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
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应在仪器操作所需的光谱区域内能够发射连续辐射;有足够的辐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应尽可能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掉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钨灯和碘钨灯可使用的范围在340~2500nm,这类光源的辐射能量与施加的外加电压有关,在可见光区,辐射的能量与工作电压的4次方成正比。光电流也与灯丝电压的n次方(n>l)成正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灯丝电压,仪器必须备有稳压装置。
在近紫外区测定时常用氢灯和氘灯,它们可在160~375nm范围内产生连续光源。氘灯的灯管内充有氢的同位素氘,它是紫外光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其光谱分布与氢灯类似,但光强度比相同功率的氢灯要大3~5倍。
单色器
单色器是能从光源辐射的复合光中分出单色光的光学装置,其主要功能应该是能够产生光谱纯度高且波长在紫外可见区域内任意可调的单色光。单色器一般由入射狭缝、准直镜(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入射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焦元件和出射狭缝等几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色教元件,起分光的作用。单色器的性能直接影响人射光的单色性,从而也影响到测定的灵敏度、选择性及校准曲线的线性关系等。
能起分光作用的色散元件主要是棱镜和光栅。棱镜常用的材料有玻璃和石英两种。它们的色散原理是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有不同的折射率而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由于玻璃可吸收紫外光,所以玻璃棱镜只能用于350~3200nm的波长范围,即只能用于可见光区域内。石英棱镜适用的波长范围较宽,可从185~4000nm,即可用于紫外、可见、近红外三个光域。
光栅是利用光的衍射与干涉原理制成的。它可用于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域,而且在整个波长区具有良好的、几乎均匀一致的分辨能力。它具有色散波长范围宽、分辨本领高、成本低、便于保存和易于制备等优点。缺点是各级光谱会重叠而产生干扰。
入射、出射狭缝,透镜及准直镜等光学元件中狭缝在决定单色器性能上起重要作用。狭缝的大小直接影响单色光纯度,但过小的狭缝又会减弱光强。
吸收池
吸收池用于盛放分析试样,一般有石英和玻璃材料两种。石英池适用于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玻璃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为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完全垂直于光束方向.在高精度的分析测定中(紫外区尤其重要),吸收池要挑选配对。因为吸收池材料的本身吸光特征以及吸收池的光程长度的精度等对分析结果都有影响。
检测器
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光信号、测量单色光透过溶液后光强度变化的一种装置,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它们通过光电效应将照射到检测器上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对检测器的要求是:在测定的光谱范围内具有高的灵敏度;对辐射能量的响应时间短,线性关系好;对不同彼长的辐射响应均相同,且可靠;噪音低,稳定性好等。
硒光电池对光的敏感范围为300~800nm,其中又以500~600nm最为灵敏。这种光电池的特点是能产生可直接推动微安表或检流计的光电流,但由于容易出现疲劳效应而只能用于低档的分光光度计中。
光电管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应用较为广泛。它的结构是以一弯成半圆柱形的金属片为阴极,阴极的内表面涂有光敏层,在圆柱形的中心置一金属丝为阳极.接受阴极释放出的电子。两电极密封于玻璃或石英管内并抽成真空。阴极上光敏材料不同,光谱的灵敏区也不同。可分为蓝敏和红敏两种光电管,前者是在镍阴极表面上沉积锑和艳,可用于波长范困为210~625nm;后者是在阴极表面上沉积了银和氧化艳。可用范围为625~1000nm。与光电池比较,它有灵敏度高、光敏范围宽、不易疲劳等优点。
光电倍增管是检测微弱光最常用的光电元件,它的灵敏度比一般的光电管要高200倍,因此可使用较窄的单色器狭缝,从而对光谱的精细结构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信号指示系统
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并以适当方式指示或记录下来。早期常用的信号指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数字显示或自动纪录装置等。现在很多型号的分光光度计都可配套计算机使用,一方面可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操作控制,另一方面可进行数据处埋。
上一篇: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
下一篇:压力表的使用小技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