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架构设计
-
ADC 采样作为数据系统前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大量的用户使得在网络存在许多关于 ADC 芯片和使用方法的资料,随便搜索便可得许多。...
作者:无奇不有回复:6
-
而输入输出(I/O)设计是影响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处理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分布式I/O系统,有用于虚拟系统中的VirIO,用于高性能计算的HPFS,以及用于大数据平台的HDFS。...
作者:superleon123回复:2
-
问题来源:第六章 GPU集群的网络设计与实现 在阅读这个章节中注意到书中所说的GPU跨节点异号卡数据交换是通过接入层经过汇聚层交换机,才会抵达另一个节点的异号卡GPU,但是之前有听说过另一种说法...
作者:ltaodream回复:5
-
新能源汽车系统通信架构的变革是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新能源车企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开发理念和技术,向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基础是全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数字化。...
作者:qwqwqw2088回复:1
-
前言 作为嵌入开发平台,往往需要数据库进行存储等,所以数据库的性能也是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
作者:qinyunti回复:1
-
请问 STM32 M0架构中 APROM 数据闪存(DataFlash)在地址上有什么区别? 还有 目标用户配置字(Config)在什么地址?...
作者:一沙一世回复:6
-
这一篇帖子简单说下RV中的乘除法,RV32M是RISC-V架构中的一个标准扩展指令集,它为RV32I基础整数指令集添加了乘法和除法操作。...
作者:电子烂人回复:1
-
RISC-V架构的主要类别包括以下几种: 基础指令集(Base ISA) : RV32I:32位基础整数指令集。 RV64I:64位基础整数指令集。...
作者:电子烂人回复:1
-
rand=5372.011770651946) 向量操作主要用于数据级并行,最著名的数据级并行架构是SIMD,她将64位寄存器划分成了多个8位,16位或32位的片段,然后并行的计算他们,但是RISC-V...
作者:rtyu789回复:1
-
不过只有免费还不够,工程师们的初衷在于重新设计一种更好用一些的架构,故RISC-V 开源了所有架构底层的代码,支持扩展修改,并如同LINUX一样由基金会管理 (图源:网络) 本书的作者将RISC-V...
作者:电子烂人回复:2
-
加载保留/条件存储,LR/SC 原子操作指的是不可被中断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在访问数据前加入了上锁机制,RISC-V提供了对原子指令的支持 # RV32C 压缩指令 !...
作者:rtyu789回复:0
-
=2478.112894406612) 链接器可以将新的目标代码和已有机器语言凭借起来,如果输入的是**位置无关代码**(PIC),那么链接器的工作量会有所降低,意味着无论代码位于何处,所有分支指令和数据引用均正确...
作者:rtyu789回复:1
-
存储化设计决定了系统的数据持久性指标和性能指标。不同的业务需求又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持久化存储的技术方案。存储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1. 分布式块存储。...
作者:superleon123回复:1
-
如果多于4台,就需要对网络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在核心交换层采用更多接口的交换机等。如果超过256台,可以构建-接入-汇聚-核心的三层网络。 2....
作者:superleon123回复:0
-
随着机器学习应用的普及,nVidia为了帮助更多的服务器厂商,重新设计了GPU服务器,包含了新的技术和理念。设计了以nVidia DGX为品牌的A100、H100等型号服务器。...
作者:superleon123回复:2
-
节点组织,数据分布不如Ceph均匀。...
作者:ltaodream回复:3
-
(2)存储网络和业务网络这一部分主要在6.2小节,在这里接触到了数据中心网络设计收敛比的知识,它描述了网络中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作者:HEU-liukai回复:3
-
通过阅读前言得到,书籍这么薄是作者刻意为之,是想要比其他的优秀的指令集架构书籍 See MIPS Run 500页更加精巧,做到他的1/3。...
作者:rtyu789回复:1
-
《RISC-V开放架构设计之道》是一本RISC-V架构设计的专业书籍,内容较为深入和复杂。...
作者:电子烂人回复:3
-
感谢网友参与 《RISC-V开放架构设计之道》 的申请,以下是入围网友信息。...
作者:okhxyyo回复:2
-
该视频概述了什么是传感器融合及其在自主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视频中还涵盖了一些场景,这些场景介绍了实现传感器融合的各种不同方式。 传感器融合是确认定位、位置以及检测和物体跟踪的关键部分。...
课时1:什么是传感器融合 课时2:融合磁力计、加速计和陀螺仪来估计方向 课时3:融合GPS和IMU估计姿势 课时4:使用IMM滤波器跟踪单个对象 课时5:如何一次跟踪多个对象 课时6:什么是轨迹级融合(或轨迹融合)
显示更多 -
本课程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及相关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处理器RISC-V指令集、寻址模式、数据类型、汇编语言,处理器微结构、控制器和流水线,存储系统、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多处理器和并行技术,系统设计性能评估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等...
课时2:课程介绍视频 课时4:算术指令 课时5:访存指令 课时6:条件判断分支转移指令 课时7:逻辑运算指令 课时8:函数调用 课时9:栈的使用 课时11:R型指令 课时12:I型指令和S型指令 课时13:B型指令和U型指令 课时14:J型指令 课时16:数据通路的基本单元模块 课时17:R型指令和I型算术指令视频 课时18:I型访存指令和S型指令 课时19:B型指令、I型JALR指令、J型指令、U型指令 课时21:控制信号、关键路径 课时22:控制器实现 课时24:处理器性能 课时25:流水线设计与结构冒险 课时26:数据冒险 课时27:控制冒险以及超标量处理器 课时29:存储器层次结构 课时30:直接映射高速缓存 课时31:访问与缺失 课时32:高速缓存设计优化 课时34:操作系统和虚拟存储 课时35:页表 课时36:地址变换高速缓存I 课时37:地址变换高速缓存II 课时39: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课时40:多指令多数据流 课时41:线程级并行编程 课时42:硬件同步 课时43:共享内存多处理器
显示更多 -
本教程使用一种简单的信号处理算法来展示客户遵循的典型步骤,他们的高级算法与硬件架构详细信息相适应,从而可以在硬件中高效地实现它们并在每个步骤进行验证。...
课时1:为什么要使用MATLAB和Simulink 课时2:在Simulink中对硬件进行建模 课时3:构建高效的硬件 课时4:转换为定点 课时5:生成和合成RTL
显示更多 -
讨论了三种不同的架构,用于检测用于计算计量参数的电压和电流样本。 讨论了TIDA-010036参考设计中ADS131M04独立ADC和MSP432计量/主机微控制器的功能。...
课时1:1.1 电表电流检测选项:电流互感器和分流器 课时2:1.2 计量架构选项:SoC,AFE和独立ADC 课时3:2.1 用于TIDA-010036的ADS131M04和MSP432功能 课时4:2.2 TIDA-010036概述 课时5:3. 1 设计电压和电流检测电路 课时6:3.2 使用TPS7A78实现紧凑的具有磁性免疫的电源设计 课时7:4.1 获取和验证ADC采样的程序 课时8:4.2 执行计量参数计算的算法 课时9:5.1 电流检测模式概述 课时10:5.2 电流检测模式电流消耗结果
显示更多 -
模拟到数字(或者从数字到模拟)数据转换在众多形式的电子系统中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数据采样的技术会引起很多设计问题和思考。...
-
GD32嵌入式开发入门-手打代码...
课时1:透彻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课时2:ARM发展历程 课时3:开发板介绍 课时4:搭建GD32F1开发环境详解 课时5:创建GD32F10x模板工程 课时6:由图灵机理解计算机原理 课时7:算术逻辑单元ALU与锁存器 课时8:冯诺依曼结构 课时9:哈佛结构 课时10:Cortex-M3架构简介 课时11:GD32F103对Cortex-M3的实现 课时12:初识GD32F103C8T6的GPIO 课时13:GPIO点灯 课时14:GPIO输出模式的内部原理 课时15:GD32库函数控制GPIO口输出代码详解 课时16:按键控制LED亮灭 课时17:GPIO口输入模式详解 课时18:机械按键的软件消抖代码演示 课时19:GPIO寄存器简介 课时20:理解嵌入式中断的一般概念 课时21:嵌套中断向量控制器NVIC 课时22: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EXTI 课时23:中断式触摸按键需求分析与代码设计 课时24:中断式触摸按键的代码实现 课时25: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一般原理 课时26:Systick的原理与应用方法 课时27:Systick实现精准延时函数的代码实现 课时28:Systick中断方式实现流水灯 课时29:实时时钟RTC的工作原理 课时30:RTC代码案例(上)-需求与设计 课时31:GD32串口printf功能的代码演示 课时32:实时时钟RTC案例代码演示 课时33:看门狗原理 课时34:看门狗代码演示 课时35:GD32的定时器简介 课时36:GD32定时器输出PWM的原理 课时37:PWM信号实现呼吸灯代码案例 课时38:通信的基本概念 课时39:GD32的USART 课时40:GD32串口发送的代码实现 课时41:GD32串口中断接收数据帧 课时42:TTL_RS232_RS485 课时43:IIC通信原理 课时44:温度传感器LM74A工作原理 课时45:软件I2C访问LM75AD代码案例(上) 课时46:软件IIC访问LM75A——下 课时47:GD32F10x的硬件I2C原理 课时48:OLED屏显示原理简介 课时49:硬件I2C显示温度到OLED屏——上 课时50:硬件I2C显示温度到OLED屏——下 课时51:SPI通信原理详解 课时52:软件模拟SPI通信过程 课时53:W25QXX介绍 课时54:W25Q32驱动编码演示(上)程序设计 课时55:W25Q32驱动编码演示(下)编码与测试 课时56:GD32F10x的SPI硬件外设原理 课时57:硬件SPI驱动W25QXX 课时58:CAN通信原理 课时59:GD32F10x的CAN外设 课时60:GD32F10x的CAN自回环模式通信代码演示 课时61:理解ADC的原理 课时62:GD32的ADC外设概述 课时63:GD32的ADC案例编码演示 课时64:理解DMA 课时65:GD32F103的DMA实现原理 课时66:DMA案例之M2M 课时67:ADC配合DMA玩转摇杆 课时68:舵机工作原理 课时69: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详解 课时70:旋转编码器驱动代码演示 课时71:旋转编码器控制舵机编码演示 课时72: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课时73:达林顿管与步进电机驱动ULN2003 课时74:步进电机驱动案例编码演示
显示更多 -
Android车载操作系统开发揭秘...
课时1:Android车载操作系统开发揭秘 课时2:车载多屏的实现方案 课时3:Window的添加过程 课时4:屏幕管理的核心DisplayContent 课时5:SurfaceFlinger中屏幕硬件的加载 课时6:安卓的未来在哪里? 课时7:Windows11 安装 VMware 再安装Ubuntu 课时8:给电脑直接安装Ubuntu 课时9:Ubuntu基础支持工作 课时10:AOSP12源码下载部署工作 课时11:AOSP12 车载编译工作 课时12:AOSP12 车载 模拟器烧入固件工作 课时13:AOSP12 修改车载Launcher 部署工作 课时14:车载Launcher源码分析工作 课时15:GraphicBuffer的概念 课时16:GraphicBuffer在图形显示系统中的作用 课时17:GraphicBuffer的属性结构 课时18:GraphicBuffer结构中handle到底是什么 课时19:GraphicBuffer的创建架构Alloca 课时20:GraphicBuffer的创建流程 课时21:android 系统分层结构与通电流程分析 课时22:zygote native层分析 课时23:zygote JNI层如何启动java层代码 课时24:zygote 运行全流程分析 课时25:app进程fork为什么采用socket而不是 binder 课时26:如何系统学习Framework 课时27:系统服务如何管理的SM 课时28:内存共享机制是如何完成handler跨线程 课时29:handler 导致内存泄漏的原理 课时30:Sychronized锁机制与wait notify原理解析 课时31:AMS中如何应用handler进行管理 课时32:享元设计模式应用原理解析 课时33:Handler的阻塞机制为什么不会导致ANR 课时34:AIDL通信的原理,Binder是什么? 课时35:Binder机制是如何跨进程的 课时36:Binder是如何做到只需要一次拷贝 课时37:MMap的原理及学习价值 课时38:Binder相对于其他的IPC机制优点在哪里 课时39:Binder是如何帮助组件间完成数据通信的 课时40:Intent能够传递的最大数据内存是多大 课时41:Launcher app是如何完成与System_server通信的 课时42:App启动过程分析 课时43:WMS中ViewTree 体系结构分析 课时44:Activity 如何通过window管理View 课时45:Activity启动过程中对window的显示管理 课时46:ViewRootImpl 与WM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 课时47:为什么在OnResume中获取不到UI的正确属性 课时48:读懂WMS 深入理解为什么子线程可以更新UI 课时49:设计分析 课时50:Init进程 为什么要启动 ServcieManager进程 课时51:init进程任务目标 课时52:zygote 启动过程解析 课时53:zygote 执行java层代码解析 课时54:通知zygote fork 进程的为什么不是binder 而是socket 课时55:zygote 启动systemServer进程的过程 课时56:systemServer 为什么不去fork app进程
显示更多 -
ESP8266的SDK开发:详细讲解ESP8266_NONOS-SDK编程 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详细讲解物联网协议MQTT/【BAT】物联网平台...
课时1:课程概述 课时2:IOT(物联网)简介 课时3:物联网通信方式 课时4:ESP8266系统描述 课时5:ESP8266模组_ESP-12F 课时6:ESP8266资料准备 课时7:ESP8266开发板设计 课时8:ESP8266使用方式 课时9:SDK编程环境搭建 课时10:ESP8266程序编译 课时11:ESP8266程序下载 课时12:SDK编程_程序架构&注意事项 课时13:UART 课时14:MakeFile 课时15:DOG 课时16:delay 课时17:GPIO_Output 课时18:GPIO_Input 课时19:GPIO_EXTI 课时20:OS_Timer 课时21:HW_Timer 课时22:DHT11 课时23:Task 课时24:Flash 课时25:网络体系结构 课时26:WIFI 课时27:IP&端口 课时28:UDP&TCP 课时29:Client&Server 课时30:DHCP 课时31:AP_Mode 课时32:AP_UDP_Server 课时33:AP_UDP_Client 课时34:AP_TCP_Server 课时35:AP_TCP_Client 课时36:STA_Mode 课时37:STA_UDP_Server 课时38:STA_UDP_Client 课时39:STA_TCP_Server 课时40:STA_TCP_Client 课时41:DNS 课时42:HTTP 课时43:SNTP 课时44:JSON 课时45:物联网云平台介绍 课时46:创建云端设备_乐鑫云 课时47:IOT_Demo例程_乐鑫云 课时48:MQTT协议讲解 课时49:mqtt.fx客户端 课时50:天工物接入介绍_百度云 课时51:创建云端设备_百度云 课时52:云下设备上云_百度云 课时53:《MQTT_JX》例程 课时54:物联网组件 课时55:数据可视化 课时56: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课时57:SSL'TLS介绍 课时58:腾讯云物联网平台介绍 课时59:创建云端设备_腾讯云 课时60:制作8266证书BIN 课时61:设备接入腾讯云 课时62:IIC_OLED 课时63:SmartConfig_微信智能配网 课时64:SmartConfig_微信智能配网 课时65:时钟温湿计_Demo 课时66:时钟温湿计_Demo 课时67:快速跳至相同字符串
显示更多 -
第一期-零基础入门篇-47集 第二期-内核编程篇-20集 第三期-裸机开发篇-21集 第四期-驱动开发篇-现有82集...
课时2:开发板和野火大学堂 课时3:为什么学习Linux开发 课时4:如何学习Linux开发 课时5:i.MX系列芯片简介 课时6:Linux系统简介 课时7:安装ubuntu系统 课时8:Linux文件目录 课时9: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 课时10:使用Linux命令行(上) 课时11:使用Linux命令行(中) 课时12:使用Linux命令行(下) 课时13:使用编辑器(上) 课时14:使用编辑器(下) 课时15:Shell脚本编程(上) 课时16:Shell脚本编程(中) 课时17:Shell编程(下) 课时18:Linux环境变量 课时19:构建deb软件安装包 课时20:硬件介绍和固件烧录 课时21:fire-config刷机 课时22:fire-config连接wifi 课时23:点亮第一个LED 课时24:使用脚本体验硬件 课时25:Git简介和项目资料获取 课时26:安装NFS服务器 课时27:GCC与Helloworld 课时28:ARM-GCC与交叉编译 课时29:Linux系统和HelloWorld(上) 课时30:Linux系统和HelloWorld(下) 课时31:Makefile简介 课时32:Makefile三要素 课时33:引入Makefile管理项目 课时34:Makefile的变量 课时35:Makefile的模式规则 课时36:Makefile的条件分支 课时37:Makefile的常用函数 课时38:Makefile解决头文件依赖 课时39:C语言面向对象基础 课时40:一切皆文件 课时41:文件描述符和打开模式 课时42:open_close函数 课时43:read_write函数 课时44:lseek和sync函数 课时45:标准IO函数 课时46:控制LED灯设备 课时47:检测按键输入 课时48:检测按键输入 课时50:进程的由来 课时51:创建一个进程 课时52:子进程偷梁换柱 课时53:进程的退出 课时54:等待子进程的终结 课时55:进程的生老病死 课时56:进程组、会话、终端 课时57:守护进程 课时58:ps命令详解 课时59:僵尸进程和托孤进程 课时60:什么是进程间通信(ipc) 课时61:无名管道 课时62:有名管道 课时63:信号简介 课时64:常用信号分析 课时65:signal_kill_raise函数 课时66:信号集处理函数 课时67:system-V 消息队列 课时68:system-V 信号量 课时69:system-V 共享内存 课时71:I.MX6ULL启动方式 课时72:I.MX6ULL镜像文件 课时73:SDK方式烧录镜像 课时74:ARM-V7架构 课时75:ARM常用汇编指令 课时76:VSCode编辑器 课时77:GPIO控制原理 课时78:汇编点亮LED 课时79:使用c语言和sdk 课时80:按键检测输入 课时81:工程文件整理和中断头文件移植 课时82:通用中断控制器(GIC) 课时83:中断向量表 课时84:中断处理流程 课时85:按键中断实验 课时86:位置无关码和重定位 课时87:时钟控制模块 课时88:主频修改实验 课时89:串口通信实验 课时90:LCD显示原理 课时91:LCD显示实验 课时93:内核模块基本概念 课时94:内核模块实验1 课时95:内核模块实验2 课时96:Linux内核是怎么设计字符设备的 课时97:设备号的组成与哈希表 课时98:从源码看如何管理设备号 课时99:从源码看如何保存file_operation接口 课时100:如何创建一个设备文件 课时101:open函数如何查找file_operation接口 课时102:led字符设备驱动实验1 课时103:led字符设备驱动实验2 课时104:linux设备驱动模型
显示更多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核心系统软件,为应用软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核心技术是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以主流操作系统为实例,以教学操作系统ucore为实验环境,讲授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为学生...
课时1:课程概述 课时2:教学安排 课时3:什么是操作系统 课时4:为什么学习操作系统,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课时5:操作系统实例 课时6:操作系统的演变 课时7:操作系统结构 课时8:前言和国内外现状 课时9:OS实验目标 课时10:8个OS实验概述 课时11:实验环境搭建 课时12:x86-32硬件介绍 课时13:ucore部分编程技巧 课时14: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课时15:BIOS 课时16:系统启动流程 课时17: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比较 课时18:系统调用 课时19:系统调用示例 课时20:ucore+系统调用代码 课时21:启动顺序 课时22:C函数调用的实现 课时23:GCC内联汇编 课时24:X86中断处理过程 课时25:练习一 课时26:练习二 课时27:练习三 课时28:练习四 练习五 课时29:练习六 课时30: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内存层次 课时31:地址空间和地址生成 课时32:连续内存分配 课时33:碎片整理 课时34:伙伴系统 课时35:非连续内存分配的需求背景 课时36:段式存储管理 课时37:页式存储管理 课时38:页表概述 课时39:快表和多级页表 课时40:反置页表 课时41:段页式存储管理 课时42:了解x86保护模式中的特权级 课时43:了解特权级切换过程 课时44:了解段_页表 课时45:了解ucore建立段_页表 课时46:演示lab2实验环节 课时47:虚拟存储的需求背景 课时48:覆盖和交换 课时49:局部性原理 课时50:虚拟存储概念 课时51:虚拟页式存储 课时52:缺页异常 课时53:页面置换算法的概念 课时54:最优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课时55:时钟置换算法和最不常用算法 课时56:Belady现象和局部置换算法比较 课时57:工作集置换算法 课时58:缺页率置换算法 课时59:抖动和负载控制 课时60:实验目标:虚存管理 课时61:回顾历史和了解当下 课时62:处理流程、关键数据结构和功能 课时63:页访问异常 课时64:页换入换出机制 课时65:进程的概念 课时66:进程控制块 课时67:进程状态 课时68:三状态进程模型 课时69:挂起进程模型 课时70:线程的概念 课时71:用户线程 课时72:内核线程 课时73:进程切换 课时74:进程创建 课时75:进程加载 课时76:进程等待与退出 课时77:总体介绍 课时78:关键数据结构 课时79:执行流程 课时80:实际操作 课时81:总体介绍 课时82:进程的内存布局 课时83:执行ELF格式的二进制代码-do_execve的实现 课时84:执行ELF格式的二进制代码-load_icode的实现 课时85:进程复制 课时86:内存管理的copy-on-write机制 课时87:处理机调度概念 课时88:调度准则 课时89:先来先服务、短进程优先和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课时90:时间片轮转、多级反馈队列、公平共享调度算法和ucore调度框架 课时91:实时调度和多处理器调度 课时92:优先级反置 课时93:总体介绍和调度过程 课时94:调度算法支撑框架 课时95: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课时96:Stride调度算法 课时97:背景 课时98:现实生活中的同步问题 课时99:临界区和禁用硬件中断同步方法 课时100:基于软件的同步方法
显示更多 -
工业4.0的核心为网络系统和物联网,追究其核心实为将数据通讯技术更进一步的将设备环境及程序等结合,使得实体世界也如数字世界般智能学习与运作。...
课时1:1.1 工业4.0发展 课时2:1.2 工业4.0技术范畴 课时3:1.3 工业4.0工业工程导入 课时4:工业4.0智慧制造与智慧工厂 课时5:1.5 工业4.0实务 课时6:1.6 工业4.0新挑战与现有系統之工业4.0升級 课时7:2.1物联网发展背景 课时8:2.2射频辨识 (RFID) 技术 课时9:2.3射频辨识 (RFID) 工业4.0应用情境 课时10:2.4物联网技术基础 课时11:2.5物联网工业4.0应用场景 课时12:2.6物联网平台简介 课时13:3.1 传感器是什么 课时14:工业4.0与传感器的关联 课时15:3.3 信号调节 模拟数字转换简介 课时16:3.4 UART通讯简介 课时17:3.5 I²C通讯简介 课时18:3.6 SPI通讯简介 课时19:4.1 工具机简介 课时20:4.2 加工模拟与控制器输出的资料 课时21:4.3 以C#程序读取控制器数据 课时22:4.4 以DIAView读取传感器信号 课时23:4.5 以WebAccess读取传感器信号 课时24:应用实例 远端振动监控 5.1 案例及数据采集器简介 课时25:应用实例 远端振动监控 5.2机台振动简介 课时26:应用实例 远端振动监控 5.3 振动传感器简介 课时27:应用实例 远端振动监控 5.4 振动测量数据分析 课时28:应用实例 远端振动监控 5.5 远端测量展示 课时29: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1 Arduino Yun简介 课时30: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2 电流测量装置制作 课时31: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3 力量的测量与荷重元校正 课时32: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4 上传测量结果至云端服务器 课时33: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5 Linklt ONE简介及温度测量 课时34:应用实例 云端耗能监控 6.6 云端平台实践 课时35: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1 网络实体系统定义 课时36: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2 网络实体系统技术范畴 课时37: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3 系统建模 课时38: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4 系统设计 课时39: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5 系统分析 课时40:网络实体系统介绍 7.6 网络实体系统机遇与挑战 课时41: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1 机器人结构分类与制造应用 课时42: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2 智慧型机器人在工业4.0角色 课时43: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3 智慧型机器人测量技术 课时44: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4 智慧型机器人控制技术 课时45: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5 多机器人协同作业 课时46:智慧型机器人工业4.0应用 8.6 人与智慧型机器人协同作业 课时47: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1 固定轨道搬运机器人 课时48: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2 弹性路径搬运系统 课时49: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3 无人搬运车分派器设计 课时50: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4 无人搬运车效能评估 课时51: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5 无人搬运车与设备之介面 课时52:移动机器人之智慧工厂应用 9.6 全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 课时53: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1 机械手臂组成与基本知识 课时54: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2 机械手臂结构与运动 课时55: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3 机械手臂物料处理应用 课时56: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4 机械手臂加工 组装应用 课时57: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5 机械手臂影像应用 课时58:机械手臂之智慧工厂应用 10.6 机械手臂效能参数与应用案例 课时59:系统建模与分析 11.1 连续系统建模 课时60:系统建模与分析 11.2 离散系统建模:排队模型 课时61:系统建模与分析 11.3 离散系统建模:裴氏图 课时62:系统建模与分析 11.4 排程与分派 课时63:系统建模与分析 11.5 搬运系统建模 课时64:系统建模与分析 11.6 效能分析 课时65: 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1 工业4.0环境与愿景 课时66: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2 工业4.0愿景下的智慧工厂 课时67: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3 智慧工厂与智慧应用 课时68: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4 智慧生产情境案例演示一 课时69: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5 智慧生产情境案例演示二 课时70:智慧工厂整合应用 12.6 智慧物流应用案例 课时71:云端制造 13.1 云端计算和平台基础 课时72:云端制造 13.2 云端计算之架构与应用 课时73:云端制造 13.1 雾计算基础 课时74:云端制造 13.4 协同机器人 课时75:云端制造 13.5 云端机器人 课时76:云端制造 13.6 企业云端制造应用 课时77: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1 大数据分析发展简介 课时78: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2 大数据分析架构 课时79: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3 大数据分析工具一 课时80: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4 大数据分析工具二 课时81: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5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课时82:大数据基础与应用 14.6 大数据的整合应用 课时83: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1 大数据工业应用 课时84: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2 工业物联网 课时85: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3 维修管理系统 课时86: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4 预测性维修分析技术 课时87: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5 预测性维修案例 课时88:大数据与预测性维修 15.6 大户据工业应用案例 课时89:数字制造 16.1 数字制造简介 课时90:数字制造 16.2 同步工程 课时91:数字制造 16.3 数字制造应用 课时92:数字制造 16.4 数字代理(Digital Twin) 课时93:数字制造 16.5 数字物件记忆 课时94:数字制造 16.6 3D打印应用 课时95: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1 连线产品 课时96: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2 产品服务化 课时97: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3 产品即服务 课时98: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4 产品服务化应用案例 课时99: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5 大量定制化 课时100:工业4.0与产业创新 17.6 产品个性化
显示更多 -
《大数据机器学习》课程是面向信息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大数据机器学习理论基础,牢固掌握大数据机器学习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
课时2:机器学习定义和典型应用 课时3: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课时4:深度学习方法和其它人工智能方法的共性和差异 课时5: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关系 课时6: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的关系 课时7: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 课时8:大数据机器学习的主要特点 课时10:机器学习的基本术语 课时11:监督学习 课时12:假设空间 课时13:学习方法三要素 课时14:奥卡姆剃刀定理 课时15:没有免费的午餐定理v 课时16: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 课时17:过拟合与模型选择 课时18:泛化能力 课时19: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 课时21:留出法 课时22:交叉验证法 课时23:自助法 课时24:性能度量 课时25:PR曲线 课时26:ROC和AUC曲线 课时27:代价敏感错误率 课时28:假设检验 课时29:T检验 课时30:偏差和方差 课时32:感知机模型 课时33:感知机学习策略 课时34:感知机学习算法 课时36:原型聚类描述 课时37:性能度量 课时38:原型聚类 k均值算法 课时39:原型聚类 学习向量算法 课时40:原型聚类 密度聚类 课时41:原型聚类 层次聚类 课时43:综述 课时44:概率图模型 课时45:贝叶斯网络 课时46: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课时47:半朴素贝叶斯分类器v 课时48: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推断 课时49:吉布斯采样 课时51: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课时52:决策树模型与学习基本概念 课时53:信息量和熵 课时54:决策树的生成 课时55:决策树的减枝 课时56:CART算法 课时57:随机森林 课时59:逻辑斯蒂回归与最大熵模型简介 课时60:逻辑斯谛回归模型 课时61:最大熵模型 课时62:模型学习的最优化方法 课时64:SVM 课时65:SVM简介 课时66: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课时67:凸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课时68:支持向量的确切定义 课时69:线性支持向量机 课时71:核方法与非线性SVM 课时72:泛函基础知识 课时73:核函数和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课时74:序列最小最优化算法 课时76:降维与度量学习 课时77:k近邻学习 课时78:降维嵌入 课时79:主要成分分析 课时80:核化线性降维 课时81:流型学习和度量学习 课时83:提升方法adaboost算法 课时84:Adaboost算法的训练误差分析 课时85:Adaboost算法的解释 课时86:Adaboost的实现 课时88:EM算法及混合高斯模型 课时89:问题提出 课时90:EM算法的引入 课时91:EM算法的收敛性 课时92:EM算法在高斯混合模型学习中的应用 课时93:EM算法的推广 课时95:计算学习理论 课时96:计算学习理论的基础知识 课时97:概率近似正确学习理论 课时98:有限假设空间 课时99:VC维 课时100:学习稳定性 课时102:隐马尔可夫模型 课时103: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概念 课时104:概率计算算法 课时105:学习算法 课时106:预测算法 课时108:条件随机场 课时109:概率无向图模型 课时110:条件随机场的定义与形式 课时111:条件随机场的计算问题 课时112:条件随机场的学习算法 课时113:条件随机场的预测算法 课时115:概率图模型的学习与推断 课时116:精确推断法:变量消去法和信念传播法 课时117:近似推断法:MCMC和变分推断
显示更多 -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预先掌握电路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内容的重点是综合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2: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课时3:物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课时5: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课时6:物联网的标准1 课时7:物联网的标准2 课时9: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课时10:条形码实验 课时12:RFID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课时13:RFID射频识别技术要点 课时14:智能家居-门禁卡实验 课时16:传感器技术概述 课时17:温湿度传感器实验 课时19:无线传感器网络 课时20: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课时22:物联网数据融合与云计算 课时23:物联网中间件和安全技术 课时25: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设计 课时26: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安装 课时27:智慧生态水质PH值检测系统的调试
显示更多 -
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基础夯实阶段(第1~21课时)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一些理论背景知识简单的实例作为课程发展的基础,让学员从基本的点灯入手,一步一步了解Verilog设计FPGA数字逻辑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课时1:科学的FPGA开发流程 课时2:Verilog基本逻辑设计与验证 课时3:例解可综合与不可综合语法 课时4:【问题解答】Verilog基本逻辑设计实验 课时5:前一天课程内容回顾 课时6:计数器驱动LED闪烁例子常见问题解析加modelsim实用技巧 课时7:可重用模块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参数化设计) 课时8:非等占空比信号产生方法 课时9:序列型脉冲信号产生方法 课时10:if else 写法和case写法在底层逻辑实现上的差异 课时11:线性序列机型设计方法解析 课时12:序列发送逻辑设计任务要点复盘加任务升级 课时13:序列发送逻辑设计重点内容分析及测试框架 课时14:序列循环发送控制逻辑状态机分析与HDL设计 课时15:UART串口协议接收及串口发送模块设计任务 课时16:串口发送实验重点疑问复盘 课时17:按键抖动现象介绍与解决方案分析 课时18:使用In-System-Sources-and Probe调试问题状态机 课时19:亚稳态问题原理与应对策略 课时20:仿真常用语法讲解1 课时21:串口接收设计要点和常见疑问解答 课时22: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架构介绍 课时23:SPI接口的TLV5618型DAC应用原理 课时24:TLV5618型DAC驱动逻辑设计要点 课时25:基于SPI接口的ADC128S052器件接口与驱动设计分析 课时26:fifo存储器作用和结构模型 课时27:Quartus中fifo IP核介绍与仿真测试 课时28:ADC采集FIFO缓存UART发送系统任务说明 课时29:数据发送控制状态转移图绘制实操 课时30:数据发送控制状态机时序图绘制实操 课时31:FPGA设计中ROM使用和调试讲解 课时32:数据采集传输系统bug调试案例 课时33:SPI时序回顾 课时34:I2C协议基本原理 课时35:I2C SDA信号三态开漏模式的原理与实现 课时36:I2C控制器设计要点 课时37:IIC协议单字节传输状态机设计思路 课时38:I2C控制器顶层逻辑设计思路 课时39:疑难案例分析_I2C总线应答位SDA无法拉高 课时40:I2C系统调试过程中的易错易忽略点总结 课时41:串口读写I2C接口EEPROM存储器项目分析 课时42:I2C项目简要总结 课时43:摄像头SCCB协议与I2C协议对比理解 课时44:I2C控制器往SCCB协议的迁移 课时45:SCCB与I2C协议比对(补充强化讲解) 课时46:摄像头数据流DVP接口协议 课时47:I2C控制器摄像头初始化要点引导 课时48:摄像头寄存器初始化实验任务 课时49:摄像头DVP接口数据接收方法与实现 课时50:DVP接口逻辑编码演示和常见异常现象分析 课时51:VGA控制器实验常见问题解析 课时52:条件编译法设计多分辨率适配VGA控制器 课时53:使用我们的网站自助解决各种常见问题 课时54:RAW数据流转换到RGB888图像数据原理分析 课时55:使用移位寄存器实现一行数据寄存 课时56:存储带宽与RAW2RGB算法实现位置的关系 课时57:RAW数据流转RGB888图像重点强化补充讲解 课时58:RAW2RGB逻辑仿真和调试方法 课时59:图像采集显示系统项目知识点总结 课时60:以太网基本概念与MAC层协议介绍 课时61:MAC层数据传输接口MII_GMII_RGMII 课时62:以太网MAC层板级调试方法 课时63:以太网IP层协议详解 课时64:UDP协议详解 课时65:以太网传输项目总结 课时66:基于以太网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介绍和要点分析 课时67:摄像头数据捕获并插入行号时序方案 课时68:以太网传输图像项目总结 课时69:时序约束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时70:时序分析基本概念
显示更多 -
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正在重新定义新经济世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设计技术为基础的的智能终端植入技术将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创造丰富的“智能触点”。...
课时2:本章导学 课时3: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课时4:冯洛伊曼计算机架构 课时5:计算机组成结构 课时6:计算机执行指令过程 课时7: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改进 课时8: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改变 课时9:计算机分类与性能评测 课时11:本章导学 课时12:CISC与RISC设计策略的差别 课时13:CISC与RISC指令集的差别 课时14:CISC与RISC数据通路的差别 课时15:CISC与RISC控制器的差别 课时16:指令结构 课时17:指令类型 课时18:寻址方式 课时19:指令流水线 课时20:流水线性能分析 课时21:计算机测评 课时23:本章导学 课时24:总线的要素 课时25:总线的分类 课时26:总线的性能指标 课时27:总线操作与总线仲裁 课时28:总线时序 课时29:AMBA总线 课时30:APB总线 课时31:PCI总线 课时32:串行数据传输 课时33:串行总线的性能 课时34:串行总线的时序 课时35:RS232类总线 课时36:USB总线 课时37:SPI总线 课时38:现场总线 课时40:本章导学 课时41:存储层次结构及存储介质 课时42:地址映射技术 课时43:主存储器工作原理 课时44:主存储器内部结构 课时45:主存储器设计-问题分析 课时46:主存储器设计-字位扩展技术 课时47:主存储器设计-片选译码技术 课时48:主存储器设计-实例 课时49:并行存储技术 课时51:本章导学 课时52:IO组织 课时53:无条件控制 课时54:条件查询控制-接口模型与控制流程 课时55:中断控制-相关概念 课时56:中断控制-接口模型与控制流程 课时57:中断控制-优先级判别 课时58: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课时59:接口传输方式对比 课时61:本章导学 课时62:ARM微处理器简介 课时63:最小系统设计 课时64:S3C2410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课时65:通用IO接口设计及控制 课时66:串行接口设计及控制 课时67:基于循环的嵌入式程序设计 课时68:基于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70:ARM基础编程仿真(Keil) 课时71:Soc环境平台搭建 课时72:IO驱动程序设计1-无操作系统的裸机环境 课时73:Linux下的LED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74:Linux下的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显示更多 -
这些先进功能包括数据角色交换、功率角色交换、硬复位、软复位、有源电缆支持、供应商自定义消息(VDM)数据包传输和高达100W的高功率充电。...
-
嵌入式软件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的专业方向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重要课程。...
课时2:嵌入式系统概述 课时3:嵌入式软件设计概述 课时5:软件架构 课时6:C的面向对象化 课时7:汉字处理 课时8:屏幕操作 课时9:输入事件 课时11:优化思路 课时12:变量的数据类型选择 课时13:次数固定的循环优化 课时14:次数不定的循环优化 课时15:循环展开 课时16:指针别名 课时17:结构体 课时19:Linux简介 课时20:Linux的shell 课时21:Linux的基本操作 课时22:Linux的网络命令 课时24:工具链概述 课时25:编辑器vi 课时26:gcc简介 课时27:gcc的使用 课时28:gdb简介 课时29:Makefile工作原理 课时30:Makefile实例分析 课时31:Makefile设计 课时32:Makefile综合实例 课时34:基于Linux的嵌入式平台 课时35:BootLoader 课时36:应用程序设计流程 课时38:文件的属性 课时39:文件操作 课时40:文件操作举例 课时41:目录操作 课时42:获取目录列表 课时43:内存映像 课时44:内存映像举例 课时46:进程创建 课时47:在进程中启动程序 课时48:等待进程结束 课时49:线程简介 课时50:多线程编程举例 课时51:线程同步 课时52:线程的属性 课时54:信号简介 课时55:发送和捕获信号 课时56:更健壮的信号接口 课时57:信号集处理 课时59:无名管道 课时60:有名管道 课时61:信号量简介 课时62:信号量举例 课时63:共享内存简介 课时64:共享内存举例 课时65:消息队列简介 课时66:消息队列举例 课时68:套接字简介 课时69:套接字举例 课时70:套接字接口函数 课时71:网络套接字 课时72:访问系统服务 课时73:多客户 课时75:内核模块简介 课时76:内核模块设计 课时77:Linux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课时78:驱动程序的数据结构 课时79:虚拟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实例 课时81:STM32简介 课时82:STM32常用片内资源 课时83:GPIO编程方法--寄存器方式 课时84:LED流水灯实例--GPIO寄存器方式 课时85:GPIO编程方法--标准库方式 课时86:LED灯闪烁实例--GPIO标准库方式 课时88:Proteus工具介绍 课时89:LED流水灯实例 课时90:定时器实例 课时91:外部按键中断实例
显示更多 -
本系列教学视频由赛灵思高级战略应用工程师带领你从零开始,一步步深入掌握 Vivado HLS 以及 UltraFAST 设计方法,帮助您成为系统设计和算法加速的大拿!...
课时1:软件工程师该怎么了解 FPGA 架构? 课时2:HLS 工作机制 课时3:Vivado HLS设计流程-基本概念介绍 课时4:Vivado HLS设计流程 -- 实例演示 课时5:如何处理任意精度的数据类型 课时6:数据类型的转换 课时7:了解 HLS 中的复合数据类型 课时8:Vivado HLS 中的 CC++ 基本运算 课时9:Vivado HLS 下 CC++ 测试平台的基本架构 课时10:描述高效的 C 测试平台:测试激励 课时11:描述高效的C测试平台 - 输出监测与格式控制 课时12:接口综合 — 基本介绍 课时13:接口综合 — 对数组的处理 课时14:接口综合 — 其他案例 课时15:FOR 循环优化 — 基本性能指标 课时16:for循环优化 — 循环合并 课时17:FOR 循环 — 数据流 课时18:FOR 循环优化 — 嵌套的 FOR 循环 课时19:FOR 循环优化 - 其他优化方法 课时20:数组优化 — 数组分割 课时21:数组优化 — 数组映射和重组 课时22:数组优化 - 其他优化方法 课时23:Vivado HLS 函数层面的优化
显示更多 -
arm linux系统驱动开发,移植,真实项目实例讲解...
课时1:ADS集成开发环境 课时2:ARM工作模式 课时3:ARM寄存器 课时4:ARM寻址方式 课时5:ARM汇编指令详解 课时6:ARM伪指令 课时7:混合编程 课时8:必修实验 课时9:Mmap设备方法 课时10:硬件访问 课时11:混杂设备驱动 课时12:LED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13:LED操作 课时14:必修实验 课时15:GPIO 课时16:LED控制程序设计 课时17:LED闪烁 课时18:ARM中断控制系统 课时19:按键控制程序 课时20:必修实验 课时21:kobject 课时22:Kset 课时23:总线设备驱动模型 课时24:platform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25:中断处理 课时26:按键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27:ARM时钟体系 课时28:定时器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29:CS8900网卡驱动程序分析 课时30:Input输入型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31:触摸屏驱动程序 课时32:LCD驱动程序简介 课时33:LCD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34:LCD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35:LCD驱动程序测试 课时36:PCI总线概述 课时37:PCI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38:终端控制台体系 课时39: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40:Uart工作原理 课时41: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42:ADC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43: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44:块设备简介 课时45:块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46:SD卡测试 课时47:LCD硬件体系结构 课时48:LCD驱动程序设计1 课时49:LCD驱动程序设计2 课时50:LCD驱动程序演示 课时51:USB简介 课时52:USB系统结构 课时53:USB描述符 课时54:USB数据传输 课时55:USB设备枚举 课时56:Linux-USB系统架构 课时57:MassStorage 课时58:USB-HID 课时59:RNDIS 课时60:CDC-ACM 课时61:Linux-USB驱动简介 课时62:Linux-USB描述符 课时63:USB-URB 课时64:USB鼠标驱动分析 课时65:Linux内核简介 课时66:Linux内核源代码 课时67:Linux内核配置与编译 课时68:Linux内核模块开发 课时69:Bootloader介绍 课时70:交叉工具链 课时71:uboot介绍 课时72:uboot命令 课时73:嵌入式linux内核制作 课时74:根文件系统制作 课时75:嵌入式文件系统 课时76:Linux内存管理 课时77:进程地址空间 课时78:内核地址空间 课时79:Linux内核链表 课时80:Linux内核定时器 课时81:LINUX进程控制 课时82:LINUX进程调度 课时83:Linux系统调用 课时84:Proc文件系统 课时85:内核异常分析 课时86:LINUX驱动程序介绍 课时87: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88: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实例分析 课时89:竞争与互斥 课时90:Ioctl设备控制 课时91:内核等待队列 课时92:阻塞型字符设备驱动 课时93:Poll设备方法 课时94:自动创建设备文件 课时95:Mmap设备方法 课时96:硬件访问 课时97:混杂设备驱动 课时98:LED驱动程序设计 课时99:LED操作 课时100:H264监控系统-1(项目准备)
显示更多