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泄漏电流及MOSFET亚阈区电流的测量

发布者:烟雨江湖最新更新时间:2012-01-20 关键字:泄漏电流  亚阈区电流  二极管  半导体器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测试半导体器件和晶圆片(Wafer)常常要涉及到测量小电流。其中有些测试工作包括各种泄漏电流的测量。另一些对于晶圆片级半导体的弱电流测量则通常与介电材料(氧化物或化合物)的质量有关。这些弱电流测量工作常常使用静电计或源-测量单元。本文将介绍使用源-测量单元测量二极管的泄漏电流以及MOSFET的亚阈区电流(sub-thresh old current)。

二极管的泄漏电流

在理想的情况下,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应当为零。然而,实际上确实存在着反向电流。衡量二极管质量的一个方面就是在规定的反向偏置电压下的泄漏电流。

图1 示出如何使用236型或6430型SMU来测量二极管的泄漏电流。236型SMU能够以10fA的分辨率测量电流,并且输出需要的偏置电压。6430型SMU的分辨率为10aA。源-测量单元还可以测量其它的二极管参数,包括正向电压降和击穿电压。


图1 源-测量单元与二极管的连接

为了避免静电干扰引起的误差,应当将二极管放在屏蔽的测试夹具(test fixture)内。该装置还能提供对光的遮蔽。由于二极管的结对光敏感,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MOSFET的亚阈区电流

各种MOSFET测试都要求进行弱电流的测量。这些测试包括栅极漏电、泄漏电流与温度的关系、衬底对漏极的漏电和亚阈区电流等。

亚阈区电流测试常常在晶圆片级进行。它是表示器件打开和关闭的快慢程度的参数。图2示出测量亚阈区电流的典型测试设置情况。在此配置中,4200型半导体特性分析系统配备了2个SMU和前置放大器。使用一个SMU来提供恒定的漏-源电压(VDS),并测量产生的漏极电流(IDS)。另一个SMU用来扫描栅-源电压(VGS)。对这个SMU来说,应当将钳位电流或测量电流值设置为固定测量量程上的最高期望的栅极电流。

 


图2 使用二台SMU来测量亚阀区电流

图3是一个增强型MOSFET的IDS对VGS曲线。该曲线是在4200- SCS型半导体特性测试系统上得到的。


图3 增强型MOSFET的IDS-VGS曲线

关键字:泄漏电流  亚阈区电流  二极管  半导体器件 引用地址:二极管泄漏电流及MOSFET亚阈区电流的测量

上一篇:智能仪器仪表的网络化体系结构与特点
下一篇:基于CS5463的新型多功能电能表电路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2:23

Vishay推出具有超低电容的两线ESD保护二极管
器件超低电容典型值仅为0.37 pF,可为商用和汽车应用提供端口保护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21年4月19日 — 日前,今天宣布,推出小型可润湿侧翼DFN1110-3A封装新款双向对称(BiSy)两线ESD保护二极管---VBUS05M2-HT5。Vishay Semiconductors VBUS05M2-HT5比SOT封装解决方案节省空间,具有超低电容和漏电流,可保护高速数据线免受瞬变电压信号的影响。 日前发布的器件典型负载电容仅为0.37 pF,适用于USB 2.0、USB 3.0以及HDMI端口保护等商业应用。对于汽车应用,VBUS05M2-HT5还提供AEC-Q101认证版器件。这个保护二极管在
[电源管理]
Vishay推出具有超低电容的两线ESD保护<font color='red'>二极管</font>
Power Integrations汽车级200V二极管,可大幅增强音频放大器性能
深耕于高压集成电路高能效功率转换领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rations宣布其200 V Qspeed™二极管 – LQ10N200CQ和LQ20N200CQ – 现已通过AEC-Q101汽车级认证。Qspeed硅二极管采用混合PIN技术,可在软开关和低反向恢复电荷(Qrr)之间提供独特的平衡。该特性有助于降低EMI和输出噪声,这对于车载音响系统特别重要。 最新通过认证的200 V二极管具有业界最低的反向恢复电荷,在125°C TJ下通常为32.4 nC,并且二极管的软度比为0.39。该特性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高频EMI,而这是D类功率放大器输出级中常用的肖特基整流管的固有特点。10 A和20 A共阴极双二极管采用
[汽车电子]
Power Integrations汽车级200V<font color='red'>二极管</font>,可大幅增强音频放大器性能
LED发光二极管焊接的技术要求
当我们看到一颗闪闪发亮的 LED 时,却没有看到LED发光二极管在生产线组装时需要很多的程序步骤与技术要求,下面就与大家来谈谈它在焊接是的技术要求。白光LED发光二极管在焊接的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是非常严禁的,一些微小的细节都会对LED二极管的焊接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LED发光二极管的焊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以下要求操作:   1.工人生产时一定要戴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手腕,电烙铁一定要接地,严禁徒手触摸白光LED的两只引线脚。因为白光LED的防静电为100V,而人在工作台上工作湿度为60%-90%时人体的静电会损坏发光二极管的结晶层,工作一段时间后(如10小时)二极管就会失效(不亮)。严重时会立即失效。   2.焊接温度为260℃
[电源管理]
稳压二极管测试器电路
稳压二极管,在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彩电中的稳压电路及保护电路就有大量的应用。最近几年,由于大量国外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的引入,使不少稳压二极管的参数难于查找,给检修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另外,在自制及维修电子产品时,有时对稳压二极管的参数要求较严(如彩电保护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这就需要对新购的或有怀疑的稳压二极管进行检测和挑选,所以,自制一个简单的稳压二极管测试器很有必要。现把我自制的一个稳压二极管测试器介绍给大家,供参考仿制。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所示参数,能测量从0~250V范围之内的小功率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值,如果所测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较低,则 变压器 次级的电压可适当降低些。   图中的电压表,可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
[测试测量]
稳压<font color='red'>二极管</font>测试器电路
二极管+IGBT:新架构能带来什么新应用?
  由于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是急剧增加,我们如何去减少能源的损耗做到节能减排?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有一个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而对于一个高性能的系统来说,半导体器件的选择尤为重要。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英飞凌一个新的逆向导通型IGBT。我们知道传统的IGBT,二极管和IGBT是分开的两个晶圆,而这一款新的逆向导通型IGBT是将二极管和IGBT集成在同一个晶圆上面,它们有相同的电流等级。新的逆向导通型IGBT引用了哪些技术呢?首先的话,它引入了场终止技术,也就是它大大的减小了晶圆的厚度,使它有一个非常低的饱和导通压降,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效率。第二点是引入了一个沟道栅技术,进一步减少了饱和导通压降,因为饱和导通压降是由载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二极管</font>+IGBT:新架构能带来什么新应用?
Vishay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新款高速PIN光电二极管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为满足可穿戴设备、医疗和工业应用中对可靠信号探测的需求,推出两颗提高了可见光感光度的新款高速硅PIN光电二极管--- VEMD5510C 和 VEMD5510CF 。Vishay Semiconductors VEMD5510C 和 VEMD5510CF 带有抑制红外辐射的滤波器和提高信噪比的黑色封装,具有快速的开关时间和小电容,采用小尺寸的顶视表面贴装封装。 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积达到7.5mm2,VEMD5510C的感光范围为440nm~700nm,VEMD5510CF的感光范围为440nm~620nm,反向光电流分别为0.6
[物联网]
Vishay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新款高速PIN光电<font color='red'>二极管</font>
应用同步整流技术实现双向DC/DC变换
0 引言   同步整流技术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主要应用于低压大电流领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续流管的导通损耗问题。采用一般的二极管续流,其导通电阻较大,应用在大电流场合时,损耗很大。用导通电阻非常小的MOS管代替二极管,可以解决损耗问题,但同时对驱动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对Buck电路应用同步整流技术,用MOS管代替二极管后,电路从拓扑上整合了Buck和Boost两种变换器,为实现双向DC/DC变换提供了可能。在需要单向升降压且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的场合,很有应用价值,如应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时,辅以三相可控全桥电路,可以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 l 工作原理 1 1 电路拓扑   双向同步整流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当电路工
[应用]
国内首个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创新中心落户湖南
日前,湖南省IGBT产业对接会暨中国IGBT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第三届学术论坛在株洲举办,国内IGBT产业链的9家单位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创建国内首个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由中车时代电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格力电器、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环半导体、湘投控股、时代新材、时代电动9家单位共同参与组建,汇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资基金,打通上下游,形成“材料-器件-装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利益共同体,共同解决我国在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的共性技术。 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15家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功率半导体技术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众多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涉及“中国制造2025”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