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存储要满足新时期需求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图像信息量巨大,要求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硬盘录像机录像占用存储容量与图像质量、摄像机的路数、需要保存录像时间、录像机图像压缩比(这又与压缩采用的格式和图像变化情况有关)等因素有关。目前现有系统的存储方式还是以DVR为主,国内DVR多数采用的是简化的 H.264或MPEG4压缩技术,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老的MPEG-4高 1.5~2倍。图像质量是CIF水平时,采用H.264技术,硬盘消耗率大约为100M/路?小时,16路硬盘录像机1TB的硬盘大约能连续录像26天。
以目前高清最基本的720P效果为例,正常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大约为4G~8G/路?小时,出于经济性考虑,降低每小时视频录像可压缩到3GB左右容量。以此为例,按一个月保存时间计算,8路监控大约17T(17000G)容量左右。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需要几百、上千路这样的高清监控,如此庞大的视频文件,有如潮水般的冲击着存储系统,对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化视频监控涉及到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因此,一个高效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效能的数据存储系统,这关系着数据管理的效率、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利用的效率。在电信级别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对于数据存储系统的要求,一般说来要满足六个方面的要求:
数字监控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大量集中的数据存储和分散化的前端应用。因此,存储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否则将会影响数据存储和利用的效率;
海量数据存储需求和快速的增长变化的特点,要求存储系统在必须能够满足电信级别数据监控的海量存储要求外,同时又必须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应对数据量飞速增长对于存储空间扩大的需求;
由于监控系统一般要求实时的录像输入,所以这种实时录像输入对盘阵的数据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否则在写速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数据大量集中在缓存中,最终将会导致缓存数据溢出以致主机死机;
监控录像需要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对数据进行删除,在数据删除后,会有一定时间的间隔数据不能立即写入,这时候数据都是保存在缓存里,较大的缓存可以保证更多的数据滞留在缓存中,等待向硬盘空间的重新写入;
随时可能出现的监控录像调用和检索的要求,有时甚至是多个用户的同时调用要求;
电信级庞大的存储需求决定了对存储良好管理性的要求。简单有序的管理性可以帮助用户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同时也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对于电信级别系统而言,良好的稳定性是必需的,如果缺乏稳定性,则会给众多用户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
作为图像数据和报警事件记录的载体,存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存储已不仅是一个设备而已,而是已经升华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平台的地步。大容量的存储系统并不是存储设备的简单堆积,更需要解决存储机制的完备性、存储标准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使用性等问题,还有大容量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