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无疑是2016年最受公众关注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从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论文发表的一鸣惊人,到被质疑学术造假的声讨笔伐,他所经历的舆论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下面就随测试测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关于“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论文的最新声明。声明中称期刊已经获得了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质疑能否推进科学:韩春雨提交实验可重复性数据
质疑是否能推进科学?舆论再起风云,但声音不再单一。
借口下台?网友直戳韩春雨支吾遮掩
@沙漠的小狐:这不过是韩春雨再一次拖延时间,国内外业内人士刚开始都迅速投入研究,几周后大家都无法重复后大规模质疑发生,加上韩春雨的支吾遮掩,以及采访中的言谈和照片中操作的业余程度,实在让人震惊。
@茹鲁兔:一篇假论文,混一个职称,获两三亿的建立基因中心拔款,一众人等皆大欢喜,最后找个假阳性,被污染等等体面一点的借口下台。
科学要经得起质疑 但绝非以势压人
@当年小有名气:一篇震惊世界的学术论文面世,必然会引起全世界所有做同样事情的实验室去关注和复现。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复现后,要求原作者提供实验数据作为证据,无可厚非。而韩春雨无法给出明确证据,至少说明他提出的方法,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如今出现可重复性数据,顶多证明的是韩春雨没有造假,并不能说明,当初的质疑是错的。
@我也蛮人:科学要经得起质疑,但质疑不是以势压人,更不是以高位之尊而瞧不起人,这是思维惯性的错误。
@陈教授:科学需要质疑精神,但过度的围观和舆论无益于前沿科学的研究发展。对于尚未可知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不要把研究领域内的探讨作为判断依据。
@严磊9: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曲折中发展起来的,如果秉持正常的科学研究态度来质疑其实应该的,有助于学术研究。
力挺派:韩春雨没有造假动机
@麒麟628:我认为韩春雨的论文是他本人的科研成果总结,至少他不会故意造假,因为不存在造假动机。出现众多不能重复的试验结果,可能是忽略细节所致。
@瞥之惊鸿1:首先我肯定韩春雨不会在科学问题上造假,因为他最清楚造假的后果,以他已有的位置和收入再拿身家性命作赌注没必要。再说,他作为科学工作者已经具备了起码的法律和道德意识。
多点耐心 让时间去辨别真伪
@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
@鷚5602248:科学是探索的过程,没有完全的真假,以前以为真的东西随着科技发展就会被证明是假的,正如牛顿定律的时代局限性。
@进红:在舆论中,给韩春雨的研究一点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对科学的不辨真假。
何为“可重复数据”?剖析令人战栗
@遇见你我的缘3:仔细阅读原文,《自然》杂志并没有说获得可重复数据,而是其下属的杂志对此事有所评论。
@刘慧颖A:获得重复性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合理性,如果获得的数据不统一,又没有合理的解释,如何建立稳定的过程模型?
@我你他6651834:这本身是中性事件,没有结论。韩春雨出于某种目的或压力,给《自然》杂志社一些和实验重复性有关的数据,但有关到什么程度,能证明些什么,什么类型数据,都未可知。专业杂志用词一定准确,所以可以肯定,这些数据不能证明实验可重复。
@133004393:获得可重复性数据和能不能重复,完全不同,即使重复出来,对于韩春雨将来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也帮助不大,除非他还能进一步做出成绩,这是从一般科研的规律来看的。原因如下:一,如果他做出来过,并且按照文章中描述的方法和物料多次重复,那么应该不太可能出现只有他自己能重复的情况。二,如果他做出来过,但只做了一次就发表论文,那就无法系统性的说明他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三,如果他做出来,但是隐瞒部分关键数据,那就是典型的学术不端。如果是考虑到经济因素,那应该直接申请专利,而不应该发文章。发文章的前提就是要明白告知读者。四,如果当时他做出来的结果是因为细胞污染,那同样说明他实验不严谨,不过这个必须在这次重复实验的结果中能够发现是什么样的污染导致当初发文章的实验结果,如果发现不了,或许是偶然性结果,那这篇文章便毫无意义,必然被撤稿,或许是造假。五,他未获得结论,纯属欺骗。从这五点来看,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科研界对他的评价都不会有多高。
@盗版超人:如果数据最后被证实可以重复,我会期待前面持否定态度的公众人物如何回复。如果重复性有问题,我希望韩春雨能够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假如事情有问题,我希望这个错误不是恶意作假造成的,这也是我本人最大的期待。我有一些紧张,千万别把我本初的善意化成最终的失望。
以上是关于测试测量中-质疑能否推进科学:韩春雨提交实验可重复性数据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上一篇:人工智能诞生60周年 展望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
下一篇:Fluke Condition Monitoring和eMaint CMMS荣膺 《Plant Engineering》年度产品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