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测试和验证三步解决5G RF设计问题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1-05-08 来源: EEWORLD关键字:仿真  测试  验证  5G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作者:是德科技Xiang Li


2020年,业界实现了首个毫米波(mmWave)技术的5G网络部署。实际测试发现,毫米波可实现大于1 Gbps的下行链路速度和高达3 Gbps的峰值速度。好消息是5G mmWave网络上的下载速度比4G LTE网络上的下载速度快20倍。测试还发现,5G mmWave可以覆盖整个足球场馆范围,仅一个频带就能提供比LTE网络高十倍的吞吐能力。


mmWave的缺点是:与LTE和5G低频带和中频带频率相比,mmWave信号的范围更短,无法穿透障碍。但是,mmWave的好处远远超过了这些缺点。mmWave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真正的问题是,在5G设备设计方面,我们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mmWave的这些障碍?


杂散谐波和互调干扰


功率放大器和混频器中的非线性会产生不必要的信号,这些信号会出现在分配的通道之外,从而干扰其他通道。我们将这些互调干扰称为寄生谐波。在图1中,感兴趣的频带(基本频率)之外的所有频率都变成了不需要的寄生谐波。


由于波长短,很难从mmWave信号中消除寄生谐波。忽略此问题可能会违反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的FCC发射规则。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干扰附近的天线信号束可能会导致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发生故障。


与无线通信中的其他噪声信号一样,您无法消除寄生谐波。很难确定谐波的来源及其所引起的干扰。即使确定了来源,也可能很难减少其影响。


image.png

图1.放大器的信号输出功率可能包括杂散谐波干扰。


波束成形的性能验证


mmWave的优势不仅来自更广泛的频谱可用性,还来自更智能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例如波束成形。同时支持多个连接的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复杂性要求可靠的性能验证过程。工程师需要考虑所有现实情况,并在部署之前验证设计是否正常工作。


如何在适当信道模型的情况下,准确验证波束形成信号和天线的性能。由于基站可能使用复杂的相控阵数字,模拟或混合波束成形技术,因此根据应用,连接的5G设备可能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因此,验证连接过程以找到基站与5G设备之间的最佳传输通道至关重要,尽管这很困难。对于毫米波的超短波长,基站必须执行计算密集型的基带预编码过程,以选择最佳预编码调制以应用于每个用户的信号流。


为了获得最佳性能,工程师还需要验证4G和5G兼容性。5G基础设施和设备都必须支持双模4G和5G操作,以在混合部署网络中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此外,我们仍然具有预编码算法,基站的RF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架构以及需要验证的多个手机天线放置和辐射方向图。如果对5G mmWave的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进行了错误的测量,则整个设计将失败。此外,由于毫米波的波长短,设置验证也非常具有挑战性。设备的轻微错位可能会显着影响结果。


图2显示了常见的mmWave设备实验室测试环境。被测设备位于中间的盒子中,该盒子将向反射器辐射信号(右侧的弯曲物体),然后到达接收天线(此照片中未显示)。红线代表信号路径。假设测试在100 GHz以下。这意味着信号的波长约为3毫米,任何3毫米左右的未对准都会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重大影响。实际上,反射器上的一个不明显的凹痕,或者反射器的曲率变化了一小部分,都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测量结果。


image.png

图2.此实验室环境使工程师可以测试mmWave设备设计。


因此,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来设置mmWave验证测试并校准所有测试设备。实际锁相环测量可能需要六个小时来设置和校准硬件。完成验证测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通讯协议一揽子问题


回想一下,mmWave信号具有很高的路径损耗,这意味着它们无法传播得很远,也无法很好地穿透障碍物,例如墙壁或树木。为了提供高数据速率并支持更多流量,5G基站消耗大量能量。


生产更具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的基站听起来相对容易,但并不是这样。5G mmWave基站比4G基站支持更广泛的频谱。另外,与4G基站相比,5G mmWave基站必须支持更多的功能。作为工程师,我们的目标是在不牺牲任何性能的情况下,使5G mmWave基站尽可能紧凑和经济高效。为了更好地了解所涉及的尺寸,图3是相控阵芯片组尺寸。


图3中的部分仅代表5G基站的一小部分。最终,功能齐全的5G mmWave基站应达到100 Gb / s的空中传输速率,并具有数公里 覆盖范围。在降低部署成本方面,设计人员应利用低成本和传统的制造技术,而无需使用特殊的包装工艺和材料。


image.png

图3.相控阵芯片组构成了基站中的某些组件。


原型故障排除的复杂性


这个挑战听起来可能不像以前的挑战那样具有技术性,但是在实践中它同样普遍,其影响可能比任何技术挑战都更糟。


image.png

图4. mmWave开发工作流程中的空白可能会阻碍测试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之间的沟通。


如前所述,mmWave设备设计要求工程师测量和验证尽可能多的RF设备特性,在原型设备进入验证阶段之前,您已经需要考虑许多技术设计挑战。此外,随着无线技术和应用程序复杂性的增长,需要不同的技能来进行设备设计和验证。如今,许多公司经常指定独立的部门从事设计和测试。在某些情况下,设计团队和测试团队甚至位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如图4所示。因此,在设计团队和测试团队之间交换想法,数据和知识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知识,功能甚至地理上的差距,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


例如,测试工程师可以执行天线测量,RF参数测试和功能/协议测试。并非由测试设置引起的性能问题可能很难解决。设计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必须合作解决任何设计问题。


仿真


通过仿真,工程师可以应对mmWave带来的挑战。随着mmWave设备变得越来越流行,我们对仿真的依赖将越来越大。仿真可能无法解决上述所有挑战,但可以肯定地简化了设计过程。


从杂散谐波和互调干扰开始,设计人员可以使用仿真工具来预测频率和方向。仿真还可以帮助确定空间辐射杂散谐波的根本原因,包括产生杂散谐波的组件以及RF链中使用的信号路径。设计人员还可以模拟寄生谐波的特性,以评估其影响。


关于波束成形的性能验证,仿真工具可以解决信号可视化和5G端到端系统许多不同方面的验证,从而大大缩短开发时间。例如,仿真工具可以使用适当的相控阵天线来仿真5G链路级验证,以验证波束成形设计的性能。5G仿真工具可用于优化时间,频率和空间资源。


为了提高基站的成本效率和占用空间,设计人员可以使用仿真工具来仿真其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适当的线性度和噪声系数以及增益仿真。系统级建模和仿真使设计人员可以针对多个变量测试其设计,而无需实际设置测试设备。


仿真还可以帮助简化原型设计。工程师可以直接在空中模拟他们的设计,以发现差异并预测结果。如果模拟和测试环境构建在一个通用平台上,那么测试工程师就可以更轻松地判断模拟是否与测试结果相符。如果设计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不在同一物理位置,则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远程故障排除。


结论


更高频率的毫米波频谱可以以低延迟提供更快的数据速率,同时提供更大的通信量。 mmWave的这些优势释放了5G的真正潜力。在5G时代,mmWave将发挥作用 

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在城市,室内办公,交通枢纽和工业物联网中大量使用。


尽管mmWave给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它的广泛部署是不可避免的。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可以在设计工作流程中采用更多的仿真解决方案,从而加快mmWave设计周期。 同时,他们还需要提高仿真精度,并连接设计仿真和原型测试工作流程。仿真为mmWave市场就绪产品提供了最短的时间,而无需大量投资或牺牲性能。


关键字:仿真  测试  验证  5G 引用地址:仿真,测试和验证三步解决5G RF设计问题

上一篇:是德科技发布第四期安全报告关注网络安全的三大关键威胁
下一篇:MVG推出微型紧凑天线测量系统CR-M8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7 03:27

艾法斯推出8800模拟和数字无线电台测试
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2014年7月—艾法斯控股公司(Aeroflex Holding Corp)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艾法斯有限公司(Aeroflex Incorporated)日前宣布:推出其全新8800无线电台测试仪(Radio Test Set),它是一种高性能的经济型无线电台测试仪,可用于模拟调幅与调频,以及数字P25、DMR、dPMR、NXDN™和ARIB T98技术。8800装备了业界最大的触摸屏彩色显示器,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混合型便携式设计,这种设计在保持重量轻、高耐用性和外场测试所需的2.5小时内部电池的同时,还提供了台式系统级别的测试功能。凭借其从-140dBm到500W的测量范围,8800在无线电台测试技术上实现
[测试测量]
NAND FLASH在储存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存储系统容量从过去的几KB存储空间,到现在的T8;乃至不久的将来要达到的PB存储空间,其数据存取的能力在飞速扩展。随之而来产生的SCSI、FC、SAN、iSCSI、IPStorage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崭新的领域,更给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赋予了蓬勃的生命力。存数性能的提升通常是通过在基础结构上增加更多的物理磁盘驱动数目或者采用更快转速的磁盘驱动器来完成。   机载存储设备要求具有高的可靠性和高抗撞击、抗震、防潮、耐高压和承受高温的特点,而磁盘驱动器存取数据时有机械转动,其抗冲击,抗震动性不强,所以不适用于航空航天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基于半导体存储芯片闪存的固态存储器(SSD)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
[测试测量]
NAND FLASH在储存<font color='red'>测试</font>系统中的应用
IC测试趋向整合本土厂商期待作为
  “从目前看,国外IC测试设备厂商之间的并购,对国内用户来说不是好消息,设备过分集中在大公司手中,会使我们采购设备价格的谈判余地更小。”这是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集成电路测试验证实验室主任陈大为日前就IC测试设备大厂爱德万有意兼并惠瑞捷一事发表的看法。由此看来,摆脱对国外测试设备的依赖,发展本土IC测试设备业,满足国内快速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需求迫在眉睫。   高端IC测试设备国际大厂绝对领先   测试业作为IC产业的重要一环,其生存和发展与IC产业息息相关。世界先进的IC测试设备技术,基本掌握在美国、日本等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国家厂商手中,如美国泰瑞达、惠瑞捷公司,日本爱德万等。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雄厚
[测试测量]
新型液压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性能测试系统
  汽车新型 液压离合器 液压操纵系统几乎100%使用先进的工程塑料,克服了金属离合器总、分泵的缺点,产品可靠性高,耐久性寿命试验达150万次以上。为了能更好地对这种新产品进行研制和性能测试,需要自主开发一种适合生产环境、快速、稳定、通用的检测设备,以满足生产过程中每件必检的一道工序的需要。据此,本设计基于NI Labwindows /CVI开发平台、研华PCL-812PG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根据菲亚特(FIAT)标准,开发出了满足要求的汽车新型液压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速度快、运行可靠,能实现硬件动作、数据采集、分析和存储。   测试原理   测试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部分、接口电路部分、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和工作
[测试测量]
新型液压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性能<font color='red'>测试</font>系统
逐浪AI大潮,以澎拜之力革新产品测试
作者: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Bernard Ang 产品测试一直都是开发过程中确保产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符合市场预期的关键一环。 然而,传统的产品测试流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现代的新产品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运行条件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如要求低功耗、融合更多的传感器以及添加更多的输入/输出接口等。 令人欣慰的是,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渐被运用于现代化的产品测试流程,有望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测试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扩展性。 此篇是德科技署名文章旨在探讨AI技术革新产品测试的潜能,并详细解读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将AI技术集成到产品测试中所能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适用于产品测试的各种AI技术,例如采用
[测试测量]
逐浪AI大潮,以澎拜之力革新产品<font color='red'>测试</font>
全新骁龙XR2 5G参考设计加速XR头显的发展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支持5G的扩展现实(XR)参考设计。基于Qualcomm®骁龙™XR2平台而打造,全新的XR头显参考设计将提供出色的性能、沉浸感和交互性。通过将历时四代的XR参考设计技术专长与突破性的基础科技相结合,该参考设计能够简化复杂技术,并将支持客户在2020年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新一代顶级品质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终端。 与目前已被广泛采用的骁龙XR平台 相比,基于骁龙XR2平台的参考设计实现了性能的显著提升,包括2倍的CPU和GPU性能提升、4倍视频带宽提升、6倍分辨率提升和11倍A
[物联网]
全新骁龙XR2 <font color='red'>5G</font>参考设计加速XR头显的发展
示波器基础系列之九 —— 关于高压测试中电压“测不准”问
在拜访电源客户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个现象:测试高压时不同品牌的示波器测试的结果差别很大。有一次对比测试中我们发现测试大约450V的MOSFET的Vds电压,三台示波器的最大差别有50V左右; 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示波器差别也很大; 同样的示波器不同探头测量结果有时差别也很大。 对于电源客户而言,MOSFET的电压应力测试是一项关键指标,决定了电路的调试,电源的使用寿命,MOSFET器 件的选型等。客户一提起这个问题,我总说,我理解,我很理解,因为我在做电源工程师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也为这问题苦恼过。我记得在写测试报告时要标明是 用什么型号的示波器和什么序列号的探头测试出来的结果。但我想很多电源工程师并不理解这个问题的理论根源,常常追
[测试测量]
示波器基础系列之九 —— 关于高压<font color='red'>测试</font>中电压“测不准”问
慧智微CEO李阳:5G时代,国产射频芯片怎样破局
近期,随着5G牌照的相继颁发,5G即将迎来大规模商用。 在5G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5G的通信标准更是在驱动着持续不断演进的芯片市场,尤其是“射频前端芯片”。但“射频前端”这个作为芯片四大之一的领域,目前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仅达到了2%。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5G时代对国内射频前端公司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遇。5G市场的快速放量,给国内射频前端公司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在新的市场机会面前,国产射频芯片该如何破局,找到自己的出路?近日,在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上,慧智微电子创始人兼CEO李阳以“5G推动射频芯片发展”为主题,着重介绍了当前射频芯片的市场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要面临的关卡,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给国产射频芯片的发展指出了一条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