器的融合之力,赋能未来应用


传感器除了智能化外,也存在着融合的趋势,通过多种传感器融合,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中更好的BOM和面积优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带来安全冗余的特性。Francesco将这种融合的传感器称为超级传感器:“对于任何的应用来说,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都可以考虑使用这样的多传感器融合之后的超级传感器。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超级传感器。”


除了ISPU外,ST在此次传感器峰会上还介绍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模块——vAFE。该类器件是在MEMS传感器上增加了一个模拟前端,从而实现了机电感知+模拟感知技术的融合。Francesco表示,通过vAFE,客户就能够有效地连接到MEMS传感器,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其内部的处理逻辑,能够更好地嫁接和外部任何的模拟器件之间的联系。



据了解,vAFE提供的信号和运动传感器的信号本质上是同步的,所以可以在传感器的边缘完成独特的上下文感知分析,从而实现低功耗和最小可能的延迟。这也同样契合ST的智能传感器的概念。集成了vAFE的产品,在体积上更具优势,非常适用于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和强大的AI算力结合,能够赋能诸多的新兴终端产品形态。例如针对折叠屏手机,ST就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相结合,然后在传感器的算法中进行融合,进而可以持续跟踪精确的屏幕开合角度、速度和位移等信息的判断。这一专利技术基于LID系列的产品,因此被称为LID角度解决方案。



Francesco表示,ST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投入在这一专利技术的研发中,目前已经进一步推出了新的传感器产品,可以支持多屏和折叠屏上的数据的传感收集和处理。



同时Francesco也表示,多传感器融合的超级传感器可以适用于多种新兴的应用,这不仅包括折叠屏手机,也包括新一代笔记本电脑等。而在XR设备上,超级传感器可以为用户呈现出一些混合现实的影像和效果;而在汽车应用上,这一技术也早就广泛使用,通过多个高精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形成超级传感器来进一步赋能ADAS的性能。


结语


此次在北京召开的ST传感器峰会,是ST首次在中国召开的、以传感器为主题的大型峰会活动。而我们透过ST的分享,观察到了传感器技术的趋势变化。传感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感知器件,而是在追求精准感知的基础上,延展出更多的和AI相关的计算、融合的功能。在端侧AI的浪潮中,传感器在系统优化层面上,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处理的价值,助力未来真正的“可持续的、虚实交融的生活”。


关键字:传感器  AI  ST  可持续 引用地址:传感器和AI相结合,ST智能传感器助力未来可持续的虚实交融生活

上一篇: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下一篇:三星研发“智能传感器系统”,用于提高半导体良率和产能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2 09:48

日置推出新的高精度电流和高带宽传感器
   新的传感器分CT6862(50A额定)、CT6863(200A额定)2种,2种均为闭口型。和日置以往产品相比精度和带宽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日置在今年发售了一款新的功率分析仪3390。考虑到3390会开始向今后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环境和新能源行业销售,而开发了3390配套的高精度传感器CT6862和CT6863。    新的传感器和3390除了能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家电产品等开发中以外,也是马达评估时不可缺少的得力帮手。期待2种传感器的发售能在环境和新能源市场发挥显著作用。    ■■全新传感器 CT6862、CT6863的特征■■    特征(1) 高精度        * 基本精度:±0.05%rdg.±
[工业控制]
熵码科技与奇景光电合作以硬件信任根强化边缘AI应用的用户与数据安全
(2023年12月14日) 力旺电子(eMemory Technology Inc.)旗下以物理不可复制功能(PUF)为核心研发安全解决方案的子公司--熵码科技(PUFsecurity Corporation), 与显示驱动器等半导体产品的领导厂商--奇景光电(Himax Technologies, Inc.), 在今天正式揭露熵码科技的信任根硅智财PUFrt部署进Himax WiseEye2 AI处理器(WE2)中的成功合作 。奇景WE2 是一款超低功耗AI芯片,要求大幅提升边缘AI的应用效能,且提高用户安全性和数据保护。 安谋(Arm)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了普罗大众对电子装置的期望,其中包括了更长的电池寿命、更快的
[网络通信]
WINDGO将纳米粒子涂层和多层材料应用于传感器 旨在减轻车辆碰撞冲击力
(图片来源:WINDGO公司)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24日,WINDGO公司宣布已经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了一项专利号为10,266,139 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旨在主动地,以交互式的方式减轻对汽车的冲击力。WINDGO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智能材料和振动传递技术的公司。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汽车,在美国,在13至19岁青少年的死亡案例中,33%都是由车祸造成。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许多汽车安全系统都是反应性系统,只有在事故发生之后才会开始部署或激活。而WINDGO公司的最新专利就是针对汽车内部和周围的此类系统,可让汽车变得更加安全,并且防止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WINDGO公司的传感器涂层和感应层可让监控车辆环境的传感器
[汽车电子]
WINDGO将纳米粒子涂层和多层材料应用于<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 旨在减轻车辆碰撞冲击力
任正非谈人工智能研究:高质量数据是基础
  3月30日午间消息,华为心声社区今日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人工智能应用GTS研讨会上的讲话。   任正非认为,人工智能研究是华为的一个使能器,促使公司各项管理进步,从而构筑活的“万里长城”。   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任正非表示,首先高质量的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前提和基础,高质量数据输出要作为作业完成的标准。   其次要聚焦投入,敢于投资。但也不要全面开花,要急用先行小步快跑,聚焦在确定性业务、人工消耗大的项目。“不要遍地都是智能化,这会形成全面开花没有结果的盲动,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任正非还表示,在业务扩张中,人员不按线性扩张就成功了。对于华为的专家,要长期投入在服务战场上,通过服务客户不断提升能力。同时要看
[安防电子]
AI时代无隐私
我想把更多的个人数据提供给大型科技公司。 是的,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叛逆。因为这种想法的确不符合常理。在过去两年中,关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谷歌等令人震惊的故事此起彼伏。出于某些不法的目的,这些公司收集了我们非常私密的数据信息,包括个性、习惯和身份。这些行为不止引发了大量的愤怒、诉讼、大写的抗议,甚至在美国政府内部也达成了两党共识,要求对数据隐私制定严格的新规定。 每个人都逐渐意识到,大型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在获取个人数据,而他们对此却只字未提。别误会我的意思,但所有对科技公司的不信任和审查的确是他们“咎由自取”。 但我希望,在用户数据方面我们能再给这些公司一次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创造出无限的
[机器人]
边缘计算AI芯片驱动下一代物联网发展
基于AI的机器学习技术已经超越了基于云的数据中心,因为重要的IoT传感器数据的处理越来越接近数据诞生的位置。 此举将由配备有新的人工智能(AI)的芯片实现。其中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其存储器和功耗要求比GPU(图形处理单元),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其他专用IC类型要小,并且可以连接到云端。 正是在这些云中,机器学习和相关的神经网络应用才得以爆发,但是物联网的兴起造成了大数据冲击,这也需要基于边缘的机器学习。 现在,云提供商,物联网(IoT)平台制造商以及其他公司看到了在将数据移交给云进行分析之前在边缘处理数据的好处。 在边缘做出AI决策可以减少延迟,并使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响应更加可行。但是,人们所谓的“边缘A
[嵌入式]
阿里灵杰: 集成阿里整体大数据+AI能力对外开放
10月20日,在2021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计算平台事业部负责人贾扬清发布“阿里灵杰”,集成阿里整体大数据+AI能力对外开放,让企业及开发者可“开箱即用”,能更专注于应用开发,能普惠化、插件式的业务交付。 据介绍,“阿里灵杰”包含机器学习平台PAI、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实时计算Flink版、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DataWorks、实时数仓 Hologres等产品,可调动规模高达10万台以上计算集群,拥有云边端一体的高性能训练和推理引擎,能提供毫秒级延迟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力等,是中国最大的大数据+AI一体化平台。 据透露,基于“阿里灵杰”的分布式训练优化技术,达摩院多模态大模型M6已升
[嵌入式]
阿里灵杰: 集成阿里整体大数据+<font color='red'>AI</font>能力对外开放
AI 巨头 Nvidia 英伟达在汽车领域做什么?
在 AI 方面大杀四方的 英伟达 , 汽车行业 的我们也是常常听到其各种 智能驾驶 芯片 ,同时我们也看到英伟达财报当中单独拎出一个汽车行业的板块,但是在英伟达收入占比却很少而最近两年还呈现下降的趋势。 那么 AI 巨头 Nvidia 在汽车领域做什么?汽车行业在其占比到底多少? 所以,本文将探讨 Nvidia 在汽车行业中的一些战略和产品布局。 智能域控中的 SoC 芯片平台 Drive 是 Nvidia 用于开发智能驾驶的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于 2015 年 CES 上首次亮相,并经过多代技术迭代。 第一代 Drive CX 和 Drive PX:基于 Maxwell 微架构,专注于 智能座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AI</font> 巨头 Nvidia 英伟达在汽车领域做什么?
小广播
最新传感器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