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SPARQ系列网络分析仪之四:关于S参数(下)

发布者:未来感觉最新更新时间:2016-07-18 来源: mwrf关键字:SPARQ系列  网络分析仪  S参数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三, 直接用于仿真的S参数的特性

不是任何S参数文件都可以直接用于仿真软件。 SPARQ区别于VNA的一点是,SPARQ测量出来的S参数可以直接用于仿真软件。 我们知道,可直接用于仿真软件的S参数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遵循三大S参数特性原则:无源性(Passivity),互易性(Passivity),因果性(Causality)。VNA产生的S参数由于不遵循这三个特性的原则,需要另外的软件来做这三个原则的检查验证之后才能用于仿真。 2,有DC点。 VNA产生的S参数不带有DC点,需要另外的方法测量出DC时的S参数值。 3,对于差分信号系统,需要混合模式S参数。VNA不能直接产生混合模式S参数。 4,S参数以touchstone文件格式保存。作为世界上第一台信号完整性网络分析仪SPARQ产生的S参数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可以“拿来就用”,直接用于仿真。

· 无源性(Passivity)

对于一个无损网络,S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因此,对于二端口网络存在下面的关系式:

 \
 
由于没有损耗,所有散射的总量应是100%。当S21(S11)大的时候,S11(S21)就会小一些,这从前面的S参数曲线可以看出来。
对于无源的二端口网络\,因此,一个无源器件的S参数不会大于1(0dB)。VNA测量的S参数结果如果没有经过软件进行无源性验证,其S参数值会出现出现大于0dB的情形,不能直接用于仿真软件。
  \表示为功率散射比,这个值越小,说明损耗越大。

· 互易性(Passivity)

如果一个器件是可交换方向使用,而不是单相的如隔离器、环行器,S矩针是对称的,因此,Sij=Sji。

· 因果性(Causality)

所谓因果性就是先有激励才有输出。对于无源系统S参数,由于信号的传输一定会产生一定的延时,因此无源系统的S参数应该是符合因果性原理的,但实际测得的S参数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一定的非因果性。很多信号完整性仿真软件需要符合因果性特征的S参数,否则仿真时可能会产生发散现象,导致不正确的仿真结果。
 
四,混合模式的S参数

差分传输系统早已成为高速信号系统传输的主流。如果差分传输线的距离很近,差分线之间能很好的耦合,差分信号是完全对称, 任何引入的噪声对两条差分传输线的的影响是相同的,那么在芯片的接收端,由于减法运算,引入的共模噪声就被消除了。然而,实际的差分系统并不是完美的,构 成差分信号的两个单端信号本身的不平衡,两个通道的长度不相等,耦合不紧密等都会导致能量由差模向共模转换。由于实际的差分信号总是由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组成(\),单端的四端口S参数矩阵并不能提供关于差模和共模匹配和传输的有洞察力的信息。因此,1995年提出的混合模式S参数成为评价差分传输系统的重要工具。
我常说,各种各样的串行数据标准描述的都是关于“两根线”的故事。如果不是用来传输差分信号,这“两根线”组成的是一个单端四端口的网络,单端四端口S参数矩阵描述了每个端口受到激励分别有什么样的响应。如果是用来传输差分信号,这个单端四端口网络就可以理解为了一个差分二端口网络,如图十所示,混合模式S参数从物理意义上理解正是描述了成对的两根线对两个信号之和(共模)和两个信号之差(差模)的分别有什么样的响应。

图十 混合模式S参数测量

单端四端口S参数和混合模式S参数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图十一所示。因此通过测量单端四端口的S参数来推导出混合模式的S参数。


 

图十一 单端四端口S参数和混合模式S参数之间的转换

混合模式S参数矩阵四个象限中包含了四种类型的混合模式S参数。第一象限以Scc开头的表示共模S参数,第四象限以Sdd开头的表示差模S参数。 其它两象限的Sdc表示差模向共模的转换,Scd分别共模向差模的转换。如果这两根线有很好的对称性,Sdc和Scd为零,表示差模和共模是完全独立的。 Sdd21表示差分端口1到差分端口2的差模增益,其它符号的含义类推。

用混合模式S参数表示两端口差分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式如下:bd1表示1端口的差分输出,ad1表示1端口的差分输入。

五,S参数的测量方法

S参数的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扫频测量的原理(VNA),另外一种是基于快沿阶跃响应的原理(TDR,SPARQ)。

图十二是VNA的原理框图,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激励信号源:提供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的入射信号;(2)信号分离装置:含功分器和定向耦合器,分离出入射,反射和传输信号;(3)接收机:对被测件的入射,反射和传输信号进行测试;(4)处理显示单元: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显示。

图十二 VNA的原理框图

 VNA的测量过程中会产生六大系统误差:(1)与信号泄露相关的方向误差;(2)与信号泄露相关的串扰误差; (3)与反射相关的源失配;(4)与反射相关的负载阻抗失配; (5)由测试接收机内部的反射引起的频率响应误差; (6)由测试接收机内部的传输跟踪引起的频率响应误差。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校准。正确的校准是使用VNA的一个难点。 VNA测量出来的S参数是否有错误并不能通过VNA直接能检查出来,只有导入仿真软件仿真出结果发现有问题时可能会怀疑是S参数测量有问题,再返回来检查 VNA校准,VNA测量时的操作有没有错误。但SPARQ由于有时域分析能力,可以立即查看当前测量出的S参数的时域响应是否合理。

理论上来说, 任何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为基于阶跃响应的时域TDR/TDT方法测量S参数提供了可能。图十三表示采用TDR /TDT方法测量S21,S12的原理。ST-20是力科公司采样示波器件WE100H上的TDR模块,可以产生ps级的快沿并可作为20GHz带宽的采 样头。假设Channe2为端口1,Channle3为端口2,Channel 1产生快沿信号作为入射波经过PCB走线后由Channel3接收该信号。入射的快沿信号和采样到的信号都可经过FFT变换分解成从一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经过计算得到频域的S参数。

图十三 基于TDR/TDT方法测量S参数

其实在谈到VNA和TDR两种方法测量S参数的区别时,我们会自然联系到示波器的前端频率响应曲线的测量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扫频描点的方法(调节正弦波信号源的频率,然后分别测量不同频率时示波器测量到的峰峰值)来测量频响曲线,但也可以通过快沿信号输入到示波器,对采样到的快沿信号做FFT的方法来快速简便地测量频响曲线。 这两种方法测量示波器频响曲线的原理上的区别和测量S参数的两种方法的区别是一个道理。
 
近些年来三个仪器厂商基于TDR 原理测量S参数的实践证明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符合度非常高,如图十四所示为两种方法测量的S参数的结果对比。但基于TDR的方法存在有动态范围不太高的缺 点。SPARQ测量S参数源于TDR的原理,但通过专利算法在提高动态范围上获得突破,而且在一键操作实现自动化校准方面的创新,具备时域分析能力和S参 数文件可以直接被SI仿真软件调用等特点使得SPARQ成为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测量S参数的首选仪器。

图十四 VNA和TDR方法测量的S参数一致性很好

关键字:SPARQ系列  网络分析仪  S参数 引用地址:述评SPARQ系列网络分析仪之四:关于S参数(下)

上一篇:使用混合域示波器进行雷达分析
下一篇:述评SPARQ系列网络分析仪之五:VNA用户的真实故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19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试非标称 50Ω线缆的教程
本应用测试针对非标称 50Ω的线缆,包括同轴、双绞线、差分高速数据线的测试,包括阻抗参数、S 参数(插损、驻波、Smith 图等等),也可以绘制眼图。 根据电缆的性能,如频率范围、长度、是否差分,设置时域门控,可以按照线缆连接的位置,门控选通,获得实际物理线缆的各项参数结果。门控选通测试结果对应被测线缆,不含接头和夹具以及其它测试线缆。 必要性和难点: 由于被测线缆不是 50Ω标准同轴线缆,可能是高速数据线、差分线等。用网络分析仪测试时,测试端口是标准 50Ω同轴线缆,因此在连接被测电缆时要求使用转接头或夹具,而这些接头和夹具的 S 参数未知,需要去除其影响,才能获得被测线缆的实际参数。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去嵌入或夹具移除法,
[测试测量]
使用<font color='red'>网络分析仪</font>测试非标称 50Ω线缆的教程
安捷伦/是德网络分析仪N5230C无法进入系统故障维修案例分享
近期接修一台N5230C客户反馈故障是开机死机无法进入测试系统。前段时间维修过一台N5230A故障和这台类似,因此对于N5230C这台仪器故障我们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下面安泰网络分析仪维修中心分享N5230C维修过程: 一、仪器型号: 安捷伦/是德N5230C微波网络分析仪。 二、故障现象: 开机后停留在测试界面无法进入系统。 三、检测过程: 仪器执行内部自检发现仪器进入测量界面报错,无法正常进入测试界面。 四、检修过程: 出现系统报错无法正常进入系统这类故障,首先判断是不是系统出问题了,经检测发现仪器系统,固件损坏。 维修措施:重新安装系统,恢复固件。 五、修复后检测: 开机进行自检,所有错误信息消除
[测试测量]
安捷伦/是德<font color='red'>网络分析仪</font>N5230C无法进入系统故障维修案例分享
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输出匹配电路的性能
  对于任何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设计,输出匹配电路的性能都是个关键。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为人们所忽视,那就是输出匹配电路的功率损耗。这些功率损耗出现在匹配网络的电容器、电感器,以及其他耗能元件中。功率损耗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及功率输出能力。   因为输出匹配电路并不是一个50Ω的元件,所以耗散损失与传感器增益有很大的区别。输出匹配的具体电路不同,损耗也不一样。对于设计者而言,即使他没有选择不同技术的余地,在带宽和耗散损失之间,在设计方面仍然可以做很多折衷。   匹配网络是用来实现阻抗变化的,就像是功率从一个系统或子系统传送另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RF设计者们在这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功率放大器,阻抗控制
[模拟电子]
力科发布8端口和12端口信号完整性网络分析仪SPARQ
Chestnut Ridge, NY, January 17, 2012 –力科公司,世界领先的示波器、串行数据测试解决方案以及网络分析仪供应商,今天正式发布8端口和12端口系列的信号完整性网络分析仪SPARQ。SPARQ使得S参数测量变得更加快捷且价格只有网络分析仪(VNA)的几分之一。使用8端口或者12端口的SPARQ,信号完整性工程师将能够对多链路差分结构的产品的串扰特征进行分析。 高速多链路串行数据信号正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这给设计工程师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使用传统的网络分析仪来测量8端口或者12端口的S参数会非常昂贵而且耗时间。因此工程师需要更合适且买得起的测试工具。力科新的SPARQ价格只有功能较少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测试测量]
你真的会正确使用网络分析仪吗?
要想学会用仪器测试,首先要学会校准仪器。那么你知道网络分析具体怎么校准吗? 1.网络分析仪校验过程 按prest→选ok→start(设定起频0.5Gor2G)→stop(设定始频2.5Gor3G6G8.5G)→sweep(扫描?)setup→points→输入效验点数(201x1401x1901x1)→Display→NumofTraces(1-8)选择→AllocateTraces(选择显示界面)→Format→Tr1SWRTr2SWR→MeasTr1s11Tr2s22→Cal→Correction(on)→Calibrate→2-portcal或4-portcal→Reflection→port1(open)→port1
[测试测量]
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介绍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1 目的   本使用说明书为规范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坏;作为培训文件使公司技术人员了解本仪器的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使用说明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Anglent E50系列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其他型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最大区别在于按键位置以及功能方面有细小区别)。   3 主要职责   3.1 各部门设备使用者负责实施设备一级保养工作。   3.2 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实施设备的定期保养管理,监督日常保养工作之实施。   3.3 对新进员工有必要学习此文件时进行培训学习。   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4.1 测试产品时,不能直接加电测试。   4.2 测
[测试测量]
<font color='red'>网络分析仪</font>的使用方法介绍
平衡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的技巧分析
传统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VNA(vector network analyzer)在测量平衡/差分器件时,通常采用所谓的 虚拟 方法:网络分析仪用单边(single-ended)信号激励被测件,测出其不平衡(unbalanced)参数,然后网络分析仪通过数学计算,把不平衡参数转换成平衡参数。该方法对于分析小信号(线性)状态下的有源/无源器件已经够用。但是当器件处于大信号(非线性)工作状态时,该方法测试结果的精度就受限了。尽管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克服这个问题:例如采用 理想的 宽带功分器或耦合器,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进行全系统校准。幸运的是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ohde & Schwarz)的多端口网络分析仪ZVA和ZVT,通过添加新的选件,就
[测试测量]
平衡矢量<font color='red'>网络分析仪</font>测试的技巧分析
是德网络分析仪维修--E8363C不定时重启维修案例
故障现象 有时不开机,不定时重启。 检测过程 经检测,仪器控制板损坏,造成有时不开机;端口1输出电平超差大,微波开关损坏。 维修过程 更换控制板组件,更换微波开关组件,调整检测仪器。 维修结果 仪器开机正常,完成修复。
[测试测量]
是德<font color='red'>网络分析仪</font>维修--E8363C不定时重启维修案例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