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需要在很宽的频率范围测试某种产品时,扫频正弦波很有用。例如某个大型研究项目需要确定波浪在远洋的传播方式,则该应用需要生成扫频正弦波,以便驱动声波换能器。虽然许多波形发生器都有内置的函数来满足这一要求,但您如果希望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来实现正弦扫频的话,就必须亲自对它编程。仅凭一台虚拟仪器(VI),您就能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abView中创建扫频正弦函数。利用该函数,可以控制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采样率,以及扫频的总时长(图1)。
图1 仅用一台LabView虚拟仪器,您就能控制起始频率、终止频率、采样率,以及扫频总时长。
LabView软件对某个数组执行计算,该数组代表了频率增加或降低时(取决于扫频方向),每个样本点的扫频正弦波时间数列。您必须逐点处理输出的频率变化。方程的基本形式为Y(I)=V×sin((A×I2)/2+B×I),其中Y(I)是扫频正弦波的振幅,是样本点的函数;I是随时间数列变化的整数;V是峰值电压;A和B是变量。把A定义为2×π(fSTOP–fSTART)/N,把B定义为2×πfSTART,其中N是样本数量,fSTART是归一化起始频率,fSTOP是归一化终止频率。为使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归一化,必须把单位换算成每样本的周期数。换算方法是把f1和f2频率(单位:赫兹)除以采样率。采样率的确定取决于您希望表现的扫频正弦波的光滑程度。一条不错的经验法则是最高频率的采样率至少为每周期10个样本。在设置采样率时,您需要考虑自己正在扫频的频率总跨度以及扫频本身的时长。可以把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所做的扫频正弦波实现与任意波形发生器(AWG)在结果和性能方面做比较,这也会有帮助。
应使用两种比较方法。首先,在频谱分析仪上对数据采集系统与AWG扫频正弦波的输出做比较。然后,把二者输入到某个音频放大与扬声系统,并听一听输出效果。该方法在确定扫频速率、时长、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方面很有用。只有当相关频率位于听得见的范围内时,这类比较才有效。LabView VI采用简单的数组运算,并使用了一个“for”循环。输入时长单位为秒,采样频率单位为样本/每秒,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单位为赫兹。对采样率做除法,就可立即把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换算为周期/样本。一个最大值/最小值块把归一化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作为输入,并使用这个输入对应的最大输出。在给定需要的采样率和最高频率时,可用该方法来确定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奈奎斯特准则。
该方法驱动一个简单的布尔变量来提示用户,设计是否符合奈奎斯特准则。您可把“for”循环的运行次数设为您希望计算的样本总数。该值的确定方法是用时长(单位:秒)乘以采样率(单位:样本/秒)。为保证循环处理了产生的所有样本,您必须加1,这是因为循环在N-1处停止。
可用简单的代数运算符号和正弦块来实现“for”循环中的输出函数。输出值是一个到达了“for”循环边缘的数组。应在该节点启用循环计数,这很重要。该行动使电路能在“for”循环的输出端逐个处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也可添加一个简单的增益级,来把峰值设定到您希望的任何一点。最后,如果终止频率低于起始频率,那么您可使用“旋转一维数组块”分支结构(case structure)来使数组反转。在该方法处理的分支中,扫频在较高频率开始,并下降到较低频率。
您可以很轻松地修改和扩充这个简单的程序。一个办法是用输出数组(它只是一个时间数列,代表某个预先描述的扫频)来给循环提供数据,后者将驱动数据采集模块。只要模块的输出采样率等于您用来生成扫频时间数列的采样率,模块的输出就应准确代表这次扫频。然后,您就应该能够跟踪输出样本,并且在它们齐备时把扫频数组反转。然后,把反转所得的新数组提供给数据采集模块。也许很难足够迅速地反转数组并配置模块,以便不遗漏样本,这取决于您使用的最大频率、最小频率、扫频时长、采样率。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根据设定的通过次数来预填一个扫频数组。
这些修改使扫频能来回持续一段给定时间。另一项改进是添加实时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功能,使用户能看到频域中的扫频。该方法还使电路更有可能符合扫频的定义。
关键字:虚拟仪器 LabView 扫频正弦函数
引用地址:
仅用一台虚拟仪器在LabView中创建扫频正弦函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2:28
基于USB接口和FPGA控制的虚拟仪器设计
0 引 言 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许多领域对这些仪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的测量、传输速度,高的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有的甚至要有一定的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还要能够快速完成一些复杂的数学运算与处理,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快速开发出新的功能。传统的测试测量仪器由于设计理念落后、发展缓慢、功能单一,开发新功能或新产品的难度大,已经无法适应各种新的测量情况。而且其价格昂贵、体积大、不易操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虚拟仪器作为传统测试测量仪器的可能的替代品,从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首先提出其概念至今
[工业控制]
基于PXI 平台的新一代底盘实验平台研发
应用领域: 控制与仿真 挑战:根据新一代底盘发展趋势搭建了四轮独立驱动及转向的新一代底盘实验平台,并对其控制算法及运动特性进行研究。 应用方案:使用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的 LabVIEW 软件及 PXI 控制新一代电动车地盘运动状态及控制策略。 使用产品: LabVIEW 8.6 软件开发平台; PXI -1031 4 槽3U PXI 机箱; PXI -8106 双核2.16GHz 嵌入式实时控制器; PXI -6229 M 系列数据采集卡; PXI -8461 高速CAN 接口卡; CompactRIO-9853 高速CAN
[汽车电子]
基于LabView的飞秒激光束腰半径的实时测量与计算
1 简介 激光的发明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从1960年的红宝石激光到二十一世纪末出现的量子点激光的性质研究一直是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激光的基本性质主要是指其频域和时域的性质,为了指定和论述激光光束的传播特性,必须对它的光斑半径进行定义。普遍被采用的定义是光束发光(最强烈)峰值,轴向或者数值的地方的半径衰减1/e2(13.5%),我们称其为激光的束腰半径。通常情况下需要实时判断激光的光斑大小及位置来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需要在线观测并计算光斑的尺寸和所处的位置,基于这一目的本文采用刀片法进行了激光束腰半径的实时测量与计算。 在使用激光进行光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激光的束腰半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Z扫描,荧光动力学
[测试测量]
LabVIEW编译器深层解析
编译程序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即使对内行的软件工程师来说也要考虑很多专业知识。 NI LabVIEW软件是一种多规范的图形化编程环境,含有多种概念,包括数据流,面向对象,以及事件驱动编程。LabVIEW也是跨越多种平台的,能够很好地用于多种操作系统(OSs),芯片组,嵌入式设备,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s)。LabVIEW编译程序是一种精密的系统,在过去的20年中具有令人瞩目的发展。探索NI公司的LabVIEW编译程序的处理过程以及近来编译程序的创新。 LabVIEW编译程序处理过程 首先一个VI的编译是类的扩展,主要负责将隐含的类解析为适于终端输出与检查句法错误的类型。在类扩展之后,VI从编辑模型转化为可以被编译程
[测试测量]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速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首先提出虚拟仪器的概念。虚拟仪器通过软件将计算机硬件资源(如微处理器、内存、显示器等)与仪器硬件(如A/D、D/A、数字I/O、定时器、信号调理等)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大大缩小了仪器硬件的成本和体积,并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以及分析处理。它的最大特点是以软件为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NI提出了“软件就是仪器”的概念。这是虚拟仪器技术核心强调的测试理念。 爆炸应力波测试要求系统同时测试64通道爆炸应力波数据,爆炸应力波频率高,数据量大,并且需要多通道数据处理分析,其中多路并行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先进的信号预处理技术是测试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传统的测试仪器调研,这些仪器不仅可测试的通道数少,采样点数少
[测试测量]
基于虚拟仪器的频率测量软件系统设计
引 言 在内弹道雷达测速中,要完成弹丸的速度测量,根据多普勒测速原理,需要进行多普勒频率的估计测量,而频率估计也是信号参数估计中的经典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提出了不少方法,主要有时域法、谱估计方法和时一频域法,其中时域法主要有数周期法和过零检测法两种,其主要缺点为测量精度低;而时一频域法主要有短时傅里叶变换、魏格纳一维尔分布等,但计算量一般较大,难以完成实时处理。 此外,随着虚拟仪器的发展,借助于其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进行信号处理平台的构建也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来说,虚拟仪器是仪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深层次结合的产物,它强调"软件就是仪器"的概念,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仪器功能,更好地组
[测试测量]
基于LabVIEW的机械振动信号分析系统的开发
随着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经常运行于高速、重载以及恶劣环境等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轻则降低生产质量或导致停产,重则会造成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事故。为此,为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极为广泛的重视,其应用所达到的深入程度十分令人鼓舞。目前,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交叉性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故障与征兆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故障可能对应着多种征兆,反之一种征兆也可能是由于多种故障所致。因此,通常必须要借助信号处理等手段从采集的原始数据中
[测试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